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游泳 程 来 刘珈黎 倪 兰
(湖南工程学院 湖南·湘潭 411104)
现阶段,部分的工科毕业生由于各种因素不找工作,久而久之出现了慢就业的社会现象。随着现代社会的就业发展,毕业生慢就业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人们对这样的现象也有不一样的说法,有的人认为这样的现象是毕业生面临工作前的消极行为,也有的人认为这是他们为了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而自愿暂时不工作,从长期的角度来看,是一种比较有利的现象。在新社会背景下,我们要理性对待这一问题并及时找出形成的原因,提出比较有针对性的建议和解决措施,实现工科毕业生正确就业是当前高校相关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根据当前工科毕业生就业慢的现象,将慢就业定义为:在大学生毕业之后不急着找工作,而是选择旅游、在家待着或者去支教等方式面对毕业后的时间,慢慢思考自己的人生道路,等自己玩够了想好了之后再选择就业。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当代慢就业与过去的就业观已经大不相同。在现代社会背景下,拥有慢就业观念的高校毕业生逐渐增多。从慢就业的表面意思剖析,他并不是不好的意思,是代表了他们当前阶段的一种选择,除我国之外的一些其他国家也存在慢就业的问题。这一现象有两种类型:(1)自愿性慢就业。这部分毕业生非常清楚自己的专业水平,对自己发展方向有清晰的规划,他们为了丰富自己、提高自己,因此选择慢就业,但他们也做好了随时工作的准备。(2)消极型慢就业。这样的情况是毕业生在懈怠以及逃避将要面临的工作,他们知道自己的能力还有所匮乏,对就业有着非常惧怕的心理,对今后的工作压力也没有十足的准备。但是也有的就是因为他们的懒惰,毕业之后不找工作在家依靠父母,想要通过这种方式来逃避就业面临的问题。
慢就业并不是不工作的意思,对社会产生的影响也是并非绝对,有好有坏。从好的角度出发,慢就业可以提升社会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他们在毕业之后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去掌握市场发展趋势,制定自己的就业规划,找到合适并且心仪的工作,从而提升就业质量,让企业的专业人才有更加高的职业素养。与仓促就业的现象相比较,这种情况下的毕业生更加可以根据实际问题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促进工作和专业的匹配程度,实现了企业人才优化,减少离职现象。根据相关的文件得出,近几年工科毕业生在工作半年左右的离职率非常高,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当前工作并不适合自己,而慢就业能够给毕业生充足的了解以及考虑时间,在综合思考下选择自己适合的工作,可以有效减少离职问题。从不好的角度分析,因为逃避就业出现的慢就业现象,不仅不能提高专业能力,还有可能让他们依赖家庭,靠着父母混日子,给家庭带来很大的压力,同时对社会风气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总是逃避就业是没有办法解决这一问题的,还会造成不必要的恐慌,使他们渐渐失去信心,毕业生缺乏坚定的意志力,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让他们理直气壮的懒惰逃避。学校培养一名学生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以及财力,倘若学生长期不就业,不能把自己掌握的知识技能用到社会中,就会极大程度的浪费教育资源,导致新兴职业难以顺利发展。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新的职业,这就需要许多接受过专业培养的职业人才。毕业生消极慢就业的现象形成了新职业人才的流失,导致新兴行业的发展停滞不前。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的新型行业崛起并迅速发展,社会市场对于工科生的需求非常大,对于他们的薪资待遇也比文科生高,就业情况更是比文科生好很多。另外我国最近几年很多学校开始降低对工科学生的招生率,形成了整个社会市场对于工科人才的生源少以及缺口大的问题,从而使工科类学生的就业更加容易。所以,工科生比文科类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机会,他们对于就业的紧迫感也逐渐降低,不再急着找工作,慢慢向慢就业的趋势发展。
在长期的固有观念教学方式中,我国大多数的工科类学生比较缺乏人文色彩以及人文素质,在心理承受、文字表达以及人际沟通等方面达不到企业的要求,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与岗位要求不符合,在实际就业中不足之处非常明显。还有部分工科生的专业技能与理论知识不足,他们所学习的知识与社会企业发展需求严重不符,就算是在校期间实际操作过了,但是因为校企合作的工作比较简单,也无法学习到真正有用的技能,不能符合企业的发展需求,严重影响工科生的就业问题。随着社会中毕业生的逐渐增多,他们想找一份适合自己并且喜欢的工作很困难,专业技能不足的人更是难上加难,所以慢就业是他们不得不形成的状态。
