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布希拉,塔娜
(阿拉善盟蒙医医院(阿拉善盟蒙医研究所)制剂中心,内蒙古 阿拉善盟 750306)
小儿腹泻病,属于临床医学上极为常见的儿科疾病,多发于小于5岁的小儿身上,发病率相对较高。该疾病的引发原因主要包括小孩挑食、饮食不洁以及各种不良的饮食习惯等,该疾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水样大便、大便不成形、大便次数增多等,同时患儿还会伴随着发热、腹部疼痛以及呕吐等临床症状[1]。这些症状容易造成患儿体内的电解质和水分流失,以及酸碱失衡等相关问题,对患儿的身体健康具有极为严重的不良影响,大大降低患儿的生活质量[2]。为了有效保障患儿的身体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临床通常会采用有效的药物疗法对其进行相关治疗,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主要就是探讨在小儿腹泻病患儿中应用蒙药内服外敷疗法进行相关治疗的临床疗效,具体过程如下所示。
1.1 研究对象。选择2017年3月至2019年8月,在我院进行小儿腹泻病诊治的患儿76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38例,男26例,女12例,年龄为1-7岁,平均(3.34±1.26)岁;观察组38例,男25例,女13例,年龄为1-8岁,平均(4.52±1.36)岁。对比两组患儿年龄及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经我院相关检查确诊为小儿腹泻病的患儿;②伴有呕吐、发热、食欲低下、腹泻迁延不愈以及出现营养不良状况的患儿;③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且自愿参与的患儿。剔除标准:①对本次研究所用药物具有过敏史的患儿;②伴有严重心脏、肾脏、脾脏等重要脏器病变的患儿;③具有精神病史的患儿;④中途退出研究的患儿。
1.2 方法。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具体内容为:给予对照组所有患儿蒙脱石散(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10778,生产单位:山东颐和制药有限公司,规格:3g,2g,1g)进行相关治疗,用药方法:3次/d,1-3g/次,口服。观察组患儿给予蒙药内服外敷疗法治疗,具体内容为:内服:所有患儿晨起时,给予通拉嘎-5味丸,1-2g/次,中午给予苏苏-7,1-2 g/次,晚上给予音达日-4汤及巴特日-7,各1 g/次,同时根据患儿疾病情况的不同调整以上药物的使用剂量;外敷:取音达日-4汤以及乌拉盖-13各3 g研磨成粉,并添加适量蛋清,调和成糊状。将糊糊均匀涂抹于患儿肚脐周围,并采用干燥清洁的纱布固定,固定时间保持在2h左右。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一个周。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以及临床治疗效率。其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包括大便形状及次数恢复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以及呕吐终止时间。临床治疗效果分为痊愈、显效、好转以及无效三个评判标准,具体内容为:①痊愈:经相应治疗后,患儿大便形状、颜色完全恢复正常,同时每日大便次数在3次及3次以下,另外,患儿呕吐、发热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大便常规检查结果显示为阴性;②显效:经相关治疗结果显示,患儿大便形状及颜色基本恢复正常,大便次数有效减少,同时呕吐及发热等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大便常规检查结果显示为阴性;③好转:大便次数得到减少、形状和颜色得到改善,发热及呕吐等临床症状出现减轻现象;④无效:经相关治疗结果显示,患儿大便次数、形状及颜色无任何变化、呕吐及发热等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善,或出现加重现象,大便常规检查结果显示为阳性。总有效率=(痊愈+显效+好转)/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选择SPSS 21.0版本软件对患儿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以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表示,以t检验,当P<0.05时,表示资料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经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大便形状和次数恢复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以及呕吐终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表1 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
表1 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
组别 例数 大便形状及次数恢复时间(d)呕吐终止时间(d)对照组 38 3.24±1.33 2.39±0.14 2.65±0.54观察组 38 1.22±1.23 1.35±0.24 1.54±0.28 t - 6.874 23.074 11.249 P - 0.001 0.001 0.001体温恢复时间(d)
