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车站便当

2021-01-05 13:10戒子
青年文摘(彩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旅客食材车站

戒子

日本的火车餐,有个专门的名称叫“ 弁”,也就是车站便当,日本人还将每年的4月10日专门设为车站便当日。车站便当,顾名思义,就是在车站或车厢内销售的便当。

日本车站便当品种相当丰富。北海道的虾蟹、岩手的海胆、广岛的鳗鱼、仙台的牛舌、名古屋的土鸡、神户的和牛……平日难得一见的鲜美特产都可以在车上尝到。沿着从南到北、从西到东的铁路线,不断与各地特有的食材、调味乃至历史文化邂逅,这或许是品尝车站便当的最大乐趣所在。加上各种配菜,一个盒子中有时能搭配二十余种食材。并且确保当天做出、当天食用,保质期最多不超过10小时。

车站便当的价格若是低于1000日元,食材可能稍显寒酸;超过2000日元,则大概率是用到了什么不得了的食材,总体上可以保证一分钱一分货。

各地的车站都将便当视为一個推广家乡的绝佳机会,除了挖空心思选用特产,也力求在包装上突出特色,甚至有专门收藏车站便当包装纸的藏家。这些花花绿绿的包装构成了一部具有独特审美的平民美食史。

现在的定论,车站便当起源于明治十八年(1885年)的宇都宫站,由当地旅馆白木屋进行制作。当时,上野和宇都宫之间的铁路刚刚开通,便当主要卖给这批旅客。但配置比较简陋:仅仅是两个竹皮包着的饭团,以及两片惨黄的腌萝卜,价格还不低。列车上这两个白团子的要价比别处一碗炸天妇罗盖饭还高。彼时列车开通的数量很少,经营成本居高不下是客观原因之一。

3年后,车站便当迫不及待迎来了一次大进化。这个时候,出现了内容丰富的“幕の内弁当”,后来也成为日式便当的一大经典样式。幕内便当原本是观赏歌舞伎时,客人们在幕间休息时吃的。筒形的白饭团上撒有黑芝麻,加入梅干,另外配上烤酤、玉子烧、天妇罗、日式煮物、腌菜等,品目繁多,让人赏心悦目。它在姬路站一炮而红后,也带动了车站便当的全面爆发。

随着各地铁路的开通,尤其明治末期到大正初期之间,诞生了许多经典的车站便当,到今天已经发展到将近五千多种。其中不乏令人印象深刻之作:鸟取站的鬼太郎便当,将鸟取牛肉和生姜一起煮至柔软,再用圆筒状鱼糕和梅子做成鬼太郎之父“眼珠老爹”的模样。打开盒子,冷不丁冒出一个妖怪,怪有趣的。

还有整只调味炖煮的乌贼,铺满双层饭盒的超大个海胆。再就是日本人最痴迷的季节限定,如秋天的栗子饭,连饭盒都做成可爱的褐色栗子形状,捡拾秋之味觉。

有些长盛不衰的经典“ 弁”甚至有百年以上的历史。像小田原的鲷鱼饭、米泽站的鲤鱼便当等等,到今天还在被生产着,送到一个个南来北往的旅客手中。

如今, 弁作为“车站便当”的时代或许已经结束了。铁路的发展催生了车站便当,也给它带来过巨大的打击。1998年日本长野新干线高速火车线路正式开通,从此很多中转站都被废止,旅客在火车上和每站停留的时间大大缩短,吃便当的需求也就自然而然地减少了。

曾经,小贩的叫卖声声声入耳,后来慢慢变成了站台上专售便当的小卖店,再演变成全国各地车站内部的便当卖场,形态不断翻新。车站便当中“站”的意义,超越了空间与场所,更像是一个又一个的品牌。

如今,日本的大型百货商店和超市每年都会举办荟萃全国各地特色的“车站便当大会”,引来顾客蜂拥而至。你甚至可以宅在家中大吃车站便当。即使不出门,也可以犒劳自己一顿小樽站的“发光的海”,轻而易举就能品尝到北海道的海鲜大拼盘,或者米泽站香气扑鼻的名牛便当。

所以,车站便当已经不再是“在车站或车里吃的便当”,而变成了一种日常以上、大餐以下的小型奢侈便当,既能随意享受地方特产,又能随时沉浸在旅行的氛围之中。

对于游客来说,车站便当也似乎成了在日本旅行的一件必备道具:在初次到访的车站,坐在不同装束、带着不同表情的旅客中间,小心翼翼打开特别包装的车站便当。

会是什么样的组合呢?即将和未知相遇的那份兴奋与雀跃,就好像摇摇晃晃的旅途中对于目的地的想象和期待。大概有时候,人不是在盼望目的地,而是单纯地沉湎在“旅行中”的感觉里。

//摘自FoodWine吃好喝好微信公众号,本刊有删节/

猜你喜欢
旅客食材车站
巧用食材铺“地锦”
非常旅客意见簿
每天吃20种食材 可能吗?
我是人
车站一角
有ID的放心食材
在北京,一个车站的治理有多难
给小旅客的礼物
热闹的车站
热闹的车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