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常青 杨 玲
自20 世纪初至今,中国和世界的面貌均已发生极为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站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视域,回眸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之际,可以看到,20 世纪初山河破碎、积贫积弱的中国,自1921 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便有了攻坚克难的中坚力量,备受压迫的中国人民便有了开拓进取的主心骨。回顾中国共产党成立近100 年的生动实践,中国共产党始终牢记“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年,第44 页。它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立场,以最大限度造福人民为根本目标;在带领人民实现历史性变革的辉煌征程中,始终以坚守底线与推进创新为根本路径;时刻牢记“登高望远、居安思危,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的时代箴言,②《习近平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年,第2 页。不仅“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也“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年,第65 页。
底线即红线、警戒线、临界线。在日常实践中,底线是活动主体以事物性质转化的临界点为客观依据,结合主体实践能力、实践条件与规律认知,确定的目标最低期望线与行动最低保障线。基于底线问题的哲学意蕴,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中国人民栉风沐雨的百年历程中始终将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根本底线,着眼大局,迎难而上。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关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中国人民前途命运的方向底线。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①《习近平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年,第16 页。回顾党的百年历史,如果没有党的领导,中国人民与中华民族将难以在风雨飘摇中坚定科学发展方向,开辟正确前进道路。
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就难以保障落实。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党,它的阶级属性决定了它必将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历史己任。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一方面实现人民物质利益,让人民生活有保障是其根本“初心”。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表现为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科学分析中国社会各阶级状况,敏锐捕捉“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②《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 年,第77 页。提出并创建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颁布土地立法,确保“耕者有其田”。在改革开放之后则表现为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始终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围绕不同阶段历史任务,切实解决与人民息息相关的矛盾、问题,带领人民实现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转变。另一方面,维护人民政治权益,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的方向目标。在执政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不仅以基层为抓手,在加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中,提高基层自治能力;也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重要着力点,藉由人民代表反馈人民声音,把握人民诉求。此外,丰富人民精神生活,满足人民美好期待是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从促进文化发展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再到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加强社会公德建设、坚定文化自信等等,始终致力于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
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将难以抵挡西方“颜色革命”的冲击。“颜色革命”是指某些政治势力,特别是反对派势力,为达到一定目的,发动民众走上街头,以游行示威、围困政权机关等形式,颠覆政权的活动。③刘明:《街头政治与“颜色革命”》,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年,第8 页。近年来值得警惕的是,在我国,受西方势力与多种意识形态渗透影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权问题上,出现了一些错误论调:有的站在鼓吹西方政党制度的立场质疑共产党领导权的合法性;有的抓住党领导人民探索前进道路过程中的个别失误不放并恶意夸大党内的腐败现象;有的标榜所谓普适价值,否定党是领导一切的。这些错误论调包裹着形形色色的华丽外衣,其实质是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颜色革命”挑起人民内部矛盾,并趁机制造混乱。面对这些错误论调,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与警醒,旗帜鲜明地剥离表象、揭露本质,与之进行彻底斗争。走得再远,都不要忘了来时的初心、艰辛,磨难与困苦,回首旧中国屈辱的近代史与新中国繁荣富强的发展史,我们不难看到,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才是挽救中国、发展中国的正确道路;放眼国外,苏共瓦解、被西方势力左右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动荡时局的警醒余音犹在——失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将可能再次沦为“西方附庸”与竞相瓜分的对象。着眼当代中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仅是必然、方向与保证,也是无论时局如何变化都不能违背的根本底线与规律。
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人民将失去战胜前进道路上风险挑战的方向保证。“备预不虞,为国常道”,在人类历史征程中,没有一条道路是一帆风顺的,没有一条道路不是机遇中夹杂着风险与挑战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新中国成立70 多年的风雨之路也不例外。当前,在国际上,我们既面临发达国家的经济打压,又面临西方势力的分化图谋;既面临国际既定利益集团与力量格局的排挤,又面临外部势力的插手干预。在国内,我国既面临经济全球化、技术、政策因素导致的经济风险又面临贫富差距扩大、社会保障不足等诱发的社会风险,还面临西方文化渗透、自身文化建设不足等文化风险。此外,还面临基于不可抗力或人为因素触发的自然风险,基于党内腐败、脱离群众诱发的执政风险等等。面对这些风险挑战,中国共产党一方面提高执政能力,为防范化解风险夯实主体力量;一方面坚持人民至上,强化兜底性建设,为防范化解风险优化战略设计,最终带领人民成功迎难而上。事实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将深陷风险泥淖,中国人民将失去化解风险挑战的坚强后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具有历史合理性与合法性、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符合中国实际的好制度。