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医疗机构核技术利用及其辐射安全现状分析

2021-01-06 09:15李春阳邓晓钦杨永钦王洋洋
四川环境 2020年6期
关键词:核技术放射源放射性

李春阳,邓晓钦,杨永钦,王洋洋

(四川省辐射环境管理监测中心站,成都 611139)

前 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核技术在医疗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疾病诊断、治疗和医学研究等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形成了放射医学、影像医学、核医学等多门专业学科。伴随着放射诊疗设备、放射性药品及放射源的大量应用,医疗机构的辐射安全风险也在不断增加,分析目前四川省医疗机构辐射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关管理对策,对消除辐射安全隐患,保障医护人员、患者及公众健康,确保核技术在医疗领域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四川省医疗机构核技术利用现状

1.1 总体概况

根据国家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监管系统的统计数据,截至2019年12月31日,四川省共有核技术利用单位5 846家,其中医疗机构4 945家,分布在全省21个市、州。四川省医疗机构数量及区域分布情况见下图。

各类医疗机构中放射源及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应用单位总计100家,在用放射源1 263枚,其中Ⅰ类、Ⅱ类放射源1 112枚;使用各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70个,其中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40个,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30个。2019年全省在用Ⅰ类、Ⅱ类、Ⅲ类、Ⅳ类、Ⅴ类密封放射源情况见表1。

各类医疗机构中射线装置应用单位4 845家,使用各类射线装置10 269台,其中Ⅱ类射线装置332台,Ⅲ类射线装置9 937台。2019年全省在用Ⅰ类、Ⅱ类、Ⅲ类射线装置使用情况见表2。

图 四川省医疗机构数量及区域分布Fig. The number and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medical institutions in Sichuan

表1 四川省放射源应用情况Tab.1 Application of radioactive sources in Sichuan

表2 四川省射线装置应用情况Tab.1 Application of radiation-emitting devices in Sichuan

1.2 主要特点

1.2.1 数量多、占比高。全省共有核技术利用单位5 846家,其中医疗机构4 945家,约占全省核技术利用单位总数的84.59%;从市级层面上看,医疗机构约占各地核技术利用单位总数的67.74%~97.95%,是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监管重点。

1.2.2 分布广且分散。在各类医疗机构中,除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等大型医院分布相对集中外,大量乡镇卫生院、门诊部等基层医疗机构分布在全省各乡、镇、村等地。

1.2.3 辐射从业人员多、集中度高,内部管理难度大。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等大型医疗机构辐射工作人员在几十人到数百人之间,小型医疗机构辐射工作人员通常也有十几至数十人,远多于其他类型核技术利用单位。此外,医疗机构辐射安全管理涉及的科室、部门多,内部管理难度大。

1.2.4 使用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多,有放射性废物产生。医疗机构用于医疗诊断和治疗的放射性药品有:99mTc、131I、201Tl、67Ca、111In、18F等几十种[1-2]。在放射性药品制备、分装、注射、服用等各个环节,都有放射性废物产生。

1.3 监管现状

目前,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简政放权”的要求,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已将Ⅲ类及以下放射源、Ⅲ类射线装置、丙级非密封放射性工作场所的审批权下放,委托交由市级生态环境部门负责,全省由市级生态环境部门核发辐射安全许可证的医疗机构共计4 753家,由省级生态环境部门核发辐射安全许可证的医疗机构192家。为统一和规范了全省辐射安全监管工作,近年来四川省相继出台的《四川省辐射污染防治条例》[3]《四川省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监督检查大纲》[4]等一系列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通过省、市、县三级生态环境部门的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四川省医疗领域辐射安全违法违规行为得到根本遏制,辐射安全风险总体可控,但各医疗机构辐射安全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单位仍存在辐射安全隐患。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辐射安全工作主体责任意识不强

部分医疗机构未严格落实辐射安全工作主体责任,辐射安全风险防范主动性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辐射安全与防护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学习不够主动。目前,医疗机构的辐射安全工作同时接受生态环境部门和卫生部门监管,两部门监管侧重点是不同的,为此2016年省生态环境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5]《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6]《四川省辐射污染防治条例》[3]《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7]等法律法规,编制印发了《四川省核技术利用辐

射安全监督检查大纲》[4],对生态环境部门的监管要求做出了详细描述,并通过互联网、业务群、宣传册等多渠道,将《大纲》电子版和纸质版发放至各有关单位。但通过近两年的检查发现,部分单位辐射安全工作仍然没有按照《大纲》要求开展,对生态环境部门的监管要求“一问三不知”。二是辐射安全管理体系运转缺乏有效性。“无人管、不想管、不知道怎么管”的现象在各单位中不同程度的存在。

