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油田的住房变迁

2021-01-06 11:04李玉真
柴达木开发研究 2021年6期
关键词:柴达木帐篷青海

(冷湖、花土沟1954年-1991年)

柴达木油田住房的起始,要从20世纪50年代说起。1954年3月,燃料工业部石油管理总局第五次全国石油勘探会议在西安召开。会议安排了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勘探任务,其中有柴达木盆地。同年4月,成立柴达木地质大队,从西安出发,到敦煌。同年5月,沿着年久失修的南疆公路进入柴达木西部,抵达红柳泉。从此,这片戈壁深处的无人区有了住房——帐篷,有了汽车喇叭声和驼铃声,有了炊烟和人气。

随着油田的发展,房屋结构有了如下变化:

1954年-1955年:帐篷、装配式房屋、土木结构房屋。

1956年-1958年:帐篷、窑洞、活动板房、土木结构房屋、装配式房屋、少量砖木结构房屋。

1959年-1978年:帐篷、窑洞式土坯房、装配式房屋、地窝子,少量砖木结构房屋。

1979年-1980年:砖柱土木结构房屋、地窝子、砖木结构房屋、砖混结构房屋。

1981年-1986年:砖柱土木结构房屋、地窝子、砖木结构房屋、砖混结构房屋、楼房。

1987年11月15日以后:砖柱土木结构房屋、砖木结构房屋、砖混结构房屋、配套采暖和给排水工程的楼房。20世纪90年代冷湖石油部门搬迁敦煌之前还有旧的土木芦苇把结构房屋。

直到20世纪90年代,有些野外队、站还有帐篷、简易房。例如1996年4月30日《青海石油报》的《南移山首战的五姐妹》上描述:“在距花土沟100多公里的南移山首站大院内,有一间唯一的女职工宿舍,掀开半块毛毯代替的门帘,推开只能挡住三分之二门框的木板,映入眼帘的便是18平方米的简易房内并排摆放的5张床。”

需要说明:油田没有建过“干打垒”房屋。因为“干打垒”的土墙建筑方式是用两块大木板夹着,中间投放湿土,人工打实,然后木板升高,继续投放湿土,人工继续打实。土墙高度成功,卸下大木板,土墙即成,然后在土墙上盖屋顶。而柴达木中、西部油田探区是盐碱地,无湿土,无法夹板打土墙,所以无条件修建“干打垒”,而是打土坯垒墙。1995年《青海省志石油工业志》和以前的油田史志有关房屋建设记载,从未有过“干打垒”。笔者经过老石油人和老资料查询,也证实青海油田没有建过“干打壘”。但是后来的有关编写中出现了“干打垒”,而其照片上的房屋是土坯筑墙的土木结构房屋,而不是干打垒。希望尊重历史。

勘探初期的流动帐篷与帐篷村落

初进柴达木西部有三角帐篷、四角帐篷,分帆布单帐篷和棉帐篷两种。它们与柴达木的风暴相交,“拔掉帐篷吹倒人”地质队员说。

1954年,担任柴达木地质大队101队队长葛泰生在回忆录《初识柴达木》里记载:到达红柳泉后,风停了,几经努力搭起了各自的帐篷。这是第一批地质队员的住房。大队部和野外队住帆布单帐篷。仅有几顶棉帐篷用作发报机房和储存医疗器械及药物。一顶单帐篷有七、八平方米,睡七八个人。由于太挤,晚上翻身,还得统一行动。

同年9月,时任石油管理总局局长的康世恩带领60多人组成的工作组从北京来到柴达木西部,也同样住单帐篷,夜晚照明点蜡烛和小马灯。随团的新华社记者姚宗义在《西行柴达木》里写道:“专家组的苏联水文地质专家契雅契柯夫,每每回到营地,就在帐篷里拉开嗓门,吼上几句,使人顿感勃勃生气。”

据顾树松(原青海石油局地质勘探总工程师)回忆,1955年,他所在的113地质细测队,为了尽早落实含油构造,出工前,就将帐篷和生活用水,用骆驼搬往工地。单层三角帐篷是基本住房,能在粗帆布四角帐篷内安铺,已经是“很满足的”。帐篷随细测工地变换而搬迁。当时为了用骆驼搬家方便,一人一条狗皮褥子就是全部床具。

