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小磊 于巧巧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堅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党团结带领人民实施了大规模、有计划、有组织的扶贫开发,着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伟大成就。
1978年12月,具有深远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果断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并作出了实现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重庆市沙坪坝区石桥乡(今属重庆市九龙坡区)党委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将全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大胆地试、勇敢地改,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之路,在巴渝大地率先唱响了一曲消除贫困、走向共同富裕的时代赞歌。
现保存于九龙坡区渝州路街道的一块“富冠渝州”金匾,见证了重庆首个“亿元乡”——石桥乡攻坚克难的历程。
石桥记忆
要讲石桥乡,首先须谈境内历史悠久的石桥铺。据乾隆《巴县志》卷二载:石桥铺“离城三十里”。石桥铺“明初置里,清代建场,民国设乡,开铺数百年,因此地有两孔石墩桥一座,故而得名”。
石桥铺正东偏北的东场口,是连接浮图关(今佛图关)官道的门户;西南方向的西场口,则是通达成都的门户。这里自古便是连接成渝两地的交通要塞和商贸重镇。清代中叶,石桥铺已经发展到住户近百家,有了多家旅栈、茶馆、油腊铺,成为巴县繁华场镇之一。
在当地居民的描述中,昔日的石桥乡犹如一幅古老乡土画卷: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青石板铺就的路面,串起近百户人家,两旁是鳞次栉比的低矮瓦房,屋檐伸到街上。乡场上,分布着烤酒、榨油、纺花等手作加工店铺,门面是木板,拆下就是店堂。
今天,石桥乡这个名字因为区划改革、撤乡建镇等缘故,在地图上已无法找到。据档案记载,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这个地处重庆西郊的乡镇,面积约9平方公里,有9个村、73个生产队、23213人,有耕地9389亩,人均0.4亩地。1978年,全乡收入800万元,人均年分配收入仅168元。石桥乡依靠传统农业,单一抓菜、粮、猪,结果是“守着甑子饿饭”,温饱问题都未能解决。
石桥乡高庙村小沟生产队一位副队长曾说,当时生产队里有90%以上的农户都为了温饱卖过血。当地人对石桥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一个“穷”字。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穷”字深深刺痛了乡党委一班人的心。
奋力改革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下,重庆这方沉寂已久的土地展现了生机与活力。石桥乡党委统一思想,积极响应党中央“搞活农村经济”的号召,坚定不移抓改革,全力脱掉“穷”帽子。
乡党委组织干部、群众从实际出发,开展大讨论,分析本乡情况,找出自身优势,实事求是地定下了走背靠大城市、依托大工业,从多方面为城市服务的经济发展路子。
乡党委根据石桥乡地处近郊的特点,在农业领域确立了“以菜为主,综合经营”的方针,落实和完善以生产责任制为中心的农村改革,认真执行“放宽搞活”的经济政策。至1983年底,全社76个生产队有68个生产队的集体土地承包到户经营,不仅彻底解决了“吃大锅饭”的问题,激发了群众的生产动力,还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大批剩余劳动力。
此外,乡里还筹资修建了一个大型养鸡场,养殖1.5万只鸡,喂料、收蛋都是机械化操作,农产品供应到重庆城区,繁荣了市场经济,促进了城乡交流。
穷怕了的石桥乡村民,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他们热情高涨,凭着苦干加巧干的精神,成为各类“专业户”,如“花木秋翁”陈显荣、“种菜能手”万庆余等。“奶牛大王”刘伯荣就是其中一个典型。
1979年,刘伯荣从第三军医大学购得一大一小2头奶牛,拉回家饲养。1985年,奶牛发展到30头,年产奶18万斤,总收入5.4万元,纯利润2.5万元,刘伯荣成为当时远近闻名的“万元户”。
为了给乡镇企业的发展做好服务工作,石桥乡先后成立社队企业办公室和企业管理办公室,各大队设置了企业管理委员会;同时专门成立“两户”(即联户、个体户)办公室,帮助支持“两户发展”,追求“搞活生产队细胞”“既要发展乡、村骨干企业,又要发展生产队、联户、个体户企业”,做到“五个轮子一起转”,增添基层经济活力,实现藏富于民。
有了良好的组织基础和营商环境,致富的大门被一扇扇叩开:石桥乡组织村、队开山采石、烧制砖瓦,先后投资新建、扩建石桥页岩砖厂、重庆联芳塑料厂、兰花电镀厂等32个骨干企业。他们瞅准业务领域,利用自身优质服务,为“嘉陵”等大厂做配套,同时开发出卷闸门、强化节油器、电炉盘等30多种新产品。企业利润节节攀升,时任重庆市委书记廖伯康夸他们是“小白脸唱了大戏”。1985年,全乡共有工业企业363家,工人9956人。企业发展吸纳了大批农村劳动力,群众生活逐步改善,生活水平日渐提高。
经济的腾飞带来群众的富裕。在石桥乡,人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时任袁家岗村党支部书记樊华海高兴地说:“你到村里去看看,离公路近的农家,不少人是骑着‘嘉陵’‘重庆’摩托车上班、进城。城里富裕家庭才能享受的‘三大件’(电视机、双卡收录机、电冰箱),现在我们不少的村民家里也有了。”
喜获新生
道路越走越宽,石桥乡村民的信心更足了。
1984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乡党委鼓励、支持让先富者更富,后富者快富。
1985年,石桥乡领导带领专班,对14个经济发展缓慢的生产队,采取“工作上帮、资金上扶、企业项目上让”的方法进行帮带。经过一年的努力,14个生产队的经济大有起色,其中兰花村马厂岗生产队当上了“百万富翁队”。
当年,该队拿出利润为群众办了四件实事:一、给小学生、入托幼儿缴纳学杂费;二、生活有困难的农民每月享受生活补助费;三、全队务工农民的医疗包干补贴;四、实行公费安葬。全乡人民共同沐浴在幸福和煦的春风里。
在党的带领下,全乡工农产值一年比一年高,群众生活一年比一年好。自1979年到1985年,全乡总收入以平均每年递增52%的发展速度名列重庆市各区、县农村之首。1985年,全乡农副工总收入达到11327万元,和1978年相比,翻了四番;乡镇企业收入达到10203万元;农民人均净收入731元,是1978年时的4.3倍。石桥乡成为重庆市首个“亿元乡”!