作为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合理性与合法性深刻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探索中国制度的渐进过程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走自己的路”的实践抉择。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严谨、设计科学、内容广泛,也具有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特征。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人以“三大规律”为现实前提展开的实践探索,它既合乎客观规律,同时也代表着人类社会演进的必然趋势。放眼当今社会,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虽在一定时期内将长期共存,但社会主义制度更具优势并最终必将代替资本主义制度也是被人类历史客观规律所证明的必然趋势。这一趋势一方面源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人类社会必将通过制度更替获取向前发展的内生动力;另一方面源于资本主义社会内部不可调和的基本矛盾决定着资本主义社会必然深陷“被资本钳制”的治理旋涡。与资本主义制度相比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为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表现形式,不仅兼具人类社会其他制度所具有的普遍性优势,而且兼具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基本矛盾决定的、存属于社会主义制度之间的特殊优势。这种优势并不是基于比较经济增殖、政治体制等的自吹自擂,而是基于制度的本质属性与价值效能的实际研判。即与资本主义制度内部始终存在着私有制与社会化这一不可调和的对抗形式相比,与资本主义国家总是存在危机爆发的循环往复相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中国之治显然更具活力与有效性。
追根溯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之所以符合历史规律并具有独特优势源于其最初设计理念的合目的性——即始终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度设计标准与制度评价标准。对此,反观资本主义国家,其在制度设计与制度评价方面鲜少将满足人民群众利益作为价值选择。相较之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从设计到执行、从改革到完善,自始至终都是站在人民立场,维护的都是人民的利益和意志。而这也进一步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然比资本主义制度有更高程度的平等性、更高程度的文明性、更强有力的整合力与凝聚力,是我们应该长期坚持的制度底线。
“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人民是我们执政的最大底气。”①《习近平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年,第137 页。只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中华民族才能经久不衰、源远流长;中国共产党才能即使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世界旋涡而处变不惊、激流勇进。
回顾历史演进,可以看到没有人民群众的实践智慧,中华民族就难以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夙愿。这一实践智慧在革命战争时期,体现为人民群众的历史行动是中华民族站起来的力量依靠。回看近代中国,中华民族由丧权辱国的旧政权到屹立东方、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政权,从来不是依靠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而是依靠由人民群众支持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双向结合的革命运动。这些群众运动自发自愿凝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始终以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与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书写着打倒列强军阀,建立人民政权的革命愿望,是推动中华民族站起来的有力依靠。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与新时代,这一实践智慧体现为人民群众关于拨乱反正问题的深入思考揭开了全国上下解放思想的历史序幕;人民群众关于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探索为中国实行全方位改革开放提供了一手经验参照;人民群众关于基层治理的实践摸索,特别是关于协商民主与基层民主的实践摸索,为推进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了方法论借鉴。
没有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中国共产党就难以永葆生机。与西方政党一开始就站在少数人立场上维护有产阶级的利益不同,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选择了站在人民立场上,维护人民的利益。在百年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围绕带领人民夺取政权、进行革命斗争的历史任务,始终坚定人民立场,既致力于将人民从封建制度、封建思想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又致力于使人民获得更多的生产资料,实现基本独立;围绕带领人民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历史任务,始终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不仅致力于充分调动人民参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的积极性,同时时刻将“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方针政策和做出决断的出发点和归宿”;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年,第6 页。围绕带领人民进入新时代,顺应全球化、现代化的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则进一步将人民至上制度化、使命化,重申“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定立场。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不仅获得了人民群众的最广泛支持,同时也找到了巩固党的执政根基、确保党的先进性品质与破解“历史周期率”难题的答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这个初心既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根本”的“差别”,也是中国共产党民心向背的“特色”,更是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的“底色”。
如果说坚守底线是中国共产党铸就辉煌的重要方法论武器,那么,在坚守底线基础上推进创新则是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创造的不竭动力。可以说一部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就是一部党领导人民推进创新的历史。