油泉子是柴达木油田的第一口深井。1955年10月初,油泉子探区筹建工作组十多人搭起了两个帐篷,用石头支起了锅灶,在帐篷里安置了一张活动桌子,作为住宿兼办公室。同年11月,成立了油泉子钻探大队,约400人,诞生了一片帐篷。同年11月24日,油泉子1井举行开钻典礼,帐篷招待所还接待了时任省委副书记朱侠夫任团长、副省长马辅臣任副团长的青海省党政军代表团,石油人还在帐篷外观看了精彩的歌舞表演。

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测井专业的董良彦,1955年底从青海民和到老茫崖,下车就搭帐篷。原本只能住4个人的帐篷住了同来的14个人。次日就去油泉子测井。老茫崖至油泉子约93公里,无路,电测车跑了11个小时,连夜搭起了帐篷。数九寒天,住在单帐篷里冻得睡不着。

测井技术人员单用寅回忆:1956年,在大风山构造测井,到了驻地先搭帐篷。十几个人,有一个女性,只有一顶帐篷。他们只好用毛巾挂起来,与最边上的女性隔开。

1956年以后,地质、测量、电法测试及重磁力队等野外队依然住单帐篷。随着钻探地点移动,单帐篷散见于戈壁滩、荒山沟。单用寅回忆,测井队在油泉子就住了大半年。有时半夜冻醒,原来帐篷顶被大风吹跑了。1958年,102地质普查队在冷湖以西60公里处的葫芦山测量期间,一个夜晚,几顶三角帐篷被暴风连根拔起。他们紧紧地裹着被褥,没被刮走,但先后经受了冰雹和冰沙的袭击与覆盖。

1958年,为贯彻青海石油管理局党委“撒开大网,遍地开花”的勘探方针,轻便钻井队增加人员,在冷湖、马海、油砂山、油泉子四个探区的周围部署了轻便钻机,也搭起了帐篷村落。

同年9月13日,冷湖地中四井喷出高产油流,发现冷湖油田。1959年1月27日,青海石油管理局党委扩大会议在大柴旦召开,提出“在已找到的油田上,集中力量,多打面积,跺脚储量,多采原油”的方针,同时成立冷湖前线指挥部,局领导、机关处室、科室领导及骨干力量于2月10日全部到达冷湖,冷湖搭起了一大片帐篷,组成帐篷村落,成为办公区。

1965年11月,青海石油管理局勘探处在昆仑山北麓的乌图美仁组织冬季勘探会战。指挥部和四支队伍分乘几十辆车,拉着帐篷、勘探仪器、器材,在离大柴旦500多公里的乌图美仁河边搭起了5个帐篷大院,草原上一个整齐的帐篷村落成为勘探队员的家园。村落里有食堂、修理站、技术攻关组,还有用两个帐篷合起来的会议室。

帐篷是柴达木石油勘探初期的职工住所,柴达木各个探區都有帐篷的踪迹。

茫崖帐篷城

茫崖帐篷城始建于1955年5月。同年4月,青海石油勘探局机关从西宁迁至柴达木盆地老茫崖,成立青海石油勘探局,决定在离水源自流井8公里的老茫崖建起第一个石油勘探、生活基地,由茫崖办事处和钻井筹备处负责。据首批到老茫崖的钻井筹备工作人员郭诚回忆:十多辆汽车载着100多人从西宁到老茫崖走了30天,到达后就成为帐篷搭建的主力。在局总工程师刘树人、钻井筹备处负责人胡振民等领导的带领下,搭起了100多个帐篷。(郭诚《回忆幸福》载于青海油田《创业四十年》)

茫崖建立帐篷城的同时,在自流井建立了水站,被称为“存迹”水站,将帐篷改为土坯房。那应该是油田最早的土坯房了。直到20世纪80年代,几间土房已破旧,依然居住着三四个人,守护着水站。

1956年1月成立青海石油勘探局茫崖钻探大队,当时称为“茫崖基地”。同年4月28日,青海省批准石油勘探局党委会及局领导机关迁入茫崖办公。迁入的油田部门增多,居住人员最多时超过1万人。

