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德县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分析及防控对策

2021-01-05 20:57杨远亮孙华富曾全杨双昱肖银波贾玉珍
安徽农业科学 2021年24期
关键词:防控对策

杨远亮 孙华富 曾全 杨双昱 肖银波 贾玉珍

摘要 依托喜德县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全国第三次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在基于运用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数据终端、信息数据平台等技术手段,通过内业信息维护和任务规划,外业数据调查,及时更新数据,实现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内、外业一体化和普查工作电子化,构建了基于GIS的林业有害生物数据库,形成了普查成果。分析了喜德县林业有害生物的分布、危害情况及发生趋势,并提出了防控对策。

关键词 林业有害生物普查;防控对策;喜德县

中图分类号 S7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1)24-0146-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1.24.034

Analysis of the Forest Pest Investiga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in Xide County

YANG Yuan-liang1, SUN Hua-fu2, ZENG Quan1 et al

(1.Sichuan Academy of Forestry Sciences,Chengdu, Sichuan 610081;2.Forestry and Grassland Bureau of Xide, Xide, Sichuan 616750)

Abstract Depending on the forest pest investigation in Xide County, application PDA and the forest pest surve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on PC, the system updated database in time to realize the integration of indoor and field work of forest pest survey and eletronization of the survey, the forest pest database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GIS. The distribution, hazards, and trends of forestry pests in Xide County were analyz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on how to promote forestry pests control in Xide County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Forest pest investigation;Control measures;Xide County

基金项目 四川省省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四川林业有害生物标本库数字化应用研究”(2021JBKY05)。

作者简介 杨远亮(1982—),男,四川成都人,助理研究员,博士,从事森林病虫害研究。通信作者,副研究员,从事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

收稿日期 2021-07-23;修回日期 2021-08-19

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是开展防治、检疫和预测预报及科学研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1]。开展普查活动主要是为了全面查清区域范围内林业有害生物的基本情况,及时更新林业有害生物数据库,为科学制订防治规划、有效开展预防和治理提供全面、准确、客觀的信息[2]。林业有害生物的种类、分布、发生以及迁移扩散都与地理空间信息关系密切[3],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中运用GIS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有害生物精准化防治水平,对实现林业有害生物的可控性,保证森林资源有序健康发展,维护生态安全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4-6]。基于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数据终端、信息数据平台以及GIS等技术手段,应用林业有害生物数据采集的定量化与定位化相结合、属性特征与时空动态相结合的调查管理方法,通过普查外业调查和内业整理工作,摸清了喜德县林业有害生物基本情况。着重对检疫性、外来有害生物,新传入、未记录的林业有害生物,以及危险大的常发性本土有害生物展开调查,并分析其在该地的潜在危险性及发生趋势。同时,采集制作了林业有害生物标本并建立了数字标本库,构建了全县林业有害生物数据库,形成了喜德县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技术报告和图鉴等,为该县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策略及林业有害生物精准化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基础数据,从而保证该县森林资源有序健康发展,对维护生态安全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调查区域概况

1.1 区域自然环境特征

喜德县地处大凉山与小相岭间,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境内多山,有沟坝、中山、高山等7种类型;以中山为主,占总面积的75%,属低纬度高海拔地区,最高海拔4 500 m,最低海拔1 580 m。具有冬季干燥而无严寒,夏季温凉多雨而无酷暑,四季不分明的典型季风气候;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小,具有风多、夜雨多、冰雹多的高原气候特点。年均温度14 ℃,最热为7月,平均气温21 ℃,最冷为1月,平均气温5.5 ℃。年均降水量1 006 mm,年均无霜期255 d,年均日照时数2 052.7 h。

1.2 区域森林资源概况

喜德县林业用地面积11.42万hm2,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51.74%。林业用地中,有林地6.70万hm2、疏林地0.19万hm2、灌木林地3.60万hm2、未成林造林地0.16万hm2、无林地0.77万hm2。非林业用地中,林网四旁占地面积0.02万hm2。全县活立木总蓄积为538.63万m3,森林覆盖率为41.68%。主要树种包括云南松、华山松、青冈、杨树、桤木、核桃、花椒、油橄榄等。

2 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方法

2.1 外业调查基本情况

2.1.1 线路调查法。

根据喜德县森林资源的现状,设计踏查线路。该普查设计的调查路线涵盖喜德县绝大部分乡镇的森林类型,踏查中根据林分和立地的差异性灵活确定调查点,对涉及树种、木材和种苗引进的场所作为踏查点进行调查。踏查时间根据普查对象的生物学特性,选择在有害生物的发生盛期或症状显露期进行。踏查频度为重点区域每20 d左右踏查1次,一般区域每30 d左右踏查1次。

