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惠
今年白玉兰奖提名出来的当日,“张桐没入围,离谱”上了热搜。有网友发微博:“张桐是谁,为啥没入围就离谱了?再一看,什么?大钊先生演得那么好竟然没入围?!就离谱!”
大家不一定知道张桐这个名字,但看过《觉醒年代》的,无不被他演的李大钊先生圈粉。观众一致认为:他不是最“形似”的,却演出了李大钊先生的“灵魂”。“燕赵慷慨悲歌之男儿,他像一座塔一样,矗立在画面中。”《觉醒年代》的导演张永新这样形容张桐扮演的李大钊。
在《觉醒年代》找到张桐饰演李大钊时,他的第一想法是“我不想演”,“不想”是对人物的敬畏,生怕自己储备的东西不够。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关键人物,怎样才能让这个人物既符合历史,又真实、生动?“太难了。”张桐坦言。
李大钊牺牲的那一年38岁,张桐饰演他的时候也是38岁。他努力从“神”上去贴近李大钊。“我是抱着一颗敬畏之心和谦虚之心来诠释的。我把我的灵魂敞开,去迎接另一个灵魂的到来。”张桐觉得自己和大钊先生最后达到的是一种神交上的理解和共情,“化身于他”。
他先买了一本《资本论》,又买了一本《共产党宣言》,在拍戏前和拍戏的间隔,没事儿就读一读、看一看。他不时在心头提问:大钊先生是为什么,又是为了什么;为何如此笃定地寻求真理,而且是真理在手地走下去。当他了解了李大钊的思想脉络和行为动机后,心里头就有了一个主心骨。
在剧中,李大钊不仅仅是一个伟人,也有普通人的一面,从日本留学回家时,他说的是“姐,憨坨回来了”。因为接济学生,带孩子吃涮羊肉的计划泡汤,他还会跟孩子说“吃肉的坏处”“吃肉塞牙”。陈独秀、李大钊、胡适三人为了辜鸿铭出山跟英国人谈判,请他吃饭,看辜鸿铭点了一大桌子菜,李大钊赶紧摸了摸钱袋……这些富有生活气息的细节都被观众津津乐道。
李大钊先生的曾外孙女李晓莉说,自己是在朋友的极力推荐下观看的《觉醒年代》,她对剧中人物的细节印象深刻,彭述之夫人在回忆录里写道,大钊先生笑的时候,“肩膀是横竖抖动的”,这个细节在剧中得到了生动的还原。
在拍李大钊演讲的一场戏中,原本张桐讲完“中国是我们中国人的中国,我们自己的国家,我们不爱,谁爱”这句台词时,这场戏就结束了。但现场的群众演员迟迟没有退去,眼睛里闪耀着泪光,导演和主创团队在监视器后也红了眼圈。
在《觉醒年代》的拍摄中,张桐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段爬长城的写意戏份。那是长城上一个很陡的坡,象征李大钊先生在革命中不断前行摸索。
那段长城是野长城,好多灌木穿过石缝蔓延。爬长城那天太阳很足,风很大,一刮就一个踉跄,但张桐在爬完长城后,站在长城极目远眺,心中油然而生一种情绪,“就是会从另外一个视角,感受我们的民族,感受我们的历史,感受我们这个民族的精气神在那里。”他感慨,那一刻他好像与李大钊先生融为一体了,被这个国家雄壮的万里山河所震撼。
《觉醒年代》之后,在央视热播的革命历史剧《绝密使命》中,张桐饰演了地下交通员潘雨青,大家又似乎寻不到一丝一毫“李大钊”的身影。“潘雨青”皮肤被晒得黝黑,一身粗布衣服,鞋子有破洞甚至露出了脚趾,面对敌人的盘查用“吊儿郎当”的笑容伪装,战友倒在自己面前却只能隐忍……不同于李大钊真实存在于历史中,潘雨青是编剧虚构的,“其实他是很多地下交通员的缩影”。
张桐说,拍摄前他去参观了人物原型蔡雨青的事迹馆,“去了之后我发现不仅仅是蔡雨青,很多地下交通员都是没有姓名的,他們留下来的东西都非常少,尤其是人物性格层面,我们仅仅掌握了一些事迹。”于是,他尝试着从一个码头工人的角度,来理解底层劳动者的觉醒,将一个赤胆忠心、英勇智慧的地下交通员形象塑造得丰满鲜活。张桐说:“如果说李大钊是一把利刃,那么潘雨青就像一颗洋葱。”
