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兰兰 李 芳
(华中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传统的“一刀切”“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在此情景下,分众教学模式逐渐受到了众多高校的青睐和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18日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落实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统一要求,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1]坚持以生为本,掌握好青少年阶段的“拔节孕穗期”,精心引导和栽培,推动思政课适应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规律。但在当前阶段,学界对高校思政课分众教学模式的研究尚处在探索阶段,相关的研究多围绕分众教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实践、策略或者路径选择等进行探讨,对分众教学模式的理论来源、现实需要等方面鲜有涉及,现拟以高校思政课分众教学的理论来源为基点,以分众教学的现实需要和原则遵循为依托,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实施策略探讨提升分众教学的教学实效性,以期为促进高校思政课改革提供一些借鉴。
对分众教学基本内涵的界定是理解和掌握分众教学的前提,学界对分众教学并未给出明确定义,而是从分类、分层、差异化教学的维度对其内涵进行界定。从分类教学维度,有观点认为分众教学是在特定的课程目标指导下,根据高校学生专业学科、思维特点、知识构成等差异因素分为不同大类,以此采取相应的教育教学模式[2]134-137。从分层教学维度,有观点认为分众教学是根据各类、各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力差异而制定符合各类、各层次学生认知水平和能力的个性化教学模式[3]115-116。从差异化教学维度,有观点认为分众教学是在集体教学中立足于学生个性化差异,满足学生学习需要,以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4]24。
分众教学吸收分类、分层、差异性教学的个性化、差异化教学理念,形成以生为本,尊重学生潜能,即在课程目标一致的情形下,不仅考虑学生专业差异、学科特点、思维差异等因素,还考虑学生学习的层次、学习的类别以及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立足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打造一种个性鲜明的教学模式。分众教学这种新式教学,弥补了传统教学强调教师的“教”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学生“学”的弊端,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强调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课堂的参与者和教学效果的反馈者;教师则是课堂的建设者、知识的传播者和学生思维的引领者。在分众教学模式下,教师和学生地位、作用发生显著变化,教育学者们为这种教学模式提供了深厚的理论支撑。
1.分众教学理论的提出
分众教学中的“分众”一词最早见于美国学者托夫勒的著作《权利的转移》,他认为新闻传播在将来的一个发展趋势是从广泛的整体大众,分化为各具特殊兴趣和利益的群体。学者丹尼斯·麦奎尔在《受众分析》一书中也认为受众将呈现出细分和分化的趋向。国内学者郭庆光认为“分众,顾名思义,指的受众并不是同质的孤立个人集合,而是具备了社会多样性的人群”[5]106。这里的分众是以社会集体性为前提,个体行为受到群体行为的制约,但又具备个体差异性,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杨宝珍认为,“市场营销要制定企业的市场定位战略,发掘市场潜在需求,确立消费者品牌归属感,明确市场细分目标”[6]76-78。市场细分目标、区分受众群,根据目标群体的特征、喜好等差异进行分类,掌握和了解不同目标人群的需求差异,制定营销策略,为应对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化、产品服务特定化的倾向,采取的分众营销方式,寻求个性化、精细化的营销策略,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
2.我国自古以来的传统教育原则:因材施教
早在春秋时期,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理念,宋代朱熹将孔门四科注释为“圣贤施教,各应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弃人也”[7]362,以此达到“不弃人”的目的。现代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也肯定了因材施教的益处,他从松树和牡丹花所需肥料的不同,认为培养儿童也应认识他们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进行教学。
高校思政课的着力点和出发点是挖掘学生的个性化特点,依据他们的个性差异实施分众教学,克服传统“一言堂”的教学弊端。昆体良认为教师要“善于精细地观察学生能力的差异,弄清每个学生天性的特殊取向”,对不同个性的学生采取各异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使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他最有才能的方面得到发展”[8]403,体现了教育者对受教者的承认与尊重,对受教者自由、尊严和自我价值的肯定与珍视,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因需施教。
高校思政课分众教学模式汲取了因材施教的传统教育原则,一是教学过程中的因材施教。教师针对学生的个性化差异,调整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水平、智力倾向、兴趣爱好等学习方式的差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二是根据学生的专业类别、性格特点、思维方式等其他方面的差异,教师制定学生个性化的学习策略,实施因材施教,以此满足不同类别学生的发展需求。三是教师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差异和特点进行施教,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强化学生的政治信仰,引导学生掌握思政课精髓,以此达到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