2.1.2 标准地调查法。

标准地调查是以有害生物发生情况以及危害程度为依据选取期望代表总体情况的典型林地地块调查方法。该普查标准地设立依据是踏查中发现有外来林业有害生物或有本土重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危害的情况时,进行标准地详细调查。本土重要林业有害生物危害标准地选取标准是叶部害虫有虫株率在 20%(1年多代10%)以上、叶部病害发病株率在 20%以上、枝梢发病或有虫株率在10%以上、干部病虫和鼠危害率在3%以上的林地[7]。人工林的标准地调查按 0.2 hm2左右设置1块标准地,苗木繁育基地的标准地面积不少于栽培总面积的20%。通过对林业标准地调查,进行有害生物发生程度与危害程度的评估与测报。

2.1.3 标本采集制作。

标本的采集与制作工作是有害生物鉴定的重要基础[8]。林业有害生物标本制作按四川省普查标本质量标准进行,对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监测对象和重要的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制作生活史标本;对危害严重、新发生的主要病虫害种类,应尽可能制作出生活史标本;对一般性病虫种类制作成虫标本和病害压制标本。对采集的有害生物标本及时进行制作、整理,记录每种标本的采集信息,并妥善保存采集制作的标本。

2.1.4 有害生物生态影像记录。

拍摄林业有害生物的有关生物学、形态学以及危害状影像,注明拍摄人、寄主植物、拍摄时间和拍摄地点。每次调查结束后及时保存影像,并对影像进行命名。

2.1.5 外业调查数据记录。

该普查中所有调查信息数据按普查技术方案要求填写相应的调查记录。此外,还运用专用的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数据采集终端和普查软件,实现了在普查中对林业有害生物的种类、危害寄主种类、分布、危害程度等相关性状的文字描述,并对场景实况及调查点(轨迹)相关情况的电子文档进行记录、保存和无线传输,且能自动保存与回访,为林业有害生物未来发生趋势预测提供原始的电子文档。

2.2 内业资料整理情况

按照“准确、真实、完整、规范”的基本原则对外业调查的记录、数据、照片和标本等进行整理、汇总、归档,填报有关汇总表,进行系统分析并编制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技术报告。

2.2.1 标本分类鉴定和保存。

对调查采集到的有害生物标本进行鉴定,并拍摄标本照,形成数字化标本。将鉴定后的标本和标本照分类归档保存。

2.2.2 林业有害生物生态照整理、归档。

对野外拍摄的影像资料按有害生物种类单独建立文件夹(若为虫害,文件夹内再区分雌成虫、雄成虫、幼虫、蛹、卵、危害状等文件夹进行归类),并整理保存。

2.2.3 普查数据整理汇总。

以乡镇级行政区为单位统计汇总普查数据,填写汇总数据表格。此外,对外业终端调查取得的调查记录、照片等数据在四川省林业有害生物普查信息数据平台电脑端进行信息的核对、修正、整理和汇总,形成真实、完整、有效的调查记录电子文档。

2.2.4 林业有害生物数据库。

通过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掌握了辖区林业有害生物的种类、分布及危害情况(危害程度和发生面积),其中危害程度分为轻、中、重3个等级,危害面积以受害寄主树所在的林业小班面积进行统计。利用GIS实现县域林业有害生物数据的建库工作、数据统计、分析,完成辖区每种林业有害生物的分布、危害,使普查数据规范化,建立普查档案,进行统计分析,并实现成果的可视化展示。

3 林业有害生物普查结果

3.1 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及分布情况

该普查发现83种林业有害生物,其中,虫害46种,病害35种,有害植物2种。对照《全国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对象名单》和《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名录》,发现全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2种,即松材线虫病和华山松疱锈病;全国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种类有9种(含1种外来入侵林业有害生物),其中害虫6种、病害2种、有害植物1种;其他林业有害生物21种,其中虫害13种、病害8种(表1)。

喜德县林业有害生物种类较多,主要有云南松切梢小蠹、松褐天牛、中华松针蚧、云南松赤枯病、云南松落针病、华山松球蚜和花椒锈病等种类。各种类有害生物的分布在区域上没有显著的差异性,均表现出随寄主树种的分布而分布,有害生物种群数量相对稳定,林业有害生物发生趋势整体平稳,但有时局部较高。其中,云南松赤枯病、云南松落针病和云南松切梢小蠹在喜德县各乡镇均有分布和发生。

