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扬眉
今年12月11日,是钱学森诞辰110周年。
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副研究馆员吕成冬从事钱学森研究近10年。他在《科学与忠诚:钱学森的人生答卷》(以下简称《钱学森的人生答卷》)一书中描述他心中的钱学森:科学是他的精神底色,忠诚是他的信仰实践。科学与忠诚在他的人生中合奏出“刚强与坚毅”的生命交响曲。
时代是一位公平的出题人,钱学森用“科学和忠诚”呈交了人民满意的答卷。未来,我们该做怎样的答卷人?
《钱学森的人生答卷》是吕成冬“钱学森研究三部曲”的“收官之作”,恰逢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和钱学森诞辰110周年之际出版。
2010年,吕成冬入职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以来,主要工作是负责钱学森文献与文物的征集。
博览原始档案、遍历钱翁足迹、访谈亲友同事……吕成冬不想止步于文献档案考证这一步,更希望通过进一步的学术和思想研究,抓住钱学森生平与思想的脉络或轨迹,因为只有这样“文字才更具生命力”。
钱学森,科学巨匠、民族脊梁,他的人生厚度和深度远不止生命的九十八载。《钱学森的人生答卷》一书以博考原始材料为基础,从钱学森回国后讲起,用一个个小故事串联其50余年的奋斗历程,解读钱学森如何将个人事业融入国家命运和民族前途之中。
“光明的将来是我们的”、永远的第一身份、从一幅“错版”油画说起、英文剪报中的思想密码……在故事里,有钱学森在中国科学、技术、工程以及教育等领域作出的杰出贡献,有他勇于自我锤炼和敢于自我突破的心路历程,有他在上下求索过程中坚守知行合一的治学方法,也有他不断绘制个人思想坐标和构建个人思想体系而结出的理论果实。
而最为突出的就是钱学森的“思想历程”,讲述他是如何不断通过学术创新绘制出三个思想坐标。
《工程控制论》(英文版)不仅使钱学森获得首届中国科学院科学奖金(现为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还与另一项学术成果《物理力学讲义》一起,使钱学森建立了他的第一个思想坐标;他提出系统工程思想并进行的一系列研究绘制了其第二个思想坐标“综合扬弃”;“什么时候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钱学森之思”是其第三个思想坐标。
吕成冬坦承,这次“对话”,是一次精神高度集中的思维活动,也让他对钱学森有着几乎“颠覆性”意义的全新认识。
“钱学森拥有了新身份和新形象。”吕成冬说。自从1947年《世界交通月刊》以《交通人物:钱学森》报道麻省理工学院航空专家钱学森教授的科技贡献之后,钱学森作为科学家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但吕成冬描述的是一个更为广阔的思想史领域,即具体的科技贡献只是钱学森实践“弘道以文”“为谁著述”在科技领域的成就,而在哲学、教育以及文化等诸多领域的治学,通过与马克思的不断“对话”体现了其作为思想家的内涵。
近20年来,钱学森以各种形式为人所纪念,文集汇编、传记文学、学术著作、影视、话剧、评弹、歌舞剧、展览,以钱学森命名的学校、实验室、图书馆、纪念馆……
在吕成冬看来,无论何种形式都是一种继承与创新,此书也不例外。正如他在书里写道:“任何一项学术事业的发展都早已摆脱原始的蒙昧状态,且通过一代又一代学者的努力打下了为后辈进行拓展研究的基础。”
尽管如此,吕成冬试图作出新的尝试,他挖掘了诸多一手新史料与新图像,不从抽象意义上解读钱学森精神,而是从人生信仰、科技贡献、治学方法、理论探索与思想历程等多个维度,讲述钱学森的具体实践。
“我发现了此前未曾注意到的理解钱学森精神与心路历程的两条‘故事线’,其一是钱学森的批判精神,其二是钱学森的悲悯情怀。”吕成冬解释到,前者给予他足够理论底气,后者又赋予他博爱精神,以乐观态度和进取精神从学理层面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问题,两者结合使他在晚年构建了以“钱学森之思”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他用了五个部分来讲述,国家荣誉与中国共产党员的“第一身份”是钱学森最为忠诚的追求,无疑被作为开篇之首;接着,则是他作为科学泰斗的奋斗,从参与“十二年科技规划”、辨析“中国导弹之父”,到“星际航行”成为现实、反导体系的“640工程”,钱学森的地位举足轻重;第三部分,转折年代“科学的春天”到来了,钱学森越发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他思考着“未来路”;最后两部分,晚年的钱学森以“七不”原则再次回归学术研究,回答“为谁著述”的学术价值观问题、与马克思“对话”,创立新思想。
在写作过程中,吕成冬曾前往钱学森等科学家奋斗过的戈壁滩,当面对茫茫戈壁,他思考着,究竟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坚守与拼搏?当重新踏上钱学森曾走过的路,吕成冬找到了答案。
“虽然读过很多当事人的回忆录,但当我身处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之中,内心深处还是受到极大的触动。”吕成冬说,也只有身临此地,才会真切感受集体的力量、信仰的力量和忠诚的力量,领悟“两弹一星”精神是如何炼成的。
吕成冬表示,这里的“钱学森”也代表着一批这样的科技工作者。
钱学森常用“恰逢其时”总结他归国后的人生,这个“其时”就是新中国发展科学技术的创业初期。以钱学森为代表的数以万计的科技工作者群体投入其中,背后的力量正是根植于他们心底的家国情怀,即“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
当下,中国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国内环境都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而科技力量正越来越成为国家走向强盛的决定性因素,弘扬科学家精神,肩负时代使命意义重大。
新时代下,科技工作者如何回答“时代之问”、如何书写“人生答卷”?
钱学森无疑提供了重要启迪。他用“科学与忠诚”作了回答,成就了其丰功伟绩和深邃思想。对他来说,唯有人民的满意“才是最高奖赏”,因为他相信,“我们作为国家的公民,只要能以我们的手和脑为人民服务,是最高尚的职业,而人民终究会感谢的”。
“钱学森精神散发的光芒,不断照耀着后来人的路,指引我们前进。”吕成冬说。
吕成冬表示,在所有的科技人物中,有关钱学森的出版物是最多的,原因就在于他的典型性。不过,钱学森的研究已经达到应有的高度和深度吗?这难以定论。
“站在钱学森诞辰110周年的起点上,需要剔除那些被附加在钱学森身上的本不属于他的标签与身份,而是要在‘回到钱学森’的反思中,通过扎实的学术研究,建立起接近真实的钱学森形象。”吕成冬说。
然而,更加重要的是,无论是历史人物还是科技人物,都要在学术研究中堅持现实关怀的价值取向,通过不断的学术赋能使人物的价值得到彰显。正如钱学森所言,“研究过去是为了研究现在,而研究现在是为了创建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