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炭翁》三重价值的教学解读

2021-01-03 21:52郑玉婷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1年12期
关键词:卖炭翁诗歌文学

《卖炭翁》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名篇,选自白居易创作的组诗《新乐府》五十首中的第二十三首,被认为是白居易也是唐诗的代表之作,不管从韵律方面,还是从情感、语言方面,《卖炭翁》都有着厚实的审美价值。[1]当然这里所说的审美,并不是视觉意义上的美,而文学、社会乃至于经济意义上的美,这种美是用来反映社会现实的,反映作者内心兼济天下的品格的,其美之音韵需要深度解读,尤其是面向初中学生而言,这种“审美”对应着复杂的教学过程,需要教师带着对文本的理解,去与学生的心灵发生共振,需要学生在文本解读的过程当中完成自主建构,只有这样才能读懂《卖炭翁》一文文学、社会、经济的三重价值。

一、文学价值

尽管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卖炭翁》一文的文学价值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从师生之间教学的关系来看,教师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将这种文学价值变成学生的认知,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在解读课文的时候,努力做到深入浅出。

《卖炭翁》是乐府诗歌。黑格尔说:“诗所特有的因素是创造的想象。”事实上,不只是诗歌的创作离不开想象,对诗歌的阅读与鉴赏也同样离不开想象。只有立足于想象才能读懂诗人在理性化想象中是如何提炼典型意象、形诸凝练含蓄、跳跃的言语形式的,才能读懂诗人是如何在诗歌中留下诸多艺术空白,进而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的。在唐代诸多著名的诗人当中,白居易的诗歌看似语言浅显平易,意到笔随,然而仔细琢磨起来,其实在是精心锤炼的结果。[2]这种精心锤炼所获得的结果,首先就是诗歌的文学价值。

作为诗歌,《卖炭翁》的篇幅并不长,但就是这样的一个短小精悍的诗歌,却描述出唐德宗贞元末的社会缩影——一个卖炭翁,从南山伐薪烧炭到晓驾炭车,从市南门外歇到叱牛牵向北。一个社会最底层的人物形象由此丰满起来,一种社会当中最不公平的现象由此凸显出来。这种高超的概括能力以及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放到今天,就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的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水平,显示的就是思维发展与提升的水平。

站在教学的角度,教师要让学生领略到诗歌的文学价值,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学生去咀嚼词句,看作者是如何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出最丰满的故事的。一个行之有效的策略就是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去写出同样的意思,那学生会发现很难找到与原文那样同样精炼的语言来表达同样的意思。譬如,“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既写了人物,又写了地点,还写了人物的职业以及所具体的劳动流程,而只用了区区十个字,这正是作者深厚的语言文字驾驭功力,而有了这样的比较过程,凭着初中学生的认知基础,是可以感受到本诗的文字魅力以及文学价值的。

二、社会价值

为了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白居易选择以卖炭翁作为写作的切入点,这既与诗人悲天悯人的情怀有关,也与诗人长期处于社会基层、与基层人民有着非常密切的接触、知道普罗大众是如何辛苦有关。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卖炭翁》的社会价值也是不可忽视的。

应当说在古代文学作品当中,因为描写社会现实而具有一定价值的作品并不少见,但是通过比较研究,可以发现许多诗作可能限于篇幅,在表现人民凄苦生活现实的同时,没有进一步揭示造成人民悲惨命运的社会根源。相比较而言,身处中唐时期的白居易,在其《卖炭翁》中不仅描写了人民艰辛生活的画面,而且还捕捉到两大阶级的矛盾场景,进而揭示其社会根源,在这些方面可以说达到了前人未有的高度。[3]传统的语文教学当中,很少有教师从社会价值的角度来引导学生解读课文,笔者以为这是一种缺失,如果能够让学生在斟字酌句的过程中认识到《卖炭翁》之社会价值,那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来说,显然是一种进步。

