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杨
(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湘潭 411100)
信息技术时代下的高职院校在应对新型的教育环境时,必须结合当前的发展特点,做出适应性的教学变革。而要改变传统下的室内设计教学模式,首先就是打造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平台,来应对目前高职院校以培养创新型技术人才的教育目标。为此,教育部出台相应的政策,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强调了“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则做出了“健全教学资源库,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的关键指示,提出了建立专业教学资源库这一重要任务。依托政策的支持,高职院校将以自身优势专业为教学试点,如笔者学校成立的室内设计专业教学资源库。专业教学资源库要“坚定共享教学资源、大力推动平台建设、积极实现信息交互”的教学目标,以共享为主要切入点,来实现信息的高度互通。最后,积极融入和推动教学资源库的发展,以其特点来扩大专业的教学效益,从而影响其他专业,实现教育局面的变化。
以室内设计专业来搭建教学资源库,旨在建立丰富的室内设计资源平台,如专业内容、专业类型、专业检索、服务和监测等一系列服务于室内设计专业的教学数据库。一方面搭建专业教学资源库是满足于信息时代的技术需求,实现教学升级和教学改革;另一方面是增强教学模式,敦促学生自主学习,提升个人的综合专业素养。目前室内设计专业教学资源库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资源种类。室内设计专业作品多为图纸、设计稿等,因此在实际的专业数据库中,丰富专业图纸、案例以及相关的图片、音像视频等极为重要,这要求数据库检索能力可以得到保证,其内存信息足够满足教学需求以及教学外的专业信息补充。二是,资源载体。信息技术下的室内设计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实现了资源从传统的纸质载体到现有的音像视频、数字化等多媒体形式的变化,其可存内容和可存形式得到了大大的升级,且更为丰富。三是,资源数量。信息时代下的数据库,将各专业的内容都进行了有效筛选、整理、归纳,室内设计专业资源库以满足专业为标准,并且实现各专业之间信息的互通,确保教学内容能得以延伸、拓展。四是,更新周期。基于信息技术的特点,室内设计专业的内容将以更快、更准确的形式进行呈现,同时,在面对内容的变化时,信息技术也能确保最快更新,以满足人们的需要。五是,高效共享。以信息技术为纽带搭建的室内设计专业教学资源库,可以实现信息实时传输,确保学生们能第一时间获取到所需信息,这样能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此外,在面对资源传输、储存时,都能随取随用,更为高效和便捷。基于上诉的专业教学资源库的特点,可以发现推动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能够大大增强教学效果,并从根本上改变教学方式和教学位置,进而促进专业的发展,同时还能使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后续优化和建设获取到有用的经验。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构成之一,肩负着培养专业技能强,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型技术人才的重担,因此在专业建设上,除了满足学生相对应的专业资源需求,还要结合时代特点,以新型的具备高效培养力的教学模式来推动专业发展。基于此,引入专业教学资源库既是为了跟上社会的发展需要,还能顺利革新专业教学,使室内设计专业变得更为开放和互动,进而推动线上与线下的多元教学模式的发展。而打造和利用好室内设计专业教学资源库,就能从实际上的资源层面来帮助到专业教学,进而推动专业的成长和发展,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室内设计人才。综合笔者的自身教学经验,发现搭建室内设计专业教学资源库有以下几种价值。
搭建室内设计专业教学资源库,能使专业教学课堂以多元形式进行,并激发学生的认知欲,进而突出学生教学主体的功能,改变传统模式下的教师为主体,学生为附庸的教学形式。此外,资源库的设立,能促使学生转变学习思维,利用丰富和多元的专业资源来梳理专业知识,形成系统的专业知识架构,教师也能在这个过程中,优化教学形式,以开放和自由为理念构建新型的教学关系,师生平等、互助,共同探究专业内容和发展前景,促使学生由传统的被动接受知识转变到自主探究室内设计专业知识。此外,专业资源库还能使调整课程的形式,强化“教”与“学”之间的关系,使教师从更深层次理解课堂教学,进而思考、设计出更具有活力、可塑的教学课堂,进而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室内设计专业内容,并实现专业的深度学习。
基于传统的静态的教学生态来看,建设室内设计专业教学资源库能实现动态的共享的长期型资源教学生态。教师利用专业资源教学,强化教学目标,转化教育格局,帮助学生搭建更宽广的室内设计专业视野,以应对未来市场需求。通过信息技术形成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将实现信息的共享,学生能基于各种新型、前沿的专业设计素材、案例,来加深对专业的理解,进而设计出优秀,灵性的作品。
