逄鹊
人们说他即便是身无分文, 只要到集市里转一圈,出来衣兜里便掖满了钱,想买烧饼就买烧饼,想买油条就买油条。人们说他在大家都啃窝头嚼咸菜的困难日子里,便天天是吃一个肉丸的、一咬便满嘴流油的饺子。牤牛是个贼,在大家的嘴里, 他是个“鼓上蚤”时迁一样的神偷。大家口沫横飞地谈论他的时候, 他在监狱里服刑。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牤牛蹲够了二十年的刑狱,被释放出来。二十多岁进去,出来也快五十岁了。第一次见到他,我记得是在乡村的集市上。他个头不高,身上穿着棉袄, 却不系衣扣敞着怀。他的头发像马鬃一样, 又长又硬还有卷儿。他的面孔黑黢黢的,像是铁匠铺里的铁匠。尤其是一双浓眉下外鼓的眼睛,透出的冷冽锋芒,像是斧子上的刃口。
在集市上,一些上年纪的人,碰见他总是笑着和他打招呼。老牛,吃咧没有。老牛,赶集来啦。老牛,抽颗呗,烟次,春耕的。 牤牛一径点着头,咧咧嘴,回应着跟他打招呼的人们。然后,便旁若无人地挤进人头攒动的集市里。人们说,放心吧,没事没事, 兔子不吃窝边草,他不會在咱们集上偷摸。
后来,牤牛上了大肚子山,管起了庙。
大肚子山在我们村子北面,有三四里地远,从远处眺望过去,圆滚滚的,颇有几分像是弥勒佛的大肚子。山的半腰间, 有一眼溪泉,水流虽细,却经年不断流。早先,依靠着这眼泉水,一户郎姓人家在山上生活,靠的是广种薄收。后来, 实在熬不下焦苦,便迁到了山下的村里。村里人都管他们家叫老郎家的。郎家下山后,他们的住处,便慢慢荒芜塌败了。
八十年代,拜神祭仙又慢慢兴盛起来。附近村有个叫孙洪宝的青年看中了这个地方。孙洪宝我认识。我家开着翻砂厂时,他时常骑着破自行车,到我们的厂里卖废铁。我时常看到他斜躺在我家翻砂厂西间屋的炕上,和我二哥他们热聊毛主席诗词。
他们村有位能掐会算的老头,叫孙德禄。孙洪宝拜老头为师,他们上了大肚子山。上山后,他们先是在山壁上早先掏出的一个洞里住下来,再联络各村的神汉巫婆们,让他们朝这里勾引香火。人们过日子不顺当,便会去找神汉巫婆们看邪病。他们装神弄鬼一番,说,你们得上大肚子山还愿去,那里可灵验啦,去几回保证好。慢慢地,孙洪宝他们用募化来的香火钱粮,在山洞前边盖起了一座小庙。有了根据地,孙洪宝在山上虽不能说是呼风唤雨, 却也是要钱有钱,要粮有粮,再也不用去地里欺负土坷垃了。
牤牛眼红,他也上了大肚子山。
一个槽上拴不住两头叫驴。再说了,孙洪宝和牤牛也不是一个级别。瘦弱老实的孙洪宝哪里是牤牛的对手。牤牛朝他吹胡子瞪眼,那股子白刃进红刃出的豪横劲头,吓得他两条腿不停地弹琵琶。没多少日子,孙洪宝便被牤牛轰下了山。
我二十来岁时,五迷三道地瞎写小说。我觉得牤牛的经历事迹是写作的好材料,总想找机会接近他。有一年大年初一,我大哥海明非要去大肚子山上烧香,为的是祈求各路神神鬼鬼保佑他顺利发财。恰好,我也想找牤牛聊聊,我们哥儿俩吃完饺子,便兴冲冲地爬上了大肚子山。
在小庙里,我们烧了香,磕了头,牤牛把我们让进了小庙后面的山洞里。山洞没有门,里面有锅灶,有炕,靠西墙壁,放着一个小板柜。
牤牛和颜悦色地说,再吃点饺子吧,我们也包了饺子,肉馅素馅都有。海明赶忙说,吃过咧,吃过咧。 我也跟着附和,不饿,不饿。在和牤牛的交谈中,我发觉,为了显得自己有文化、有水平,他在每句话里面,总要频繁地使用好几个“但是”——但是——因为里面硬塞进去许多“但是”,这话已经显得结结巴巴了。