张桐始终觉得饰演一个人物的准备过程是没有尽头的。一个人的一生用几个月无法全部掌握,只能是尽量贴近。“我只是希望认真一点,只希望不要对不起先烈、对不起人物。”
很多人记住张桐,是因为当年《亮剑》里跟在李云龙后面当保镖的“和尚”,这也是张桐演艺生涯里最重要的角色之一。虽然鲁莽但粗中有细的魏和尚,凭借一身非凡武艺和无畏无惧的模样吸引了大批观众。很长一段时间,观众觉得张桐本人就跟“和尚”一样,“粗粗鲁鲁、二不愣登、缺心眼儿,喜欢吃肉”。
但张桐本人却非常细致,擅长学习和思考,在《亮剑》拍摄现场,没轮到他的戏份时,他会设想“如果我是李云龙呢”,思考自己应该怎么完成角色。等真正拍这场戏时,他发现李云龙的扮演者李幼斌并没有按他的设想表演,他会一直在现场反复揣摩,直到自己悟出一些新的东西。
《觉醒年代》在白玉兰奖上手握8项提名,最终斩获最佳导演奖、最佳编剧奖、最佳男主角奖,但网友们还是为张桐未入围意难平,只因实在太喜欢他演的李大钊了。张桐的李大钊让人信服,并不仅仅因为形象上有一撇标志性的胡子,更是因为他内化的精神特质。这当中有他曾经的人生阅历、演戏积累,还有内心的思考感悟和读书学习所得。时而慷慨激昂、侠肝义胆,时而和颜悦色、温柔教诲,让人很难将他与魏和尚联系起来,而《绝密使命》中的潘雨青,又让观众忘记了他的李大钊形象,这说明张桐在角色把握上非常成功。
在有关张桐的采访中,处处能感受到他的谦逊。“我长期以来也没觉得自己有多么了不起,我只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一个。”张桐说,“演员是我的一份工作,也是我的一个爱好,甚至是有执念的一个爱好。这种执念在生活上来说并不太好,会让我有一些精神敏感。但看看我周遭的优秀演员,哪一个不是特别认真和执着呢?我们都是太爱这个行业了。”
他已经出道近20年,演过很多抗战题材的主旋律作品,如《亮剑》《中国近卫军》《铁梨花》《绝命后卫师》等。作为影视行业中少有的高学历演员,张桐曾在法国里昂艺术戏剧学院读到硕士,还曾在南开大学计算机专业攻读。
2016年,张桐凭借《绝命后卫师》中沉着冷静、智勇双全的绝命师长陈树湘,获得第31届飞天奖优秀男演员奖。有人说他是“大器晚成”,但在他看来,“少了哪一部戏都不会走到今天”。表演有积累,人生有收获,内心有坚定,大器晚成又何妨?张桐认为他的获奖给了80后演员一个鼓励:“很多朋友聚会会特别兴奋,他们说原来不炒作也可以有出路。”
这些年来,张桐没有演过一个所谓的“坏人”,甚至连亦正亦邪的人物也没有出演过。他说,一方面能把先烈、先驱的形象呈现在观众面前,可以让更多观众去了解他们,去知道他们的存在,是特别有意义的。另一方面,他也认识到自己外貌的局限性,“我长得太‘正了,演坏人没人信。但作为演员来讲,我非常愿意尝试不同的人物。因为创作是无止境的,艺术也是无止境的,我希望能把对不同人物的理解,通过表演呈现给大家。”
張桐认为人物的呈现、观众的审美都在变,表演创作是要与时俱进的,永远没有尽头。在这个过程中,他不停地成长。学到了90分,他会跳出自己的舒适区,再去学新的东西,当原先的90分变成了60分时,他还要去学那30分的东西。
演员这个工作的特性是永远在与观众和自己打交道,到最后一定要接受观众的检验,所以张桐觉得“我永远没有自信过,只是我愿意去尝试”。
资料来源:《大众电影》《新京报》《新民晚报》《星月show》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