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的本草考证△

2021-01-04 02:26兰金旭王静张飞练从龙詹志来陈随清
中国现代中药 2020年11期
关键词:本草功效植物

兰金旭,王静,张飞,练从龙,詹志来,陈随清*

1.河南中医药大学 药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2.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药学系,河南 郑州 450003;3.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药资源中心 道地药材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北京 100700

韭AlliumtuberosumRottl.ex Spreng.为百合科葱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既为日常蔬菜,又是常用的中药材,以韭、韭根和韭菜子等部位入药,具有补肾、温中、散瘀、解毒和防虫等作用,收录于历代的本草著作中。近年来,有学者对本草著作涉及的韭进行初步分类,探讨韭菜子的炮制历史沿革,分析了韭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等[1-3],但关于韭的基原、采收加工、产地品质等缺乏系统总结。尤其是近代韭、韭根作为中药材使用较少,仅韭菜子作为常用药材。本文根据韭的历代本草记载,总结韭的名称、基原、采收加工、产地品质及性味归经、功效等,系统梳理韭的应用历史,以期为韭相关的标准制定和临床使用及韭的开发提供参考。

1 释名

关于韭的记述,始于夏商周的《夏小正正义》中的“祭韭”“囿有见韭”[4]。春秋时期《诗经·豳风·七月》中“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5];韭类植物在春季发芽,象征一年的起始,因此把韭作为祭祀用品使用。关于韭的名字来源,东汉《说文解字》中“菜名。一种而久者,故谓之韭。象形,在一之上。一,地也。此与耑同意。凡韭之属皆从韭”[6],认为韭为象形文字,下面的“一”表示地,上面的“非”为植物的象形;可多次收获,也具有“一种而久者”的音义。《中国植物志》等现代文献仍沿用韭的名称[7]。韭的异名最早出现于战国时代《礼记·曲礼》中,由于鳞茎簇生,白色粗壮,寓意美好,古人在祭祀过程中称之为“丰本”[8]。唐代《本草拾遗》由于韭的温补作用,称之为“草钟乳”[9]。唐代的《药谱》[10]、清代的《本草述》[11]根据韭的壮阳的作用,分别起名为“起阳草”和“壮阳草”。宋代《尔雅翼》[12]、元代的《农书》[13]中根据韭管理简单和生长时间长的特点,命名为“懒人菜”和“长生韭”。《广西药用植物图志》根据叶的形状,称之为“扁菜”[14]。但在大多数本草文献仍以韭为名。

2 基原考证

2.1 春秋至五代十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诗经·豳风·七月》《礼记·曲礼》中的韭多次出现,先秦《山海经》中也有“无草木,多葱韭”及“其草多韭”等多处关于野生韭的记述[15],但都没有形态描述。西汉《史记·货殖列传》中描述秦汉时期“若千亩卮茜,千畦姜韭”[16],表明韭在秦汉时期已经有人工栽培。东汉《汉书·循吏传·召信臣》中“百本薤、五十本葱、一畦韭……太官园种冬生葱韭菜茹”[17]的薤、葱和韭同时出现,而梁代《本草经集注》把葱、韭和薤列为不同的药材,说明3类植物在汉代已经分开[18]。唐代《新修本草》中“此菜殊辛臭,虽煮食之,便出犹奇熏灼,不如葱、薤熟则无气,最是养性所忌也”[19],进一步说明韭、葱和薤已经具有不同的功效。韭的生物学特性描述首次出现在北魏时期《齐民要术》中,其“根性上跳……韭性内生,不向外长……韭者懒人菜,以其不须岁种也”等特点和百合科植物韭A.tuberosum也相似[20]。在这一时期,虽然葱属的薤、葱和韭已能够分开,栽培的韭A.tuberosum也可能已经驯化,但都缺乏形态学描述。这一时期的行政区域大致在黄河、长江中下游一带,结合《中国植物志》中韭类植物的分布,推测这一时期的韭可能为葱属根茎组、合被组中的形态相似种群混合体。

