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相如,张守伟
新时期,我国已进入了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新时代。如何从新时代的大变局中洞察我国学校体育的新变化、新机遇、新挑战?改革与创新是我国学校体育未来教育发展与模式转变的总要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要在2035年把我国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党中央这一宏伟蓝图,第一次把体育放在了国家发展战略的最顶端,并驾于文化、教育、人才和健康战略,体育的战略价值可能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以往对体育的认识。作为体育强国的基础,学校体育必然要冲破以往人们的认识和观念的束缚,面对一个崭新的时代!
新时代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如何走,怎么再次出发?2020年4月中央深改委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回答了这个新的世纪之问。《意见》指出:“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这里面有五个关键词:体教融合、健康第一、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五个关键词传递以下重要信息:体育不是孤立存在的,要和教育融合一体,体育之中有教育,教育之中不能没有体育。关于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问题再次引发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广泛讨论。
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考察时表示:“现在孩子普遍眼镜化,这是我的隐忧。还有身体的健康程度,由于体育锻炼少,有所下降。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我说的‘野蛮其体魄’就是强身健体”。多年来各省市的青少年体质监测显示:我国青少年近视率和肥胖率居高不下,“小眼镜”“小胖墩”“豆芽菜”的比例不断升高,青少年体质状况不断触发社会舆论的神经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与讨论。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标志着我国学校体育工作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这段时间以来,伴随着学校体育工作进入到深度改革的层面,关于体教融合问题、体育课的主课与副课之争、体育在中考和高考占多少分?体育中考和高考怎么考等社会关注的重大改革问题浮出水面,相应的讨论与争论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其实,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还是应该回到学校体育的使命这个根本上来。
21世纪以来,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进入到新的发展时期。以学生为本、以体育活动和赛事为主体、以学生的学和练为核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2]的体育发展理念赋予了学校体育改革新的发展使命。这种改革不仅体现了以教师的教为核心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核心,还体现了对学生体育基本权利的普遍追求和充分尊重。体育,尤其是学校体育对青少年的成长、对青少年的全面教育和全面发展的独特价值的认识和理念,越来越多地被社会和国民所接受。
从人体科学的角度看,体育运动和体育锻炼对儿童少年时期的学生提升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具有最重要、最敏感、最快、最有长效的作用。错过了这个时期,对人的一生的健康都可能埋下隐患。许多中老年人的健康出现问题,很大部分是与他们在儿童少年时期的运动不足、缺少锻炼、生活方式不健康相关联。从学校体育的角度看,儿童少年时期也是培养儿童少年产生运动兴趣、学会运动技能、养成运动习惯的新的生活方式的最关键时期。
从人的全面发展观出发,学校体育是中小学教育体系中立德树人、爱国主义、拼搏向上、敬畏规则(法律和纪律)、团队意识、良习养成、身体强健等最具活力、最有效益、最能影响学生的教育手段。儿童少年时期的学生在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体育活动过程中,通过身体、心灵和情感的相互碰撞、交融、体验和潜能的发掘,使他们在道德、智能、体能、社会适应和人际交往等多方面得到全方位的促进,激荡出一种新的生命火光,为人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无论是学生或体育教师,还是学校体育工作,都有追求目标的向往。目标是人们追求标准或人生追求的境地。人们追求标准或人生追求的境地都可以通过自身不懈的努力,达到预定标准或预期结果。学校体育目标是什么?简单说就是在一定的时期内学校体育工作所要达到的既定标准或预期结果。学校体育的改革,目标改革是关键,是首要要素。学校体育目标的多元化主要应体现在一个核心、三个基本点,即:以每一名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为核心,以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运动素质,让学生学会和掌握2~3个运动技能,奠定学生基本运动素养和终身体育习惯为基本点。
