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 攻坚克难 在上海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征程中构建统计发展新格局
——访上海市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周亚

2021-01-06 19:01:51周亚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21年2期
关键词:普查全市监测

记者:周局您好!众所周知,2020 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全球都遭遇到了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请您谈谈在过去的一年,是如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统计监测工作的。

周亚: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市局迅速成立了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把疫情防控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严格抓好各类防控措施,保证机关“零病例”,并积极参与到全市“战疫”工作,组织党员干部到地铁站顶岗,参加社区防疫,开展抗疫捐款和无偿献血等活动。在防控疫情的同时,我们充分履行统计职能,努力强化疫情期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统计监测。我们联合上海调查总队,建立疫情防控期间经济运行监测工作机制,实施多项直面企业受疫情影响情况的快速调查,围绕疫情期间各领域经济运行指标变化趋势、复工复产复市进展、投资消费恢复情况、在线经济发展、“五五”购物节促销效果、大学生就业创业和居民收支受影响情况等内容及时形成一批有份量的调查分析报告。全年共向市领导报送统计专报、要情250 余篇,撰写各类统计分析、报告190 余篇,首次编辑《要情速递》16 期,为市委市政府和各区、各部门科学调控提供更好统计服务支撑,获得各方面肯定。其中有80 余篇获得市领导批示,创历年之最,接近前三年总和。同时,围绕市委市政府特别关心的重大问题及时组织调查分析,助力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精准调控。在统计系统内部建立“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工作专班”,全局22 个联络组分头与各区和主管部门建立常态化密切联系机制,确保统计数据应统尽统、不重不漏、颗粒归仓,努力为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记者:可想而知,在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之下进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是有一定难度的,上海是如何做好这项工作的?

周亚:是的,去年这项七人普工作遇到两大困难是前所未有的,一是疫情,二是各级财政压缩开支。虽然本次普查与历次普查相比启动较晚、准备工作要求更高,但全市普查工作者勤勉负责、加班加点,保证了各项工作按计划全面推进。上海市统计局作为上海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牵头单位,严格按照国务院人普办统一要求,及时组建市、区、乡镇(街道)和村(居)委会4级人口普查机构,确保机构、经费、人员、场地“四落实”;扎实制定本市人口普查实施方案和工作细则,及时下发全市普查各类工作文件和相关工作管理规定;对全市180 多万个建筑物开展核查、对10 万多个普查小区进行划分;在全市选聘13.6万多名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并进行了严格培训;完成了普查用各项物资的招标采购和发放工作;开展全方位普查宣传,在全市营造“大国点名、没你不行”“家喻户晓、人人支持”的普查氛围;将数据质量控制贯穿普查全过程,科学规范地开展人口普查摸底和入户登记工作,为超大城市治理获取高质量、最基础的人口数据夯实基础。上海人口普查数据质量得到国务院人普办的充分肯定。

记者:2020 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之年,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统计工作面临的困难挑战也显著增多。请问上海统计面对新形势、新变化是如何进行创新的,有哪些亮点工作?

周亚:新形势下上海的经济发展情况更加复杂、更加多元,经济开放度更高,我们统计工作也需要及时改革创新,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具体的,去年一年以来,我们主要有这样一些统计创新工作:一是主动服务国家战略。牵头三省一市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统计监测工作,起草并提请国家统计局印发《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统计监测工作方案》,推进长三角数据共享;稳步推动临港新片区统计体系建设,通过多次实地调研和跨部门协调,完成2018 年和2019 年临港新片区增加值和核心指标测算工作,摸清了新片区经济“家底”,正式印发《加强临港新片区统计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建立健全了临港新片区数据生产机制;积极探索建立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虹桥商务区、长三角G60 科创走廊等全市重点发展区域统计制度。二是勇当全国统计改革“排头兵”。做好市、区两级名录库动态维护更新国家级试点工作;开展社会商品+服务零售总额测算;完善上海新经济统计和新动能指数研究;推进劳动工资统计改革。三是引领全市高质量发展。配合有关部门,研究制定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开展相关指标测算工作。四是加强统计调查与大数据应用。继续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数据平台建设,成立统计大数据监测平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积极探索利用大数据辅助调查工作,进一步提高统计调查效能和质量。

记者:刚才您提到加强统计大数据应用,我们了解到,目前上海市统计局正在筹备成立市统计和大数据研究院,请问这项工作目前进展如何?

周亚:此次事业单位改革力度很大,研究院的组建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统计工作的高度重视与支持,也承载了各方的期待。目前,我们成立了研究院筹备领导小组,要求各单位间加强协作,保证各项业务工作平稳过渡,同时要求工作人员要努力提升业务能力与综合素养,积极为新单位的组建与发展建言献策。下阶段是研究院初创、起步的重要时期,我们会做好谋篇布局后半篇文章,在制度设计时突出核心职能、优化布局结构、整合优质资源、提升使用效率,为高质量、高水平的统计工作做好支撑与服务保障。

记者:2021 年是我国全面迈向现代化征程的起步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请您谈谈“十四五”时期上海统计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

周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推动“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市统计干部要从政治站位、战略眼光、专业水平出发,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在“十四五”时期上海统计实际工作中,积极应对统计“三新”。

记者:在新形势和新任务下,上海统计工作有什么新思路吗?

周亚:今年全市统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计工作决策部署,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为中心,以构建上海统计发展新格局为主线,不断深化统计改革创新,强化统计分析服务,夯实统计基层基础,为上海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统计保障。统计部门要在推进各项统计改革任务中形成“比学赶超”的生动局面。

落实到具体工作,主要有八个方面的打算:一是深入开展统计监测评价和分析服务。要把加强疫情期间经济运行预判研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做好“六稳”“六保”统计监测,推进统计信息公开透明。二是扎实推进地区经济统计调查核算。保质保量完成三大核算改革任务,加强就业失业统计、居民消费价格调查、住户收支调查、能源基础统计、粮食和农业农村统计调查,扎实做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后续工作。三是持续深化重点领域统计制度方法改革。统筹推进国家和上海重大战略相关统计监测,积极服务上海高质量发展,积极落实中央关于构建“三新”重大战略部署,探索研究新发展格局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并主动承担全国统计改革重点任务。四是稳步推进统计工作数字化转型。大力推动市统计大数据监测平台建设落地见效,持续建设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数据平台,加快名录库试点改革进程,健全统计信息化基础设施。五是充分发挥统计法治监督职能。深入推进从严治统依法治统,加大统计执法检查力度。六是切实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进一步夯实统计基层基础,提升统计工作整体水平。七是持之以恒加强系统内部管理。加大对统计队伍的业务能力培训,统筹推进市统计和大数据研究院筹备工作。八是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多措并举打造忠诚干净的干部队伍。

记者:谢谢周局长!

猜你喜欢
普查全市监测
立即全面普查 警惕二代粘虫发生
今日农业(2022年13期)2022-09-15 01:17:58
胡春华强调:确保脱贫攻坚普查取得圆满成功
今日农业(2021年4期)2021-11-27 08:41:35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今日农业(2021年17期)2021-11-26 23:38:44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投资北京(2016年11期)2017-02-16 21:52:53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投资北京(2016年11期)2017-02-16 18:18:30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投资北京(2016年11期)2017-02-16 17:53:56
2016年1—11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投资北京(2017年1期)2017-02-13 20:44:17
关于农业文化遗产普查与保护的思考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2月
互联网天地(2016年2期)2016-05-04 04:03:28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1月
互联网天地(2016年1期)2016-05-04 04: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