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巧林 雷丽梅 邵晓利 赖文兰 李若婷 赵霞 付莉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NCP)已在世界许多地区发生,并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WHO将本次疫情认定为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中国也将新冠肺炎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2]。新冠肺炎患者临床表现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3],与结核病患者的临床症状非常相似。由于患者对医疗专业技术知识的缺乏,多数结核病患者通过电视、网络媒体、广播等获得新冠肺炎相关知识,很容易造成患者误判自己为新冠肺炎的感染者,出现担忧、恐惧等负性情绪。加之,国内各医疗机构对发热病人的排查与隔离措施,加重了患者的就医焦虑体验。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住院结核病患者对新冠肺炎的风险感知及情绪反应,为制定切实可行的住院结核病患者心理干预方案提供依据,进一步丰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应急救援的相关研究。
选取2020年2月~3月在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住院的结核病患者作为调查对象。纳入标准:①诊断为肺结核,诊断标准为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 288—2017肺结核诊断[4];②年龄≥18岁;③既往无认知功能障碍,意识清楚;④住院部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患者近期发生严重的病情变化;②有严重精神疾患;③有严重沟通障碍,不能正确配合问卷调查者。
1 一般资料
包括年龄、性别、职业、学历、婚姻状况、个人年收入等。
2 新冠疫情风险感知调查表
本研究根据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传播途径与预防指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防护指南》[5]以及国家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相关内容[3],编制新冠肺炎疫情风险感知调查表,此表分为三个维度:新冠肺炎基本知识、疫情风险感知、风险感知下反应。基本知识维度,共4个条目:传播途径(飞沫传播、空气传播、接触传播、粪-口传播、光线传播)、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青年人体质好,不易感染、经常吸烟喝酒的人有抵抗力,不易感染、有接触病毒机会的人易感染)、预防新冠肺炎措施(用肥皂和清水或含酒精洗手液清洗双手、不用脏手触摸眼睛、鼻或口、将用过的纸巾立刻投进封闭式垃圾箱、尽量避免与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人密切接触)、戴何种口罩(活性炭口罩、棉布口罩、医用外科口罩、N95医用口罩),均为多选。疫情风险感知维度,共计2个条目,为多选题:面对疫情,让你最紧张的是什么原因?当前疫情防控最让你感到高兴的是?风险感知下反应维度共四条目均为多选:情绪反应(疫情发生后,体验的情绪:恐慌、愤怒、难过、无所谓、强迫、焦虑、平静、害怕、疑病、紧张、感觉要疯)、行为反应(采取防护措施)、信息关注(重点关注疫情内容、信息来源)。
由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对调查对象进行调查,告知调查目的并取得患者同意,根据填写要求自行填写问卷,对阅读理解有困难的患者,由调查者解释代为填写。完成填写调查表时间约25分钟,现场回收并检查调查表的有效性。
本研究质量控制包括:①按照严格纳入排除标准选择研究对象,遵守调查原则,明确本研究方案。②调查前统一培训3名调查员以明确研究背景、调查内容和问卷填写标准。由培训合格的调查员和研究者本人对调查对象采用统一指导语,以面对面、无记名方式进行调查,请其独立填写,无法自行填写者由调查员仔细询问后代为填写。③数据处理阶段:所得资料经逻辑校错和手工校对,数据逻辑检查,复查核对特异值。
采用SPSS 26.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录入和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或构成比表示。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共调查183名结核病患者,回收有效问卷179份,有效回收率为97.81%。年龄18~91岁,平均年龄44.57±18.22岁;男性118人(65.9%),女性61人(34.1%);未婚50人(27.9%),已婚122人(68.2%),离异/丧偶7人(3.9%);小学及以下55人(30.7%),初中47人(26.3%),高中/中专35人(19.6%),大学及以上42人(23.5%)。
在179名调查对象中,新冠肺炎基本知识维度中4个条目传播途径、预防措施、易感人群和佩戴何种口罩认知率分别为75.6%、81.0%、81.8%和83.0%(见表1)。