多元化是指特性不同的对象组合,强调的是特性或特色。学校体育内容的多元化并不是体育教学或体育活动内容的种类叠加或简单的数量堆积,主要强调不同的课程设计特色、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运用、不同的活动内容的继承、发展与创造。新一轮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改革和教学内容建设是以育人教育为灵魂,以培养学生的肌肉体验、创造精神和适应能力为主线,在遵循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规律,激发学生的已有经历和经验,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塑造独立的个性和品质的同时,要授予学生终身学习、终身锻炼的运动知识和技能,善于把体育运动知识、技能能力与社会经济、社会活动和生存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在许多发达国家,无论是中小学还是大学,各级各类的体育体验性活动、体育游戏、体育对抗以及多种形式的体育比赛,形式丰富、品种丰富、数量丰富、玩法丰富,而且非常注重学校各班级、年级、学校的体育社团的多种体育活动、交流对抗和体育竞赛。体育活动、交流对抗和体育竞赛是完成学校体育的基本使命,促进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激发学生体育兴趣、养成终身体育习惯的非常有效的工具和抓手。
我国实行新的课程标准以来,重点改革了原有的单一被动的体育学习方式,赋予学生体育运动的想象空间、身体的肌肉体验和精神刺激的享受过程。充分发挥学生体育运动的主体性、体验性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体育兴趣和富有个性地学习与运动,在体育活动的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身体承受、思维创新和适应能力。体育教学模式的多样化有利于满足学生不同个体的需要,如体验式体育教学模式,学导式教学模式,合作式教学模式以及念动训练教学模式等,满足了不同个体的需要,对于掌握动作技能,发挥自主性,提高教学效率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教学模式的多元化创新与发展成为当下以及未来一个阶段体育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要“积极实行启发式、讨论式教学”[3]。201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指出:“强化体育锻炼。坚持健康第一,实施学校体育固本行动”[4]。在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中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和念动训练教学都是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的情景下主动参与和完成的。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是通过学生身心参与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目标追求,以此实现对学生身心的全面教育和全面发展。在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中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和念动训练教学的根本追求和最高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基本运动行为规范,在运动中和动态中改变肌肉的用力顺序、骨骼空间、思维想象,从而实现精神境界的提升,完成创新空间和能力提高。
我国学校体育要着眼于大教育观、大体育观、大健康观、大时代观、大时空观。
一是学校体育已从原来的一门“无关紧要”的课程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要求转变。如果仅将学校体育认知为一门课程,将其目标定位为增强体质健康,则会弱化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地位和独特功能。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是学校体育的主要任务,但不是唯一。
二是学校体育独特的育人价值和功能认识。首先是能够满足学生发展的全要素需要。需求才是最好的“老师”,能满足需求才有价值;其次是健康主动促进,能主动服务于健康需求;再次是学校教育中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中独特的生命教育,在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时段具有不可替代的核心基石作用。
三是课程是学校体育功能的主要载体,但不是全部。学校体育应统筹协调,有效衔接家庭和社会资源,促进终身体育行为养成。
