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域下中职院校家校协同育人对策研究

2021-01-03 20:15:10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24期

赵 静

(河南省外贸学校 河南·郑州 450002)

0 引言

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可以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但过去几年国家、领导对普通教育有着极大关注,普通教育发展也逐渐完善,在这背景下,国家及领导开始逐渐关注中职教育发展进程,颁布了相应中职业教育改革体系,要求中职院校应该完善教师队伍,进行信息化建设,将中职教育事业发展作为我国教育现代化主要环节。国家教育十三五规划更是指出中职教育要进行协同教育,营造出良好育人生态环境,政府、家庭应该共同参与其中,加强家长职能,家长和学校在学生教育中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学校教师应该及时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作为最终教学目标,加强家庭道德引导,注重家校合作关系,利用互联网技术提升家校协同育人的质量与效率。

1 中职院校传统家校协同育人中所存在问题

1.1 家长与学校时间存在冲突

家校协同育人主要是依靠家庭与学校进行共同合作达到教学目的,由于中职院校教师工作任务过于繁重,除去要进行日常教学活动以外还需要对学生综合发展进行全面关注,如生活、心理状态、家庭关系等,因此教师要想全面了解学生整体情况,需要家长进行相应配合,但是根据研究发现,大部分家长与教师时间都会出现冲突,教师无法及时了解到学生实际情况,这对于学校开展家校协同育人工作而言有着一定的阻碍作用。

1.2 学生自身存在问题

中职院校学生和其余院校学生相比具有一定特殊性,大部分中职院校学生都属于中考失利,并且部分学生由于成绩较差在进行初中学习时,存在感过低,没有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及生活习惯,自制力较为缺乏,对于学习兴趣并不强烈,甚至部分学生会因为家庭教育缺失,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得到关爱,心理状态会出现部分问题,从而导致学生整体发展受到限制,教师进行日常教学时学生不会予以重视,并且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时过于敷衍,这些问题无疑加大了学校开展家校协同育人工作难度。

1.3 教师与家长沟通方式过于单一

过去家校协同育人工作主要是通过教师每学期开展家长会或者进行电话沟通,这种方式过于单一并且频率较少,教师无法掌握学生心理变化,无法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导致学生全面发展受到影响,并且根据研究发现,教师开展家长会时通常是以单方面形式向家长介绍学生学习情况,家长参与度过少,无法将家长作用发挥出来。

2 基于互联网技术对家校协同育人对策优化有效措施

2.1 营造和谐的教育氛围

中职院校要想做好家校协同育人工作就必须对相关参与者思想进行转换,如学校领导、教师、家长让其能够协同配合建立相应管理措施,利用信息技术营造良好育人氛围。学校领导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及实际情况建立相应平台,如学校网站、教育管理平台、家庭网页等,尽量营造出积极向上思想氛围,让学生无论在何地都可以处于良好教育环境中,利用潜移默化方式对学生思想进行转换,让学生能够全面综合发展,为后续教学工作提供支撑。

除此以外,学校还可以定期展开网络主题教育工作,对学生进行分层辅导,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学习小组,对学生进行分组教育进行针对化教学,如网络阅读、绘画、实用技术小组等,让学生不仅能够在课堂上学习到相应知识,还可以利用第二课堂积极开拓开展课外活动,让学生进行全面发展。并且在学生进行活动时教学工作者要做好记录,将其视频通过网络发送给家长,让家长对学生情况进行评价,通过这样方式不仅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还可以让教师了解到学生活动情况,对学生心理状态有得充分掌握,如果发现有不良倾向学生,教师就需要及时对其进行处理,避免学生思维走向偏差,影响学生整体发展。

