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珊,王春娟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唐山 063299)
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下,河北省整体出口情况依然保持良好态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跨境电商潜力十足。作为对外贸易的新业态、新模式,跨境电商凭借在线交易、非接触式交货、供应交易链条短等优势在疫情影响中快速发展,加之河北省已有唐山、石家庄、雄安等跨境电商试点城市和地区,这不仅加速了数字化贸易的进程,而且促进了跨境电子商务供应链、产业链的整合升级。因此,“后疫情”时代背景下外贸企业势必借助跨境电商获得自救和发展,而对于跨境电商技能人才的培养也是外贸企业发展的关键。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本文选择线上问卷调研和电话访谈等方式对河北省内的30多家外贸企业进行跨境电商技能人才现状分析,共发放调研问卷40份,收回36份,问卷有效率达到90%。此外,电话访谈12人,有效访谈率为100%。
本次共计调研40人,调研对象分别为外销经理(占比为50%)、外贸业务员(占比30%)、跨境电商平台运营人员(占比20%)。
1.1.1 年龄分布情况
本次调研将调研对象的年龄分为25~35岁、35~45岁、45~55岁,55岁以上等4个阶段。调查数据表明(如图1所示),中小型外贸企业中跨境电商人才趋于年轻化态势,以25~35岁年龄段的人数较多,比例占到60%。这也充分体现出跨境电商是一种新生业态,年轻人具备的知识结构、接受能力以及综合素养能够适应该行业的发展。
图1 中小型外贸企业跨境电商人才年龄层次分布
1.1.2 专业及学历结构
从调研结果来看,跨境电商从业者所学的专业以国际贸易、商务英语、电子商务为主,所占的比例为45%、15%、25%,其它相关专业占到了15%。而从学历结构来看,研究生、本科、专科的所占的比例分别为5%、35%、60%。其中,研究生一般在外贸企业从事管理部门工作,比如公司经理、外销主管等;本科毕业生由于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和跨境电商平台操作知识,因此从事外贸业务员岗位的居多;专科层次的学生更多从事外贸跟单、跨境电商客服、跨境物流等岗位。
本次调研以中小型外贸企业为主,通过问卷、电话访谈发现,外贸企业所需要的跨境电商技能人才类型主要涉及到电子商务和国际贸易两大领域,既需要网店运营与推广、跨境电商物流、网店美工、商品拍摄、网店客服等专业型人才,又需要能够掌握国际贸易综合知识、跨境电商运营技能,具备跨境电商平台实操能力的综合型人才。此外,由于跨境电商涉及到多个国家和地区,从业者还要充分了解海外目标用户的消费理念、传统文化、消费习惯、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等,要具备较强的跨文化沟通交流能力和创新意识。但调研的实际情况是,30家外贸企业中的85%的跨境电商从业人员具备的知识结构较单一,不能满足跨境电商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公司业务的开拓和发展。因此说,未来需要的跨境电商人才将会从具有碎片化知识结构逐步向复合型的“一岗多能”的方向迈进[1]。
在调研河北省外贸企业发展跨境电商过程中发现,这些企业或多或少都存在着跨境电商技能人才问题。
通过对河北省30家开展跨境电商的外贸企业进行调研发现,这些企业为摆脱疫情带来的冲击,正逐步由线下传统贸易方式向线上平台交易转变,由此也带来了对跨境电商技能人才的需求。通过调研统计,30家外贸企业跨境电商技能人才总缺口达到260人,平均每家外贸企业缺口达到8.7人。其中,以运营阿里巴巴国际、敦煌网等B2B跨境电商店铺的企业占比为40%,以在第三方区域性的跨境电商平台经营进出口业务的企业占比为30%,如唐山市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等,其余外贸企业则利用速卖通、亚马逊、WISH等B2C或C2C平台开展跨境电商进出口业务。随着后疫情时代经济的复苏、外向型经济的不断发展,跨境电商人才的缺口规模将呈现扩大之势。
外贸企业要想顺利开展跨境电商业务,需要的跨境电子商务技能人才不仅要掌握国际商务英语、清关通关、跨境电商支付、跨境电商物流等国际贸易基本知识,还要懂得跨境电商店铺运营与推广、电子商务数据分析、网店客服等电子商务专业技能。通过调研发现,多数中小型外贸企业为摆脱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外贸订单冲击,逐步把注意力转向跨境电商业务。这些企业面对跨境电商技能人才储备不足的难题,纷纷进入人才市场进行招聘,但是却难以找到合适的人才,究其原因是目前跨境电商技能人才需求和劳动力供给之间存在着结构性不平衡[2]。一方面,从本科、高职院校毕业进入人才市场求职跨境电商相关岗位的数量逐年增加,他们面临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外贸企业难以招聘到适合本公司跨境电商岗位需要的毕业生,这种矛盾在一定时间内会持续存在。
通过调研发现,多数中小型外贸企业不能从外部招聘到合适的跨境电商技能人才,也不愿意加大对公司内部员工的培养力度。原因是安排企业员工参加跨境电商培训的周期较长,不仅要承担培训费用,而且也会增加由于培训带来的工时损失。同时,参训的员工从接受理论培训到实践操作运营也需要很长时间和实践经验的累积。这些都会增加企业对跨境电商人才的培训投入,提高企业的运营成本。此外,跨境电商从业人员的流动性较大,这也是外贸企业不愿大力培养跨境电商人才的原因。