坚持问题导向,紧抓主要矛盾是中国共产党推进创新的历史特点。从历史时态的视角看,中国共产党推进创新的历史过程,实质是中国共产党坚持问题导向,紧抓主要矛盾,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与方案的过程。在近代中国,虽然中国社会各阶级均围绕“中国出路何在”这一主题,从各自立场出发,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探索。但囿于他们分辨不清社会主要矛盾的实质,要么在革命道路上采取不彻底的反封建运动,要么在改良道路上拥护资本主义方案,以致条条大路最终难通罗马。直到1921 年中国共产党诞生,确立了“必须把‘努力研究中国的客观的实际情形,而求得一最合时宜的实际的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当作‘第一要务’”的鲜明立场。②《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 年,第42 页。自此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反帝反封建的基础上展开了党的建设的创新实践与开辟中国革命道路的创新实践。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经济上千疮百孔、政治上秩序混乱、国际环境上被孤立封锁的局面,中国共产党迎难而上,在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明确了当前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③《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 年,第473 页。围绕这一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政治关系做了创新调整。1978年,中国共产党在肃清以往错误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79 年,党中央重申党的八大提出的主要矛盾,指出“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①《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 年,第661 页。对此,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与创新。这些改革与创新历经三代领导集体,从经济体制改革着手,逐步延伸至政治体制改革、民主法制建设、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建设、国防外交建设等等,既强有力地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经济文化需要,也强有力地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精准捕捉到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②《习近平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年,第9 页。针对这一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充分发挥其先进性特质,在转变发展理念的基础上,先后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思路。其中,特别是关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制度改革更是中国共产党刀刃向内,勇于进行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的时代彰显。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的每一次创新都是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立足于社会主要矛盾展开的。而也正是因为这一立足点,中国共产党的每一次创新都获得了最广泛人民群众的支持。
坚持与时俱进,推动多方结合是党推进创新的实践特点。第一,中国共产党推进创新的过程体现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在带领人民探索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并剖析了新中国成立之初苏联模式与计划经济体制的辩证作用;并针对这一体制的不合理弊病开出了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药方,从而激发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第二,中国共产党推进创新的过程体现了社会主义与党的建设的有机结合。1921 年,在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中国共产党在建党一开始就旗帜鲜明地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规定为自己的奋斗目标。③《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 年,第37 页。1956 年,在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共产党人以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为切入点,实现了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同向结合。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要把党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坚强核心。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则进一步指出要确保党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④《习近平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年,第14 页。第三,中国共产党推进创新的过程体现了社会主义与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对于社会主义与文化建设的关系,毛泽东结合中国发展实际,确定了“文艺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基本方针,阐明了文化建设之于社会主义的定位与意义。在此基础上,邓小平提出“文艺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口号,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 年,第677 页。进一步明确了文化建设的方向遵循。到党的十五大召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新命题被提出,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实现初步结合。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从而在纵深方向推进了文化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紧密结合。第四,中国共产党推进创新的过程体现了社会主义与法治建设的有机结合。法治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保障。中国共产党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始终致力于以“法治”思维扬弃“人治”思维,力求通过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解决党治国理政的重大问题。⑥秦刚:《中国道路与创新精神》,《理论视野》2011 年第7 期。
一是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之路;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围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任务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到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坚定道路自信,进一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推进道路创新。二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与时俱进,推进理论创新。并在带领全国人民进行创新实践的过程中,集中全党智慧,逐渐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理论结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全方位理论指引。三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自我调适,推进制度创新。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带领人民艰辛探索,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共产党人一方面致力于经济体制改革,一方面着力加快政治体制改革,打开了制度创新新局面。