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子焰 杜然然 秦 奕 魏晓瑶 高东平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健康科技战略情报研究室,北京 100020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年来,维护人民健康始终是其性质和宗旨的重要体现。中国共产党始终履行承诺,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医学科技创新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上,持续为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做出实质努力。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科技创新助力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视与日俱增,在创新规划中全面体现医学,强调科技在医学发展中的源动力[1-3]。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在医学科技方面的前瞻布局和持续投入,使我国的医学科技进入高速发展期。经过100 年的努力,我国医学科技在党的领导下,初步建立起较为全面的创新发展框架,医学产品和技术层面也取得了诸多进展。
医学科技是促进人类健康的关键要素,是应对各类未知传染病的有力武器[4]。一个世纪以前,我国卫生状况长期饱受极端经济困难和资本主义侵略的双重威胁。建党初期,各级卫生机构和人员在党中央领导下,根据人民需求开展各类卫生运动,为保障群众健康、储蓄革命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5]。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以来,党着眼于基本国情,领导各界各阶级展开对生命科学技术和医学创新术式的探索,集中有限医疗资源攻破了诸多困扰世界的科学难题。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的推动,党在引领我国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促进人民健康的进程中持续输出中坚之力[6]。
建党一百年以来,在医学科技创新顶层设计的逐步推动下,我国医学科技工作者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等多个领域开展探索和研究,医学科技实力得到了较大提高,为保障人民健康,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1978 年中共中央印发《1978—1985 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7],1982 年国务院批准《关于编制十五年(1986—2000 年)科技发展规划的报告》[8]等规划引导。
从20 世纪80 年代起,我国制订大量的政策计划,包括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 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 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支撑(攻关)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9]。尤其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10]、《中国卫生科技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及2010 年远景规划纲要》[11]、《国家“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12]、《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13]、《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14]等具体引导下,我国医药卫生科技领域快速发展。
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从基本国情和工作实际出发,全方位、全周期地去改善全国人民的健康水平,作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15]的重大部署。2016 年8 月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明确了保障人民健康在小康社会建设和发展中的战略优先性[16]。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远景目标的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深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17]。
建党初期,我国医疗卫生条件恶劣,国民预期寿命不足35 岁,新生儿死亡率超过20%[18]。发展医疗卫生体系,解决民众健康问题,是我党振兴中华迫在眉睫的任务。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在党的领导下,从缺医少药的极端困难环境,逐步进入病原可迅速控制、危险因素可集中消灭的全民健康时代[19]。党的十八大以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以器械、药物、术式为典型的医学科技在提升疾病防治和健康管理中持续输出中坚之力[20-21]。
