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氏内科从“攻、补、调、导”理论治疗大肠癌经验浅谈

2021-01-06 03:21李家诚范乙林吴士延刘华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18期
关键词:肠癌大肠癌结肠

李家诚,范乙林,吴士延,刘华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 200437)

0 引言

大肠癌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于世界位居第三,于我国处于第五位[1],且我国青年发病率及死亡率呈现逐步增高趋势[2],使得大肠癌成为我国甚至世界的一个公共卫生问题。目前西医认为大肠癌的发生是涉及到多种原癌与抑癌基因的突变,导致机体错配修复功能失调的多基因、多步骤过程[3]。而炎症与结直肠癌干细胞假说为大肠癌的发生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4]。大肠癌一名词在古籍中没有记载,但其病症与古籍“肠溜”、“便血”、“积聚”等比较接近。目前对于大肠癌的症候分型尚未达成统一标准,总归分属虚实两类,正虚以气血亏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为主,邪实以痰瘀内阻、湿热蕴结为主。明朝御医之后凌氏十六代传人凌耀星教授专研《内经》,总结长期临床经验,形成了以“攻、补、调、导“为支撑的独特治疗理论。

1 攻、补、调、导理论治疗大肠癌探讨

1.1 攻有形之邪

肠癌为客观存在于肠道内的有形之邪,亦为局部之实。凌氏认为致癌之邪较一般外邪更为强势,应为毒邪。在癌症初期,邪毒壅盛,中医治疗上理应以解毒攻邪为主,宜取攻法当先。肠癌主要为血瘀、湿热蕴结肠道,热毒内生,癌之始生。凌氏认为治癌理当以攻邪为开路先锋,方中投以抗癌抑癌之药物,如藤梨根、白花蛇舌草、败酱草、凤尾草、龙葵、八月扎等。现代药理证明,藤梨根的有效成分可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并且临床治疗肠癌疗效确切[5,6]。凌氏认为祛邪乃是治标,治病还需求本,故在攻邪之余,应补素体之虚。

1.2 补无形之虚

《素问·刺法论篇》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凌氏认为正是正气虚弱,才构成积证发病的条件,使得邪气乘虚而入,癌毒侵犯肠道,消耗本体能量,在治疗时重视健运脾胃。《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脾胃为水谷精微运化之所,脾气健运,正气则充。所谓攘外必先安内,凌氏认为正邪相争如同两军对阵,强者胜。所以扶正固本,补益脾胃在治疗肠癌中不可或缺。在遣方用药中多以四君子汤为基本方。四君子汤作为补益名方,可有效改善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的不良反应,增强机体免疫功能[7]。

1.3 调阴阳之衡

凌氏认为人体阴阳协调,保持动态平衡,正气旺盛,邪不可干。当外界因素干扰,打破阴阳平衡,便导致胃失和降,便秘、泄泻,都属于阴阳失调的范畴。肠癌术后患者多出现便秘或腹泻等症状,由于肠道肿物的切除,导致机体阴阳失衡,脾胃升降失常,运化失司,故出现上述症状。凌氏谨遵内经之法,以平为期,调治之法以虚者补之,实者泻之,或升或降,辩证论治,使整体阴阳归于动态平衡。在治疗用药上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或热或寒,或温或凉,力求拨乱反正,助脏腑气血运行得当,使人体保持“和”的状态。

1.4 导情绪之变

大肠癌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负性情绪,同时生活治疗受到一定的影响[8]。凌氏在治疗过程中重视人的心理精神因素。如《内经》所云:“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当重大疾病发生时,人的情绪或多或少会陷入抑郁,意志消沉,心态悲观。作为医者既要治病,也要治人,从医理上客观分析患者的病情,可举例说明癌症并非不治之症,树立患者的自信,增强其意志,主动配合接受治疗,调动内部积极因素,与病邪作斗争。凌氏认为改变患者情绪,进行细致的劝导,对于疾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2 脉案举隅

患者,男,60 岁。1995 年3 月21 日初诊。

1995 年1 月11 日起右上腹疼痛伴肠鸣腹泻。1995 年1 月26 日在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作纤维结肠镜检查,于右半结肠肝曲处发现一肿块环肠壁生长,表面糜烂出血,形态不规则,肿块致肠腔狭窄,纤维镜不能通过,据病理检查诊断为结肠(肝曲处)腺癌。B 超检查示肝区光点增粗。1995 年2 月14日在全麻下行右半结肠手术切除,术中见肿块于升结肠近肝区占肠壁一周,已突破浆膜层。病检报告示升结肠管状腺癌。就诊时为升结肠腺癌手术后1 月余,已行1 次化疗。

