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诗蓓,吴香回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 长沙410000)
习近平的生态文明思想首先是从人与自然本体论上的关系出发,强调人与自然是你中有我密不可分的共同体。以此出发,习近平对于生态文明的论述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的侧重:一方面,强调建设生态文明对于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的重要性,他多次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1],“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2],“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大计”[3]。没有生态文明建设,社会经济发展就缺少自然环境的支持,经济的发展就会受到禁锢,人民的福祉就无法得到践行,民族的未来也无法得到实现。习近平对生态文明的这番论述,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推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而这一论断正是基于我国国情做出的重要判断。另一方面,不同民族国家的人都处在同一个生态系统中,人类的命运因此互相联系。因此习近平创造性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提倡“探索人类可持续的发展路径和治理模式”[4],强调“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类未来”[5]。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工业革命使全球经济发展安装上了加速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带来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人与自然的冲突对立,引起了一系列生态问题:能源短缺、人口爆炸、环境恶化、生态凋敝。因此,习近平进一步提出:“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维护能源资源安全,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我们必须秉承共商共享的思维,携手共建美好家园。
习近平的生态文明思想,除了从本体上认识到人与自然是和谐共生的关系外,还提出从认识上转变原有的经济发展观念形成以“两山”理论为核心的绿色发展观。2012年习近平在广州考察时讲到,“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了,如果不从现在起就把这项工作紧紧抓起来,将来付出的代价会更大。”[6]形而上学地片面看待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两者之间的关系,它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看成孤立的、静止的关系,将两者之间隐秘的能够互相联系转换的中间环节直接抹去,从而使得“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形成非此即彼的对立。对此,习近平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7]习近平的这番话告诉我们,生产力与环境保护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发展生产力与保护生态环境是可以对立统一的。保护“生态环境”就是在“发展生产力”,因为生产力是在生态环境的范围内进行的,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为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基础。同时,生产力的发展不一定就要牺牲生态环境。科学技术在向前发展的同时,在生态科技上的突破为新时代的环境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社会经济在快速前进的同时,在生态环境上的经济投入、法律保障等方面也不断在完善。因此,我们需要认识到生产力的发展不是牺牲生态环境的借口,两者之间也并不是形而上学地非此即彼的僵硬对立,而是动态联系地亦此亦彼的对立统一。我们必须树立好“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8],必须从原来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粗放式发展,转变为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主的高质量的绿色发展、循环发展。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并且,在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发生冲突和矛盾时,宁要绿水青山也绝不要金山银山,绝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美丽中国”的建设是习近平主张“天人合一”生态文明思想的理想境界,也是党和国家建设生态文明道路的实践旨归。在党的十八大上,习近平首次提出“美丽中国”概念,他指出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把生态的建设放在最显眼最突出的位置。要旗帜鲜明讲生态,重发展,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并且,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更第一次明确将美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目标,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9]习近平对于以中国智慧建设富饶美丽新中国的思想,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习近平强调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想,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他指出“山水林田湖草”所构成的自然生态系统,是“各种自然要素相互依存而实现循环的自然链条”[10]。山、水、林、田、湖、草作为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构成要素,作为自然循环链条中的组成环节,作为相互联系的生命共同体,彼此之间相依相存、互利共生。另一方面,习近平提出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生态法治观,要求以完善严密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牢固树立生态环境上的生态红线。他认为只有以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生态法治去抵抗人治,“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11],才能为生态建设提供可靠生态法治保障。
坚持人民群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的主体地位,这是党和国家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立脚点,也是习近平现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价值导向。2013年在海南考察工作结束时习近平讲到:“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12]我们要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保障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重点就是要坚持以民生为要义的价值取向,切实解决生态民生问题。习近平关于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导向的思想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要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绿水青山的问题不仅仅是经济发展问题,同时也是人民群众的健康问题。另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要以动员全民为风尚,把建设美丽中国化为人民自觉行动。党和政府必须加强对人民群众生态文明思想的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风尚。”[13]