1986年2月7日,“亿元乡”颁匾大会在石桥乡政府隆重举行。会上,时任市委书记廖伯康、市长肖秧,将一块闪闪发光的“富冠渝州”金匾颁发到乡党委书记张成发手中。
张成发抑制住激动的心情,清了清嗓子,豪气地表示:“我代表咱们乡两万多农民表个态——牛年犟牛劲闯过亿元关,虎年添虎气再上新台阶!要戒骄戒躁,向中国女排学习,争取在全市乡一级经济发展中来个几连冠,并要在全省名列前茅。”当时正值牛年、虎年更替的春节前后,张成发的这番话,令在场的乡干部和群众代表十分激动,大家使劲鼓掌欢呼。
随后,廖伯康作了题为《富冠渝州——学石桥精神,用石桥经验,服务城市,富裕农村》的讲话,他盛赞:“在实现勤劳致富和探索乡、村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道路上,石桥乡为全市农村树立榜样。石桥乡在我市农村第一个夺得‘富冠渝州’的金匾,这是石桥乡的光荣,这是石桥人的光荣,你们当之无愧!”他号召全市农村要结合實际,学石桥精神,用石桥经验,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服务城市,富裕农村。
很多村民慕名而来,稀罕地端详这块金匾良久,有人感慨说:“这个匾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哎呀,真是提劲儿!”
此后,重庆掀起了“学习石桥乡”的热潮。1986年,沙坪坝区覃家岗乡成为全市第二个“亿元乡”,捧回了一块“比翼齐飞”牌匾。1987年,全市又出现了五个“亿元乡、区”,即九龙坡区九龙乡、花溪乡、华岩乡,巴县青木关区、界石区。1993年,石桥乡(镇)再接再厉,成为全市第一个“十亿元镇”,获得一块“再创辉煌”牌匾。
华丽蝶变
在石桥乡工农业产值一路向好之际,石桥乡党委敏锐地察觉到第三产业的重要性。乡党委鼓励支持第三产业发展,一大批商业服务设施开始兴建,第三产业逐渐成为支柱产业。其中的得意之作,莫过于在重庆家喻户晓的石桥饭店。
1984年,石桥饭店筹建指挥部成立,他们以超前的目光大胆设计了一座双塔楼式的前卫建筑。虽然最终的建筑与设计稿大相径庭,但这是石桥乡转型的一个探索。
12月25日,石桥饭店在石桥铺转盘旁的黄金地段破土动工,总投资1300万元,建筑面积17839平方米,分为主楼、辅楼两部分。主楼为住宿部,配有当时难得一见的空调、电梯、彩电;辅楼为商业服务部,内设大、中型会议室,商业厅,餐厅,歌舞厅。饭店还有停车场等附属设施。石桥饭店算得上是当今流行的商业综合体在重庆的最初雏形。
在乡办商业的带动下,私营企业蓬勃发展。据相关资料记载,1985年全乡从事商业、饮食服务业的个体经营户达246户,占持照经营个体户总数的60%以上。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推进,除了传统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外,电子信息、文化服务、汽车销售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一座座大型商业综合体拔地而起。各类专业市场生意火爆,科园美食街烟火缭绕,重庆“中关村”横空出世……昔日石桥乡,实现了华丽转身。贫困早已成为历史,时间见证巨变。
改革开放大潮中结出的脱贫致富的丰硕成果,得益于党领导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的伟大实践。在这场伟大变革中,展现了人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石桥乡仅仅是其中一个缩影。
如今,石桥乡这一地名已不复存在,但“富冠渝州”金匾的故事,向人们做了最生动的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