谈如何将德育做到学生的心里去

2021-01-06 18:12刘爱芳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19期
关键词:威海市童心课间

摘 要:学校对德育工作不可谓不重视,活动不可谓不丰富,为什么常常收效并不明显?学生的德育中究竟缺失了什么?我们的德育活动到底该如何开展?是每一个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一切只有形式没有内容、只动身子不动心思的活动都算不上是德育。只有把德育做到学生心里去,才能真正收到实效。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拥有爱心,懂得童心,付出诚心。

关键词:德育 爱心 家校合作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9.055

大概十二年前,作为代课教师的我上过几节一年级的课。第一次上课正逢开学初,各个班级正在大张旗鼓地进行常规训练。临近下课的时候我组织学生收拾书本等着班主任教师来,顺便问了一句:“咱们放学的时候,为什么要排队呀?”孩子们大声答道:“因为不排队就扣分了。”

我当场就愣住了,这句话一直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学生的德育中究竟缺失了什么?答案大概就隐藏在那句“不排队就扣分”的童言之中:一切只有形式没有内容,只动身子不动心思的活动都算不上是德育。

只有把德育做到学生心里去,才能真正收到实效,这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拥有爱心、懂得童心,付出诚心。

一、以爱心行德育,让每位教师都成为德育教师

教师对学生的爱,绝不仅仅体现在学业上的帮助和生活上的关心,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身心发展的一种责任感,从这个意义上讲,真正的教师,首先是一个精神导师,其次才是一个文化教师。如果每位教师都有了这种意识,那么每一节课都是德育课,每一个事件都是教育契机。

教师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当我们在集中精力上课的时候,经常会遇到邻班的学生来借课本或学具。他们有的出于羞怯在走廊里徘徊,既不敢进门来借,又不敢空手回教室;有的直接推门进来:“我来借口风琴!”既无称呼也不敲门,似乎来借东西是很理直气壮的事儿;还有的直接跑到要借的同学面前,借好东西就跑出去,根本不理会正在上课的教师……

课堂突然遭到打扰,讲课的思路被打断,学生的注意力被打散,这种情况下,教师的反应通常会很恼火,要么等着学生借完赶紧走,要么干脆不让进门。

而我们要求教师做两件事:一是让不懂礼貌的学生退出教室,重新敲门、称呼、说明来意、表示歉意之后,借好东西带走,并保证及时归还。二是要对本班的学生进行教育:

1.打理好自己的学习用品,抄下课程表,每天带好该带的东西,尽量不要让自己陷入尴尬的境地。

2.如果实在忘带了,要在上课前借好。

3.不得不上课后去借,一定要记得敲门、问好、说明来意,为打扰到课堂表示歉意,对帮助自己的人表示谢意,要记得妥善使用,及时归还。

4.做有把握的事儿。要到哪个班级借,借谁的,提前要想好,免得进来之后才发现没人可借。当然更重要的是,平时多帮助别人,自己需要的时候,才会有更多的朋友愿意伸出援助之手。

班主任也好,科任教师也罢,这种教育都是要做的。如果是语文教师,不妨顺便做一次口语交际训练。也许这对于学习成绩没什么直接的帮助,还会耽误做题和讲课的时间,但这绝不是浪费和无用的事。因为教师会收获学生的信任和爱戴。学生们都很聪明,知道教师是为他们好,他们出于尊重会很认真地对待教师下面要讲的内容。

所以从根本上来讲,德育与文化学习其实是相辅相成的。学生不喜欢只会讲题的数学教师,也不喜欢只在班会上做教育的班主任教师。像这样灵活的教育,他们会很自然地接受。

二、以童心行德育,让每个活动都蕴含德育价值

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是有童心的人,这是由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成长中的儿童决定的。有童心的教师,总是以包容之心去看孩子,原谅他们的无心之过,用儿童纯净的眼光去评价那些“无法无天”的行为,理解行为背后的天真,用他们的方式去想问题,最终才能赢得孩子的心。

例如,班主任最头疼的大概就是课间管理问题了。校园意外伤害事件大多发生在课间,孩子们尽情放松时不注意安全,游戏玩闹时没有分寸,一不小心就出了问题。

为了加强课间管理,学校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校规班规一起上,督导检查天天有,可效果仍难尽如人意。静下心来想一想,无非两种原因:

一是因为他们在教室里被压抑得太久了。上课的时候不能乱说乱动,下课的时候也不能在教室里疯打乱闹,所以走廊、楼梯、操场甚至厕所都成了他们嬉闹的地方。

二是学校虽然设了红领巾督导岗,可是人力毕竟有限,不可能覆盖所有角落,而且学生和跟督导员“打游击”似乎更有乐趣。这就是童心,不论我们强调多少遍“安全第一”,也不如跟督导员“打游击”吸引力大。

所以教师首先要想通这一点:想让这些精力旺盛的小家伙成天规规矩矩是不可能的,总得让他们有个释放的机会,与其让他们胡闹闯祸,不如用文明有趣的课间游戲来吸引他们。于是,我们把传统游戏引入课间,如踢毽子、跳田鸡、抽陀螺……教师和学生一起玩,课间的喧闹声变成了欢笑声。

学生课间疯打闹,是因为学生不会玩,如果我们能少说几句“不准这个不准那个”,多想几个好点子,学生的德育管理就会轻松很多。

其实所有的德育活动都是这样,效果的好坏不在于我们讲了多少道理,做了多少道具,而在于我们花了多少心思,懂了多少童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些板着面孔、一厢情愿的教育正是因为缺失了童心而失去了价值。

只有将心比心,才能以心换心。

三、以诚心行德育,让每个家庭都成为德育基地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错位,也是德育效果不理想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学校的德育活动必须有家长的参与和配合,让家长成为盟友,把家庭变成基地,学校的德育工作才能落到实处。

因此,我校着力于组织和筹划家长开放日、家长会、毕业典礼等大型活动,诚心诚意为孩子着想,贴心贴意替家长分担,赢得家长的理解和信任,为家校合作共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每学期初的家长会,我们都要求教师精心备课,从内容到形式既要有实效,更要有新意,彻底改变以往“会前学生担心、会上家长闹心”的局面,让家长会成为“学生安心、家长开心”的聚会。

首先,要让学生安心。一般情况下,我们觉得开家长会就是家长的事儿,与孩子们无关,其实不然,家长会上说的就是孩子的事,怎么能说与他们无关呢?

所以,我们要求教师在开家长会之前先向学生告知大体内容,作用有三:一是让他们了解会上的内容,避免胡乱猜疑、无故担心;二是让他们知道教师从他们每个人身上都看到了优点,爸爸妈妈来听的是优点而不只是问题;三是对于教师而言,相当于事先练习了一遍,家长会上发挥得更自然,现场互动效果好,有笑声,有掌声。

其次,要让家长们觉得有意思。家长每年都要参加家长会,千篇一律的内容或形式容易导致厌倦心理,影响效果。所以我们尝试在形式上推陈出新:

一是让学生当主持人。稿子由教师精心准备,会由学生来开,班上的孩子轮流做主持,既是给学生锻炼和展示的机会,也大大提高了家长参会的兴致和热情。二是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平时开展的活动,如武术操表演、课外实践活动、英语闯关比赛等照片编辑成电子相册,配上文字解说和音乐背景,家长会上播放给家长看,会后赠送给家长做纪念。三是开专题家长会,如全部由爸爸们参加的“爸爸会”,让爸爸们放下工作走进学校,陪伴学生成长不留遗憾。

家长会开得好,相当于把家长和教师的心汇在一起了,心通了,以后的工作就順了。

所以,对于学校的德育工作而言,既要有精美的形式和丰富的载体去吸引学生,更要有精彩的内容和真挚的情感去打动学生,只有二者完美地结合,德育工作才能真正做出成效,创出特色。

参考文献:

陈雨沁《分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小学德育模式》,《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年第3期。

(刘爱芳,1975年生,女,大学本科,高级教师。现任威海市文登区峰山小学校长。威海市教学能手、威海市优秀教师、威海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首届威海名师。执教国家、省、市、区级优质课、公开课20多节,手写爱生日记近十万字,发表教育教学论文30多篇。先后多次应邀在国家级课题会、山东省年会、威海市名师交流会上做经验交流。2013年出版个人专著《做个奇葩教师》并获得第十七届威海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猜你喜欢
威海市童心课间
童心向党
童心向党 快乐成长
是“生”不是“牛”
童心加油,战“疫”必胜
童心绘天下
课间10分钟
课间10分钟
快乐课间
我变丑了
课间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