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邹殿伟
在巴西境内的亚马逊河流域内,生活着凶猛的食肉动物南美鳄。南美鳄生性霸道,牙齿尖锐,攻击范围囊括森林中的所有动物,就连令人们谈之色变的森蚺,在一番短暂搏斗后也往往成为其腹中美食。
南美鳄之所以能制服体型比它大得多的动物,有赖于它的独家捕猎绝招。当其他动物走近河边时,隐蔽于暗处的南美鳄会突然蹿出,张开血盆大口咬住猎物,然后抱着猎物不停翻滚。哪怕是力大无比的野牛或丛林巨蟒,均在南美鳄这种独特捕猎技巧的折腾下被拖得奄奄一息,最后只剩下挨宰的份了。
按理说,几乎没有天敌的南美鳄种群应该不断繁衍扩大,但是事实恰恰相反,其近些年的数量非但没有增加反而骤减。如果不是巴西政府大力保护,恐怕它们称霸亚马逊雨林只能成为历史。生物学家通过调查,发现原因很简单:南美鳄竟然败给了印第安猎人。
原来,聪明的印第安猎人发现了南美鳄与众不同的捕猎技巧后,便发明了一种捕捉它们的方法。他们把异常结实的树藤连一起,在其一端拴上山羊作为诱饵赶至河边,当南美鳄咬住山羊后,感觉有东西在束缚自己,遂施展出翻滚本领试图摆脱束缚,没想到树藤越缠越紧,直至它再也不能动弹。这时,印第安猎人便可上前轻而易举地捕获它了。
其实,南美鳄只要放弃山羊,就有机会摆脱困境,可是它们至死也不知放弃使用自己的看家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