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利娟
11月1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下称“北交所”)敲钟开市。自此,国内第三家证券交易所、第一家公司制证券交易所正式揭牌运营。
为了弥补资本市场对中小企业的覆盖面不够、包容性不强的短板,让资本市场更好服务实体经济,2013年,以《国务院关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关问题的决定》发布为标志,新三板正式成为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
经过8年的发展,新三板成为全球挂牌企业数量最多的证券交易场所。服务对象为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中小企业。2019年10月,新三板全面深化改革启动。2020年引入公开发行并推出精选层、增加连续竞价等。
9月2日,习近平主席在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上的致辞中宣布“我们将继续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深化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这是对资本市场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9月3日,中国证监会宣布,以现有的新三板精选层為基础组建北京证券交易所,并同步试点证券发行注册制。
11月1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揭牌暨开市仪式正式举办。从宣布设立到今天正式开市,前后共计74天。资本市场见证了“北交所”速度。“从宣布设立到开市交易,短短两个月时间,北交所的推进是非常有效率的。”南开大学金融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北交所的设置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全国均衡发展、平衡发展的角度来考虑,对我国资本市场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在接受《中国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北交所与深交所、上交所形成三足鼎立格局,将进一步推动和完善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站在区域发展的角度,北京地处京津冀协同发展核心位置,北交所的成立对于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乃至整个北方地区发展,都能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欧阳日辉还指出,北交所的成立还有利于推动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普惠金融是近年来我国金融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中小企业是普惠金融发展的重点。北交所聚焦于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和成长,对落实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弥补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短板,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利于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有助于形成投资创业的热潮,从而推动我国中小企业发展。
在田利辉看来,北交所设立意义重大,国内中小企业发展迎来契机,资本市场将更加市场化,更好实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初衷。
“北京证券交易所的生命力在于特色,形成特色的关键,是在多层次资本市场框架下,准确把握市场定位,不断提升市场与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契合度和适配性。”在北京证券交易所揭牌暨开市仪式上,北交所董事长徐明致辞表示。
创业板的行业定位是“三创四新”,即企业符合“创新、创造、创意”的大趋势,或者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深度融合。科创板定位“硬科技”,上市门槛相对较高,主要定位于已跨越创业阶段、具有一定规模的“硬科技”类战略新兴产业企业和创新型企业。
11月1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揭牌暨开市仪式举行。
“相较于深交所、上交所,北交所坚持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其服务对象突出‘更早、更小、更新’。”欧阳日辉告诉《中国报道》记者,另外,“十三五”时期,高精尖产业已成为首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北交所和北京市发展规划也相吻合。
在欧阳日辉看来,北交所是新三板市场的“升级版”。北交所和新三板形成了梯度发展、错位发展的趋势。北交所和新三板创新层、基础层既分工明确,又相互衔接。
从发行上市、交易、退市,到持续监管、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北交所已构建起一套契合创新型中小企业特点的基础制度。肩负“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使命的北交所开市,将为我国资本市场注入更多活力。
根据中信证券的统计,截至目前,新三板共有370家挂牌公司被认定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其中基础层、创新层中分别有223、135家。专精特新“小巨人”挂牌公司更加重视研发、创新能力较强,更专注于细分市场,往往具有较强盈利能力。
开市首日,北交所首批81家上市公司已集结成军。自宣布设立以来,精选层审查发行继续开展,10家已完成公开发行等程序的企业,直接在北交所上市。同时,71家存量精选层公司在北交所开市时,也整体平移成为北交所上市公司。
徐明表示,北交所将紧紧围绕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这个宏伟目标,积极探索建立适应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政策体系、制度体系、服务体系。
首批上市企业的经营状况稳健、成长性较为突出,大部分属于行业细分领域的排头兵,部分企业在同行业中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开市首日的市场运行情况、10只新股的首秀表现可谓是市场短期内关注的焦点。但北交所在后续发展中仍有诸多问题需要注意。
在欧阳日辉看来,一是品牌效应问题。交易所的成长不是一天两天的事,需要时间。能不能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从而得到消费者、投资者的认可,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二是在数字经济和数字技术发展大潮之下,如何把数字技术运用到交易所里,包括交易安全,交易制度的改进,通过数字技术的运用培育各类中介机构等需要考虑。数字技术应用是一方面,反过来讲,如何吸引各类中介机构和投资者等能够积极参与这个市场是另一方面。三是要考虑能不能真正形成聚集效应,形成科技创新和资本良好的传导机制,形成聚集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