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母亲”11年后为何仍然击中人心

2021-01-04 15:03
文萃报·周五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砖厂烟叶桃园

2月2日,《新华每日电讯》的独家报道《11年前那位感动中国的“春运母亲”,找到了!》在全网刷屏,登上各大网站热搜热榜。肩背比人还高的超大行囊,左手拎着破旧双肩包,右手揽抱着襁褓中熟睡的孩子,眼神刚毅坚定地望着前方……11年前,这张“春运母亲”的经典照片曾震撼了亿万国人,很多人因此走进了公益、慈善、扶贫的行列;今天,在春运开启之际,“春运母亲”终于找到,尤其是她令人欣喜的生活变迁,再次击中了人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找到“春运母亲”

2010年1月30日,当天全国进入春运的第一天。新华社记者周科在南昌火车站广场拍下了这一张照片,就是在那一天,这张名为《孩子,妈妈带你回家》的照片被新华社摄影部的编辑含泪编发,在当晚海量春运照片中直击人心,被数百家网站和报纸选用。

11年来,每到春运,人们总会想到这位中国母亲;每逢母亲节,网友便会发布这张照片来颂扬母爱。11年来,众多的询问和反馈,让记者开始后悔当年“没有留下那位母亲的联系方式”。在众多网民和关注者不断发来的相关信息里,也让周科开始了一场漫长的寻找。随着信息一点点地拼凑,照片一张张地对比,不久前,当年那位母亲,轮廓越来越清晰:巴木玉布木,32歲,彝族人。

2021年春节前夕,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瓦岩乡桃园村,围坐在火塘旁,伴随着跳动的火苗,周科终于结束了寻找,与11年前那名自己镜头里的年轻母亲相遇了。见到巴木玉布木时,她笑得灿烂,看不出岁月的沧桑。她的身后,是刚刚建好的新房,钢筋水泥结构,结实的板材门窗。

10年前,位于全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的桃园村,苦日子并非巴木玉布木一家。“不外出打工,光靠几亩地能吃饱就算不错了。”桃园村第一书记刘剑说,“村里土地贫瘠,不少还悬在半山腰上,播下一颗种子不见得能长出一粒粮食。要是遇上洪涝干旱,一年的收成就没了。”曾经,每到雨季,屋外大雨,巴木玉布木的土坯房里便是小雨。雨水落在地面不打紧,可时常会滴落在床上打湿被子,一家人都睡不了觉。2009年,二女儿出生,嗷嗷待哺中,巴木玉布木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出去打工!

就地创业 成功脱贫

在巴木玉布木的记忆里,那是她第一次走出大凉山,第一份工作便是在南昌一家烧砖厂搬砖。“砖厂打工一个月能挣五六百块钱,不多,但比家里种地要强。”巴木玉布木说,白天上班,她就背着女儿一起搬运红砖。女儿在肩头睡着了,就把她放在一旁,自己一边干活一边看着她。巴木玉布木没念过一天书,更不会讲普通话,连火车票也是同村人代买。霓虹灯下的招牌、路边的标识等,周边的一切对她来说都视而不见。在砖厂,她的活动范围很小,除了上班、带孩子和睡觉,砖厂就是她的全部。

在砖厂打工期间,巴木玉布木最头疼的事是二女儿经常生病。在老家遇到这种情况,她会带孩子去镇上医院看病。但只身在外,她不知道怎么去医院,唯一能做的就是回家。2010年1月30日,记者在南昌火车站拍摄的那位背负大包、怀抱婴孩匆忙赶车的年轻的母亲,正是巴木玉布木。她说,那是她结束在南昌5个月打工生涯,赶着返回大凉山老家的一幕。

正当巴木玉布木和丈夫打算重新外出打工的时候,村干部反复提及的“精准扶贫”让夫妻俩看到了希望。起初,巴木玉布木并不懂什么叫“精准扶贫”。但她看到,桃园村的土地上“长”出了许多烟叶大棚,不少村民忙前忙后。巴木玉布木一打听,一亩烟叶能挣好几千块钱,这不比在外打工差。于是,她与丈夫把家里的6亩地全部改种了烟叶。第一年,因技术不好、经验不足,夫妻俩仅挣了五六千元,但他们看到了增收的希望。通过学习,巴木玉布木夫妇种植的烟叶产量成倍增加,年收入从几千元增加到几万元,种植面积也从当初的6亩增加到15亩。2020年,巴木玉布木家年收入达到10万元,其中工资性收入3万元、家庭生产经营性收入7万元,成功实现脱贫。(摘自《新华每日电讯》2.2)

猜你喜欢
砖厂烟叶桃园
郴州烟叶自动化收购模式探讨
桃花
“室”外桃园
晒烟叶
烟叶饲喂山羊要小心谨慎
免费为止
越多越便宜
砖坯
砖坯
看烟草示范区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