我跟牤牛说,我想用他的经历事迹写一部小说,希望他和我聊一聊过去的事。牤牛说,行啊,你想听什么,我就给你讲什么,一定帮着你写成这本书。 他又说,好些天了,我半夜睡醒了,总看见一片亮眼的黄光,在脚地上,飘过来,飘过去,看来真该我出世了。他以为我写小说是要为他立传呢。我问他,都说你脚心有毛,真的?他咧嘴笑笑,脱下鞋。他的脚呈弯弓形,凹陷的足心,果然有两簇稀疏的毛。
我问牤牛,听说,村里好多人羡慕你,想跟你学手艺,是真的吗?牤牛说,那时候日子过得苦,人们见我的钱来得容易,就想让我带带他们。拉徒弟,我得挑饬挑饬,怂包软蛋,你教给他,他也干不了哇。我为了锻炼他们,在他们正下手的关节上,向公安举报。他们被抓进去后,要是扛不住揍,那就别想再跟着我。
牤牛还跟我讲了马失前蹄被擒住的往事。那天夜里,山里头的村庄正放电影。他趁着信贷员出去看电影,溜门撬锁进了信用社。那个年代还没保险柜,钱就锁在一个小坐柜里面。他撬开小坐柜上的锁,看到里头都是一捆一捆十块的钞票。他抱着一捆捆的钱,刚迈出信用社的门槛,便被人发现了。在人们的喊打喊杀中,他竟然窜进了看电影的人堆里头。人们呼啦一下就把他摁了个结结实实。开始,揍他还只是拳打脚踢。到后来,镐把木棍也都用上了。他当时感觉自己就是个装着粮食的麻袋,被人们嘭嘭敲打着,连骨头折了都觉不出疼来。
牤牛还讲眼前的事。他说,大肚子西侧的龙沟山,也修了庙。那边的庙比这里规模要大许多。两座庙为了争夺香火,免不了相互挖坑使绊子。光棍眼里吹不进沙子,牤牛哪能受这样的排挤。他怀里揣着杀猪刀,一径揣进了那家庙主的家门。像他这样蹲过大狱,横竖不论的,哪个敢惹他。牤牛一瞪起他那铃铛一样的眼珠子,那家人只好忍气吞声,好酒好肉地款待这个黑煞神。牤牛得意地说,我是一边喝着酒,一边吃着牛肉,一边骂着他们家的十八辈祖宗。
我的小说开了几个头,到底没写成。我的热情遂也慢慢冷却下来,山上也不怎么去了。有时候牤牛下山来赶集,我们即便是碰了面,也只是淡淡地打个招呼。有一回,我听到一位在山上做过杂活儿的老头说,牤牛交了桃花运,现在身旁有一大群老娘儿们围着。他还拿山上的庙作据点,做起了买卖妇女的生意。
见人们都惧怕自己,不敢惹自己,牤牛便越发和尚打伞——无法无天。听说,他在山下附近的村子里,瞎着许多女人。瞎着还不算,他还把这些相好的放鸽子,卖到外乡去。最令人不能忍受的是,他不但卖人家女人,还捎带脚把人家尚在吃奶的孩子,也贩卖出去。
到底是哪一年,我记不大清了,那年农历三月十五的后晌,我听到街上的人们口沫横飞地议论,说是牤牛被石头活活砸死了。我仔细一打听,大概了解了事件的来龙去脉。原来那些被牤牛拐了媳妇、卖了孩子的农户,被欺负得实在忍不下去,便到公安局告了官。那天,好多人引着公安和民兵,杀气腾腾来到山上的小庙。
牤牛虽是年过五旬,可腿脚照样和年轻时一样敏捷,一看风声不妙,连鞋都没来得及穿,便光着脚蹿出去。到底光脚的跑不过穿鞋的,没多久,牤牛便被堵截在了一处山梁上。
关于牤牛的死,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牤牛被堵截在山梁上,眼看着走也没处走,逃也没处逃,情急之下,一咬牙一狠心,像电影里看到的那樣,凌空一跃跳了崖。另一种说法是,他在崖头上被人们擒住,被一顿如雨点般的乱石砸得半死不活,又给人一脚踹下了山崖。