3.分众教学的可行性佐证:加德纳多元智能教育理念
多元智能教育理念是由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学者H·加德纳提出的,他认为“人的心理和智能是由多层面的、多要素组成,无法以任何正统的方式,仅用单一的纸笔工具合理地测量出来”[9]7。这表明人的智能并非单一要素构成,而是多种要素的集合体,展现智能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加德纳还在他的8种智能(即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动觉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者学智能)差异中阐述在学校教育时必须重视“学生个体的差异”。这些差异教学研究对尊重个体间差异、不同课程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指导差异教学实践、创新思政课教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立足学生差异,一是在备课、上课、课外辅导考核阶段运用多元智能理念,适应不同学生需要,制定有差异的挑战目标;二是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要以学生多元智能为基点,了解他们智能差异中的兴趣态度、准备水平以及认知风格等,及时调整学习内容、开展多样化教学方式、提升学习兴趣、促进深层次思考,从而达到对核心知识的理解和提高学习能力。三是积极开展差异教学实践,贯彻执行多元智能理念,在班级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中,关注学生智能差异实施分众教学、满足学习需求,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从而实现共性和个性的统一,教与学的统一,多元与整体协调发展的统一。
综上所述,由分众传播和分众营销、因材施教、多元智能等相关理论,我们可以了解到分众教学的实质是依据受众的不同特征和需求,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高受众对象的精确性,提高教学效果的实效性。高校思政课分众教学有效地汲取相关理念,对不同群体学生的个性化差异采取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对不同专业的学生,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以提高思政课的趣味性和亲和力,满足学生成长期待,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传统的思政课教学多采用教师理论授课的教学形式,对学生的兴趣点和关注度把握不够,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同时教师多以满堂灌的讲授方式和“以考定教”的考核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对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重视程度不够,讲授方式死板,考试形式单一,未能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潜能,致使学生主动参与思政课课堂建设的积极性下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课堂上的抬头率和参与率,削弱了思政课教学的整体效能。分众教学则遵循罗杰斯的教育方式,认为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相信学生潜力,而不是填鸭式地把所选择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要允许学生有自己选择学习方式的机会。这种教学模式为提升思政课的理论性、针对性和实践性,调动思政课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思政课认同感、参与感和获得感提供有力支撑。
分众教学是对传统思政课教学模式的反思与超越,为提升思政课的理论性、针对性和实践性提供了有益尝试。一是提升思政课的理论性,夯实思政课的理论基础。思政课是一门政治性、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分众教学应牢牢抓住思政课的理论特性,对思政课的受教者进行细分。教育者不仅承担着育人功能,还应强化自身政治修养,提高政治站位,提升思政课的核心素养。受教者可按专业差异细分受众,以加强理论学习、增强政治信仰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不同专业学生采用不同方式教授理论知识,增强思政课理论接受度,提升分众教学的生命力。二是提升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教师针对学生个性化差异、专业素养差异甚至是兴趣爱好等差异性,准备多样化思政课教学素材库,并对不同接受程度的学生讲授思政课知识点的深度和广度有所不同,尊重学生差异,着力开启个性化思政教学方式。三是理论最终要回归于实践,分众教学模式也应回归于思政课教学实践中。践行思政课教学理念,运用好历史博物馆、遗址、抗疫模拟小课堂等课内外实践活动,把党史和抗疫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呼唤新型教学方式,新型教学方式的运用离不开思政课教师关键作用的发挥。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政课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1]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高校思政课要把教育落到实处,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过硬、育人水平高超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尤为重要。一是分众教学应充分调动思政课教师的积极性。教师掌握和运用好分众教学模式,深入了解学生个体差异、掌握学生心理和生理特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积极参与课堂管理和实施分众教学实践,主导课堂进程,活跃课堂气氛。二是分众教学激发教师主动参与建设课堂的意识。针对学生个性化差异,充分调动教师主动参与课堂建设的积极性,寻求不同的教学方式,激发探索新式教学和课堂建设的主动性。三是发挥教师的创造性须从学生的心理多样化需求入手。教师应更新教学知识、创新课堂教学形式,采用思政课“创造概论101”、翻转课堂、云课堂、“思政+音乐”等教学方式,以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教师不仅是知识、思想和真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灵魂、生命的塑造者,提升教师的教学魅力、学术魅力和人格魅力,真正发挥好高校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育人作用。
