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全三融”的双创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
——高职院校培养实践创新人才的“扬工样本”

2021-01-06 00:59颜正英
化工职业技术教育 2020年6期
关键词:扬州市双创课程体系

傅 伟 颜正英 王 盛 王 新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扬州 225127)

1 引言

2015年5月13日,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掀起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浪潮[1]。几年来,我国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构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举办多种形式的创新创业实验班,探索建立校校、校企、校地、校所以及国际合作的协同育人新机制,探索建立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新机制[2]。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推动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但是,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技能培养脱节,与实践创新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联系不紧密,这些突出问题也成为制约高职院校双创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瓶颈。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扬工院”)遵循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规律,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双创”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将“全方位”的双创课程融入学校“价值本位”课程体系、将“全生命周期”的双创实践活动融入学校“三层递进”实践教学体系、将“全链条式”双创服务区域发展的模式融入学校“区园企校共发展”的办学机制,聚焦专创深度融合工作,聚力培养实践创新人才,形成“三全三融”的高职双创教育模式。

2 打造“全方位”的双创课程,培养实践创新人才

遵循“未来引领、多元渗透、全面培养”的人才培养理念,构建三层递进的“价值本位”课程体系(图1),包括基础能力模块、专项能力模块和拓展能力模块。针对每个能力模块,开发与之对应的教学内容,具体可划分为多彩实践平台、专业能力课程和校本专题课程。创新育人载体、拓展育人路径,将价值引领贯穿于专业教学的全过程,进一步提升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双创系列课程融入学校“价值本位”课程体系,“价值本位”课程体系为实践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制度框架和路径选择,解决了双创教育和专业教育“两张皮”问题。

图1 全方位的“价值本位”双创课程体系

对应“价值本位”课程体系的基础能力模块、专项能力模块和拓展能力模块,扬工院以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为主线,构建了“基础课程+成长课程+实战课程”三层递进的全方位双创课程。开设“创新思维训练与实践”等基础课程,着力激发创新意识和开拓创新思维;开设“演讲与口才”“创业财税通”“电子产品创新设计”等成长课程,着力培养专业创新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综合素养;开设“漆画制作课程”“SYB你的图文公司”等实战课程,着力提升专业实践能力和双创实践能力。学校依托多彩实践平台、专业能力课程和校本专题课程予以实施,并与“价值本位”课程体系中的其他课程相互支持、相辅相成,形成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合力,实现创新教育、创业教育、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相互融通,充分体现了扬工院高职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的特色。

3 开展“全生命周期”的双创实践,培养创新创业精英

图2 “全生命周期”的双创实践体系

开展“播种—发芽—结果”“全生命周期”的双创实践(图2),形成一条“激发双创意识—提升双创能力—孵化转化成果”的创客成长路线,主要包含种子计划、青苗计划和硕果计划三大计划。通过实施种子计划,在校园里立项100 个大学生技能或双创社团,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思维能力;通过实施青苗计划,每年立项资助100 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让学生能在项目中得到锻炼,进一步成长;通过实施硕果计划,学校每年会通过申请、汇报及评比等形式建立100 项“创业雏鹰孵化项目”并予以资助,“让小树成为大树,让大树成为摇钱树”。

“全生命周期”的双创实践与学校“能力感知—能力精进—能力应用”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无缝对接(图3)。实施种子计划,感知创新创业,激发创新意识;实施青苗计划,精进专业能力,提升实践能力;实施硕果计划,开展项目实践,促进成果转化孵化。同时,学校制定学分管理制度,为参与双创实践活动的大学生兑换学分,为双创活动与实践教学体系的无缝对接提供了制度保障。

图3 “能力感知—能力精进—能力应用”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依托“全生命周期”的双创实践体系,学校立项建设了30 余门双创实践课程。2018年,专创融合课程“图像图形处理”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每学期选课规模3 000 人次以上。学校已编写出版了《大学生创新工程实践》《创业基础》等16 部双创教材,编撰了《敢闯会创——扬工院创业校友案例汇编》。

4 打造“全链条式”双创服务,培养服务地方的双创人才

学校在长期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践中,以扬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支点,多主体共同建设特色产教联盟。依托联盟与合作企业搭建的“六大平台”,形成了“区园企校共发展”的办学特色。该实践成果被《2015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收录,并获2017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以此为基础,学校打造“全链条式”双创工作的社会服务体系(图4),助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进一步丰富了“区园企校共发展”的内涵。

图4 “全链条式”的双创服务体系

一是校地共育双创人才。学校与扬州市科技局、人社局、邗江区政府进行战略合作,建成扬州市创业孵化基地、培训实训基地和众创空间,拉长了支持我校学生创新创业的资源链条。三年来,我校2 777 名毕业生留扬创新创业,其中自主创业者125 人。二是服务地方双创人才培育。与扬州市两创办合作,开展中小微企业双创培训,为扬州市建筑、机械等6 个行业培训了11 823 名职工;与扬州市人社局合作,共建“扬州市就业创业服务指导站”,为社会创业者提供双创指导服务;牵头组建“扬州市职业学校创新创业实践教育联盟”,服务职业学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为扬州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和经济社会快速融合发展战略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三是校地共同打造创业实践平台。深化政企校合作,共建百分百股份制创意产业园,融专业教育、创新创业与社会服务于一体。

5 结语

多年实践积累,双创成果丰硕。2009年以来,学校先后获得“江苏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江苏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江苏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园” “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创新发明教育基地”“全国高职高专创新创业教育先进单位”等相关荣誉称号。2018年,学校“90 后女孩有点‘田’”项目获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和最佳带动就业奖,成为全国两项大奖的两所高职院校之一。2019年,学校“尿宝——失能老人接尿的智能伴侣”项目获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意组金奖。2020年,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扬工院凭借“汇智文化传媒文化”和“雪域高原黑青稞”两个项目再次斩获两项金奖。三年四冠,学校也成为全国高职院校唯一一所连续三年荣获金奖的高职院校。

随着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兴起,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正在不断重塑现有的教育形态,学生获取知识方式和教师传授方式正在发生变革。高职学生动手能力强,未来普遍工作在一线,在结合生产实践进行技术改造或工艺流程革新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高职院校应遵循高职人才培养的规律和特点,立足实践创新人才的培养,通过深化“专创融合”和“产创融合”,培养既具有“工匠精神”,又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猜你喜欢
扬州市双创课程体系
扬州市直击一线精准执法 媒体直播显成效
扬州市深化危化领域精准执法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构建优质学前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