牤牛只有一个姐姐,亲属也只有他外甥了。他外甥匆匆赶来,就近寻了一处山洞,把横死的牤牛塞进去,在洞口胡乱垒砌起几块石头,便算是把他埋葬了。
几年后,牤牛的这个外甥,继其舅之后,也在村子里演出了一出大戏,供人们饭前饭后眉飞色舞地热聊解闷。牤牛的外甥名叫老偏头,年纪比我大着五六岁。他的形貌和牤牛颇有几分相似,也是马鬃般的硬发,黑黢黢的脸孔。有一回,我上山去找牤牛,恰好和他同路。在我气喘吁吁实在爬不动时,他还停下脚步等我一会儿。他和我说,山上庙里的人们,除了他舅舅,其余的人都是软蛋。
话说这个老偏头也不怎么出去打工,一天到晚也就是打打牌喝喝酒,酒足饭饱后,又没媳妇,便免不了对这家媳妇那家娘儿们动起了心思。慢慢地,老偏头和邻村的一个媳妇好上了。这个媳妇的丈夫也是整年在工地上,流着臭汗,牲口一样苦作。男人不在家,这媳妇寂寞,便跟村里村外的浪荡人眉来眼去。
媳妇和公婆住同一所宅院,她家的房后身便是大街。夜间, 老偏头总是跳后窗户来和她幽会。
男女间的情爱,一开始,都是小心翼翼,慢慢地,便像是吃了熊心豹子胆,胆大妄为起来。事发后,做丈夫的出来进去的,人前人后抬不起头。他要争口气,气势汹汹地去寻仇,老偏头躲了出去。他没处撒火,便赌气一把火把情敌那两间破败的房屋烧了。老偏头回家一看, 满眼尽是烧煳的断壁残垣,索性一不做二不休,领着这个媳妇私奔而去。
私奔在外过日子,每天都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并不是像往日那样,整天喊姐喊娘地调情说爱。俩人在外面混了没多少日子,维持不下去。实在没辙,只好灰头土脸地返回村子。
在农村,绝大多数男人没有勇气因作风问题与老婆离婚。成个家、娶个媳妇不容易。离了婚,说不定就得一辈子打光棍。受了窝脖气的男人们,最大的期盼,便是老婆能回心转意,和自己踏实过日子。他们不怎么责怪淫妇红杏出墙,却无比痛恨奸夫的乱采瞎摘。
虽是老婆回家和自己过起了日子,可当丈夫的胸中,总是一拱一拱地憋着一股邪火。有一天,他约来几个亲朋,在家里喝了一顿酒,便纷纷拍着胸脯,吵嚷着去教训教训老偏头。这伙人马乘着复仇的酒劲儿,一路威风凛凛地杀进了老偏头家。老偏头毕竟是牤牛的外甥,急了眼可是谁也不怵。双方互骂几句后,便施展出全身的武艺,火并在了一起。老偏头的一个堂哥见对方人多势众,唯恐自己兄弟吃亏,也便抄起一根扁担,加入了战团。
他们这场乱战,从院子里挪到了大街上,又从大街上挪到了村外的野地里,到底出了人命才收场。老偏头在敌众我寡的情形下,居然用铁钩子,把对手的肠子都拉了出来。那个人躺在血泊里,临死时跟老偏头说,你说,咱们真是不值当啊!
老偏头也说,就是不值当的呀!
到如今十几年过去了,老偏头也已然刑满出狱。听说,他倒插门进了一个死了丈夫的寡妇家,过起了安安稳稳的平实日子。他的结局,比他舅舅要强。
每次读《水浒传》,我脑子里总是想:大刀砍人、大块吃肉的梁山好汉们,是不是牤牛和老偏头这路人呢?也许,他们的身上,多多少少总有些牤牛和老偏头的影子吧。
责任编辑:沙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