四是学校体育要考虑如何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公民素质教育中体育素养的要求,要考虑如何承担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使命。但具体如何转变?总体特征是由原来的直接教学和被动学习向高质量学习和智能教育转变。具体而言有四个特征:(1)向个性化和自定进度学习转变;(2)向可及性和包容性学习转变;(3)向基于问题和协作的学习转变;(4)向终身学习和学生自驱动的学习转变。具体目标上:立德树人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深化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新使命。技术革新上:要强化学校体育知识体系更新、方法体系的整体优化以及教师能力重新定义。
五是当前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超大教育规模等问题的解决必将像脱贫工作一样为人类发展提供成功经验和范例。为此强化乡村学校体育和特色化发展将是未来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重要方向。当今世界,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信息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催生了大量新业态、新模式。面对信息化、智能化时代的挑战,中国学校体育应主动求变,从只重视结果——增强体质,只强调感性——出不出汗、快不快乐的浅层思考,转向内在机理和核心动因的深层次思考。进行学校体育知识体系的“更新”和方法体系的整体优化,增强学校体育的科学性、思想性、文化性和系统性,提升学校体育的系统育人功能和体育教育均等化。
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进步,在人民的生活水平向全面小康方向发展的同时,青少年学生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例如青少年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两个维度上出现了新的危机。前些年社会关注到青少年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质出现了问题,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的主要身体素质指标出现了连续30年的下滑和低迷。近些年来,在青少年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质问题还没有有效好转的同时,青少年学生的心理问题也开始逐年上升。由此看来,学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仅仅强调强壮体魄已不能完成育人为本和健康第一的根本任务。树立体育教育育人为本和健康第一理念,不是一种简单的说教,不能把体育课和学校体育活动变成知识课程的翻版。体育课和学校体育活动的核心是骨骼和肌肉运动,是在开放式情境的前提下,通过神经的多元刺激达到身体的锻炼和精神的享受。所以,学校体育改革要把德、智、体、美、劳体现在每一堂体育课,体现在学校体育教育、体育活动、体育竞赛活动等各个环节之中。同时,学校体育还具有极大的功能粘性和纽带作用。可以通过体育活动、运动竞赛把德、智、体、美、劳连接起来,寓德育教育于无声,寓智育教育于其中、寓美育教育于创造,寓劳动教育于真实,充分体现体育教育的引领作用和连接作用。
首先,体育课程和教学内容的设计要更具教育性。体育的重要功能之一是体育的教育性。体育课和体育活动可以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培养团队精神、培养合作意识、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力、培养创新思想,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青少年良好的国民素养和公共道德。例如,我国大中小学几乎千篇一律的整队方式是按照大小个排队,如果我们改变一种方式,按照学生先来后到的方式排队,从小到大都这样做,我国国民的不排队的陋习就迎刃而解了。因此,体育最大的特点是使学生在玩耍和游戏之中完成体育的使命,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教化国民公共意识。
其次,体育课程和教学内容的设计要更具实践性。体育是以身体运动为核心要素,体育课程和教学内容的实践性是体育课和体育活动的生命。现在,在体育课上老师教得太多、讲得太多、纠错太多,极大影响了学生对体育课的感知与兴趣。这就导致了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问题出在哪里?出在忽视肌肉运动的泛化与分化的规律上。运动生理学告诉我们,当人在体育运动的学习过程中,泛化过程没完成,肌肉和骨骼的时空感觉是无序和混乱的,必须有足够的、多次的刺激和多次的重复练习才能使肌肉和骨骼找到时空感觉和定位的本体感受。所以,体育课和体育教学改革的微观方向是让学生多运动、多练习、多试错。