建设动态的有经验的室内设计专业教学资源库,将促使学生融入到更“真实”的教学环境,以案例来推动教学实践,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学习素养。专业教学资源库能够使课程变得更为丰富、主动,学生在多样的设计资源中去探究、总结和实践,进一步增强对设计任务、设计方案及设计技巧的理解与领悟,同时以更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去参与实践,最终实现能力的全方面成长。
建设室内设计专业教学资源库,能使单向、分化的教学资源转为多向、聚集的教学资源,教师能合多向资源于一体进行教学,增强教学收益,降低教育成本。此外,数字化的专业资源,既能够共享、传播,还能多次循环利用,最大限度的节约了资源寻找时间和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学生能在课前、课中、课后,自主去搜集和探究专业信息资源,这可以提高教学效益,并促使学生的学习时间、空间有着更宽阔的表现形式。
建设室内设计专业教学资源库,一方面是为了整合教育资源,优化专业内容,另一方面则是储存和运用资源,促使教师更好的完成教学工作,帮助学生建立更扎实的专业素养。因此,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资源库的建设,是迎合了信息技术时代下的教学发展需要,也是高职院校人才培育目标下所必要推行的方式之一。笔者从室内设计专业出发,探究共享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和实践策略。
室内设计专业教学资源库里的资源需要多方参与,共同建设。首先,教师团队。专业内的每位教师根据自身的教学特长进行资源搜集任务分配,确保将资源完整搜集,整理,同时对旧资源及时更新,新资源及时引入,以满足当前的教学需要。其次,学生团队。专业资源库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学生群体,因此在建设中务必要了解清楚学生在资源方面的真实需求,确保学生积极参与。教师团队可以邀请学生一起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鼓励学生推荐和制作资源,以推动资源库的发展。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团队,以班级为单位,整理、制作和筛选专业资源,再上传至资源库中。最后,社会团队。基于资源库的效益,它不仅体现于专业教学中,还能辐射和影响到社会层面,因此开放资源库的权限,邀请和鼓励企业和社会用户参与到专业资源库的建设,这样能及时更新资源库的信息资源,了解到社会的资源需求,以实现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可持续发展。
室内设计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本着共享理念,以实例为教学原则,促发学生专业思考,形成对专业资源库的个人见解,进而参与,建设。第一,教师层面。基于专业资源库的效益,教师能够拓展教学思路,并激发出专业教学的内在活力,以此实现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具体上,借助资源库来收集和整理实际教学案例,应用于日常教学和其他教学活动和比赛上,同时成立专业资源教研组,合理开发和增强资源案例的使用度,从而彰显“资源库育人”的独特功效,确保其他资源利用主体能够更清楚地看到资源库的价值,凝聚更广泛的力量来做好资源库建设工作。第二,学生层面。学生利用专业资源库,来实现对专业知识的了解和深化,进而主动探究案例,参加专业评比和展示,以促进专业能力的提升。同时,资源库丰富的实例资源,能帮助学生形成多元的思考方式,搭建更善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互助团队。学生间相互成长,共享资源。既可以更早地了解社会用人需求,以便强化专业能力,满足社会要求,还能树立专业自信,提升学习动力,转化学习思维。
共享型专业资源库的建设是根据国家指示和时代发展所推出的满足教育需求的教学方式。从目前建设现状来看,其具有持续影响作用,因此学校要做好一直建设和发展的准备,确保专业内的各项资源能得到及时更新,并建立有保障的责任机制,持续调动管理者和使用者的积极性。此外,在建设和实践过程中,要组建评价机制,从管理者开始,分析资源库的优缺,评测未来的发展模式。再调查学生的使用满意度,搜集相关的意见,得出后期建设的重要要点,以不断完善资源库来满足学生的实时资源需要。
高职院校搭建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既能够跟上时代发展需要,也能够革新教学方式,促使学生转变学习思维。从建设价值上看,它具有实现新型教学关系、转化教育格局、推动教学实践、降低教育成本等几项主要功能性价值。目前市场对室内设计人才需求巨大,利用专业教学资源库来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能让学生更好地走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而基于共享型的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和实践,需要确定多方主体,保障各方的权益,同时尽可能地多利用实例进行教学研讨,来深化专业资源库的教学价值,最后则是第一时间更新和优化资源库,确保其先进性、随时性、共享性的特征能不受影响,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为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多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