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医角度浅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认识

2021-01-06 15:18闫晓敏梁静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25期
关键词:病机肺炎新冠

闫晓敏,梁静

(1.山西中医药大学,山西 太原 030000;2.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山西 太原 030000)

0 引言

新冠肺炎是由于感染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产生的一种疾病,因其强烈的传染性,我国将其归于乙类传染病,但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防控措施,新型冠状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接触传播、气溶胶传播,人群普遍易感。

1 从病名认识

急性传染病在我国古代被称作“疫疠”“时行瘟疫”等。我国古典文献中有大量关于疫病的记载,《说文解字》云:“疫,民皆病也”,《素问·刺法论》说:“五疫之至,皆相易染”,《瘟疫论·杂气论》提及某些疫病“疫气者……为病颇重”,《素问·刺法论》载:“无问大小,病状相似”。因此,新冠肺炎根据其传染性强、播散迅速、病情严重、患病症状相似的特点,可归属于“疫病”范畴。

2 从病因认识

《瘟疫论·原病》说:“疫者感天地之疠气”“邪从口鼻而入”。《诸病源候论·卷十》说:“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则病气转相染易,乃至灭门。”新冠肺炎是由于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产生的一种传染病,新型冠状病毒相当于中医的疠气,而疠气的产生,可能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有关:

(1)气候反常:《证治准绳·伤寒》说:“时气者,乃天疫暴疠之气流行,凡四时之令不正者,乃有此气行也。若人感之,则长幼相似而病,及能传染于人。”武汉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夏季高温,冬季稍凉湿润的特点,据调查,在2019年底至春节期间,武汉气温不降反升,加之连绵不绝之阴雨,可能为厉气的产生提供了外部条件。

(2)饮食不洁:据调查发现,我国首例新冠肺炎患者出现于华南海鲜市场,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石正丽团队分析发现蝙蝠可能为2019-nCoV 天然宿主[1],且2019-nCoV 和之前的SARS-CoV 以及其他许多引起流行病的病毒都具有人畜共患病的特点[2]。新冠肺炎的发生可能与接触蝙蝠之类的野生动物制品有关。

3 从病机认识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3],新冠肺炎患者的患病特点如下:(1)潜伏期1-14天,多为3-7天;(2)主要表现为发热、干咳、乏力,发热多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3)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肌痛和腹泻等症状;(4)轻型患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无肺炎表现;(5)危急重症患者可快速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6)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础疾病患者预后较差,儿童病例症状相对较轻;(7)舌苔偏腻,脉多滑或濡,均符合湿邪重浊、黏滞的特点[4]。

本病的主要病机为湿郁于肺。病位主要在肺,与心、脾等相关。肺为娇脏,是清虚之体,外合皮毛,开窍于鼻,与天气直接相通,厉气侵袭肌体,不论从口鼻还是皮毛而入,均易犯肺致病,可见咳嗽、鼻塞、流涕、咽痛、胸憋气紧等肺系症状;肺与大肠相表里,可出现便溏或大便黏腻不爽;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肺失宣肃,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乏源,肌肉失养,则表现为肌肉酸痛、乏力;厉气不除,郁久化热,入于气分,邪热雍肺,肺系症状加重,热结肠道,腑气不通,可见腹胀便秘等症状;气分不解,邪入营血,热窜血络,或者病邪逆传心包,出现大热、神昏、斑疹、吐血,甚至可出现呼吸困难、神昏烦躁、汗出肢冷等内闭外脱之症;肺属金,脾属土,脾为肺母,久病咳喘,耗伤肺气,子病及母,脾气亦衰,可见倦怠乏力、腹泻、纳差呕恶等;久病耗伤阴液,恢复期还可出现口渴、舌干少津。

4 从治则治法认识

治病求本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根本法则,在本病的治疗上,医家各抒己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 》[3]在临床治疗期根据病情轻重主要分成了初期(寒湿郁肺) 、中期(疫毒闭肺)、危重期(内闭外脱)及恢复期(肺脾气虚)四个阶段,初期以藿香正气散和达原饮为主方加减达表辟秽化浊,中期以麻杏石甘汤为主方加减通腑泄热,危重期以人参、黑顺片、山茱萸送服安宫牛黄丸或苏合香丸开窍固脱,恢复期以六君子汤为主方加减补脾益气。仝小林院士认为[5],此次新冠肺炎主要是由寒湿疫毒闭肺困脾引起,主张以散寒除湿、避秽化浊、解毒通络为治疗原则。张磊[6]认为本病的病因是湿热疫毒,推测本病属于邪伏温病,建议清肺排毒为主要治疗方向。卢芳国教授[7]认为本病的核心病机为寒湿伏燥,治当根据湿与燥主次消长以调之。王玉光教授[8]认为本病的核心病机为“湿、热、毒、瘀、虚”,主张湿热治肺的原则,治以芳香辟秽、宣畅气机、分消走泄,并用凉血活血、祛瘀通络以防治传变。

5 从中医预防认识

中医对疾病防治结合,重视预防,防重于治,《内经》提出了“治未病”的思想,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方面。未病先防着重于提高人体正气,防止病邪侵袭;既病防变强调要早期诊治,防止传变。

5.1 提高人体正气,防止病邪侵袭

5.1.1 调摄精神

《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情志调达,精神愉悦,则气机调畅,气血平和,脏腑功能旺盛,对疾病的预防有积极的意义。中医特色心理危机干预模式在此次疫情中对处于医学隔离观察人群有良好效果[9]。

5.1.2 加强锻炼

锻炼身体,可以疏通人体脏腑气血,使气机调畅,血脉流通,筋骨强壮,从而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邪能力,减少或防止疾病的发生。六字诀、太极拳、易筋经、延年九转法等传统功法对早期新冠肺炎的防治有一定的疗效,可以充分发挥其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优势[10]。

5.1.3 顺应自然

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社会构成统一体,人体顺应自然变化规律,调节衣食起居,可以达到摄生防病的目的。

5.1.4 药物预防及人工免疫

服用药物,提高人体抗邪能力,是未病先防的重要措施,尤其在预防疫病方面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国首例 mRNA 新冠疫苗临床试验获批[11],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疏风解毒颗粒、藿香正气胶囊等中成药可能对医学观察期的人群有一定的作用。

5.2 早期诊治,防止传变

我国应对本次疫情采取非典时期的方法,采取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迅速隔离患病及疑似人员,阻止疫情的进一步扩散。由于新冠肺炎致病性强、传变迅速,如果在病情初期可以尽早预测传变之地,先安未受邪之地,就能有效地控制疾病进展,降低病死率,仝小林院士说:“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初期就开始吃上中药,防止由轻症转为重症,到了重症期就要中西医结合救治减少死亡”。

武汉疫情得到控制之后,我国未再出现大面积流行,只有小范围的爆发,面对着内外疫情的风险,我们不能掉以轻心,防控疫情我们要做到始终如一,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更要警惕无症状感染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猜你喜欢
病机肺炎新冠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四)
基于“取象比类”法探讨肝细胞铁代谢紊乱与肝纤维化中医病机的关联
从炎症细胞因子浅析血栓性浅静脉炎病因病机及治疗经验
新冠疫苗怎么打?
犊牛肺炎巧防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小知识
您想知道的新冠疫苗那些事
聚焦新冠肺炎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珍爱生命,远离“新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