跨境电商虽然在我国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各跨境电商平台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这就需要高校尽快建立相对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以适应行业发展对人才数量和质量的需求。但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2019年以前,教育部还未开设跨境电子商务专业,河北省部分高校只是在国际商务、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等专业增设了跨境电商方向,这样在撰写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时不能充分考虑跨境电商岗位需求、职业能力的需求。另外,跨境电商专业师资力量薄弱,多数专任教师主要来自国际贸易、商务英语、计算机应用以及电子商务等相关专业,难以构建体系化的理论知识框架。并且,高校学生缺乏跨境电商实战经验,仅靠校内的模拟软件和偶尔的进企实训难以完成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综上来看,高校要建立相对完善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体系还要经历一个过程。
疫情以来,越来越多的外贸企业意识到发展跨境电商的重要性,而如何为外贸企业培养跨境电商技能人才,也是“后疫情”时代河北省外贸企业向跨境电商转型的关键因素。
近年来,国务院先后在唐山、石家庄、雄安新区设立了跨境电商综合实验区,并出台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鼓励跨境电商的繁荣发展。2019年8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在河北省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引导商务数字经济、商品贸易、国际物流等示范发展。从中可以看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已成为河北省经济增长新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其中,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充分利用这一极为有利的发展时机,地方高校应联合政府进行深入调研,充分掌握快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结构,制定符合满足地区经济、适合外贸企业跨境电商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实现无缝对接式培养,为河北外贸企业向跨境电商的转型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
为了应付新冠肺炎疫情对河北省外贸企业的冲击,缓解企业面临的库存压力和生存危机,使企业能够在跨境电商快速发展的浪潮中搏得一丝生机,河北省应以政府为主导联合校行企加大对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力度。首先,政府应出台一系列的人才引进补贴政策和措施,制定相应的跨境电商技能人才培养标准,为企业留住跨境电商技能人才提供政策保障[3];其次,政府应联合当地的高校、跨境电商行业协会,同时邀请阿里巴巴国际站、速卖通、亚马逊、eBay等平台运营专家为外贸企业开展一系列跨境电商技能人才培养活动。比如唐山市跨境电商试验区自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开展了为期半年的“助企育才”活动,通过平台直通车直播课堂形式为外贸企业培养跨境电商人才,从而实现传统外贸企业向跨境电商的顺利转型;最后,政校行企应四方联动,协同育人,助力企业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和人才绩效评价体系,增加人才后续储备,降低中高级跨境电商人才的流失率。
借助政校行企协同育人机制,高校应与知名跨境电商平台企业、当地中大型的跨境电商公司合作共建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基地。首先,该基地通过整合高校和跨境电商企业的优势资源,建立集高素质、高技术技能于一体的师资团队,共同研发实训和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全面深入的理论剖析和实操指导。其次,该基地应当构建在线的跨境电商培训体系,对学生进行远程的辅导和培训,逐步增强学生的毕业就业能力,填补传统外贸企业向跨境电商转型带来的人才缺口。最后,该基地应探索更多的校企合作模式,推进外贸企业的发展。比如对参加培训的优秀学生提供在知名跨境电商企业实习的机会,真正为企业和人才搭建沟通的桥梁。总之,通过基地培养能够形成一种长效的运行机制,有助于实现校企优势资源互补,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为河北省外贸企业培育出更多高素质应用型的跨境电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