最后,中职院校领导人员需要定期对家长进行培训,让家长能够掌握询问学生状态沟通方式,提高家长与学生沟通水平,对于住校学生教师可以定期通过信息技术让家长与学生进行沟通,从而加强家长与学生之间联系。通过多方面协同共进可以让学生在网络及实际生活中都感受到学习氛围,为学生创造良好教育环境,满足学生心理需求,让学生心里愉悦感能够提高,对学习、沟通不会产生排挤,能够更好进行沟通,从而全面促进学生整体发展。在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上,教师一定要摆正自己的态度,在学校里面自己是学生的老师,在家长层面两者的关系平等,教师要把握语言的艺术,以理解宽容的态度去和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取得学生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支持。在家长层面,每一个家长由于工作岗位的不同,知识层面的差异,让老师的沟通工作需要分类进行。有的学生家长惧怕老师,认为老师给自己打电话就是孩子在学校当中违反了什么规定,不能形成良好的沟通。老师要报以和善的态度和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以一种交朋友的方式去和家长交流,让学生家长放下心中的负担,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想法。同时教师要明确身份合理的对家长工作进行开展,达成有效的交流沟通,一同为学生服务。

2.2 沟通方式更为多元化

网络信息技术具有较大特性,内容较为丰富,功能较为强大,形势较为多样,基于网络技术开展家教系统教育工作,可以为其教育工作提供相应保障,因此家长与教师要充分将信息技术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将其优势发挥出来,增大管理力度。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微信网络通信技术建立家长微信交流群及学生交流群,将一些教学活动发送到学生和家长手中,保证家长和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到教学内容,家长可以根据教学活动对学生教育方针进行调整,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微信作为我国社会大中最常用应用一款交流软件,能够大幅度增加教师和家长之间联系,为家校协同育人提供了相应的保障。同时,QQ软件也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软件,QQ软件和微信相比,可以传输较大的文件,因此,教师可以利用QQ软件来进行相应内容传送,如文本、图像、视频等,教师可以利用QQ通信与家长学生进行视频通话,从而增加自身教学力度,教师还可以利用QQ将相应视频进行多方传递,全面提高教学力度。

2.3 进行网络培训

家校协同育人主要是通过家庭和学校来进行共同教育,一般情况下,家庭和学校是独立个体,家庭和学校之间联系并不强烈,这对于学生全面发展极为不利,因此中职院校领导人员必须加强家长与学校之间沟通,让家长和教师能够充分掌握学生处于不同环境下学习状态并对其进行针对性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首先要保证家庭和学校之间教育理念处于一致,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家长传递相应教学理念,从而提高教师与家长之间沟通力度,将传统教育理念进行优化、改革,让学校、家庭能够成为教育整体,让二者协调发展,从而保证其教学一致性。

中职院校领导人员可以定期开展相应网络培训渠道,让家长能够了解到学校教育进度,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进行相应交流,如网络聊天室、直播平台等,将家长聚集在一起进行互相交流,对学生家长进行统一培训和引导,将先进教育理念与管理方式进行传播,让家长在日常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全面培养,为学生今后学习、生活提供支撑。根据研究发现,部分家长教育学生时会使用过激手段及技巧,这些不仅会导致学生对家长产生抵触感,还会一因为其手段技巧不科学、不合理,导致家长对学生失去耐心,出现力不从心现象,并且其鼓励方式也过于单一,对于学生的品德塑造而言有不利影响,会让学生将学习作为一项任务,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通过网络培训方式可以让家长在掌握着生孩子学习状态情况上对自身教教育方式进行优化、改革,以孩子为主体开展教育活动,将孩子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让学生和家长直接形成良好纽带。在互联网平台交流过程中,教师要合理把握,适时地推进一些教育工作的展开,用心当好这个群的“群主”。同时也要定期开展家长会工作,让学生家长能够走进校园,参观学生的学习工作,对老师的教育工作得到肯定,同时在大会之上实现学生,老师,家长三方的思想统一,明确目的方向,一起为学生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互联网极为发达背景下,学校应该加强与家长之间沟通形成家校协同育人教育模式,中职院校领导人员应该充分将互联网作用发挥出来,为家长、教师沟通提供良好平台,为中职教育改革提供有效动力,教学工作者应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将信息技术融入其中,及时了解学生心理状态,针对学生个性相应教学政策,积极寻找各班级特色,建立个性化家校共育途径,将家长和学校之间联系增加形成共育体制,让学生能够综合全面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