2.2 日常管理中存在不足

在监管过程中,发现医疗机构辐射安全日常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一是辐射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可操作性不强;执行存在脱节情况。二是账物不符问题突出。医疗机构使用的放射诊疗设备数量多、更新快,部分单位在设备更新后,未及时录入“全国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申报系统”进行备案登记。三是个人剂量管理不规范。发现辐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异常后,部分医疗机构没有及时开展相关调查处理,并按照法律法规要求上报发证机关。四是自我监测及辐射安全防护设备设施巡检维护方面存在严重问题。辐射监测仪、报警仪等仪器设备长期闲置、不能正确使用情况较为常见;辐射安全防护设施设备巡检维护不及时,受损设施设备长时间得不到恢复。五是档案管理混乱。没有对档案进行统一归口、分类管理,辐射安全档案资料与卫生档案资料混存现象比较普遍。六是部分小型医疗机构辐射工作场所由一般房屋改造而来,实体防护存在辐射安全隐患。

2.3 非密封源工作场所辐射安全问题相对集中

一是场所分区布局不合理,对服药患者管理不到位。部分非密封源工作场所设计布局存在缺陷,医患未实现完全分离;对服药患者管理不够严格,服药后患者仍可随意走动,对医护人员、其他患者及公众造成了不必要的照射。二是放射性药品管理不够严格,场所表面污染问题相对突出。放射性药品实际使用量存在超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以及使用记录不完整的情况;放射性药品在制备、分装、服用等过程存在散落污染,多数医护人员不能正确、规范使用辐射监测仪器,无法及时发现、处理放射性污染。三是放射性废物的处理处置不规范。放射性固体废物未设专门库房贮存,废物处置记录不符合要求;放射性废液衰变池设置不合理,未严格落实排放前监测,不能保证达标排放。

3 建 议

辐射安全关系到医护人员和患者、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医疗机构应以“安全第一”为根本方针,以风险防控为核心,切实履行辐射安全主体责任和管理责任,强化责任意识、诚信意识、守法意识和核安全文化意识,在制度建设、日常管理、人员培训及核安全文化培养等方面着手,全面提升辐射安全管理水平。

3.1 健全辐射安全管理制度

医疗机构辐射工作人员多、工作繁杂,靠人去管理很难面面俱到,要充分发挥制度管人的作用,从完善制度上入手,在制度执行上发力。首先,要突出建章立制,严格对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四川省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监督检查大纲》的相关要求,认真梳理完善管理制度,消除管理盲点,将安全责任分解细化、落实到人,做到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监督[8]。其次,要强化制度的执行,建立合理的奖惩机制,发挥制度的刚性约束作用;要及时开展制度宣贯工作,让辐射工作人员熟悉和掌握制度内容、工作流程,充分认识自身的安全责任。

3.2 加强内部辐射安全管理

一是要给予辐射安全管理足够的权利、充分的资源保障。辐射管理人员是监管部门与单位、单位与相关科室之间沟通的纽带,起着上通下达、内连外通、协调各方关系的作用,是维系辐射安全管理体系正常运转的重要环节,医疗机构应重视管理人员的培养,维持其岗位的相对稳定,给予其足够的管理权限和资源,确保监管部门的相关要求能够落到实处,辐射安全隐患得以消除。二是内部管理要突出重点。要根据监管部门检查结果和自查情况,梳理出本单位辐射安全风险较高的场所、环节、部位,特别是使用放射源单位和使用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单位,应从确保密封源和非密封源的安全可控上着眼,加强实体防护、安全防卫、使用安全、个人剂量、场所辐射水平、使用记录等方面的管理,有放射性废物产生的,要确保处理后的放射性废气达标排放,放射性固体废物应分类集中存放并做好处置监测记录,放射性废液应有衰变池或专门容器贮存,放置一定时间经监测满足要求后达标排放。三是提升辐射事故应急响应能力。根据本单位实际编制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做好应急物资的储备,将辐射事故应急纳入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体系,定期组织演练,根据监管要求及时修订完善预案。

3.3 加大培训力度,推进核安全文化建设

辐射工作人员是各项辐射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者和受益人,他们掌握辐射防护知识的水平及核安全文化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所在单位辐射安全风险的大小。提升辐射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主要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一是做好岗前培训和复训工作。要让辐射工作人员掌握相关辐射防护知识和法律规定,熟悉岗位管理要求,了解岗位辐射安全风险点、事故的处置流程等,确保其拥有与其岗位相匹配的知识储备。二是开展警示教育。提高辐射工作人员自我保护意识,树立“核无小事”的思想,增强人员辐射安全主动性和自觉性。三是积极推进核安全文化建设,促进辐射安全管理工作从“被动管理”向“主动改进”转变,实现从“人管人”到“制度管人”,再到“文化管人”的飞跃。

4 结 语

医疗机构应本着对职工负责、对患者负责、对公众负责的态度,从硬件上找短板、从管理上找差距,切实履行辐射安全主体责任,全面提升辐射安全管理水平,消除辐射安全隐患,为群众提供更为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

猜你喜欢
核技术放射源放射性
张宇蔚:民用非动力核技术的“领跑者”
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
宁夏铱-192放射源辐射事故调查及分析
一起铯-137放射源失控事故应急监测探讨
基于梯度上升算法的丢失放射源搜寻方法
中医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研究进展
A Meta-Analysis of Treating Radiation Proctitis by Retention Enema with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身边的核技术
扬帆破浪 砥砺前行
——庆祝国防科工局核技术支持中心成立十周年
来自放射性的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