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评论员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间坐标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既是向历史致敬的盛会,更是向未来出发的盛会。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豪迈自信——“在新的起点上,全党必须保持战略定力、锚定战略目标,牢记‘国之大者’,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跑好属于我们这代人的这一棒!”
“跑好属于我们这代人的这一棒”,是回答历史之问、时代之问、人民之问的唯一抉择。我们这代人的“这一棒”,是开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这一棒”,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这一棒”,是迈向越来越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这一棒”。
“这一棒”光耀千秋、意义重大,给辽宁党员干部注入了强大的振兴自信。
辽宁振兴发展的壮阔历程,就是大力解放思想、强化振兴自信的过程,就是以振兴自信持续推动老工业基地“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拼搏过程。今天,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处于决战决胜阶段,强化新时代振兴自信是“我们这代人”的光荣使命,更是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的题中应有之义。
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发展,“我们这代人”的振兴自信尤为重要。辽宁振兴的实践说明,全省体制机制的每一次重大突破、振兴发展的每一个重大进步,都离不开党员干部解放思想、冲破坚冰、破除禁锢的自信自强、自信担当。
强化新时代的振兴自信,不仅是坚定“四个自信”的具体化,也是营造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环境的迫切需要。辽宁省委书记张国清指出:“辽宁振兴,必须解决好发展环境问题,包括政治生态、自然生态、创新生态。这其中,政治生态是根本,必须持续净化。”持续净化政治生态,一个重要任务是持续强化振兴自信。如果失去振兴自信,就不能持续铲除思想观念的痼疾,何谈振兴发展?不锻造自信自强的奋斗精神,何谈释放发展的活力、净化振兴的生态?
强化新时代的振兴自信,根本要求是向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看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着对辽宁振兴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谋划和热切期望。我们唯有真学新思想,振兴发展才能彰显出科学理论指导的信仰自信、奋斗自信。我们唯有真懂新思想,振兴发展才能铺展出人民至上的宗旨自信、立场自信。我们唯有真信新思想,振兴发展才能绽放出“我们这代人”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事实昭示,党的十八大以来,辽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四个着力”“三个推进”的战略部署,奋力走出辽宁历史上“最困难时期”,凸显出科学理论引领振兴自信的实践伟力。
强化新时代的振兴自信,必须旗帜鲜明向懒政惰政怠政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宣战。今天,为什么有些同志患上了持续推进振兴发展的“疲劳症”和“厌倦症”?根本原因就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积弊未除。张国清同志要求党员干部要真抓实干,把“麻烦”留给自己,“全力缩短‘说了’和‘做了’、‘发文了’和‘落实了’、‘开会研究了’和‘问题解决了’、‘任务分解了’和‘工作完成了’之间的距离”。缩短这些“距离”,本质上就是强化敢为人先、永不言敗的振兴自信。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吹响了开辟新的历史征程的进军号角。由此再出发,辽宁党员干部必将以高昂的振兴自信“跑好属于我们这代人的这一棒”,书写出更加恢宏的振兴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