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还兵
(天门市中医医院,湖北 天门 43700)
中风即脑卒中,作为现阶段常见脑血管疾病之一[1],其隶属于神经内科的一种疾病,对于人类健康具有一定危害,临床症状表现为偏瘫,同时部分患者表现为语言功能障碍,对于中风患者来说其致残率和死亡率较高,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整体医疗负担。中医理论认为中分是由于饮食不节、精气亏虚、肝肾不足与情志失调所致,造成患者脏腑功能失调,产生风、痰、瘀、火等内在病理因素,在情志剧变或劳倦内伤、跌仆努力等作用下这些因素会出现气血逆乱的情况,上犯大脑在成血溢脑脉之外或者脑脉痹阻而引发中风病。
1.1 一般资料。参与本次研究的中风后遗症患者其就诊时间在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之间,其中全部患者经过严密检查,确诊为中风后遗症患者,临床具体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半身不遂,语言不利,口眼歪斜,排除了患有其他疾病的患者,所以患者知情同意并且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根据实施治疗的方法不同,可以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中的中风后遗症患者其年龄为45-71岁。其病程在2个月至1年。观察组中的中风后遗症患者年龄为46-70岁。其病程在2-15个月。
1.2 方法
1.2.1 对照组:两组患者都进行了常规性的身体检查,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西药进行治疗,口服阿司匹林(国药准字J20080078,生产企业Bayer S.p.A.),一天一次,每一次100毫升静脉滴注胞二磷胆碱钠(国药准字H22026207,生产厂家吉林百年汉克制药有限公司)[3],一天一次。对于对照组来说,采用常规针灸治疗方式,首先对患者进行针灸部位的消毒,采用28号毫针,在患者前斜线1/5的位置进行刺入,在2/5的位置再次进行刺入,深度大约为1.5寸左右。对患者的穴位进行选取,穴位包括风池、地仓以及颊车等,随后对患者的上肢部位的穴位进行选取,其中包括合谷、曲池、伏兔等部位,对于下肢部位包括三阴交、阳陵泉等部位。除此之外,还包括瘫痪侧。通过选取28-32号毫针,进行患者的针刺,其大概为2.5寸左右进行30分钟的留针。隔10分钟后进行针刺,一周进行6次针刺。
1.2.2 观察组
1.2.2.1 小续命汤:观察组在两药治疗基础之上给予小续命汤进行治疗,具体治疗的方法如下,所有患者观察组患者给予小续命汤进行治疗,其中包括炙甘草3 g,生麻黄、细辛、蝉蜕、制附子各6 g,防风、赤芍、苦杏仁、川穹各9 g,除此之外还包括桂枝12 g。在本次治疗中通过将两组配方中的中药以温水进行气耗30分钟后进行水煎,一天一次,共分早晚两次服用,量足,以4周为一个周期。
1.2.2.2 针刺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服药期间加上针刺法治疗,其同于对照组[2]。
1.2.3 对照组:康复治疗,对于观察组来说在针灸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康复疗法。第一,采用心理康复护理。通过对患者进行交流沟通,从而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通过给予患者鼓励支持,以此来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第二,通过对患者的肢体功能进行护理和训练,减少偏瘫的致残率[3]。对于患者来说,良好的姿势和体位训练可以使患者的肢体痉挛模式得到改善。通过采用病理预防模式能够促进其肢体的功能恢复,在现阶段的偏瘫肢体功能训练中屈膝、肩关节前伸以及腕关节都作为常用姿势,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此方式的训练,可以让患者采用侧卧姿势,同时躯干向后旋转。为了防止患者疼痛应随时进行自身的调整,从而对患者的体位进行改变,提升训练及护理功能。第三,对患者的坐姿站姿等进行护理,对于偏瘫患者来说,可以进行坐姿站姿的训练。通过护理人员的帮助,患者可以采用双手扶床或椅子进行患者屈膝动作的调整。通过选取适宜高度在对作为平衡点,在和他人的配合才采用下蹲等动作提升患者的肌肉锻炼效果。
