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第七十中学(710002) 张运飞
陕西省宝鸡市斗鸡中学(721004) 李红英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教材51页“实验3-4”探究金属铝既可以与盐酸反应,又可以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实验装置见图1。教材设计的实验所用物品常见,实验操作简单,但在实际教学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①铝片不管是与盐酸反应,还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初始阶段反应速率都比较慢,生成的气体少,点燃时听不到爆鸣声,且这一过程持续时间较长,课堂教学易“冷场”;②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有大量气体生成,将燃着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气体燃烧,但火焰小,不便于观察,且会出现火焰进入试管内燃烧的现象,容易造成实验事故,学生学习过氢气的爆炸极限知识,观察到此实验现象,难免会谈“氢”色变,心理恐慌;③试管口径大,不便于气体的纯度检验。
在中国知网以“铝与(和)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铝与(和)盐酸反应”为主题未搜索到相关研究,以“铝与(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为主题搜索到3篇文献。
第一篇是江苏省大丰高级中学张华的《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改进》,其改进实验装置见图2。笔者按图2进行实验,与教材实验相比,其主要优点有:可通过肥皂泡判断有气体生成,点燃肥皂泡,有爆鸣声,现象明显,而且避免了教材实验的回火现象,安全性高。但此改进实验无法使氢气持续燃烧。
第二篇是云南省南涧县民族中学罗云强的《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探究》,其改进实验装置见图3。与教材实验相比,此改进实验优点有:可以在同一装置中先后进行铝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实验,产生气体量多,末端导管口径小于试管口径,便于点燃,现象明显。但此改进实验装置稍显复杂,操作起来比较麻烦。
第三篇是辽宁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唐莹和黄翠英的《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实验改进》,其改进实验装置见图4。该实验的优点有:巧妙地引入氢氧化钠无水乙醇溶液做实验对比,证明了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本质;使用肥皂泡验证生成气体为氢气,避免了教材实验中出现的回火问题,安全性高。笔者曾按照图4进行实验,发现肥皂泡有的时候会出现吹不起来的现象,影响了实验的有效性。
基于以上分析,采取上述作者实验探究优点,笔者对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实验进行改进。
2.1.1 实验用品
具支试管、橡胶塞、注射针头、橡皮、玻璃导管、橡胶导管、止水夹、烧杯(250 mL)、烧杯(100 mL)、剪刀、砂纸、火柴、铝片、2 mol/L NaOH、2 mol/L HCl、肥皂水、热水、冷水等。
2.1.2 实验装置
新改进的实验装置见图5。
(1)依据图5组装仪器,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2)取1块铝片,用砂纸将其正反两面打磨干净。用剪刀剪下长约2 cm、宽约1 cm的铝片3块。
(3)在具支试管里加入5 mL NaOH溶液,再放入上述处理过的铝片。塞上橡胶塞,观察到铝片表面有细小气泡生成,伸入肥皂水的导管口开始吹出肥皂泡。
(4)待产生较多肥皂泡时,用火柴点燃肥皂泡(见图6),产生较大火焰,并发出爆鸣声。待导管口产生连续气泡时,10 s后取下注射针头顶端的橡皮,并用止水夹夹紧橡胶导管。
(5)用火柴点燃针头出口处的气体,气体稳定的燃烧,火焰大且明亮(见图7)。
(6)待实验结束后,整理实验用品。
改用铝与盐酸反应,重复上述操作即可。
(1)借助肥皂水,依据肥皂泡燃烧发出的尖锐爆鸣声,验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当导管口观察到连续气泡时,只需稍等几秒钟(除尽试管中的空气)就可以点燃注射针头处的气体,无需验纯,操作方便,安全性高。
(2)实验中所用的注射针头口径小,点燃方便,火焰明亮、稳定性好,且可以持续燃烧1 min以上,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3)相较于教材实验,本改进实验不会对学生带来心理压力,且趣味性更强,更适合教师演示,也可以用于学生分组实验。
(4)高中化学还有不少生成氢气的实验,其中一部分也可以使用本套实验装置,如钠与乙醇反应等实验。
(1)反应初始阶段,生成气体较少,可以使用热水加快其反应速率。经笔者反复验证,60 ℃以上的热水就可以明显加快反应速率,但要注意安全,以防烫伤。
(2)此反应是放热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温度升高很快,化学反应速率大大加快,为了安全起见,可以在大烧瓶中加入冷水,反应速率迅速减慢,也可以打开止水夹,将生成的气体导入肥皂水即可。
(3)由于本实验使用了明火,如果安排学生实验,务必提醒学生注意实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