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丽
(赤峰宝山医院骨科一病区,内蒙古 赤峰 024076)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微创手术方法在临床中获得了广泛应用。其中膝关节镜手术为使用率较高的微创技术,该手术方式具有诸多优点,如不用开刀,对患者机体造成的创伤很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患者的痛苦小等。其既可以用于对膝关节疾病的临床诊断,也可以通过膝关节镜开展相应的治疗[1]。而要想让患者术后获得更佳的康复效果,还应当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以及术后康复指导。本研究对相应的护理干预以及康复指导措施、效果进行了分析探讨。
将2018 年1 月至2020 年12 月作为本次研究的时间范围,将本院骨科收治的12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了膝关节镜手术治疗。这些患者中,共包括62 例男性患者和58 例女性患者,年龄最大的患者60岁,年龄最小的患者26 岁,均值为(48.99±4.67)岁;统计患者手术部位,其中左膝和右膝手术的患者分别为66 例、54 例,均为单膝手术;统计患者的疾病类型,其中有57 例患者为半月板或盘状半月板破裂,有29例患者为骨性关节炎,有膝韧带断裂患者25 例,有膝关节游离体患者共计9 例。
本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膝关节镜手术,具体手术方法: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进行确定,手术方式主要包括半月板修整或切除术、关节粘连松解术、游离体摘除术、惯性关节炎清理术等[2]。具体实施何种手术应当结合患者情况合理选择。在此基础上,对患者实施术后康复指导以及护理干预。
对患者的康复效果实施统计分析。
本研究入选的120 例接受膝关节镜手术的患者中,均得到了比较理想的康复效果。入选患者的关节稳定度、活动度均处于比较好的状态,不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且患者中没有出现感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现象。所有患者对于治疗效果均表示满意。
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对膝关节镜术后患者的康复指导以及护理干预措施进行了如下总结。
3.1.1 心理护理
患者对于手术效果存在比较多的疑虑,担心术后疼痛以及活动后会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很多患者的早期康复锻炼的意愿比较差。这时护理人员应当积极主动和患者进行沟通,告知患者及早开展功能锻炼能够促进肌力的及早恢复,避免发生肌肉萎缩的现象,同时能够促进术后肢体血液循环,对于患肢肿胀也有明显的缓解作用,同时也能够避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通过以上指导,让患者能够对术后康复树立信心,更积极主动参与功能锻炼,从而促使患者及早康复[3]。
3.1.2 体位护理
指导患者术后平卧在病床上,同时将患者的患肢适当抬高,幅度为15°-30°,并保持10°-20°的外展中立位。另外让患者的关节保持一定的屈曲角度,这样能够让患者的膝关节尽量松弛,能够防止发生关节粘连,并有助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血液回流,使肢体肿胀程度得以减轻,使患者的切口疼痛症状得到明显缓解。对于接受前交叉韧带重建的患者,将软枕垫在患者的膝关节下,让患者的膝关节保持5°-15°的屈曲角度,这样能够松弛前交叉韧带,减小韧带张力,从而对伤口愈合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4]。
3.1.3 局部冷敷
术后给予患者实施冷敷处理,这样对于肿胀消退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能够使患者痛感得以缓解。局部加压冷敷受损伤的机体组织,能够使组织温度下降,促进局部血管收缩,使血流量减少,从而使组织肿胀现象获得显著缓解[5]。
3.1.4 疼痛观察及护理
患膝疼痛是术后比较常见的现象,通常发生在术后8-24h。护理人员应当对患者的疼痛程度加强评估,对于疼痛程度轻微的患者,可以不用进行特殊处理,通过指导患者活动方法、转移注意力法等,让患者的疼痛感减轻;对于疼痛程度比较严重的患者,应当加强对患者的观察、询问,了解患者疼痛位置、原因、性质等,并遵医嘱适当给患者使用镇痛剂进行治疗。另外还应当对导致患者疼痛的原因进行分析,将并发症导致的疼痛情况排除。
3.1.5 加强患肢情况观察
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患肢远端感觉、血运、运动、弹力绷带松紧度等进行观察,尤其是对于弹力绷带,需要结合患者患肢肿胀程度合理调节松紧度,以防过紧影响患者的血液循环[6]。同时还应当指导患者合理运动,使下肢静脉血液循环能够保持正常状态,防止血栓形成。
3.2.1 康复锻炼教育
首先,需要向患者进行术后早期康复锻炼重要性的讲解,提升患者的依从性。其次,需要指导患者正确的康复锻炼方法,可以给患者采取现场示范、播放视频、发放宣传手册等途径,让患者掌握开展康复锻炼的方法。同时鼓励患者康复锻炼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养成每天坚持锻炼的良好习惯[7,8]。
3.2.2 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及半月板成型术后康复指导
术后当天麻醉消退后进行踝泵运动,患者平卧床上,双腿伸直用最大力向上勾脚5s 后再向下踩5s,对预防血栓很重要。术后第1 周,主要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这样能够改善关节液营养,使关节得以更快恢复,通过增强肌力,还能够让患者的关节获得更加有效的保护[9]。主要可采取如下运动方式:患者取平卧位,膝关节保持伸直状态,髌骨向身体上方抽拉,然后进行股四头肌收缩,维持5s 后放松,然后再重复以上运动,10 次/组,5 组/d。直腿抬高运动:让患者保持平卧位,膝关节保持伸直状态下缓慢抬腿,幅度为30°-40°,维持5s 后放下,然后重复以上动作,10 次/组,5 组/d。伸膝练习:脚后跟垫软枕,其高度保证膝关节下悬空,肌肉完全放松,持续20min,每天1-2 次。术后2-3 周的训练内容包括直腿抬高训练、膝关节主动屈伸训练(指导患者自主进行屈膝,角度为90°,10min/次,1 次/d)、行走练习(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决定行走练习的时间,避免劳累)。术后第4 周:直腿抬高训练、膝关节主动屈伸训练(屈膝角度为120°,1 次/d,10min/次)、负重半蹲(半蹲角度为0°-45°,随着康复效果决定下蹲的角度以及时间)。每次做完康复锻炼之后需要冰敷术区20min,2-3 次/d。
3.2.3 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术后康复指导
术后当天麻醉消退后进行踝泵运动,活动内容同上。术后1-2 周的康复锻炼项目包括支具制动及负重、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髌骨内推活动、膝关节被动伸屈运动(屈伸范围为<45°);术后3-4 周,活动内容同上,膝关节被动伸屈运动的幅度可以提高到90°;术后5-6 周,活动内容同上,膝关节被动伸屈运动的幅度达到120°。
3.2.4 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指导[10]
术后当天麻醉消退后进行踝泵运动,活动内容同上。术后1-2 周主要包括支具制动及负重、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直腿抬高、髌骨内推活动几项内容;术后3-4 周的训练内容同上,可以增加活动幅度,同时增加本体感觉器训练(蹬固架自行车);术后5-8 周,在以上基础上增加平衡板训练(由双腿过度到单腿);术后9-12 周活动内容包括支具制动、半蹲训练、本体感受器训练、平衡板训练、侧向踏台阶等灵活性训练、膝关节被动屈伸活动度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