3.2 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

发生危害的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包括:云南松赤枯病、云南松落针病、拟松材线虫病、中华松针蚧、松褐天牛、云南松切梢小蠹、桤木叶甲、杨树锈病、桉树焦枯病、桉树紫斑病、华山松球蚜和花椒锈病等。全县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总面积1.51万hm2,其中,轻度发生面积为1.17万hm2,中度发生面积为0.26万hm2,重度发生面积为0.07万hm2。按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分:虫害发生面积0.48万hm2,占有林地面积的4.18%;病害发生面积0.50万hm2,占有林地面积4.38%;有害植物发生面积0.67万hm2,占有林地面积5.84%。其中,冕山鎮、北山乡和东河乡发生面积较大(图1)。

3.3 检疫性及外来入侵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

该普查显示,喜德县检疫性林业有害生物有2种,为松材线虫病和华山松疱锈病。近年来,在喜德县北山乡陆续发现有云南松异常枯死现象,后经调查检测确认为松材线虫病,确定为疫区后,展开了积极有效的防控工作。目前,喜德县只有北山乡北山村有松材线虫病发生,发生区面积约133 hm2。虽然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由于松材线虫病对松林是一种毁灭性的病害,应引起高度重视,持续进行疫区松材线虫病的检验检疫及监测,采取科学、高效的防控措施,防止扩散,力争拔除疫点。该普查仅在冕山镇和贺波洛乡发现有华山松疱锈病分布发生。目前,该病仅在华山松上发生,呈孤点状分布,扩散能力较弱,从全县范围来看处于稳定状态,暂未扩展蔓延,在今后的工作中应持续加强监测预警。

普查还发现,外来入侵林业有害生物1种,即紫茎泽兰。紫茎泽兰在全县各乡镇均有分布,对林业的危害是侵占宜林荒山,影响造林、林木生长和采伐迹地的天然更新。同时,影响该地植被群落结构及园林、旅游业景观。紫茎泽兰的生命力、竞争力及生态可塑性极强,常常大片发生,形成单优种群,破坏生物多样性,应加强监测防控,阻止其扩散蔓延。

4 林业有害生物危害分析及防控对策

通过该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掌握了喜德县辖区林业有害生物的种类、分布及发生危害情况,运用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数据平台及调查终端,将林业有害生物调查数据以数字化形式进行存储,与森林资源分布、地形地貌图通过GIS叠加空间分析。从普查的总体情况来看,林业有害生物大部分为有分布,无严重灾害发生,但同时存在局部地区部分种类有害生物发生程度较重。根据林地、树种分布和有害生物危害情况、发生特点,将全县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划分为3类,即本土有害生物常发区、新发生偶发区、重点监测防控区,分析各区域类型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特点,进而提出防控对策建议。

4.1 本土有害生物常发区

本土有害生物常发区主要指喜德县林分结构单一的人工林区,特别是过熟林、中幼龄纯林林分。该区域纯林林相单一,森林经营粗放,森林生态系统内生物多样性低,受人类活动、自然灾害的影响,森林健康状况较差,对有害生物的抵抗能力较差,易造成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9]。该区域呈现出周期性、连续性、历史性的本土林业有害生物轻中度发生及局部危害严重的发生危害特点。主要树种包括云南松、华山松、桤木、直干蓝桉等,发生的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病害包括云南松落针病、云南松赤枯病、松针锈病、桤木煤污病、桤木毛毡病、桉树紫斑病、桉树焦枯病;虫害包括祥云新松叶蜂、云南松梢小卷蛾、松梢螟、中华松针蚧、云南松切梢小蠹、横坑切梢小蠹、松褐天牛、华山松球蚜、桤木叶甲、桦霜尺蛾等。

针对该区域有害生物发生特点,其防控策略应重视营造林技术,建立维持区域内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高系统的自我调控能力;随时对森林系统进行监测、预测,在有害生物发生初期采取措施,避免大发生[10]。在此基础上,采取生态调控、生物防治为主导,局部暴发或严重危害时采取化学、物理防治技术相结合的防控模式,使有害生物种群维持或降低到可以忍受的水平。