百年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卫生健康条件有了跨越式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面对风起云涌的国际卫生健康局势,党中央始终提倡加大科研攻关力度,开展跨学科协同创新和合作开放,以助力国家生物安全和社会稳定[22]。建党百年,在国家对医学研究领域的多项前瞻性、战略性布局营造的良好环境下,我国医学和生物学技术已然步入高速发展期。
1.2.1 医疗器械国产化进程逐渐加速 自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医疗器械技术与产品同样也经历了从仿制、合资引进技术到自主创新的转变[22]。党成立之初至新中国成立以前,受制于科学技术的限制,我国医疗器械产品种类和生产规模均十分“清贫”。1949 年至改革开放的30 年间,我国实现了从普通医用手术器械(如刀、剪、钳、镊等)国有化生产,到X 光机、心电图设备等基本影像诊断设备及国产笼球型人造心脏瓣膜等人工器官耗材自有化生产的跨越式提升[23-24]。
1978 年,原国家医药管理局组建,医疗器械产业将生产技术质量集中统一管理提上了日程。从改革开放到党的十八大召开的35 年时间里,我国医疗器械产业逐步朝着产品种类更齐、创新性更强、器械质量更高的综合方向发展[20,23]。1983 年,我国首台大型X线断层颅脑扫描装置通过技术鉴定,成为完善我国医学图像成像技术诊断系统的重要一步[22]。2000 年,国务院发布《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25],为医疗器械研发生产和质量监督营造出早期的“三位一体”监管体系,促进医疗器械国产化良性发展[26]。
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突出强调了医疗器械自主创新在保障人民健康中的重要作用。对《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修订案及其一系列的配套文件进行了密集出台或修订,我国医疗器械产业链朝着国产化、规范化、高端化、品质化的方向转型[20,23,27]。2019 年,国产“人工心脏”取得突破,填补了中国心脏外科在器械上的最后一块短板,打破国外介入瓣膜领域数十年以来的技术壁垒[28]。在国家医疗改革的良性推进下,我国医疗器械企业及配套产业链实现历史性跨越,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
1.2.2 药物研发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从建党之初到改革开放以前,我国药物研发工业基础薄弱,“缺医少药”是当时的写照[29]。建国初期,经医药研究者的艰辛摸索,我国药物研发领域率先攻破了抗生素研究和生产的国际壁垒,叩启了合成生物学的大门。1951—1953 年,我国先后试制成功第一支国产青霉素针剂、氯霉素制剂;1956 年,又在国际上首次发现沙眼的致病原并找到了治疗沙眼的敏感抗生素;1965 年,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22-26];1972 年,青蒿素被分离出来,后成为国际推广的抗疟首选药物,挽救数百万人生命[3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医药管理总局正式成立,我国医药行业启动自上而下的改革。在政策扶持下,我国药物研发技术平稳进入生物大分子合成的蓬勃发展期。1981 年,实现国际首次人工合成具有完整生物活性的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1989 年,重组人工干扰素α1b 合成,成为我国首个批准生产的基因工程药物[30]。
进入21 世纪,我国在疫苗研制和疾病预防领域的全球首创药物逐渐出现,由西方国家主要操控的药物研发格局开始扭转。双价霍乱O1/O139 灭活疫苗、重组戊型肝炎疫苗、EV71 型灭活疫苗相继问世[22]。2014 年,全球唯一可用于胃癌三线治疗的靶向药物阿帕替尼问世;2016 年,我国授权美国等发达国家专利使用的抗癌原创新药西达本胺获批上市[31];2019 年,阿尔茨海默病治疗药物甘露特纳胶囊(GV-971,又名:九期一)、寻常性银屑病治疗药物本维莫德乳膏、抗感染新药可利霉素(商品名:必特)获批上市[32];2020 年,研究耗时21 年的中国首个原创降血压天然药物桑枝总生物碱获批上市并应用于临床[33]。在人口老龄化加速和药物研发相关政策理顺的共同推动下,我国药物创新和产业发展步入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阶段。
1.2.3 生物医学关键技术不断突破 生物技术能力和医疗质量水平直接关乎人民大众的健康。经过数代优秀的生物医学研究人员和医务工作者的耕耘,我国的医学关键技术实现了从纯粹医疗经验总结到实验室模拟科学验证的重要转变。建党初期,紧迫的战事和稀缺的资源制约了我国生物医学技术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医学才得以“萌芽”。1958 年,上海广慈医院成功抢救大面积烧伤患者,改写“烧伤面积在80%以上患者无法治愈”的定论[20];1963 年,世界首例断手再植、断指再植相继获得成功;1966 年,北京协和医院国际首创采用大剂量6-巯基嘌呤与5-氟尿嘧啶等化疗方法治疗绒毛膜癌,实现了人类首个通过化疗根治转移性肿瘤的突破[2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重大疾病相关的基因测序和诊断治疗等技术的突破,1988 年,中国首例试管婴儿在北京诞生,为不孕不育家庭带来希望[34]。进入21 世纪,特别是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实施以来,我国生物医药技术研发领域进入快车道。2002 年,上海瑞金医院将三氧化二砷与全反式维甲酸联合应用于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使得患者临床完全缓解率和总生存率突破90%[35]。“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终是我党的奋斗目标,既往应对人民健康的各类威胁所取得的成功,充分体现了党领导下卫生健康体制的优越性和生物医学创新的重要性。未来,我国的医疗卫生发展事业仍将以需求带动基础,继续深入探索问题,寻找科学答案。
