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单招学生专业课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2021-01-03 20:15:10闫小春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24期

闫小春

(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郑州 450007)

0 引言

高职单招是教育部为进一步完善具有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和高等教育多元化选拔机制的重大改革。单招学生不经过高考,由高职院校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设置考试科目,单独命题考试、评卷、面试、单独实施招生录取。其中有部分中职阶段和高职阶段学习的专业并不完全一致。同时,近几年来,高职院校单招生的比例逐步可扩大,各个学校单招人数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为学院的课程教学,特别是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为了适应新的变化、新的形势,针对单招生的特点,作为高职院校的专业课教师就需要我们针对不同的专业课程进行相应的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和探索,本文主要从《建筑制图与识图》和《建筑构造》两门专业课的课堂教学中进行了改革和探索,让学生扬长避短,因材施教,加强过程管理,采用适合单招生的教学方法,发挥他们的优势,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1 高职单招生的学习特点分析

单招学生未经过高考的历练和压力,相对于普招生,单招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主学习能力差,自我管理能力偏低,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兴趣较低,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出勤率不高、学习任务完成较差,厌学、缺乏学习动力,认为上高职仅仅为了拿个毕业证。

上课不会记笔记,没有好的学习方法,基础知识较差,学习专业课程比较吃力,在学习过程中更容易出现厌学的心理。同时,他们又有较为鲜明的特点,单招学生思维灵活、动手能力强、勇于接受新鲜事物,对互联网有极强的吸引力,视野开阔,知识面广,获取知识的渠道方式多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操作能力较强,对课外知识有较浓厚的兴趣,他们更喜欢简单而有趣的教学活动,不愿意学习深奥、复杂、计算过多、文字过多的理论知识,如果我们理论课教师还采用传统的板书教学或多媒体教学,忽略了单招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特点,将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和择业就业。

2 课堂教学改革基本思路

2.1 教学方法改革

课堂教学要根据学生特点,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由原来的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变为教师引导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为学生的自我发展提供空间,使学生都有自我个性发展的机会。

在讲《建筑构造》课程《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这一部分内容时,教材内容不多,但是教材全是文字,没有图片,学生不愿看教材,如果照本宣科,教学效果会很差,针对这一情况,我选择了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首先,我给学生放了一个视频,视频内容是《重返危机现场之新加坡旅馆倒塌悲剧》,但是在看之前,我留给了学生问题,要求学生看完回答:

(1)在这个视频中专家针对旅馆的倒塌考虑了那些影响因素?

(2)以上因素中哪些是外力的影响因素?

(3)以上因素中哪些是自然环境因素?

(4)以上因素中哪些是人为因素?

(5)导致旅馆倒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6)作为一名即将成为施工人员的我们,从这次事故中我们应该吸取哪些教训?

当然,在选择教学视频时要符合教材内容需求,还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在回答问题的同时,如果有些问题只有一两个学生能回答,要及时给予奖励,当学生得到肯定时,自信心会增强,学习兴趣会提高。

2.2 树立典型,发挥榜样的作用

单招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能力较弱,在中职阶段或高中阶段没有或者很少得到过老师的赏识和赞许。其实,他们也渴望得到认可和肯定。并且相对于基础课,他们对于专业课比较感兴趣,因此在专业课教学中,如果善于利用激励和引导的手段激励和引导学生,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一部分单招学生也会脱颖而出、学有所成。

《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最大的特点是作业多,学生不愿意做,怎么办?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改变了传统的考核方式,由学期末的一次性考核变为过程性考核,突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考核,注重个性发展,采用奖励制,对学生加以激励与引导,让学生当堂作业当堂完成,在做的过程中,谁先做对加分,这个平时成绩直接与期末成绩挂钩,每个人都有受尊重的需要,如果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做得比别人好,我们要给予高度的评价,学生受人尊重的需要得到了满足,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树立了自信,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经过改革,发现学生积极性非常高,在学期末进行汇总发现,有85%的学生都有过加分,这说明我们的学生还是需要肯定和奖励的。一学期下来,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大大提高。当然,在实施的过程中要求我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体会到勤奋学习的快乐,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汲取知识。

2.3 互联网+课堂教学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我们高职院校的单招生和教师都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高校教师应该具有互联网+的思维。网络能够帮助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移动学习、个性学习的平台,能够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如果我们把传统的教学与互联网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互补,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在课下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查资料让学生在学习教学内容的同时拓展课外知识。在讲到《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时,我预留了作业让学生利用互联网查阅曾经的最高楼—台湾的101大厦,属于超高层建筑,又处于台风多发区,怎样解决风荷载的问题?整个建筑在设计和施工时利用了哪些先进技术?采取了哪些节能措施?在建筑构造上有哪些特点?学生积极性很高,除了我要问的问题,还整理了其他的资料。这样,利用了学生对互联网的依赖和熟悉,让学生既学到了专业知识,提高了学生的视野,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对于高职生而言,自学能力是一项必备的能力。无论学生在大学阶段还是将来步入社会,都必须不断通过良好的自学能力来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对于我们高职教师,不但要向学生传授必要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树立为成就未来事业而终身学习的理念,为适应职业变化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是单招生所欠缺的。

2.4 建立“传帮带”小组学习

单招生学习分层情况较为严重,采用小组形式成都好的带动成绩差的学生,教师作为引导者参与其中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与合作,形成以传帮带的学习氛围,一方面给予程度好的学生展示自我、提高自信的能力,另一方面程度差的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的平台,同时提高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小组之间的团队协作能力。为一部分基础特别差、作业不做、上课听课能力差的学生一次能够及格的机会。在进行施工图的识读课程中,给学生不及格,但我给你补考机会,我给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找成绩比较好的学生解决问题,这样起到了好的学生更好,差的学生学到了该掌握的知识,同时同学之间的友情也在加深,学生的沟通和语言表达能力,社交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也在增强。需要注意问题的选择,问题要根据学生程度来选。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提高学生的成就感,为学生将来能更好的适应工作奠定了基础。

2.5 教学内容改革

教学内容要精简,做到必须够用就行,把那些学生不易理解,在实际应用中用的不多的内容删掉,需要学生必须掌握的东西,要适度精简,难度降低。要多讲、精讲、细讲让学生学会、掌握、吃透。在《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中,截切、相贯问题,部分内容去掉,难度适当降低,减少了学生的负担,在现在课时量紧张的情况下下,给予了学生把该学会的东西学好、学扎实的时间保障。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所学的基本专业知识更加巩固。

教学的内容的选择,要根据单招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增加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外知识,让他们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了解新技术、新材料,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在讲解《建筑的构成要素》时,教材上就是几段文字,学生自学能力差,最烦文字性的东西。因此在教学中,以鸟巢为例,通过图片,视频介绍了鸟巢的建筑功能、需要的建筑技术条件、建筑的艺术形象。学生听课效果非常好。

3 结束语

本文只是通过《建筑制图与识图》《房屋构造》两门专业课程的几个例子,探讨了针对单招生的专业课的课堂教学改革与探索,同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当然,不同的专业课,同样课程的不同内容,在教学方法上会有所不同,随着高职院校单招学生的逐年增加,比例增加,我们高职院校的专业课教师必须认真面对和研究提高学生的特点、兴趣、爱好的专业课程课堂教学教学方法,不断更新课程教学改革思路,创新教学方法,适应生源的结构变化,这也是高职教师需要高度关注的研究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