第三,体育课程和教学内容的设计要更具拓展性。中小学时期是为青少年打基础、成习惯、养兴趣的关键时期。因此体育课程和教学内容的设计要更丰富,不能单调,要有活力,不要死板。好的教学方式需要在体育课程的设计上给学生留有广阔的拓展空间,教师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要主动开发拓展性练习。拓展,就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完成动作的创造性。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不能容忍学生的动作想象力和动作创造性,把墨守成规、一成不变、僵化死板的所谓正确的动作要点变成约束学生的强大盾牌,从而使学生在这种僵化的教学中受到精神的阻碍而不能发挥自身的想象和创造。因此,对学生学习的想象力和动作的创造性,老师最大的任务是鼓励和保护,而不是严加干涉。
第四,体育课程和教学内容的设计要更具开放性。近100年来国内外有经验有水平的体育教育家和老师都强调体育课要精讲多练。这也是千百年来亘古不变的基本体育教学规律。在学校体育课上多讲就死,多练就活。但现在许多学校、许多教师,往往把中小学体育课当成了讲堂,开始要讲、课中要讲、课的结束也要讲,生怕学生听不明白。问题是学生即便是听明白了,也不会做。体育的特点是初学者即使听懂了、要点背会了,但还是不会做正确技术动作。为什么呢?因为体育是以肌肉和骨骼为主体的身体运动,当肌肉和骨骼没有得到足够的刺激和体验,学生的身体运动的时空感和本体感受就没有完成。所以,体育课程和教学内容的设计要具开放性,允许学生犯错和试错。体育课的开放性还在于教师要放开、放手,要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上能够自我表现、勇于探索。放开不是不管,而是有序的管,有弹性的管,是谓“管而不死,活而不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5]。
民族和民间文化是一个国家文化的根基所在,民族和民间体育是一个国家体育和体育文化的根基所在。学校是体育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和沃土。民族传统体育离开了学校这片重要基地和沃土,很难传承与创新发展。100多年来,由于西方体育文化和运动项目的强势进入,我国许多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和民族民间运动项目已经失传、流失了。因此,我国中小学校必须承担起民族体育和民族体育文化振兴的责任。民族和民间体育一定要进校园,这不仅是一个具象的运动项目,而是一个民族文化继承和弘扬的担当与责任[6]。
20世纪50、60年代我国学校体育曾经有过辉煌的年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时,我国学校体育实现了从几近一穷二白(三缺:缺体育教师、缺场地器材、缺体育教材)到支撑起青少年身心全面发展的历史使命的快速发展,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成就举世瞩目。回顾那段历史,我国学校体育的使命和责任与国家的命运和发展需求紧紧结合,谱写了一段壮丽辉煌的中国学校体育历史画卷。20世纪50年代初,面对我国预期平均寿命35岁,三大传染病(肝炎、肺结核、麻风病)肆虐、青少年身体发育不良、婴幼儿夭折高的现实,为改变“东亚病夫”的形象,党和国家确立了重视国民体质健康的指导思想,“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保家卫国”“锻炼身体,保卫祖国”等构成了那个时期的时代强音。我国学校体育紧密结合国家战略,主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特色发展之路,在校内形成了体育课、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四位一体的学校体育教学训练体系,并在学校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暂行条例和项目标准》(简称:劳卫制)运动,掀起了全国中学和大学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热潮,学校体育空前发展,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快速提升。
历史证明,学校体育的改革发展,必须与国家的安危和发展战略紧密结合,这也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学校体育工作的要求。此外,学校体育的改革发展要遵循学校体育的规律,对学校体育的目标、技能、知识、方法及人才培养体系等进行深刻思考与变革,进而实现新时代学校体育的使命与要求。
第一,学校体育本真的回归[7]。很多人都在问,学校体育的本真教育究竟是什么?其实学校体育的本真教育就是通过体育回归人的本来和真实,是通过一系列的体育运动、锻炼健身、运动游戏和运动竞赛来体现人的尊严、激发人的自信、关爱人的生命、提高人的生存能力,从而完成青少年全面发展和人格提高的教育目的。因此,不要让知识学习占就了体育课堂的主线,不要让教师成为体育课堂的主角,不要让说教抢占了身体活动的时间。国家督学李烈先生认为:最有力量的教育一定是真实的教育。帮助孩子享有多彩生命体验,就是在为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奠基。在体育课或体育活动中,关注过度、包办过多,就剥夺了学生的主体体验权利。目前的学校体育教学或活动中,教师纠错意识太强。一节体育课,半节课都是老师在纠错,老师很辛苦,学生“喜欢体育不喜欢体育课”就成为现状。孩子的健康发展必须以自我发展能力为基础,而自我发展能力必须在真实的世界中培养,让孩子面对真实、体验真实、拥抱真实。这也是学校体育本真回归的归宿[8]。