表1 住院结核病患者对新冠基本知识认知情况(n,%)
新冠疫情发生后,179名调查对象最担心的前三位是:死亡人数增加、确诊病例数上升以及担心自己感染新冠肺炎。当前防控形势下,179名调查对象最高兴的前三位是:生活逐步回到正轨、新增病例数减少以及治愈病例增加(见表2)。
表2 结核病住院对新冠疫情下患者感知情况(n,%)
1 情绪反应 对于目前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179名住院结核病患者感受到四种情绪是(复选):平静(49.7%)、焦虑(35.8%)、紧张(29.1%)和害怕(26.3%)(见表3)。
表3 新冠疫情下不同一般资料的结核病住院患者的情绪反应(n,%)
续表3
2 行为改变和信息关注
新冠疫情发生后(复选),97.2%的调查对象外出时带防护物品,91.6%强化个人卫生(勤洗手、洗脸、消毒),84.4%减少与他人接触机会(外出),45.3%加强锻炼,1.7%与往常一样,未采取任何措施。疫情流行期间结核病患者最关注的前四信息(复选)是政府防控措施(64.8%),其他依次为疫情蔓延程度(62.0%)、病毒防护措施(61.5%)及病毒传染方式(52.0%)(见表4)。
表4 对新冠疫情相关行为及信息关注情况(n,%)
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住院结核病患者对新冠肺炎的传播途径、易感人群、预防措施及佩戴口罩有一定的了解,但很多知识点仍需加强,如对“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和“佩戴何种口罩有用”三个知识点掌握欠佳。分析其原因,可能是随着病情发展,临床不断总结疾病特点,不断更新诊疗方案,但是部分患者可能还未及时更新相关知识。加之,在疫情期间住院的结核病患者,大多病情危重,关注疫情基本知识,精力不够。因此,在临床发现疾病新的特点后,如何及时对住院结核病患者进行新冠疫情方面健康宣教也是当下防控新冠肺炎急需解决的问题。在传播途径中,调查对象对“粪-口传播”(50.8%)、“空气传播”(71.5%)和“光线传播”(5.6%)这三种错误传播方式认知不足,传播认知有待进一步提升。在易感人群中,对“人群普遍易感”还需进一步宣传。新冠疫情下,人群普遍易感,对新冠肺炎患者密切接触者都具有被感染的风险。加之,结核病患者抵抗力低于健康人群,临床症状以发热、咳嗽、无力为主,很容易造成患者误判自己为新冠肺炎的感染者,出现担忧、恐惧等负性情绪[6]。同时,我院收治了四川省绝大部分的新冠肺炎患者,一定程度上加重院内其他普通患者的担忧、焦虑心理。因此,医疗管理者应重视并加强对患者的管理,加大对患者的健康宣教力度,警惕院内感染的发生,同时也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
新冠疫情发生后,179名住院结核病患者最紧张的是:死亡人数增加、确诊病例数上升以及担心自己感染新冠肺炎。鉴于新冠肺炎传染性很强,多地采取了包括“封城”、“封路”在内的多种方式减少人员聚集,以切断传播途径,但同时也对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和社会生产,造成了极大影响。179名调查对象是来自四川不同省市地区,一些地区采取封路方式,患者不得不滞留在院,延长住院时间,患者更加担心确诊病例增加,担心自己。同时,在政府对疫情有效的防控形势下,生活逐步回到正轨、新增病例数减少以及治愈病例增加等等正能量消息,也给结核病住院患者带来了莫大的信心。
本研究调查显示,疫情发生后,调查对象的情绪(复选)反应中,心态平静所占比例最大,但也存在焦虑、紧张、害怕等情绪反应。可能与疫情发生后,我省政府立即启动一级响应,我院立即启动院内应急,加强对院内的管理有关。研究表明,对传染病危险意识越高,越易于采取预防措施来预防[7-8]。新冠疫情发生后,调查对象卫生习惯和防护措施有了改善,提示我们今后应加强宣传教育,增强人群的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以便在重大疫情来临时冷静应对。
调查结果还显示,大部分调查对象通过多种途径获得新冠疫情相关知识信息,获得途径主要是电视和广播。说明电视和广播在传播和普及住院结核病患者疫情防信息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另外,还有部分患者主要通过微博、微信/朋友圈以及网站、短信、公众号等渠道获得新冠肺炎相关知识,也提示我们应在我院官方微信、微博上加大对新冠肺炎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特别是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应给患者提供多种获得信息的途径,给患者及公众提供简单、可行、有效的防护措施的方法及步骤。
受本次问卷样本数量的限制,本次调研结果可能当样本含量增加后会发生变化。但通过本次调研,可以窥见结核病住院患者在新冠肺炎疫情期对疾病认知、风险感知及疫情下情绪反应特点,为制定切实可行的住院结核病患者心理干预方案提供客观,进一步丰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应急救援的相关研究。因此,当下我们更需要准确的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宣传手段,及时有效将疾病相关知识信息传递给患者,引导患者正确认识疾病,积极应对与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