2.2 宋元时期

宋代《本草图经》中有“初生如麦,秋深抽茎着花,乃菜种之最久者,故谓之韭。故圃人种莳,一岁而三四割,其不伤,至冬埋培,而复生,信一种而久者也……又有一山韭,形性亦相类,但根白,叶如灯心苗,《尔雅》所谓羊六切,山韭”[21]等描述,其中幼苗形态和小麦相似、植株秋季开花的特征(图1A),和《中国植物志》中韭的条形叶、花果期7—9月的描述接近,插图中植物的叶片也符合韭条形叶的特点(图1B)。《本草图经》中描述的山韭和韭形态相似,区别在于根比韭根白,灯心苗状的叶可能为圆形或偏圆形,表明山韭为另外一个植物种。与宋代《尔雅注疏》[22]、《开宝本草》[23]中所引用的先秦《尔雅》[24]中“蒮,山韭”就是“生山中者”的野生的韭的观点不同。而《宝庆本草折衷》中“一名蒮,生处处有之,及圃人种莳。生于山者名薁,一名山韭。薁,羊六切”的描述[25],直接把蒮和韭等同起来,山韭则命名为薁,和《尔雅》中的“蒮”为同一物种。元代《日用本草》记载:“圃中种者是韭,山中生者名蒮”[26]。从以上可以看到,《本草图经》中韭和山韭已经分为2个物种,但其他本草的记载仍不明确。这个时期的主流种类可能为韭A.tuberosum,山韭、蒮和薁应该是另外的物种,其根白、叶圆,植株较小,可能为叶圆柱状或近半圆柱状的合被韭A.tubiflorumRendle。

2.3 明代

明代《救荒本草》中出现了背韭、柴韭、野韭和薤韭等可食用韭种类的描述[27](图1C-F),但缺乏关于韭的记录。这4类韭多生于辉县太行山,根据《河南植物志》《中国植物志》的相关描述和书中插图,推测“叶颇似韭菜而甚宽大,根似葱根味辣”的背韭和叶狭条形至宽条形、肥厚的山韭A.senescensL.相似。“苗叶形状如韭,但叶圆细而瘦,叶中撺葶开花如韭花状,开小粉紫花,似韭花状,苗叶味辛”的柴韭和叶半圆柱状、较细且花紫色的矮韭A.anisopodiumLedeb.相似(图1G)。“形状如韭,苗叶极细弱,叶圆比柴韭又细,小叶中撺葶开花如韭花状,粉紫色,苗叶味辛”的野韭和植株矮小、叶片更细的细叶韭A.tenuissimumL.相似(图1G);“叶似蒜而颇窄狭,又似肥韭叶微阔,开花似韭花,颇大,根似韭根,甚味辣”的薤韭和叶宽条形、伞形花序松散的天蒜A.paepalanthoidesAiry-Shaw相似(图1H)。

明代《食物本草》中也出现了关于韭的描述,“韭丛生丰本,长叶青翠……八月开花成丛……九月收子,其子黑色而扁”[28],其韭丛生、叶绿色,秋季开花结果的特点和百合科植物韭A.tuberosum相似。《食物本草》还把宋代的“山韭”单独列出,描述与《本草图经》相同,推测其基原还是合被韭A.tubiflorum。《食物本草》中记载山韭中还有一种为“野生水涯,叶如韭而细长”,以及孝文韭、诸葛韭等,描述简单,基原无法确定。《药性粗评》中“秋初发苔,开白花,成丛,结黑子如米大……其根成丛,可以分布种之,秋冬初采子”[29],详细描述了韭开花结籽的过程。明代《本草品汇精要》也引用了宋代《本草图经》中韭的描述,绘图中韭的条形叶、伞形花序的特点和百合科植物韭A.tuberosum相一致[30]。《本草纲目》[31]和《本草原始》[32]关于韭的描述相同(图1I-J):“韭丛生丰本,长叶青翠。可以根分,可以子种。八月开花成丛……九月收子,其子黑色而扁”。但《本草纲目》插图中韭的花葶较短,花序特征不明显;《本草原始》插图条形叶、伞形花序明显,与百合科植物韭A.tuberosum的形态特征符合。

注:A.《本草图经》(韭);B.《中国植物志》(韭);C.《救荒本草》(背韭);D.《救荒本草》(柴韭);E.《救荒本草》(野韭);F.《救荒本草》(薤韭);G.《中国植物志》(细叶韭、矮韭);H.《中国植物志》(天蒜);I.《本草纲目》(金陵本韭);J.《本草原始》(韭);K.《植物名实图考》(韭);L.《中国药学大辞典》(韭);M.《植物名实图考》(山韭);N.《中国植物志》(多星韭)。图1 不同历史时期本草典籍中韭的绘图