职工的生活条件有所改善,住上了30多平方米的大帐篷、棉帐篷。一顶帐篷里住十几个单身职工,也不显挤。那时有家属来了,还没有办法安排,只能在一顶帐篷内安排4对夫妇居住,中间用床单隔开。

税为群(1978年任副局长直至退休)回忆,他和西安石油学校的20多个同学毕业之后,先在玉门油田实习,于1956年7月到了茫崖帐篷城。从不远处的清明山望去,帐篷城南北约两公里,东西约一公里,一座座帐篷就像遍地雪白的羊群。他们住的招待所是由几顶帐篷围住的小院。宿舍、办公室、仓库全是帐篷,只有食堂和餐厅是木板房,发电房、汽修总装车间、钻修、内燃机修理车间、电影院、浴池等是木结构外面包铁皮的房子(装配式房屋)。不少领导和机关工作人员用的是办公室与宿舍合用的帐篷。中间用布帘或者报纸隔起来。比如董家宝的总工程师室和下属的机动室共两张办公桌,占帐篷前面的三分之二,后边三分之一是董家宝夫妻的卧室。第一任局长、曾任解放军某师参谋长的局党委书记陈守华、曾获战斗英雄称号的副局长杨文彬等领导也不例外。

1955年底,在柴达木医疗队的基础上成立了茫崖职工医院,在离帐篷城西北约三公里的山沟里。设床位80张,医务人员百余人,设置了临床科室和基础科室。部分病房在几眼土窑洞里,其他全是活动帐篷,连手术室都是帐篷。后来建了简易土房。1959年6月,医院迁往冷湖,并入冷湖职工医院。

1956年初,茫崖基地建成柴达木第一个石油职工礼堂,属铁木构架装配式建筑。满足了开会、放电影、演节目的需要。

茫崖基地被称为“茫崖帐篷城市”“拓荒者的乐园”,吸引了作家、艺术家、新闻工作者来访问,发表了不少作品,使茫崖帐篷城名扬全国。著名的作品有李若冰的散文《茫崖,拓荒者的城市》和李季的《茫崖赞》。李季的诗歌记录了它的原貌:“走过的城市成千上万/却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城市/白色帐篷千万顶/找不到砖瓦一片/城市的居民是那些生龙活虎似的青年人/老年人在这儿也都成了青年/青春火焰赛长虹/一个个干劲冲天。”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到茫崖拍摄,希望有新婚的镜头。组织上就动员多年相爱的技术员徐世勇、郑爱芳结婚,由时任副局长郭究圣当证婚人。这是20世纪50年代第一次在帐篷里举办的婚礼,已永远记录在柴达木石油勘探开发的史册里。

1959年,由于集中精力会战冷湖,老茫崖的人员和设备全部迁往冷湖。茫崖帐篷城随之荒废。10年以后,建立了食宿站和加油站。1986年,冷湖至花土沟沥青公路建成通车,茫崖食宿站和加油站完成了历史使命。

冷湖基地

1955年,地质部632地质队1分队,在柴达木盆地北缘搭起帐篷,这是冷湖最早的住所。当年他们发现了冷湖一号至七号构造组成的构造带。

据郭诚回忆(载《青海油田创业四十年》),1956年春,他带领基地勘探队从老茫崖帐篷城出发到冷湖选择基地。第一眼看见的是地质部632地质队一个小队的几顶帐篷。

据《青海省志石油工业志》记载,冷湖油田的钻探与基地建设,始于1956年6月,当时成立了冷湖钻探大队。同年8月3日成立冷湖基地筹建处。冷湖的基地建设主要集中在四号、五号和老基地3个地区。

从1956年3月开始,青海省交通厅公路工程总队第五施工大队接受了修筑柴达木北干线(当金山至老茫崖)、冷湖支线(冷湖至南八仙)以及俄博梁支线(俄博梁至一里坪)3条路线。当时的大队管理员赵荣林在《初进柴达木盆地筑路见闻》里回忆:大队部驻扎在北干线与冷湖支线的交叉路口,离他们的驻地十几公里处,有石油单位的老基地,有十几顶活动账房。同年8月,他到老基地看见一个在太阳下熠熠生辉的大建筑,原来是用白铁皮扣顶、用木板围墙的大礼堂。周围有许多帐篷和活动房子。这是冷湖建设的初期。