刻下症见:形体消瘦,面色不华,胃脘不舒,胃纳较差,大便每天3~5 次,偏稀,口干。舌质红,脉濡细。

既往史:患者既往有慢性咽喉炎、牙周炎已30 年。此外并有前列腺肥大及皮肤发痒等病史。

中医辩证:肾阴亏虚,脾胃失和;治宜养阴补肾,健脾和胃为主。

处方:北沙参12g,天麦冬各12g,制黄精15g,仙灵脾12g,大熟地20g,炒白术15g,党参12g,黄芪20g,怀山药15g,陈皮9克,生姜4 片,红枣10 枚(切)。白扁豆15g,炒苡米30g,焦楂曲各12g,煨肉果9g,诃子肉9g。14 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1995 年4 月15 日二诊:面色有华,食欲稍有好转,仍有胃脘不舒,大便每天2 至3 次,偏稀。舌质红,脉濡细。近日出现咽喉肿痛,口腔溃疡。守上方加玄参12g,生地12g,射干9g,山豆根9g,并予青黛散嘱患者涂患处。14 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1995 年4 月29 日三诊:泄泻明显好转,每日2 次,质成形,咽喉痛已消失,患者述化疗后出现皮肤瘙痒。上方去射干,山豆根,加晚蚕沙12g(包煎),全当归9g,白鲜皮12g。14 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1996 年年终,患者化疗全部结束,继续服中药治疗。除上述基本方和辨证加减外,酌加下列草药:藤梨根、白花蛇舌草、败酱草、仙鹤草、凤尾草、半枝莲、菝葜、龙葵、八月札、石见穿等,每次选取5 味,煎汤代水。

1998 年5 月结肠镜检查所见:插镜至回肠结肠吻合口,吻合口通畅,黏膜表面光滑。其余结肠黏膜血管纹理清楚,皱襞完整,未见出血、溃疡、息肉及肿瘤。诊断:右半结肠癌术后。患者目前大便基本成形,中药调治至2000 年,后未随访。

按语: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的第3 位,死亡率居第2 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少吃粗粮蔬菜,多进荤食厚味,肠癌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据研究统计结肠癌从开始形成起逐渐发展,到浸润肠管全周的时间约需1 年半至2 年。癌瘤的侵润深度如果穿透浆膜层,便有可能侵及邻近组织脏器而蔓延扩散,预后不良。本例右半结肠管状腺癌,靠近肝区,已侵及肠壁全周,深度突破浆膜层,危及肝脏。幸治疗措施确当,手术后即进行化疗,同时结合中药治疗,结束后,仍继续服用中药,未曾间断。至今未见肿瘤复发转移,身体健康,生活如常,能照常工作,疗效满意。中药治疗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术后期间,经切肠手术,正气亏虚,紧接化疗,在一定程度上亦造成机体损伤和免疫抑制。中药以扶正培本、提高体质、减轻化疗副作用和纠治其他兼见病候为治。患者有慢性咽喉炎达30 年之久。中医属“喉痹”,多属肾阴不足。选加玄参、生地清热利咽并能滋养肾阴,于慢性咽喉炎干痛、舌红者最为相宜,生地尤可久服。山豆根清热解毒,利咽喉,《开宝本草》载山豆根可消疮疡肿毒,现代研究动物实验及临床观察,其对恶性肿瘤有一定抑制作用。第二阶段,仍在原用中药基础上酌加具有抗癌功能之中草药。配合扶正药物,以抑制癌瘤复萌。凌氏内科从“攻、补、调、导”四个维度形成协同作用,在术后初期,正气不足,予补肾养阴、健脾益气之品,寓攻于补。而在化疗结束后再加入藤梨根、白花蛇舌草、败酱草、仙鹤草等抗癌抑癌药物,寓补于攻。遣方用药期间,调节脾胃升降平衡,改善患者腹泻症状,并在初诊时患者例举成功治疗案例,使患者信心倍增。“攻、补、调、导”四维一体,共凑奇功。

3 小结

凌氏内科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摸索出一套独特的经验,即从攻、补、调、导四个方面治疗癌症。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中医药的介入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凌氏内科以“攻、补、调、导”为理论支撑,抓住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攻邪与扶正并肩,心理与病理共调,祛癌毒、补气血、调阴阳、导情志,四者不可分割,相辅相成。

猜你喜欢
肠癌大肠癌结肠
社区居民大肠癌筛查的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
新生儿先天性细小结肠症相关病因与影像表现
含糖饮料或可增加女性患肠癌风险
当心特殊肠癌的“幕后黑手”——肛瘘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第十五届上海国际大肠癌高峰论坛暨第五届上海国际大肠癌肝转移多学科和分子靶向论坛暨第五届上海国际大肠癌微创论坛邀请函
男性长期看电视更易患肠癌
憩室炎,藏在肚子里的神秘疾病
肠癌筛查的效果被高估了
经内镜支架置入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左侧大肠癌性梗阻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