2.2 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8.721,P=0.003),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n(%)]
小儿腹泻病,是临床医学上极为常见的儿科疾病,属于由多因素、多病原引发的,且以腹泻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疾病。该疾病的病原主要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以及真菌等引起的,该疾病的主要特点为患儿自身大便次数增加和大便性状改变,观察患儿的粪便时,还能够看见一些没有消化的食物,并伴随呕吐、发热以及腹痛等临床症状出现[3]。患上还疾病后,若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临床救治,或者救治方法不当,随着疾病不断变化家中,患儿会出现自身水、电解质絮乱以及全身中毒症状,这会严重损害患儿的身体健康,威胁其生命安全。临床中通常会运用常规西药的方式来为腹泻患儿实施治疗,例如蒙脱石散等西药,虽然这种治疗方式能够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常规西药具有一定的副作用,患儿服用以后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对患儿的身体造成损伤,从而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同时患儿使用常规西药治疗以后,还具有一定的疾病复发率,导致患儿治愈以后再次发生腹泻的概率较大。根据相关研究表明,为腹泻患儿利用蒙药内服外敷疗法的方式实施治疗后,可以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因此,临床医学对该疾病的治疗极为关注,多采用药物方法对其进行有效治疗,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在蒙医的治疗领域中,通常认为小儿腹泻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患儿的年龄比较小,身体的内脏发育尚未完全,因此这导致患儿体内的气息不足,造成消化系统较弱的现象,再加上部分患儿由于不良的饮食习惯,最终导致发生腹泻的现象。在治疗的过程中,主要是运用落实止泻的方式进行治疗。其中通常会运用通拉嘎-5味丸、苏苏-7、乌拉盖-13以及巴特日-7药物来实施治疗,以上药物具有调节寒热、清热止泻以及调理胃火等作用,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蒙医在对患上小儿腹泻病患儿进行相关诊治时,会根据患儿年龄、寒热状况以及实际体制特征等相关情况进行有效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有效用药[4]。其中通拉嘎-5味丸具有调节寒热以及改善人体经精微代谢的效果,主要用于治疗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胃脘冷痛、满闷嗳气以及腹胀泄泻等症状,苏苏-7具有止泻希拉热等效果,乌拉盖-13具有调理胃火以及分离清浊等效果,巴特日-7则具有清热止泻等效果,主要用于治疗瘟疫盛热、脑炎、赤白痢疾以及等症状[5]。将治疗药物放置在患儿的肚脐上,这是由于肚脐上的皮肤相对于身体中的其他部位皮肤来说,这里的皮肤表皮角质层较为薄弱,皮肤屏障功能不是很强,可以将肚脐上的药物快速的进行吸收,并可以快速的将药物渗透到人体中,对药物的吸收效果比较好。除此之外,由于肚脐周围的脂肪组织比较少,周围的血管数量较多,因此将药物放置在患儿的肚脐上时,可以快速的药物作用于患儿的体中,并且能够起到一个较好的治疗效果。除了通过外敷的方式治疗以外,还需要将以上药物通过口服的方式服用以后,与外敷用药相结合,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相对于常规的西药来说,蒙药内服外敷疗法的安全性比较高,患儿用于治疗腹泻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比较小,不会对患儿的身体产生额外的伤害,因此这种治疗方式能够更加快速的促进患儿的疾病恢复。除此之外,腹泻患儿使用蒙药内服外敷疗法治疗以后,疾病复发的概率也比较小。因此将以上药物联用,对患儿进行内服外敷治疗,可对患儿起到促进各项临床症状快速缓解改善的良好效果。
根据上文研究内容显示,在小儿腹泻病患儿中采用蒙药内服外敷疗法进行相关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西药治疗,可有效缩短患儿大便形状及次数恢复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以及呕吐终止时间,达到全面提高临床疗效的作用,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小儿腹泻病患儿中应用蒙药内服外敷疗法进行相关治疗,可有效缩短患儿大便形状及次数恢复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以及临床症状恢复时间,达到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保障患儿身体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的最终目的,因此,该方法值得被临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