万心培在《高原的回忆》里回忆,1957年4月,驻地在老茫崖的人事处派他到冷湖办事。路过老基地,建筑公司安装施工队的工人夜晚住在工房里,是打地铺。驻地在四号的冷湖大队大队长胡振民在帐篷里接待了他。

1958年,冷湖地中四井喷出高产油流,发现冷湖油田。1959年1月1日,石油工业部青海石油管理局正式成立。局党委和机关工作部门由老茫崖迁至大柴旦。同年3月,局机关迁至冷湖。经国务院批准为冷湖市。冷湖搭起了一大片帐篷,如莲花开放。

1959年8月,由房建大队完成局机关和二级厂处的办公室、职工宿舍、职工食堂、局招待所、职工医院等土、木、芦苇把结构的房屋。这些房子以石头为基,土坯为墙,芦苇把子为房顶,抹上草泥以保温,简陋却实用。厂房与库房为装配式建筑。

1959年9月,职工医院住院部、门诊部完工,国庆前已开始接收病人。

1959年国庆节,冷湖四号建成礼堂(后称影剧院、俱乐部)。1960年,建成科学文化宫,都是砖、木、铁皮结构的装配式建筑。

也有二级厂处自己动手的。据当时的冷湖器材库副库长王承恩在《物管之路》里記载:1959年3月至5月,从茫崖器材库把上万件物资和三幢装配式大铁皮库房搬迁到冷湖老基地。之后,器材库全体职工先后在水源和老基地打土坯,盖起了土木结构的办公大院、职工食堂和两幢简易宿舍。

杨藩回忆:1960年夏,研究所机关所辖各基层单位陆续搬迁到冷湖四号文化宫东侧的窑洞式土坯房子里住。之所以说是“窑洞式”,是因为整个建筑物的墙体由土坯垒成,但每间房子的屋顶都是用一捆一捆的芦苇草弯成穹形排列,抹上泥后铺成的,加之整个建筑布局有点像“半边楼”,房间的门都向里开,也就是门都开在过道里,只有一扇比较小而固定在墙上的玻璃窗与外面隔窗相望。室内光线昏暗,人在里面的感受与窑洞相仿。(杨藩《坚守阵地》,载于《永存的记忆》)

从1956年开始筹建到1959年,建成初具规模的石油工业基地。

1959年、1960年,分别建房9.7万平方米和11.41万平方米。戈壁滩上建成一排排房屋,蔚为壮观,冷湖人口超过22000人。

1961年至1965年,油田房建工作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平均每年仅建房屋2542平方米。简陋的土坯芦苇平房,供职工居住20多年。

据曹随义(原青海油田副局长、青海省委秘书长)回忆:1969年由勘探处调到冷湖的石油管理局机关。“在我住的那一间半用土坯和芦苇把子堆起来的半窑洞式的房子里,一住就是16年。”

1979年,冷湖进入新的建设时期。相继建成了砖混结构的局办公大楼、卫星通信地面站、计算机站、档案馆、电视台、医院、招待所等多层建筑。一排排职工宿舍都是砖柱土木结构或砖木结构,有的住房外有了围墙,住房内有了自来水。冷湖政府也建设起相应的房屋。

冷湖三个区块,也有处级单位自建房屋的。据杨海平《四车队分房讲民主,职代会讨论做决定》(1980年11月15日载于《柴达木石油报》)报道:10月初,冷湖五号四车队建起了3幢(18套)新房。面积比较宽裕,样式美观大方。

到1991年底,冷湖居住的职工、家属有1万多人。1992年因搬迁到敦煌,冷湖大多数房屋渐渐成为废墟。

花土沟基地

花土沟地区最早的基地在油砂山。20世纪50年代初期,油砂山有采油井、集油站,山外建有基地。基地有办公区、住宅区和商业区,还有炼油厂和水电厂等。职工人数高峰时超过4000人。(摘自1990年出版的《青海石油志》)