2.4 清代及民国时期

清代《本草述》沿用《本草纲目》中的描述,“韭丛生丰本,长叶青翠可以根分,可以子种,一岁三四割用。其根不伤,至冬壅培之,八月开花,成丛,九月收子”[11]424-425。《本草述钩元》中“韭可以根分,可以子种一岁三四割,八月开花成丛,九月收子”[33],其描述也和《本草纲目》一致。《植物名实图考》中韭无形态描述(图1K),其插图中的叶片、花序特征符合百合科植物韭A.tuberosum的特征[34]。民国《中国药学大辞典》中“为多年生宿根草,茎为鳞状,生于地下。叶细长扁平,性质柔软。一根发生,长可尺许。色绿可爱。夏月抽茎。顶端开六瓣小白花。连缀而为伞形花序,后结三棱之果,中藏黄色扁平之小种子”[35](图1L)对韭形态和生物学特性描述详细,与百合科植物韭A.tuberosum一致。清代《植物名实图考》还把山韭单独列出(图1M),认为山韭即为《救荒本草》中的“背韭”“柴韭”以及《滇南本草》中的“长生草”[36],记载“其形似灯心,不甚似韭”。于乃义等整理《滇南本草》认为山韭为多星韭A.wallichiiKunth(图1N),和本文中认为的《本草图经》中山韭为合被韭A.tubiflorumRendle不相符合,多星韭叶子为条形,与“灯心”偏圆形的描述不一致,《滇南本草》中的南方“山韭”和《本草图经》中北方“山韭”应该为2个不同的种。

3 产地及入药部位考证

3.1 产地考证

西汉《史记·货殖列传》中 “千畦姜韭”表明韭已经开始栽培,但产地不明[16]。东汉《说文解字》中“故圃人种莳……”表明韭多在菜园中种植[6]。北魏时期的《齐民要术》中韭菜栽培管理技术完善,栽培初具规模,但产地仍不明确[20]。宋代《本草图经》中 “旧不着所出州土,今处处有之”[21],表明韭的栽培较为普遍。从元代《日用本草》中韭“圃中种者是”[26],到明代《本草蒙筌》中“各处乡村,俱种园圃”[37],表明韭已经为常用蔬菜。清代《本草从新》[38]、《植物名实图考》[34]等大多数文献引用前人所述。民国《药物出产辨》中韭菜子“各省具有,以江苏镇江府产出较多”[39]。近代韭全国各地均有栽培,在20世纪80年代以辽宁、吉林、江苏产量较多,后产地增多,河北、山西、山东、安徽、河南等地产量较大。目前根据市场的调查,韭菜子的产量以河南、安徽、山东、浙江、江苏等地产量较大。关于韭的品质评价较少,清代《本经逢原》[40]中“韭叶细根紫者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以下简称《中国药典》)中韭菜子品质“以饱满、色黑无杂质者为佳”。

3.2 韭的入药部位变化

汉代《名医别录》中 “韭味辛……除胃中热,利病人,可久食。子主治梦泄精、溺白。根主养发”[41],以韭、韭根和韭菜子3个部位入药。韭由于多为割取地上部分,推测入药部位为韭的地上部分,或者韭叶,和唐代《本草拾遗》中入药部位为“叶及根”的描述相符合[9]172。《备急千金要方》中沿用这3个部位入药,功效各有侧重[42]。宋元明时期大部分本草著作中仍以韭叶、韭根和韭子入药。清代的本草中韭根应用明显减少,入药部位以韭叶和韭菜子为主。民国的《药物出产辨》中仅有韭菜子入药。近代也以韭菜子入药为主,韭和韭根零星使用[39]。韭的入药部位明显减少。

4 采收加工考证

4.1 采收时间考证

韭的采收时间在本草中较为相近。唐代《备急千金要方》[42]、宋代《重修政和证类备用本草》[43](以下简称《证类本草》)引用《医心镜》中认为5月份的韭食用后“损人滋味,令人乏气力”;2月、3月食用“大益人心”。从描述上来看,韭宜于早春食用、夏季不宜食用。这与宋代《本草衍义》中“韭春食则香、夏则臭”[44]、明代《上医本草》中“韭过清明勿食”[45]的描述相同。清代多沿用以往的记载。近代以来,韭可常年采收和食用。韭菜子的采收多以秋冬成熟时采收为主。唐代的《外台秘要方》[46]和宋代《宝庆本草折衷》[25]都记载“韭子十月霜后采”,和明代的《本草原始》中“九月收子”[32]、《药性粗评》中“秋冬初采子”[29]的记述相同。民国《药物出产辨》[39]中11月产新、《中国植物志》中韭花果期7—9月和《中国药典》中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的表述一致,和历代本草的记录差别较小。