新时期,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群众更加重视生命质量和健康安全。人民健康需求的多样化、差异化需要医学科技创新的引领助力,需要全方位、全生命期保障超过14 亿人民的健康。在全民追求“大健康”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医学科技创新发展亟需考虑如下方面: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多部委应加快建立并完善跨部门、跨学科、跨领域的协同创新机制,协调帮助各类创新主体解决问题,建立完善分类监管制度,加强新技术临床研究、准入和应用管理[36];注重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提高科研活动的质量和效率。提倡多部门联合,加快重要科技创新基地平台的布局和建设,持续推进建设好国家级实验室平台、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基础支撑与条件保障类基地及委级重点实验室,明确不同层级科研平台的目标功能与定位,以期充分正确地发挥作用。尽早构建并完善医学科技领域功能互补、布局合理、开放协同的科技创新基地体系,为科技创新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为加快重大疾病预防诊治技术突破、增强生物医药自主创新能力,重点解决科技创新成果与疾病防治实践之间的严重脱节问题,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政策环境的优化是重要基础[37]。政府需在政策层面发挥宏观的组织、协调、管理、调控和导向作用,积极探索符合卫生事业发展特点的成果转化路径;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应不断破除体制障碍,把改善医学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环境,作为服务卫生科技创新发展的要事;各级政府、科研机构需围绕国家宏观政策,及时制订配套政策,优化环境,切实提升成果转化能力及水平。建立健全科研项目管理制度,制订并严格成果报告、信息公开、科研信用管理、医学伦理、技术评估等各项制度,提高科技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
尽快建立健全我国自主医学科研数据资源平台,以现有国家级科研数据平台为基础,整合优势资源单位及科研力量。参考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欧洲生物信息研究所、PubMed 等国外资源平台、数据库的功能与构建,充分借鉴其科学管理经验,建设好国家医学科研数据资源中心、资源保障平台等。全面做好我国生物信息资源、实验数据的存储、分析、管理与服务,保护好我国特有的遗传资源,维护国家生物信息安全,为我国生命科学,特别是医学研究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撑保障条件[38]。为增强我国在生命科学大数据时代的国际话语权,推动我国生命科学和生物产业发展,抢占未来生物经济的战略制高点。
做好我国医学科技人才发展规划及战略布局,促进人才素质提高与队伍结构的优化。建立和完善符合医药卫生行业特点的科技人才培养、选拔、评价、激励等制度机制,营造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39]。重点培养一批具有国际一流学术水平的领军人才和专业重点人才,鼓励、吸引海外人才归国开展学术研究及教学工作。设立“海外高层次卫生科技人才信息”平台,组建海外高层次卫生科技人才信息库和人才需求信息发布平台,为人才归国创业提供支撑;鼓励各省、各地区结合本地区发展及特点,有侧重地设立、开展高层次人才计划项目,通过高层次人才带动地方人才及科研水平的提升[40]。全面加强基础人才的培养,完善现有科学人才培养模式,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及单位探索、创新人才教育制度,及时总结成功经验。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14]。坚守党性,维护宗旨,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的健康服务是党执政为民理念的充分体现。党和国家始终秉持不同历史时期的卫生工作特点,围绕社会所需,及时、全面、有针对性地开展医学科技创新实践,使得我国卫生健康领域取得长足进步。随着经济发展加速、人口老龄化加剧的到来,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多层次、个性化健康需求对党领导下的医学科技发展和创新实践提出了新要求。新时代,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应更加注重创新体系建设,加快卫生成果转化,促进健康资源分享并改善人才培养计划。进一步提升我国医学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以科技之力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为持续保障民众健康蓄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