1969年,油田重返西部建家园,运输队职工在油砂山基地暂住过。石油队伍在花土沟戈壁荒漠上搭帐篷,割芦苇,打土坯,盖起了简易厂房和职工集体宿舍。

1970年,西部勘探指挥部新建的土木结构住房,满足不了大部分职工的住房需要,一些职工和家属自发地挖地窝子以代替帐篷居住。这一事物被领导肯定,认为是解决临时住房困难的好办法,倡导大家效仿,立即形成了利用业余时间挖地窝子的热潮。随着职工家属的增多,地窝子越来越多。到1974年,地窝子已发展到上千个,上至指挥,下至工人,凡是带家属的都住地窝子。地窝子群成为花土沟一景,象征着柴达木石油工人艰苦创业的精神风貌。(《青海省志石油工业志》)

据原石油管理局文联副主席梁泽祥在《老照片的回忆》一文里记载,3288钻井队是第一批到花土沟的井队。当时人多、帐篷少,居住拥挤。赵相如等人就试着在帐篷附近的土坡上挖了一个地窝子,这是花土沟第一个地窝子。因为干旱少雨,可以保温防风沙,适宜花土沟的气候环境,所以后面来了一大批人,也就效仿着挖,使花土沟的地窝子连成一片,很是壮观。这也是就地取材、操作简单的建筑方式。先是挖一个四方形或长方形的坑,深一米五以上,留一个进出门口,用废旧铁管搭在坑上,再用芦苇和废铁皮盖上,留一个小天窗,再装一个简单的门,即成。为了更加方便舒适,后来的地窝子又有改善,挖坑后,打土坯在周围砌墙,高一米左右,留一个在地窝子内站立可以平视外面地面的小窗。有的把土坯墙砌成后高前低,房顶就有了坡度,以防积沙积水。

据杨喜志回忆,1978年4月,800多名转业兵到花土沟油田油建指挥部报到,分别住在土坯房和帐篷里,大帐篷里住20多人,小帐篷里住6、7个人。第二年春天,他们开始建地窝子。一部分人从阿拉尔红柳泉砖厂拉土和土坯,一部分人和泥砌墙,安装门窗。职工互相帮助,各式各样的地窝子就建起来了。

地窝子作为土坯房的补充,解决了职工住房的大问题。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职工住宅和文化设施逐年改善。逐步建起了比较正规的土木结构、砖木结构并带院墙的职工宿舍。

1981年12月4日《青海日报》载文《4000多名职工喜迁新居》(作者为时任青海石油报社社长杨海平):当年花土沟竣工的住房,以勘探一线的单位为多。地质勘探处、钻井、试采、油建的职工住上了新楼房,共85幢,面积达23000平方米。

1982年,花土沟北山脚下有一片钻工宿舍区开始建设,1983年竣工住人。这是当时花土沟小镇令人羡慕的村庄式住宅区。本来命名为井队区,却被经常见不到丈夫的钻工家属们戏称为寡妇新村。我曾在报告文学《荒漠有个寡妇新村》里记载:“村里有60幢灰黄色的长长的土平房,可住500户人家。有的是单间,有的是两室一厨房。大多数住户都用破铁皮、破帐篷、破木板围成一个小院,有些人家还在小院外再围一个鸡圈或者猪圈。几乎每家门口对面平房的墙下都有一个盛着黑色石油渣油的土坑,从土坑到院门三四米宽的地上都有星星点点的黑色油斑。院外有粘着灰土的鸡和粘着黑油污的猪在悠闲地散步。”

1987年开工并建成15幢给排水和采暖配套的职工公寓楼房,单套建筑面积有55平方米、75平方米,总面积达18000平方米。同年11月至12月,300多户职工、家属从地窝子或土坯房搬进楼房。油田同时重建中学和招待所,为各生产单位建起了新型的办公大楼,修建环形公路,美化环境。职工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1988年,又竣工8套住宅楼房。到1989年底,公寓建设面积达85293平方米,有住房1456套。(摘自1990年出版的《青海石有志》)20世纪80年代末,地窝子随之消失。

截至1991年,花土沟基地有常住人口2万余人,各种房屋43万平方米。

(作者简介:李玉真,作者曾任青海油田《瀚海魂》编辑部主任、文学协会常务副主席。)

猜你喜欢
柴达木帐篷青海
全民阅读擦亮“书香青海”品牌
帐篷
国家公园省 大美青海情
柴达木映画
带上帐篷去旅行
大美青海
柴达木映画
图解:如何把学习教育贯穿全过程?青海这样做!
柴达木映画
在户外过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