每个人对于就业问题都有不同的看法,近几年的毕业生选择工作并不是只追求稳定,而是开始综合个性化的考虑。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在固有行业的基础上又出现了不少的新兴产业,尤其是互联网有关的行业,比如代购、主播以及电商等等,这样的行业成了大部分毕业生心仪的工作。在国家提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理念后,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特别是工科生开始了创业路程。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大多数学生都有独立创业的想法,其中工科生占据多数。因为家庭因或者市场发展趋势等等,越来越多的选择让工科生形成了慢就业的状态。
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对于家庭和社会的稳定以及国家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学校和社会必须要引起重视。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可以实现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能够有效消除贫困现象、减降低犯罪率以及贫困差距。现阶段发生的慢就业现象并不是由于企业的工作岗位少,而是因为毕业生没有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念,没有清晰的认识到就业的重要意义,面临就业问题情绪思想复杂多形成的。对于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来说,毕业生慢就业的情况给家庭和父母造成了很大的负担以及压力,减少整个家庭的经济来源,甚至还会造成社会焦虑。在这样的情况下,工科毕业生越来越多,大部分的学生逐渐形成慢就业的发展趋势。毕业生在面临找工作的时候不能及时做出正确的选择,致使大多数的毕业生在就业问题上不知所措。现阶段,我国社会中就业现象还是相对稳定的,但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慢就业的情况还是比较严重。因此学校要帮助毕业生形成大局意识,深刻明白和谐社会要在就业顺利的基础上,坚定自己的信仰理念,用自己的所学的知识就能回馈社会报效祖国,为建设安定和谐以及稳定有序的社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实际的就业竞争中,怎样的工科毕业生才能够脱颖而出?根据相关资料显示,企业在招聘专业人才的时候更注重工科学生的职业素养以及文化知识。在新工科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社会和市场对于高素质的工科人才有了更高的需要,同时更加重视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我国有名的教育家曾提到“没有人文的科学是不完整的”。另外还有相关的文件指出,明确要求毕业生要具备社会责任感以及人文素养,可以在实际工作中掌握并严格遵循企业行为规范与职业道德,并承担相应的责任。要具备自主学习能力,不断的完善和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使自己能够符合社会的发展趋势。因为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难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高校要重视提高传统文化的教育力度,从而更好的培养工科生的人文素养。工科生在上学的时候,除了学习主修课程之外,还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并且与人文素养相关的选修课程,在今后就业时,可以综合环境、伦理以及经济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工作。
从表面角度分析,家庭经济情况与社会环境都在影响着毕业生慢就业的发展趋势,但实际上,体现出来的是毕业生对于职业生涯教育的匮乏。对于工科毕业生来说,不是就业困难,而是择业比较不容易,这种现象的形成主要是因为毕业生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现阶段,大部分的学校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上都比较出彩,但其中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问题,比如缺少针对性以及个性化指导不强等情况。部分学校领导对于就业指导方面比较游刃有余,但是对于毕业生的职业规划方面却比较生涩,在辅助毕业生制定职业规划的时候有些不知所措。在目前的高校教育理念中,学生制定职业规划仍在发展中,大多数临近毕业的学生都是得过且过,走一步算一步的心理。所以,在引导毕业生自己刻苦努力、主动探索的前提下,高校领导也必须要及时提升自己的服务水平,更好的帮助毕业生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以良好的心态面对今后的工作生涯,积极主动的在众多企业中进行相互抉择,从而顺利的就业择业。
在网络信息发达的时代,多元化的因素逐渐影响了工科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毕业生良好的就业不但可以实现他们的社会价值,对于家庭和社会的稳定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高校领导要不断替身学校的服务水平,结合现代教育理念,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提升当前社会的就业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