新时期,以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坚定推进制度创新,确立并巩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与分配制度。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制度建设与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相结合,做出了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统筹安排,把制度创新推进到了新高度。四是中国共产党始终贯彻“双百方针”,推进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中华民族繁荣富强的精神源泉。在文化创新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一方面注重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从革命文化中挖掘内在精神;另一方面注重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时代内涵,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道路创新提供发展保障。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事关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回溯近代中国,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各阶级围绕“出路何在”这一核心命题,开启了百余年的探索历程。在波澜壮阔的革新探索中,各阶级无论是举“中体西用”、“太平天国”、改良变法、民主革命的旗帜,还是走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的道路,都未能带领旧中国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樊篱。直到1921 年中国共产党诞生,无数仁人志士梦寐以求的政治夙愿才逐渐迎来光明前景,中华民族的复兴伟业才开始出现新的转折点。自此,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国国情这一最大实际,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找到了引导中国人民不断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革命道路,并最终带领人民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由闭门造车向改革开放,由解决温饱问题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由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面脱贫到追求美好生活的伟大转变。
理论创新提供方向指引。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不仅给中国人民送来了解放思想的理论先声,也给中国共产党送来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旗帜。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坚守人民立场,在革命建设时期,以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党的八大确立的新方针为顶层设计,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为着力点,突破“苏联模式”禁锢,实现了对国民经济和社会政治关系的调整;在改革开放时期,以真理标准问题讨论为理论先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突破“姓资姓社”禁锢,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并以此为指引在新时期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代,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奋斗目标,以协调推进“四个全面”为战略布局,以“新发展理念”为发展思路,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发展方案,指引着党与人民突破地缘治理的禁锢,在进行自我革命的同时推进社会革命。
制度创新提供根本保障。“鞋子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一个国家的制度体系好不好,只有生活在这一制度体系下的人民群众才知道。关于衡量制度好坏的标准,习近平总书记结合制度效能与制度发展实际指出,衡量一个社会制度是否科学、是否先进,主要看它是否符合国情、是否有效管用、是否得到人民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为符合这一标准的好制度,在助力中国政治稳定、经济健康发展、社会文化繁荣方面发挥了极大保障与引领作用,是在中国“行得通、真管用、有效率”的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政治基础,以中国人民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践基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引为思想基础,在短短数十年间,使中国人民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全面小康的伟大转变,使中国由积贫积弱的国家大踏步成长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始终以其鲜明特色在各个领域发挥强有力的推动作用,是创造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奇迹与中国社会长期稳定奇迹的好制度。
文化创新提供精神动力。文化创新在满足人们精神追求,实现人们价值理想方面具有重要引导意义。从人民生活角度看,文化创新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在百年征程中,中国共产党推进文化内容创新、文化载体创新与文化空间创新,积极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外来文化的精华,为人民提供了多样精神享受;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角度看,不管是宏观层面党内政治文化与政党文化创新,还是微观层面党风、政风与家风建设,文化创新都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执政氛围提供了顶层指引、素材借鉴与实践效果。从国家发展的角度看,文化创新提高了国家文化软实力,夯实了文化强国战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与国家治理提供了动力支撑。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百年探索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在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中锤炼和锻造出了守底与创新的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探索中国道路与中国模式的精神成果和力量支撑,也是进一步推动改革开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而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当下,要进一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在这一精神支撑下将坚守底线与推进创新统一于中国共产党人守初心担使命的伟大实践中。
坚守底线为推进创新增强政治定力。“所谓政治定力,就是在事关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性、全局性、战略性问题上,坚持正确立场、保持正确方向的能力。”①周衍冰:《底线思维》,北京:新华出版社,2016 年,第132 页。党的领导作为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方向底线,是确保我国通过创新沿着正确道路前进的政治保障。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经验,必须长期坚持。最重要的是,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②《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网,http://cpc.people.com.cn/n/2013/1116/c64094-23561785.html。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不仅道出了坚持党的领导与改革开放的关系,也道出了坚持党的领导与推进创新的关系——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确保党的创新保持正确方向,取得预期成就。