在诗中,“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这一句可以说是最令人感觉心酸的一句。应当说在南市之中,出现“黄衣使者白衫儿”也是寻常之事,因为宫廷所派出的宦官到了民间市场以物易物,原本就不是一件公平交易,而既然已经演变为“宫市”,那对于市场上的人来说,可能就是习以为常之事。然而这对于卖炭翁而言,仍然是一个非常沉重的打击,因为对于他而言,“伐薪烧炭”以至“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所求者不过是“身上衣裳口中食”,而为了能卖个好价钱,即使“可怜身上衣正单”,却也“心忧炭贱愿天寒”。这样的笔触所描写出来的一个老人,折射出的是整个社会最底层的人的形象。更可恨的是,宫中之人丝毫不怜社会底层人之痛苦,他们“手把文书”“口称敕”,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剥夺劳动人民艰辛付出而收获的果实。“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足以对卖炭翁形成致命的打击,而对卖炭翁的打击,实际上又是对社会最底层人民的打击,其所折射出来的社会不公跃然纸上,也足以在阅读者的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

三、经济价值

除却情感层面的文学价值与理性认知下的社会价值之外,本诗当中其实还有一个价值可以挖掘。诚然,在具体的解读过程中,需要将学生从情感的世界中拉出来,带着高度理性的心态去解读本诗的经济价值,但笔者仍然认为这样的努力是有必要的,因为对任何一种社会现实的认知,远不能停留在情感的层面,从理性的视角去探索社会中最真实甚至是最冰冷的现实,这也是经典文本解读的意义所在。

在《卖炭翁》这首诗当中,有两处涉及到经济价值:一是“心忧炭贱愿天寒”,二是“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第一处指明了炭的价值并不只取决于卖炭翁的体力付出,还取决于商品所处的自然环境,在解读的过程当中,让学生认识到这一点,那就可以使学生对卖炭翁所卖之炭所代表的价值有更深刻的认识,事实上就有学生在这样的启发之下猜想卖炭翁所烧之炭并非用于一般人家燒火煮饭,而应当是用于取暖,由此联想到宫中之人通过剥夺底层劳动人民维系生命的成果,来换得自己的温暖,学生对这种社会不公又加深了理解,某种程度上讲,这是对上述社会价值认识的反哺。同样的,在第二处学生通过分析发现“一车炭,千余斤”,居然最后只换得“半匹红纱一丈绫”。这两者的价值完全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但是就是这种严重的不等价交换,却在“手把文书口称敕”的情况下,卖炭翁只能面对“宫使驱将惜不得”的现实。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如果这种经济关系长期被扭曲,那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就会上升,这样的一种认识,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也是必须的。

综上所述,对《卖炭翁》一文的解读其实有多重角度,多重价值,对于这些价值的认知,可以是教师的有意义讲授,也可以是学生探究基础上的意义建构,这实际上就是有人据说的“告知”和“体知”两个概念,尽管有人认为立足于“告知”的课堂不能算是一节好课,只有指向“体知”的课堂才是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语文课,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如果“告知”得当、“体知”得法,那二者亦可水乳交融,互为表里。[4]其实无论是告知还是体知,对于像《卖炭翁》这样的文本而言,最关键的在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在于学生对文本解读的深度与宽度,认识到经典文本经典在哪里,能够将经典文本的经典之处内化到自己的认知体系当中,这才是教学目标的真正达成,所谓核心素养的落地也正是这个意思。

参考文献:

[1]陆亚柳.《卖炭翁》审美教育研究[J].课外语文,2019(12):141-142.

[2]王敏.在想象中发展言语思维——以《卖炭翁》为例[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0(13):66-69.

[3]马小梅.异曲同工共吟民疾苦——读《卖炭翁》与《橡媪叹》[J].语文课内外,2019(3):9.

[4]龚锦辉.也说“告知”与“体知”[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高中版,2019(35):73-75.

郑玉婷,北京师范大学沈阳附属学校教师。

猜你喜欢
卖炭翁诗歌文学
我们需要文学
卖炭翁的艰辛与贫寒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诗歌岛·八面来风
丫头坪的卖炭翁
我与文学三十年
文学
卖炭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