4.2 韭的加工炮制

韭的加工炮制多以直接捣汁。东晋《肘后备急方》[47]、唐代的《本草拾遗》[9]、宋代《本草图经》[21]、元代的《本草发挥》[48]、明代的《本草纲目》[31]以及清代的《本草从新》[38]等都有直接捣汁的记载。韭直接捣汁可能与加工简单有关。在五代时期《日华子本草》[49]、宋代《证类本草》[43]、明代《太乙仙制本草药性大全》中以煮、炒或作羹的形式存在[50]。还有韭与其他食物共同加工的方法。明代《滇南本草》中韭煮熟后与芝麻油拌服[36]。《本草汇言》中则用韭菜和去皮胡桃肉用芝麻油炒熟服用[51]。清代的《本草述》中也有韭用酥拌炒熟的记载[11]。《本草汇言》中韭用热醋浸泡使用[51]。现在韭以鲜用或干燥后使用。总体上来看,韭的加工炮制以生韭捣汁应用最为广泛,也存在炒、煮等形式,辅以各种辅料进行炮制加工使用。

关于韭根,宋代《证类本草》引用《经验方》中记述韭根炒至部分炭化,捣成末拌猪油外用[43]。《医林篆要探源》中韭根用酒制后使用[52]。

4.3 韭菜子的加工考证

韭菜子的加工炮制方法变化较多。晋代《肘后方》中韭菜子“捣末酒渍”[47]。唐代《本草拾遗》中“取子生吞三十粒,空心盐汤下”[9]173;《食疗本草》中提及以盐、醋空心食用[53],《外台秘要方》韭菜子也以“好酒八合溃一宿”。在宋之前,韭菜子的加工多以酒制、盐制等方式。宋代韭菜子的加工出现了炒和蒸的加工方法。宋代《本草图经》引用《海上方》中“韭子一升,拣择,蒸两炊已来,暴干,簸去黑皮,炒令黄,捣成粉”;韭菜子的加工先蒸后炒。《太平圣惠方》中韭菜子“微炒为散”[54]。明代的韭菜子加工则以焙干和煅干为主。《滇南本草》中韭莱子“焙黄,去白皮”;《上医本草》瓦片煅韭子做外用。清代出现了醋制后焙干研末的加工方法。《本草汇笺》中韭菜子醋煮千沸后焙研末用[55]。现代《中国药典》《中华本草》[56]等多以除去杂质、炒或者盐制后入药。韭菜子在晋代、唐代出现盐制和酒制的方法,本草中未明确韭菜子的其他加工方法,可能直接以生用为主;宋代后逐渐以炒为主,近代以直接除杂、炒以及盐炙并存。

5 性味归经考证

5.1 性味变化

汉代《名医别录》中韭味辛、酸,性温。唐代性味开始发生变化,唐代《备急千金要方》中韭增加涩味,宋代《图经本草药性总论》中味酸改为味微酸[57]。五代时期的《日华子本草》中韭的药性由温改为热。韭不同部位的性味在宋代之前未单独分开。宋代《宝庆本草折衷》首先明确韭菜子味辛而性温。明代韭的药性变化较少,药味变化增多。《滇南本草》中韭、韭子增加咸味。《药性粗评》[29]221中韭又增加苦味。《本草纂要》中韭味酸改为味微甘[58]。《本草纲目》中将生韭和熟韭分开,生韭味辛,熟韭味甘。《本草原始》中韭子单独增加甘味。清代之后韭的性味变化较少,以味辛甘酸性温为主。《药物出产辨》《中华本草》和《中国药典》中韭菜子味辛甘,性温(见表1)。

表1 韭的性味归经及加工炮制、使用方法

续表1

5.2 韭的归经变化

韭在《名医别录》中归心经,明清时期开始变化。明代《神农本经会通》由归心变为补肾[59]。《食鉴本草》中韭归肾、心经[60]。《雷公炮制药性解》中韭入肺、脾、肾三经[61]。《本草汇言》中韭入手少阴、足厥阴经(肝经)。韭的归经在明代增加了肾、肺、脾、肝和手少阴经。清代《本草求真》韭入肝、肾、肠、胃经[62]。《本草再新》中韭入脾、肺二经[63]。韭菜子的归经在清代开始明确,《本草求真》韭菜子入厥阴经(肝经)。《罗氏会约医镜》韭菜子入肝、肾、命门三经[64]。《本草再新》中韭菜子入肝、肾二经。现代文献中韭归肾、胃、脾、肝经;韭菜子归肝、肾经。

