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超
资阳市雁江区伍隍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四川资阳
2017 年,在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号召下,城市资本“上山下乡”,掀起了新一轮农村投资热潮,集体经济、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遍地开花,农村土地经营权大量流转集中起来。在政府引导下,规模化种植晚熟柑橘逐渐形成,新型经营主题创新多种入股经营管理方式,统一选择优质品种,积极打造地方农业品牌。由于发展规模大、后期持续投入时间久,投产前基本没有收入,资源、资金、管理等矛盾突出,部分柑橘种植园区运转陷入困境,政府部门迫切需要找到化解当前危机的新途径。
柑橘园区建立之初,根据当地气候、地理、土壤条件,进行了高标准的建设规划,科学管理,建设了40多个园区,发展面积在800 hm2以上。品种选择主要有大雅、不知火、晚熟血橙8 号等杂柑品种,都是目前市场行情较好的晚熟柑橘品种。种植规格主要采用5 m(或4 m)×3 m 起垄栽培,每公顷定植690~900株,选购柑橘苗为1~2 年生嫁接幼苗,枮木以资阳香橙为主。生长期行间闲置空间大、光照足,对柑橘生长极为有利。
1.2.1 高标准建园与生态资源矛盾
柑橘幼树生长期,行间闲置空间大,光照充足,为保障柑橘树生长期营养需要,氮肥施用量大,偏重于打造柑橘生长有利条件。但是,因行间空地面积大,土壤肥力丰富,造成杂草疯长,与柑橘争夺养分,滋生柑橘潜叶蛾等害虫,若除草不及时,会严重影响柑橘正常生长。目前主要除草方式,一是化学除草,大量多次使用除草剂,不仅成本高,而且还造成土壤中的中微量元素流失和土壤板结,不利于生态绿色发展;二是人工除草对季节性劳动力需求量大,由于农村空心化,周边农村无法提供足够劳动力,人力成本居高不下;三是农村现有劳动力年龄高,机械除草缺乏能够熟练掌握机械的操作员,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1.2.2 投资热潮后,资金问题显现
由于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国家对房地产持续实施调控等环境因素影响,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城市传统行业挣钱机会减少,导致一些农业投资主体的收入下降,进而影响到投入农业的资本减少,部分经营主体出现了等米下锅甚至债务缠身的情况,投资难以为继,影响柑橘规模化发展。
积极宣传柑橘园区套种大豆投入小、见效快、效益高的优势,引导业主进行柑橘-大豆套种,同时配套实施补贴政策。由政府组织制定技术服务方案,派出农业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组织业主在行间空地和园区周边种植一季大豆,品种主要选择南豆12、贡选1 号等耐阴、粒大高产品种,种植幅宽1.0~1.5 m,种植密度在22.5 万株/hm2左右,收获前政府验收后按2 250元/hm2标准进行政策性补贴。
2.2.1 引入业主进行季节性租种
针对集体经济园区面积大、劳动力缺乏、资金不足现状,难以组织实施大面积推广柑橘-大豆套种模式,由政府部门积极牵线搭桥,引进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对林间空地进行季节性租种,合同约定只能在行间空地种植青大豆,严格按照技术服务规程进行种植管理,确保柑橘生长条件不受影响。租用空地可种植两季青豆,品种主要有成都白水豆、南京6 月黄等,主要生产鲜青豆、毛豆荚,收获后全株粉碎还田利用。
2.2.2 进行青豆大豆复种
规模不大的家庭农场,可利用园区管理农闲时间的人力、设备等各种资源,分批次种植一季早青豆,主要生产毛豆荚,收获上市后再种植一季秋大豆,综合运用不同种植经营方式,合理利用土地、人力资源,取得较高经济效益。
3.1.1 套种大豆收益
园区规范进行柑橘-大豆一季套种,投入种子、肥料成本750 元/hm2左右,平均每公顷产大豆2 100 kg 以上,销售收入达1.20 万元,还可获得标准为2 100 元/hm2的政策性补贴,直接收入约1.43 万元。同时,减少了化肥农药用量,抑制了杂草生长,降低了除草成本。
3.1.2 租金收入与业主收益
集体经济组织以林间空闲地进行季节性出租,租地收入4 500元/hm2以上,其他业主租地后种植两季青豆,根据市场需求,主要生产鲜青豆、毛豆荚,销售收入2.40 万元/hm2左右。有效丰富了市场供给,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实现双赢,缓解了集体经济组织资金短缺的困境。
3.1.3 自营复种收益
种植规模不大的家庭农场,可以综合利用资源,分批种植一季早青豆,采豆荚上市销售收入1.50 万元/hm2左右,种植秋大豆收入1.20 万元/hm2左右,直接收入达2.70万元,成本低效益高。
不同套种模式,都取得了可观的直接经济效益,极大改变了只投入不产出的投资困境,还降低了除草、施肥、用药成本,减少投入50%以上,促进了规模化发展园区的可持续运转。
3.2.1 增加土壤有机质
大豆成熟后叶子自行脱落铺在地面上,收获大豆后将秸秆粉碎覆盖在柑橘树窝边和行间进行自然腐熟,不断增加果园有机质;种植青豆收获上市后全株粉碎还田,减少高温时果园水分蒸发,同时提供了大量绿肥,培肥地力效果显著。
3.2.2 有固氮作用
大豆属豆科类一年生草本植物,其根系拥有大量根瘤菌共生,有较高固氮作用,能够减少氮素肥料施用量,增加土壤透气性,改善土壤酸化板结现状,能够充分利用柑橘园施用化肥后未被有效吸收利用的肥料养分,降低了农业种植肥料流失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
3.2.3 引入生物竞争理念,减少除草投入
通过在行间人工合理密度种植大豆,充分占据植物生长空间,争夺有限的养分资源,让大豆与杂草进行空间和资源竞争,对杂草生长进行生物控制,减少杂草生长量,达到了少用或者不用除草剂、降低除草投入的目的。
3.2.4 有效控制柑橘园虫害发生程度
大豆在柑橘生长发育旺盛期与之共生,柑橘发生蚜虫、红蜘蛛时,转移寄生到大豆植株上,通过对大豆虫害进行防治,可显著降低蚜虫、红蜘蛛对柑橘的危害,减少农药用量。
推行柑橘-大豆套种模式,投入低、关键技术易掌握,效益明显,提高了柑橘产业化经营的管理水平,解决了柑橘产业发展初期遇到的资金、资源、生态难题,抓好大豆生产战略意义重大,也是当前国家抓好粮食安全的需要。同时,笔者在探索柑橘-大豆套种期间没有发现柑橘病虫害种类增加,柑橘-大豆套种模式在柑橘园投产前可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