1.3 疗效标准。通过对患者进行,治疗前和治疗完成后的效果对比。通过采用运动功能量表进行评估,对其治疗后运动功能以及患者的握力和相关作业完成时间进行比较,随后进行效果的比对。统计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其指标包括:显效、有效与无效,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本实验获取到的真实数据储存在相应表格内,集中开展高斯分布处理,数据分析软件为SPSS 21.0,[n()]为均值,使用t检验;[n(%)]为百分率,使用(χ2)检验,将0.05作为界限,以P<0.05为标准判定统计学意义。
2.1 观察组治疗前和对照组的运动功能以及运动完成时间和手臂握力无基本差异,对于其治疗后2周以及治疗后5周的运动功能以及运动完成时间和手臂握力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评分比对()
表1 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评分比对()
组别 例数 时间 运动功能 运动完成时间手臂握力(kg)对照组 35治疗前 3.41±0.68 21.35±19.23 7.3±2.1治疗后2周 3.62±0.64 16.32±11.25 7.9±1.1治疗后5周 4.23±0.84 8.35±7.46 9.6±2.1观察组 35治疗前 3.53±0.72 21.32±11.25 7.6±2.1治疗后2周 3.63±0.67 12.42±6.48 8.6±1.3治疗后5周 4.21±0.72 6.42±3.41 10.2±1.4
2.2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组显效人数与有效人数高于对照组,无效人数低于对照组。整体有效率观察组(97.1%)高于对照组(71.4%)(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中风作为一种急性疾病,多发于中老年患者,其中临床表现为口角歪斜,整体生活质量相对较低。对于中风患者来说,应进行及时治疗,以此来提升整体的效果。对于中医治疗中,中风恢复期主要症状为痰浊淤血,治疗原则为活血化瘀,通过进行患者穴位的选取,取阳陵泉、风池穴进行针刺治疗,随后进行通络舒经。在给予合谷穴以针刺的基础上,能够促进患者脏器的调节。
小续命汤是临床上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普遍方法,对于气滞血淤,通络阻碍,正气亏虚的治疗效果显著[7],配合针灸展开治疗可以通畅气血,使得精气通畅,针灸与药物共用,辨证论治,可以疏通经络,保证脑组织的血液供应,促进患者早日进行康复。其中小续命汤出自《金匮要·中风历节篇》中麻黄汤加当归、人参、干姜、甘草各3两[8-9],其中川穹1两。其中当归、川穹能够养血调营,石膏、杏仁清热宣肺,干姜具有温中散寒的作用,对于四肢偏废者加入桂枝等,采取小续命汤治疗中风后遗症时应当严谨关注。因为本方所针对的症状是因为气血气虚所导致,以正气亏虚为主,可再逐步进行加量,在使用药物的时间之上,有脑缺血症状的患者可以在症状得到控制一周之内,过早进行治疗可能会导致脑部再次出血,本方可适用于患者意识清醒,体温正常的患者,口服治疗的效果显著,本方正气为亏虚者谨慎使用或阴虚血热这都需要,严禁使用[10]。
本文上述研究表明,观察组治疗前和对照组的运动功能以及运动完成时间和手臂握力无基本差异,对于其治疗后2周以及治疗后5周的运动功能以及运动完成时间和手臂握力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显效人数与有效人数高于对照组,无效人数低于对照组。整体有效率观察组(97.1%)高于对照组(71.4%)(P<0.05)。可见,就中风患者,通过实施中医针灸+小续命汤联合治疗方案,可确保疗效,改善患者偏瘫症状,确保其运动能力。针灸+药物治疗方案,可做到标本兼治,双管齐下。
综上所述,该方法治疗中风后遗症,能够有效提升治疗的有效率,改善患者各种后遗症症状,大大提升患者的生活能力与神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