6 功效考证

韭不同部位的功效不同。《名医别录》中韭能安五藏,除胃中热。唐代《本草拾遗》[9]172中韭的功效增多,可以温中下气,补虚,调和藏腑,令人能食,益阳。《食疗本草》中韭可催吐胸中瘀血[53]。《日华子本草》中韭具有治疗中风失音、恶疮的功效。宋代韭的功效变化较少,明代韭的功效变化较多。明代《滇南本草》中生韭可除胃脘瘀血,熟食滑润肠胃中积[36]。《本草纲目》中再次明确韭生则辛而散血,熟则甘而补中[31]。清代《医林篆要探源》中韭补肝、宁心、助肾、和胃等。近代《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认为韭的功效以补肾、温中、行气功效为主,解毒、散瘀为辅。

韭菜子在《名医别录》中主梦泄精、溺白,后韭子的功效多为引用,少数本草中功效有所增加。梁代《本草经集注》中韭菜子煮鲫鱼鲊对下痢有效;唐代《本草拾遗》中韭菜子止泄白脓、腹冷痛。《药镜》中韭菜子能壮阳[65]。清代以来,韭菜子以温补肝肾,壮阳固精的功效为主。韭根在《名医别录》中主养发,后来大部分本草沿用养发的功效,仅唐代《本草拾遗》中可解毒、杀虫;宋代《宝庆本草折衷》中可治恶疮。近代韭根单独使用较少。

7 结语

综上所述,韭作为祭祀品在夏商时代已经存在,韭根据其生长特性和象形文字而命名。异名多来自其形态、功效和生物学特性等。春秋战国时代已有栽培,宋代已经广泛种植。历代本草中对韭的性状描述模糊,韭和同属植物的形态差异较小,而且大部分味道气味相近。韭在宋代之前,来源可能为韭及其近缘种。由于宋明时期大规模栽培,使用的主流品种应该为韭A.tuberosum,也有山韭A.senescens、矮韭A.anisopodium、细叶韭A.tenuissimum等近缘种的存在。

韭在民国之前以春夏采收为主,多以捣汁鲜用。近代文献中也以鲜用或干后使用,但使用较少。韭菜子的采收时间以秋冬采收为主,其炮制加工在唐代以前以直接除杂或蒸后晒干为主。随着宋明时期经济的发展和中医药理论的丰富,出现炒、酒制和醋制的应用,可能与韭菜子炒后易煎出有效成分、增强辛温散寒作用有关。近代出现盐制的方法,与引盐入肾的理论有关。盐炒后增加香味,降低辛温之性,引药下行,用于肾虚而兼寒湿的引起的病症,增强补肾固精作用。

韭的性味归经、功效在宋代以前多沿用《名医别录》的记述,明清时期韭的性味由辛酸温增加为辛咸微酸甘苦温热;韭菜子由辛温增加为辛甘咸温。韭的归经由心增加了肝、肾、肠、胃、脾、肺经;韭菜子入肝、肾、命门经。韭的功效在安五脏、补肾的基础增加了解毒、散瘀等功能;韭菜子的功效由主梦泄精、溺白改变为温补肝肾,壮阳固精。韭的性味归经功效变化与明清时期中医药理论的发展有关。

韭、韭根和韭菜子是韭的主要入药部位,一直持续到宋明时期,清代韭根的使用减少,民国及近代以韭菜子为主要入药部位。历代本草中关于韭入药部位的减少未有明确的解释,可能与韭作为日常蔬菜分布广泛且获取方便有关。同时韭的功效也以温补为主,临床表现不明确,逐渐作为普通食品使用。现代研究关于韭、韭菜子的功效与物质基础的关系还不明晰,药用机理不明确,建议进一步开展韭的活性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为韭的临床应用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本草功效植物
红景天的神奇功效及作用
牵牛子的本草考证
被扔掉的葱须大有功效
本草,源于延续生命的渴求
本草,一场不动声色的“双面修行”
本草中华
哦,不怕,不怕
如何让你的化妆品发挥更大的功效
将植物穿身上
植物罢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