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江梅,刘艳,文彬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华西第四医院/华西护理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2019年底至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COVID-19)在湖北武汉蔓延。该病存在致病力强、普遍易感、传染性高、病情进展快等特点,我国疾病控制中心把该病定义为国家乙类传染病,且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防控措施[1]。笔者参与武汉新冠肺炎危重症监护病区工作时间近2个月,现对护理管理进行如下经验总结。
新冠肺炎危重症监护病区护理人员的构成复杂,是一支由来自全国各地医院的护理人员组成的临时护理队伍,排班方面需调整策略,综合考虑工作年限、年龄、行政职务、职称、重症护理经验、所在原单位层级、是否主持或者参加院感防控工作、带教经验等进行分组,小组间成员要熟悉彼此的工作信息和基本资料,确保小组成员承担自己擅长的工作。
同普通病房相比,危重症监护病区需持续给予患者治疗和护理,故应确保每班的护理人员构成、人数基本相等,严格制定和落实交接班制度。同时,要根据护理工作量、护患比等调整护理班次。因疫情发展迅速,患者数量多,医院感染防控任务艰巨,加之除护理工作外,护理人员还需承担大量非护理工作,因此本病区护患比确定为3∶1,如此可在确保给予患者高质量护理服务的同时,避免护理人员过于疲劳,并降低院感发生的风险。
按照病区护理人员的基本情况进行能级对应排班,按患者数量组成能力相近护理小组,实施护理组长负责制,小组长负责每班事务、护理工作分配、质量把控等工作。因护理人员来自不同的医院和专科,需根据实际状况、护理人员资历等合理编组及进行班次轮转,每个小组均配备1名ICU高年资护士为小组长、另搭配1名院感护士和1名呼吸科护士。小组长负责观察患者病情以及督促呼吸机、血液净化机等操作落实情况;院感护士负责感染管控,避免交叉感染,并做好护理记录。合理排班、分工明确,护理流程清晰,确保团队高效运转。在交接班时,组员对应组员、小组长对应小组长,强化组员的交流协作,确保护理工作顺利、安全地开展,向护士长及时反馈重点问题并协助其处理。
培训可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并促进其适应当前的工作状态。
该临时病区的护理团队个体间存在明显的地域、文化等差异,因此有必要开展一体化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及同质化服务能力,并迅速进入救治患者的状态[2]。护理人员要快速掌握危重症患者的监护、感染防控措施、呼吸内科护理、心理疏导等知识以及技能,把护理专业知识、救护技能以及实践经验等融为一体,确保护理工作迅速、有效地展开。创建微信沟通群,高年资及专科护士经案例、视频、文字、图片等方式实施线上培训,深化护理人员的专科知识结构。
2.2.1 疾病知识培训
及时跟进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最新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该方案目前已经出到第七版)[3]。让所有护理人员将该病的传播途径及防控方案等熟记于心,既高度重视,又不存恐惧心理。
2.2.2 消毒措施培训
指导和协助清洁工作好各项消毒工作,在清洁工不在时替代做好消毒工作。用三氧机对治疗室等无人空间进行消毒、动态空气消毒机对病室进行消毒、床单元三氧机对出院患者所住的床单元进行终末消毒;患者所使用的设备用75%酒精擦拭消毒;物表如窗台、病床单元、家具、门把手等,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液擦拭消毒;地面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液喷洒消毒;产生的垃圾均按照医疗废物处理,并放入双层医疗废物袋,转入所在区域专用医疗废物桶暂存,称重、贴标签。
2.2.3 防护用品相关培训
每位护理人员掌握防护服、口罩、隔离衣、护目镜、面屏、鞋套(靴)等用品的穿脱及规范使用。此次疫情中,医护人员的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主要是由于口罩和护目镜叠加压迫所致,故应选择合适的口罩和护目镜,包括正确的尺寸和妥善的固定方法[4],保证密闭性的同时防止脱落。护理人员应提前1小时到病区,确保有充足的时间正确穿戴防护服。
2.2.4 专科护理知识培训
相当部分护理人员原本不是重症监护和呼吸专科的人员,对相关操作较为陌生,应组织全员培训危重症、呼吸专业相关的理论及操作培训,如三管监测、呼吸机及心电监护仪的使用、动脉血气及咽拭子采集、血流动力学监测、管道维护等。