4.2 新发生偶发区

随着喜德县林业产业大力发展,经济林产业发展迅速,核桃、花椒、油橄榄等经济林木有害生物也随之加重。同时,随着生态建设力度加大,退耕还林、园林绿化建设等开展,绿化用花卉、苗木种类增加,外地调运苗木增多,有害生物寄主数量和分布范围相应扩大,有害生物种类增多。新发生偶发区主要指上述情况下引种苗木、经济林木集中栽种区域,果园、苗圃地以及四旁树和城区绿化等区域。该区域有害生物种类较多,往往有新记录种有害生物发生危害,新发现的林业有害生物一部分是之前普查未发现的有害生物,另一部分是通过苗木调运新传入的有害生物。如油橄榄种植园,发生的主要有害生物有油橄榄孔雀斑病、油橄榄膏药病等;果园、四旁、绿化林木,发生有梨叶甲、坡面材小蠹、杨树冠瘿病、杨树黑斑病、樱花褐斑穿孔病、杜鹃褐斑病等。

防控对策:新发生偶发区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种类逐年增多,发生情况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一般为轻度危害,并且由于这些有害生物的寄主栽植面积较小,呈斑块化,并未在当地造成大面积危害。因此,在防控工作中,应严格进行引入苗木的检验检疫,杜绝外来检疫性、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传入。同时,对已发生危害的有害生物,须在发生早期,根据其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习性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防止其大面积蔓延扩散。

4.3 重点监测防控区

普查中发现,喜德县有2种全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发生危害,即松材线虫病和松疱锈病。松材线虫病发生地在北山乡外围,临近西昌市(西昌市已是松材线虫病疫区)。松疱锈病主要分布、发生范围为贺波洛乡和冕山镇的华山松林地。上述区域为重点监测防控区。由于喜德县北与越西交界,东与昭觉接壤,西及西南部与冕宁县、西昌市毗邻,是凉山州的重要连接地,路网交通较为发达。随着经济迅速发展,物流日益频繁,检疫性、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在周围区县的发生对喜德县也已经形成包围态势,即便拔除疫病疫点后,再次传入的风险也很高。因此,须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预防监测和防控工作。

重点监测防控区的防控对策为:首先是对已发生的疫病展开积极有效的防控,提高防控工作的紧迫性以及重要性的认识,鼓励民众参与监测、防控工作,建立有害生物防治专项基金,加大资金和技术的支持。如做好云南松异常枯死松树普查,合理规划监测样地以及监测点,防止疫情扩散。对重点松林进行全面覆盖监测,可采用新的技术方法,如运用高光谱无人机进行异常松树早期监测,以及松材线虫快速检测技术等。同时,对疫区松林采取以病枯死松树除治为主的松材线虫病防治措施。其次严格进行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执法,对木材加工厂、苗圃地等进行检查检疫,定期进行复查;避免新的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定期开展普查,及时了解有害生物种类;完善测报、有害生物检疫体系[11];引入先进测报、检疫方法;强化执法力度,依法防治,不断提升检疫工作水平[12]。对重大林业有害生物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理,从而保障森林资源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叶建仁.中国森林病虫害防治现状与展望[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0,24(6):1-5.

[2] 彭观地,李红征,杜俊.江西省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几个关键问题的探析[J].中国森林病虫,2016,35(2):44-46.

[3] 刘军,张伟岩,刘侠,等.基于移动 GIS 的林业有害生物普查信息管理系统研究与应用[J].中国森林病虫,2015,34(3):32-37.

[4] 党立波.基于GIS的县级病虫害信息系统研发[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12.

[5] 贺春玲,周汝良.“3S”技术在林业有害生物测报中的应用及展望[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0,33(1):98-101,111.

[6] 张盼盼,张治军,李华,等.浅析3S技术在林业有害生物普查、防治中的应用[J].林业建设,2014(4):38-40.

[7] 国家林业局.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主要林业有害生物成灾标准》的通知[EB/OL].(2012-02-10)[2018-05-28].http//www.forestry.gov.cn/main/4818/content-797360.html.

[8] 王林瑶.测报工作中的昆虫标本采集方法和制作技术[J].病虫测报,1982(1):1-20.

[9] 林志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现状及建议[J].武夷学院学报,2015,34(12):17-20.

[10] 林生鸾,纪开燕,朱少琳,等.扬州市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现状及防控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4):183-185.

[11] 姚文国.我国植物检疫的现状与技术进展[J].植物保护,2007,33(5):14-21.

[12] 李青松,才玉石,孫玉剑.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服务体系建设问题探讨[J].中国森林病虫,2012,31(1):42-45.

猜你喜欢
防控对策
从2014年稻瘟病重发谈今后防控对策的改进
从2014年稻瘟病重发谈今后防控对策的改进
高校学术腐败犯罪原因与防控对策研究
校园网贷风险及其防控对策探析
试析集团企业实施财务共享存在的风险及防控对策
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
基于鸡球虫病及防治措施研究
浅析女性犯罪的特征、原因及防控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