第二,体育育人本位的确立。梁启超先生在《少年中国说》一文中指出:少年强则国家强。当然,这个强包涵体质上的强壮。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时指出“少年强中国强,体育强中国强”。并首次提出体育“四个重要”,即: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体育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体育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体育是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平台。体育具有培养人、滋养人的功能。体育可以锻造人的体魄、改变人的气质、塑造人的品格、端正人的灵魂。在体育活动和运动竞赛过程中,学校体育更要体现体育运动的公平公正,通过体育运动来增进友谊友爱、加强合作团结、追求勇敢拼搏、崇尚集体主义、激发爱国主义情操。
第三,坚守学校体育课初心。设立体育课的初心是什么?是否要坚守体育课的初心,让玩的文化回归体育课?著名诗人席慕蓉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如果一个孩子在他的生活里没接触过大自然,譬如摸过树的皮、踩过干而脆的落叶,她就没办法教他美术。因为,他没第一手接触过美[9]。上一百堂美学的课,不如让孩子自己在大自然里行走一天;教一百个钟点的建筑设计,不如让学生去触摸几个古老的城市;讲一百次文学写作的技巧,不如让写作的人在市场里头弄脏自己的裤脚。儿童的学习,大部分是从玩耍中产生的。同样,如果一个孩子在体育课里没有多次数地通过身体去体验和重复运动项目的刺激,没有通过玩耍引发他对运动的兴趣,他如何才能学会运动技能呢?又如何才能爱上体育运动呢?体育既是“五育”之一,又是一个具体的课程。体育课程包括体育课、课间体育活动、课后运动锻炼以及学校运动训练等。在不忘体育课初心的过程中,历史经验和过去的成果依然重要。其实,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学校体育,尤其是中小学体育有其十分宝贵的经验和成果。这些成果不要轻言放弃,应该是永久的学校体育财富。
第四,创造玩和游戏新场景。游戏创造体育,游戏使人成长,游戏丰富生活。游戏是青少年的最爱。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长大。因为游戏让人轻松惬意、使人愉快、授人知识、激人奋进。但是“玩”创造了游戏!玩是孩子的天性。曾担任斯坦福大学本科新生部主任的朱莉·莱斯考特-海姆斯用她历时10年的观察,给有志于到世界一流大学深造的学生家长们提出了8条建议,其中第一条就是,“给孩子自由玩耍的时间”。只有会玩的孩子,才会学。德国哲学家席勒说过:“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全是人。”[10]游戏本身不是为锦标主义而生的。竞标只是游戏的助推器而已。在游戏的过程中,青少年学生天真、无邪的品格,要得到无条件的保护和爱护,千万不能在这个时候打击他们体育兴趣、玩耍积极性和运动创造力,从而把游戏的价值给丧失掉了。
第五,解放体育课玩的束缚。有人问弗洛伊德,怎样才可以过快乐而且有成效的一生?弗洛伊德说:爱与工作。心理学家大卫·艾肯在后面加了一个词,也就是“玩”。在他的理论中,“爱”“工作”(努力)与“玩耍”构成了人生的金三角:耶鲁大学心理系儿童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多萝西·辛格一生专注于研究这种“想象游戏”。她发现,游戏玩得越多的孩子,往往语言能力发育更快,社交能力更强,更具有领导能力。她认为儿童时期的孩子尤其专注于想象的玩,这是孩子最有魅力的年龄。“他们处于想象力的巅峰。没有禁忌,没有压抑,没有恨意,毫无保留地向世界敞开自己。”她说:“在我看来,‘玩’就是孩子训练内在的自我,模仿周围的行为,尝试新的事物。其实,孩子的每个成长阶段,都是不能逾越的。揠苗助长,最终毁坏的是孩子更为漫长的未来。”
近现代教育和体育的兴起,促推了体育教育和体育课的诞生。学校体育教育和体育课最先是从欧洲开始的。欧洲的教育家最先把体育教育纳入教育的培养体系之中,并把体育课纳入学校的课程体系。体育课诞生的初衷是孩子在学校需要一门自己喜爱和感兴趣、好玩的课程,并可以满足儿童少年身体“好动”的课程。从教育的逻辑看,体育课也顺应了孩子身体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需要。正因为如此,200多年来,体育课一直是孩子们最喜爱的课程。现代奥林匹克的精神是“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11],强调的是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追求卓越的精神。奥林匹克主义的中心思想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强调人的和谐发展。强调人的和谐发展的关键是生活方式的改善,强调体育源于运动而高于运动。在整个教育体系中,体育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西方对体育阐述的最重要的是3P+S理论,即physical culture(身体文化)、physical education(身体教育)、physical training(身体锻炼)和sport(运动),与奥林匹克主义的“体育+文化+教育”诠释是一致的。因此,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如果仅仅限于体育对人的身体作用的价值观认识,不仅矮化了体育的价值,其推动的改革也一定难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