一是观念旧,意识弱,价值导向仍停在经济决定论。相当一段时间内,我们在各项生产任务,生产战线上强调经济决定论,以经济效应和利益导向作为衡量一切成果的标准。虽然取得了相当大的经济成就和进步,但是在生态上却欠下了一笔大账。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时常出现生态观念老旧、环保意识匮乏等问题;同时,对于政绩的评价标准十分单一,只看经济建设的速度和效率,而忽略建设的质量和人民的长远利益。
二是底子薄,顽疾多,落实难度仍处在破冰攻坚期。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起步晚,底子薄,积病多。这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造成的。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宽广,多山地高原丘陵,气候复杂多样,城市人口集中,这也使得各地生态问题表现不一,众多的生态问题呈现出来的就是一副令人不知从何处下手的复杂局面。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前期许多地方对于生态的治理是浅层和表面的,很多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善。
三是办法旧,探索少,建设发展仍需坚持久久为功。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已经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一个关乎民族未来的历史性高度,也采取了一系列生态治理手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治理办法陈旧、治理手段单一、治理过程重复等。
这些治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就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问题逻辑,在回答这些问题的基础上,中国的生态治理逐步探索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实践路径。
一是转变发展思路。转变为了经济发展牺牲自然环境的发展思路,要意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只有保住了我们的绿水青山,我们才能可持续地发展我们的金山银山;要认识到“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14]保护了我们的绿水青山,就保护了我们的社会财富、经济财富。只有生态环境得到良好的保护和发展,才能可持续地发展生产力,发展我们的社会财富。习近平总书记的这番话,深刻揭示了经济增长与生态文明之间的辩证关系:经济发展,不仅从来不曾与生态建设处于对立面,相反的,保护生态环境更是经济发展题中应有之义。
二是树立环保观念。习近平提倡以人为本、和谐共生的生态治理观。在生态文明理念上,他强调要尊重、顺应、爱护自然,主张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在生态方针上,他主张提倡节约、保护优先的生态政策;在生态治理上,习近平强调以自然恢复为主,坚持绿色科学文明的生态发展理念,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营造一个人人崇尚环保、提倡低碳的社会风气。
三是强化价值取向。习近平认为,山清水秀才是最大民生福祉,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15],那样的价值取向是片面的、孤立的、不科学的。必须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考核内容,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成为美丽中国形象的出发点,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发力点。
一是建立路线目标。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希望建成的全面小康社会将是一个这样的社会:“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16]这一路线的提出,实质是为生态文明建设量身定做和建立着一个路线目标,它指引着全党全国和各族人民,不断强化生态治理,不断构建和谐社会,不断改善生态环境,不断营造绿色形象,以远景规划和未来蓝图激励、督促、鼓舞我们巩固坚持生态文明建设。
二是紧跟战略目标。习近平指出,“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方式问题”[17],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18]。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应该由片面强调“高速度”转向“速度与质量”和谐发展,由高速增长转变为高质量增长,从粗放型经济逐渐过渡为集约型经济。生态文明建设所提倡的低碳、绿色、节约、可持续的发展方式,正是建设现代经济体系所提倡的发展方式。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紧跟战略目标,巩固和坚持生态文明建设不动摇,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不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生态发展的质量变革、内容提升,增强生态经济发展协调性、可持续性。
三是把握底线目标。习近平强调,在治理生态环境问题上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坚守这个红线,就是坚守生态安全建设的底线。在当前我国生态问题治理上,我国强调的生态红线主要包括18亿亩的“耕地红线”、37.4亿亩的“森林红线”以及8亿亩的“湿地红线”等等。这些红线就是我国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命线,是绝对不允许触碰和过界的。
四是坚持系统目标。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世界,生态文明建设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同经济发展、政治建设、文化繁荣、社会治理等联系在一起。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离不开经济发展、政治建设、文化繁荣、社会治理等多要素的互动发展。正如习近平指出,我们要“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19]“要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建设美丽城镇和美丽乡村”[20],要以系统全面的思维践行生态文明建设,践行“五位一体”的建设理念。发展生态文明,必须不断加强经济结构转型,推进产业更新换代;不断完善政绩考核标准,转换地方发展理念;不断建设生态文化,普及环保知识;不断强化社会动员,寻求社会共同治理新途径。只有这样,才能使得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增长、政治建设、文化繁荣等交相辉映。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保护生态,制度先行。习近平指出,要加强制度建设,就必须坚持绿色发展,坚定长效投入机制,推动生态治理科学决策机制,加强政府考核机制,落实责任追究机制。
加强制度建设,就是坚持长效投入,以功成不必在我之心谋求全体百姓之福祉,久久为功,不断落实落细落小;推进制度建设,完善退耕还林、定期休渔等具体制度,顺应自然规律;尊重科学知识、尊重必然规律,因地制宜,科学决策;把生态效益纳入政府考核标准,建立责任落实到地方、落实到企业、落实到人制度;加强市场监管,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和损害补偿制度。
加强制度建设还要加强法规建设。法律法规是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大的约束力和溯及力可以对生态文明建设起到立竿见影和长治久安的作用。现阶段,要修订和完善好现有环境保护法律,如《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保护法》等;不断强化具体法律法规,如《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清洁生产促进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补足和落实环境保护相关法律空白领域的立法;做到严格执法、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