坚守底线为推进创新纠正错误偏差。2013 年10 月7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指出:“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一旦出现就无法挽回、无法弥补。”③《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央视网,http://news.cntv.cn/2013/10/08/ARTI1381197289801541.shtml。所谓根本性问题是指决定国家根本走向的旗帜与道路问题,更具体而言则是指关涉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问题。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是党在百年征程中做出的科学总结,是党和人民必须始终牢记的经验法则。在当代中国,要做到不在“根本性问题”上犯“颠覆性错误”,首先要处理好坚守制度底线与推进创新的辩证关系。只有在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根本制度,完善我国基本制度与重要制度的基础上,才能确保党在推进创新的过程中超越左与右之争,不因照搬“别国经验”与“别国模式”而丢掉自己的路;才能确保党在推进创新的过程中及时自我纠偏,不陷入封闭与僵化的旋涡。
坚守底线为推进创新释放社会活力。中国共产党推进创新的过程,是以人民群众为主体、以人民群众的活动为中介、以客观世界为对象而展开的实践过程。反映了人民群众按照客观——真理尺度认识世界,社会——善性尺度规范世界,文明——美的尺度改造世界的价值追求,折射出了推进创新必须始终坚守人民初心的必要性意蕴。在现实实践中,正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才能在推进创新的过程中精准把握人民群众的物质期待,激发人民群众的自发性,依靠人民群众实现经济向前、政治进步、社会转型与文明实践的跨越式发展;才能在推进创新的过程中关注人民群众的价值期待,依靠人民群众对分配正义、发展正义、权利正义、生态正义等的价值追求,创造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与中国智慧;才能时刻关注人民群众的精神期待,在满足人民群众追求美、向往美的基础上,调动人民群众创造美、欣赏美的积极性,从而塑造美的客体世界与主体世界。
中国共产党所积累的创新经验,所传承的创新精神,是以坚守底线为基础的。中国共产党推进创新的过程也是为坚守底线增强应变力、提供引领力与提高竞争力的过程。这些应变力、引领力与竞争力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创新精神的实践转化,是我们必须珍视的宝贵财富。
推进创新为坚守底线增强应变力。中国共产党坚守底线的经验和应变能力与中国共产党应对风险挑战的创新探索密切相关。不同历史阶段,面对形色各异的风险挑战,中国共产党在战略创新的基础上,找到了以“守底线”应“万变”的切入点。在新民主义革命到新中国成立这一历史阶段,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面临的风险主要是以西方列强侵华为主导的、内部夺取领导权的风险。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创新组织形式、革命方式中明确了“必须牢牢掌握领导权”,守住根本底线的重要意义。在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尽管西方列强已逐步退出对我国的主权干涉,而且国内也逐渐开始恢复国民经济与各项建设,但由于这一时期党和人民均处于经验相对缺乏的探索阶段,加之基于特定的阶级观念、政治路线与整齐划一的意识形态问题,我国面临的风险主要是政治主导型风险,只是这一风险开始由外部主导演变为内部主导。由此,中国共产党在创新实践中摸索出了要从实际出发、善用底线,特别是善用政治底线与发展底线的重要性。在改革开放后到进入新时代,我国面临的风险挑战开始出现由单一向综合、由缓慢演进向加倍递增、由结局平淡向颠覆存亡的转变。①杨玲:《中国共产党防控执政风险的经验历程与现实启示——基于新中国70 年历程的考察》,《理论导刊》2020 年第1 期。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凭借全方位的创新探索,提供了灵活运用底线的实践范式。
推进创新为坚守底线提供引领力。中国共产党坚守底线的引领力很大程度上源于中国共产党在推进创新中所做出的新判断,所形成的新认识。善于在推进创新中对新判断、新认识反思总结,以形成新方法、新路径,是中国共产党发挥底线引领力的关键“密码”。革命建设时期,我们党对“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创新,使我们党成功克服了当时的一些右倾悲观思想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突破了俄国通过占领中心城市取得革命胜利的“唯一”方法,为我们党发挥底线作用,带领人民群众夺取中国革命胜利提供了正确引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立足道路创新、制度创新、理论创新、文化创新、科技创新等做出的科学总结,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划定了全新底线界限,为中国共产党引导人民上下求索提供了现实引领。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推进各方面全面发力、全面创新的过程中,围绕新矛盾、新任务,重申坚守底线的重要性,成功补短板、扬优势,为引领中国实现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提供了重要方法论引领。
推进创新为坚守底线提高竞争力。坚守底线是百年大党铸就辉煌的根本遵循。但若只强调坚守底线,忽视推进创新,那么坚守底线就会失去它的功能意义,并逐渐丧失竞争力。一是推进创新为坚守底线提高政治竞争力。从党的建设、政治体制改革到加强自我革命,以“四个坚持”“四个全面”构建新时代治国理政的政治基石,中国共产党坚持正确方向,在完善制度与推进治理的创新实践中提升了政治竞争力,确保了政治安全。二是推进创新为坚守底线提高经济竞争力。中国共产党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底线中,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转变经济发展理念与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三是推进创新为坚守底线提高意识形态竞争力。意识形态是中国共产党凝心聚力的主阵地。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激烈,各种声音回旋飘荡。新时代,要想在激烈的意识形态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推进理论创新、宣传创新,发挥正面舆论的导向功能,发扬伟大民族精神,厚植人民的信念、信仰与信心。
只有将坚守底线与推进创新统一于共产党人守初心担使命的伟大实践中,才能为人民谋幸福。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在为人民谋幸福的过程中,只有将科学发展与创新发展相统一,将确保人民当家作主与发挥人民主体作用相统一,将解决民生基本问题与完善社会保障相统一,将文化为人民服务与文化建设相统一,将保护自然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统一,既坚守底线又推进创新,才能在满足人民多样需求,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上确保人民生活幸福。只有将坚守底线与推进创新统一于共产党人守初心担使命的伟大实践中,才能为民族谋复兴。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要实现这一奋斗目标必须将阶段性目标与总目标相结合,在坚守底线中推进战略创新、方案创新与格局创新,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坚守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原则,砥砺前行。只有将坚守底线与推进创新统一于共产党人守初心担使命的伟大实践中,才能为世界谋大同。“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为世界谋大同是共产党人的世界情怀。当今世界,世情风云变幻,机遇与挑战并存。要想在这一局势中做到既成功应对风险挑战又为世界贡献方案力量,就必须既居安思危,抓住底线问题的根本和关键,又立足更高起点,勇于创新、勇于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