由组长负责对本组护理人员的带教工作,主要采取情景模拟法及实战方式进行临床护理教学,针对护理人员薄弱环节进行重点带教,提高低年资、其他专科护士对于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的护理能力。
整合力量,从院感防控、优化医疗救治流程等方面开展护理工作,构建可持续的联合救治模式,减轻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提高危重症患者救治成功率。明确护理责任,且分工明确[5]。
及时制定、更新新冠肺炎危重症病区的工作制度以及流程,合理设置区域标识,确保划分简单、明了、清楚;细化感染防控制度,主要包括病区消毒隔离、医护个人防护要求、危重症患者的特殊防控措施;制定防护物资管理制度,时刻掌握物资的储存量,规范使用;仪器设备的使用及维护管理;合理排班;梳理重点工作流程;治疗和护理同步进行。具体规范制度和流程内容如下:(1)医院感染控制:相关医护人员需要及时对危重病房区域内的相关制度及工作流程进行更新与落实,加强对区域设置相关标识,实现层次分明,提高管理的规范性;(2)完善感染防控制度,其中主要包括医护个人防护要求(比如自我健康防护、穿脱防护服等,并建立相关监督机制,引导医护人员重视新冠肺炎病毒的传染性);病区的消毒隔离(对医院各个区域进行规划与明确,做好污染区域的消毒工作,并设置防护流程图,做好日常防护行为规范,降低疾病传染几率)、加强对重症患者的特殊防控措施(主要包括对重症患者的新冠防控知识的宣教与隔离护理,在病区患者也要戴好口罩做好手卫生并做好相关物品的清洁及消毒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消毒隔离规范,防止新冠病毒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等传播途径蔓延);(3)防护物资管理: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本地区的实际物资使用状况进行评估,并制定严格的使用方案,记录科室各类物资储存量的使用量,在工作过程中需要保证相关医护人员生命安全,实现防护物资的规范化使用;(4)加强对相关治疗仪器与设备的维护:相关设施设备的维护与保养不仅可以延长其使用寿命,而且可以有效防止细菌病毒的残留滋生,比如呼吸机以及血液净化仪器等,在相关仪器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操作,并对于存在突发状况的机器给予故障处理,实施应急操作方案,进而在实现工作效率提升的前提下,提高设备的完好率;(5)完善排班制度,实现合理排班:在排班时需要根据支援的各个医院及所在科室的工作情况以及各岗位的工作职责进行排班,明确各个岗位的工作流程及工作内容,积极实施多班制度,提高护士工作的有效性。重视交接班的管理工作,在确保工作顺利交接后进行下一步操作;(6)及时对重点工作流程进行梳理:比如,在特殊时期,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洗手流程清洁、完善一次性防护服穿脱流程、吸痰与气管插管的维护流程、风险管理流程等。重视相关工作的明确性,在健全各项制度的基础上完善工作流程。除此之外,建立严格的监督与检查流程,护士长和质控护士需要对相关工作提高责任意识,做到随时督查,并对相关操作提出规范指导,对于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及时进行上报与反馈,方便及时解决问题,并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7)护理与治疗流程同步化:随着疫情的发展,我国将其作为紧急公共事件,尽管诊疗及护理方案逐渐更新但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随着诊疗指南的更新,相关护理工作人员需要引起重视,不断完善护理流程,提高护理质量。
病区护理人员身心健康是确保护理工作有效开展的前提,部分护理人员未接受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培训、不具备护理危重患者的经验,且疫情是强烈的应激事件,加上危重症病区的护理工作量大,护理人员身体劳累,易出现心理问题,因此需动态评估及观察护理人员的心理状态,如发现心理状态欠佳者适当休息调整,并由专业人士给予心理疏导,确保以健康的心态从事危重症病区的护理工作[6]。
新冠肺炎疫情突发,护理管理上必须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势。实施护理人员科学调配、动态弹性排班、制定合理的工作制度和流程并落实、规范病区管理是应对此类群体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保证和前提,也是控制疫情的重要手段。通过整合护理力量优化救治模式,减少护理人员工作压力,高效地完成护理救治任务,促进患者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