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轩
1778年,一名叫杨太钊的福建人随英国商船来到了印度加尔各答。通过资料考证,他是第一个到印度定居的客家人。当时的英国总督华伦哈斯丁想办一个糖厂,但是没有成功。杨太钊声称自己有方法办糖厂,获得了总督的批准。
后來他回到中国,在1782年带领100余名工人到加尔各答办厂。经过代代繁衍,逐渐落地生根。
鸦片战争后,清朝民生更加艰难,一些广东、福建、湖北人陆续漂洋过海到印度定居。其中,又以广东梅州的客家人最多。
华人们操着不同的方言,多从事种姓制度下贱民阶级的工作,比如洗衣、镶牙、制鞋。他们在分工的夹缝中艰难求生,却硬生生闯出了一番天地。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本土生产的皮革供不应求,于是在加尔各答的塔坝设立皮革厂。客家人敏锐地发现了商机,他们也开始制作皮革。
长达800多年的德里苏丹国和莫卧儿王国,君主都信奉伊斯兰教,留下了大量的穆斯林。他们没有种姓制度的束缚,可以杀牛宰羊,但他们不懂制革技术。左右逢源的客家人于是开始了崛起之路,他们从穆斯林手里购买生皮原料,做着印度教徒不能做的工作。先是小型的家庭作坊,后来演变成了工厂。
上世纪50年代,客家人已经在塔坝建立了64家皮革厂。曾一度垄断了印度的皮革业。但一个突发事件打破了所有的宁静。
1962年,印度悍然侵犯中国领土后被击退。印度华人一夜之间成为众矢之的。华人财产被冻结,工厂关门,数千人被当作间谍抓起来。后来中印关系缓解,华人们选择了忍耐,继续从事皮革生意。上世纪70年代,由于物美价廉,客家人生产的皮革远销欧洲,积累了巨额的财富。他们不断扩大规模,引进新式机器,并革新技术追赶欧美国家。但到了90年代中期,当地政府认为皮革厂造成了严重污染,因此责令厂家整改,并搬迁到20公里开外的新工业园区。
但搬迁的难度实在太大,经此打击后,许多华人为了自己和子女的前途考虑移民,在印的华人日渐凋零。
(摘自《炎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