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 董蔚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发展,老年人口的数量日益增加,老年人的生活现状也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在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中,有一种疾病显得尤为可怕,即阿尔茨海默症(AD)。阿尔茨海默症会让老年人逐渐丧失认知能力,危害他们的生命健康。
阿尔茨海默症主要表现为渐进性记忆障碍,认知功能障碍,人格改变以及语言障碍等神经精神症状,严重影响社交、职业与生活功能。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具有特殊性,其病程具有不可逆性,患者需要长期专业的照料。社会工作者作为专业人员,应该遵循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为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提供科学的辅导,给予他们支持与鼓励[1]。社会工作究竟该如何介入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治疗与恢复、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本文将从老年人自身概念密度、社会支持网络以及专业机构发展三个方面探讨社会工作的介入路径。
1.何为概念密度
所谓概念密度也就是每个人的文字表达中所包含的情感,是指每十个字所表达出来的个别概念的数目,概念密度可以较为清晰地反映出一个人的语言处理能力。低概念密度者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列表者”,而高概念密度者往往擅长用修饰性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状态和心理活动[2]。
2.概念密度与阿尔茨海默症的关系
1987年,美国流行病学的博士,阿尔茨海默症的研究专家大卫·斯诺登博士对美国7个省会,数千位修女进行了有关阿尔茨海默症的研究,研究中发现,老年人患阿尔茨海默症的概率与老年人自身的概率密度有关,概念密度低的人相对来说功能损失的比率较高。概念密度与认知技能有关的可能性极小,但是概念密度往往与大脑中的感知,记忆记录,记忆抽取等特质有关,可以肯定,概念密度与阿尔茨海默症是有极大的关联的。
3.如何提高老年人的概念密度
(1)注入正面观点
斯诺登博士的研究发现,概念密度至少取决于两个重要的后天习得的技能:词汇与阅读理解能力。大脑最快速的成长时期在于生命的初始阶段,因此,可以在人生的早期阶段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健康管理是对抗阿尔茨海默症过程中的一大难题,疾病是一个发展的过程,预防疾病往往比疾病发生之后再进行治疗来的更有效。因此,我们需要在生命的初始阶段开始预防老年痴呆症,提高人们的概念密度。
(2)增加感情支持
针对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社会工作者可以运用人生回顾法和缅怀往事疗法来唤醒老年人的记忆。社会工作者可以在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及心理健康程度进行初步评估后,引导老年人回忆过往生活中的种种重新构建老年人的认知体系回忆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老年人的反应,如果老年人过于激动或者有异常反应,就要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在回忆以前,要注意先弄清楚老年人的喜好与禁忌,有些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有不愿面对的某些事实,比如丧失至亲至爱,抑或是人生中某些错误的选择,社会工作者要在彻底了解的基础上帮助患者。
1.何为社会支持网络
社会支持网络是一组由个人之间的接触所构成的关系网,通过这些接触,个人得以维持其身份并获得情绪支持、物质援助、服务、讯息和新的社会接触等。对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是指为他们提供政府支持、法律援助、社会保障以及其他的各种支持[3]。
2.如何构建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社会支持网络
在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中,社会工作者要发挥资源协调者的作用,提高社会对于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重视程度,在政策出台和执行过程中也要扮演好政策影响人的角色,促进失智老年人健康管理的发展。社会工作者可以就阿尔茨海默症知识进行普及与宣传,提升社会关注度,消除人们对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误解,保护患者的自尊心,使他们免受恐惧感和羞耻感的伤害。
针对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可以为失智老年人开展各种各样的小组活动。失智老年人难以自发地组织活动,大多数老年人由于传统观念、性格内向等原因,在开展活动时比较被动和消极,难以快速地融入其中。社会工作者需要运用专业方法与技巧,帮助他们快速融入小组活动并且实现助人自助。
1.专业机构发展的必要性
阿尔茨海默症的病程比较长,发病的时间也具有不确定性,如果单纯的靠家庭支持,不管是在经济方面还是在精神方面都会给家人较大的压力。机构照顾可以满足老年人更具有针对性的需求,帮助患者缓解病情,实现对患者发病初期的病情控制与后期的生活、心理支持,帮助患者维持与社会的联系。
2.社会工作者在专业机构中的参与
关于阿尔茨海默症的专业机构,目前国内除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外都比较少见,而国外相对来说较多。
飞利浦公司开发了一项生命线业务,工作人员会24小时为老年人提供服务,如果用户需要帮助,他们脖子上或者手腕上的装置就会发信号给生命呼叫中心,在接到电话后,工作人员会精确地判断老年人所处的位置,当时的情况以及所需要的医疗服务。除了提供紧急的医疗热线服务,服务人员也会给用户打电话提醒他们的日常吃药,饮食上的禁忌,或者是在用户生日时打电话祝他们生日快乐等等,通过这样一种付费服务的方式帮助老年人处理各种紧急情况,让老年人感受到尊重和社会参与[4]。
对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我们也可以借鉴这样的模式,让社会工作者做为“中间人”参与到其中。社会工作者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医学知识,了解老年人、了解应急药品的摆放位置,能够判断最合适的医疗机构所处位置,协调各项医疗资源。同时,也有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观,能够尊重老年人,给予老年人情感上的支持和照顾。
家庭成员对于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日常生活影响重大,若家庭采取积极的态度对待老年人,那么老年人自己也会觉得仍有希望。家庭成员需要有面对困难的勇气、承受事物的压力,如果无法做到,可能就会对老人产生不耐烦与抛弃的念头[5]。
社会工作者要帮助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家庭成员从优势视角出发,看到家庭的优点所在,而不能总是思索老年人所处的劣势地位。社会工作者可以从环境入手,在生活中为失智老年人争取更多权利,减轻家庭成员压力,也需要给家庭成员积极的自我反馈,当家庭成员在关注、照顾老年人时,可以给家庭成员更多的夸赞。
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通过一种重新定义或标定的过程来使那些原来被认为是有问题的人恢复为“正常人”[6]。在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日常生活中,标签无处不在,由于记忆力的下降,患者可能会被认为丧失自我行动能力,但是其实是否真正丧失行动能力需要专业人士的评测。对患阿尔茨海默症的老年人来说,他们更可能因为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而产生自我积极性的下降[7]。
社会工作者在面对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时,首先自己要做到拒绝对老年人贴标签,由于工作性质原因,社会工作者在初次接触患者时就会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但是在了解之后,需要带着真诚的价值观帮助老年人,让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感受到自己与大家是没有什么不同的。
“被需要”对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来说十分重要,患者可能由于自身疾病的原因感到自卑和被社会抛弃。社会工作者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开始向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求助,提高患者的社会参与兴趣。
举例来说,如果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曾经是一名英语老师,那么,社会工作者可以带着学习的心态与老人交流,在生活中可以多问问老年人某个事物的英文单词怎么说,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老年人的自信心。在其他方面,社会工作者也可以适当“求助”于老年人,可以请求老年人帮忙拉衣服拉链,画画写字等,以这样的交流让患者感到自己是被需要的。
阿尔茨海默症正在不断蔓延,患者的生存现状急需社会各界的关注,患病前的防护比我们想象的更为重要。社会工作者作为社会政策的影响人,社会资源的协调者,在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日常护理与生活照料中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具体路径与方法仍然需要不断地探讨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