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偏瘫患者综合性康复治疗效果观察

2021-01-04 23:27袁茜茜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1年13期
关键词:偏瘫神经内科康复

袁茜茜

摘要:目的:评价神经内科偏瘫患者综合性康复治疗效果。方法:2014年1月~2015年6月,外科采用综合性康复治疗偏瘫患者81例纳入综合组,同期收治的卒中后偏瘫患者70例,纳入对照组。结果:3个月后,综合组与对照组FMA、ADL、MMSE评分高于治疗前,综合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科偏瘫患者综合性康复治疗非常必要,可提高康复效果。

关键词:神经内科;偏瘫;康复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13--01

偏癱是神经内科常见病,多见于卒中后。我国卒中发病率约为120/10万,年新增患者200万例,且仍逐年上升。卒中后偏瘫发生率高达55%~75%,患者易肢体痉挛、半身麻木为主要症状表现,一旦并发,患者完全康复的几率明显下降,多伴有不同卒中后遗症,部分甚至丧失生活能力,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需注意的是,我国卒中康复水平仍相对较低,有报道显示仅10%的卒中患者接受过专业的康复指导,卒中偏瘫康复也尚无规范化的路径可供遵循,总结经验非常必要[1]。2014年1月~2015年6月,外科采用综合性康复治疗偏瘫患者81例,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81例患者,纳入综合组,其中男50例、女31例,均为卒中后偏瘫,年龄57~74岁、平均(67.3±7.0)岁。脑梗死60例、脑出血21例。左侧偏瘫32例、右侧49例。部分患者可单手进食或洗漱,但出现翻身困难。坐位平衡等级0-2级。偏瘫肢体Brunnstorm分期Ⅰ-Ⅲ级。另选择同期收治的卒中后偏瘫患者70例,纳入对照组。两组患者年龄、病情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基本的良肢位摆放,选择性开展肢体被动、主动训练,联合误咽功能障碍等对症治疗特殊类型功能障碍。部分患者进行电刺激治疗。以运动康复为主,在保守治疗生命体征平稳且持续24h后,便可开展早期康复训练。一般在卧床期间,便可开展小关节训练,如指趾关节训练,而后逐渐向大关节、肌群训练过度,从被动训练向主动训练过渡。及早开展患侧的康复训练,及早开展腕关节背伸与屈曲训练、前臂旋前与旋后训练、手抓握与手指摆动训练,以尽快恢复偏瘫侧肢体功能。部分患者联合镜像疗法,集中精神,想象患肢无障碍,健侧主动运动,患侧可在器械配合下相同的训练动作[2]。普遍训练方法:每日1组,包括10次坐位训练、10次坐位站位转换、5次立体平衡训练,待患者步行能力逐步恢复后,进行步态训练,逐步分解步行动作。手部训练可结合搭积木等趣味训练方法,每日患受伸展训练需保证30min以上。每周保证6次运动康复训练。

1.2.1综合征

积极治疗其它可引起功能障碍疾病,如对于膝骨性关节炎,可配合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提升肢体运动功能。在对照组基础上,据家属经济状况、接受能力、适应证联合针灸、推拿治疗。(1)按摩:据偏瘫肢体、部位选择合适的按揉手法。以上肢偏瘫痉挛为例,医师与患者虎口较握,医师指按压曲池、少海、内关等腧穴,按揉5min左右,同时托住患者肘部,开展肩、臂、腕功能训练。若肢体瘫痪较严重,配合脊柱推拿治疗,仰卧位,顺督脉走形方向摩法整理脊柱,有温热感即可,据瘫痪部位选择相应的脊神经后根体表投影点,按法刺激5~10min,同时配合被动训练。黑鬼豆油涂抹关节。揉法按揉患肢,每次8-10次,1日1次。(2)针灸:辩证取穴针灸治疗,肝肾阴亏证,取肝俞、肾俞、三阴交、太溪,血海、阴陵泉、阳陵泉、梁丘为配穴,阳虚寒凝证,取穴命门、大椎,手三里、手五里、尺泽、曲池为配穴,若为肺脾气虚证,取肺俞、脾俞、足三里,丘墟、解溪、昆仑为配穴。主穴补法,配穴平补平泻法。留针30min,每次1次。(3)心理康复:开展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

1.3观察指标

分别在康复前、30日后,分别FMA量表、Bathel指数、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分患者总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ADL)、认知功能。

1.4统计学处理

收集数据建立WPS xls数据表,以SPSS18.0软件进行数学统计,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个月后,综合组与对照组FMA、ADL、MMSE评分高于治疗前,综合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卒中偏瘫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需及早开展积极的康复治疗,否则可能导致患侧“习惯性废用”,增加恢复难度。传统的康复训练,以必要的良肢位摆放、对症治疗吞咽功能障碍等为主,内容相对简单,康复治疗内容少。观察组在常规运动康复治疗基础上,配合积极治疗其它可引起功能障碍疾病、针灸、推拿,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FMA、ADL、MMSE评分恢复更明显,对于减轻照料者负担,预防褥疮等卧床相关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推拿、针灸等操作简单,易于推广,其中推拿易于掌握,在家中便可开展,且这些康复方法被证实确实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如脊柱推拿,通过神经支配原理,调理脏腑,兴奋中枢,增强脊髓活动、神经支配能力,进而减轻功能障碍。

综上所述:神经内科偏瘫患者综合性康复治疗非常必要,可提高康复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康复学组,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办公室.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2011完全版)[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2,18(4):301-318.

[2]王朴,郭毅,张君梅,等.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后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康复效果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11(5):529-539.

猜你喜欢
偏瘫神经内科康复
神经内科护理中脑卒中康复护理体会
神经内科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的临床观察
康复护理在脑外伤后遗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脑卒中早期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疗效分析
针刺联合中药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观察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