青年一代是国家的未来和希冀,加强当代大学生对国家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决策的理解和认同是新时代思政课的任务所在[10]2。思政课的目的是教育和引导“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11]70。分众教学模式中的分众是指分学生的“众”,是依据学生个性差异、性格特点、专业类别、接受程度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以提高他们参与思政课的积极性。思政课的主体“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素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得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12]。一是提升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同感。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强化其政治站位,更是将“为人民服务”为己任践行到日常生活中,真正将他们自身的政治信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二是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思政课构建过程。根据学生专业类别,发挥专业优势,打破教师“一套到底”的常规教学模式,让学生参与课程管理、创新考核评价机制,增强学生参与感。此外创新学生参与课堂的形式,通过道德讲堂、情景模拟等多种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建设和管理的成就感。三是促使学生在思政课中形成踏踏实实修好公德、私德,学会劳动、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律的内在素养,不仅从思政课中真正学到知识,增强专业技能,更要学到如何做人的道理,增强学生的思政课获得感。
如何实施分众教学?实施分众教学的本质是什么?在实施分众教学模式下应遵循什么样的原则?对这一系列问题的解答,是我们了解并实施分众教学的关键。思政课分众教学以立德树人为宗旨,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以打造个性鲜明的教学方式为原则遵循。
立德树人的基本内涵可以分为“立德”和“树人”两个层面。立德源于先秦时期叔孙豹提出的“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13]55,这里的立德是从道德操守的维度出发,注重高尚的道德修养,以达到人格不朽的目的。《管子·权修》对“树人”的解释是“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14]1088,这里强调树人成才周期长的特点,也突出强调树人的重要性。严格奉行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就是要解决新时代思政课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树人就是要明确如何培养人才,培养何种人才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12]分众教学模式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有益实践。分众教学的出发点首先是创新育人理念,树立与立德树人相一致的教育理念。其次是创新立德树人的内容和形式,根据学生兴趣特点构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是要创新立德树人的课堂教学模式,区分不同专业学生,制定学习策略;运用新媒体技术活跃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思政课应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把学生看作是动态的人、发展的人、全面的人,从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转变为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知识渴求的教学;从过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过程转变为主动学习过程;从以前填鸭式的课堂教学转变为多角度、深层次挖掘学习资源,创新教学模式,变革传统的课堂教学,寻求符合学生兴趣的教学。为更好地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一是采取小班制教学。思政课的大班制教学不能满足学生实施小组讨论、进行发散思维的需要,因此采取小班制教学,细化和深化学到的知识,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提升思维水平。二是创造多样化的学习环境。大学生的学习习性呈现多样化,传统的坐班制、走班制教学,不能激发他们的内在潜能。如有的学生喜欢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有的学生适合严肃、严谨的实验室学习氛围;还有的两者兼而有之,这就要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习性和特征进行分众教学,创造多种学习环境。新时代背景下,学生的自我意识、创新意识增强,对传统的思政课教学不再被动接受、也不再追求整齐划一的标准答案,而是提出质疑,这就更加明确了分众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增强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同感具有重大意义。
分众教学的实施成效要以学生的参与度、课堂氛围的活跃度以及教师的掌控度为参照系,因此最终要落实到具体的思政课课堂上。因学生个人的专业背景、知识基础、思维方法以及兴趣特点等存在差异,对思政课学习的需求也有明显的差异性。一是若依然选择 “一块黑板一支笔,一人从头讲到底”的填鸭式教学,这势必会削弱学生的学习热情,弱化思政课的吸引力。教师在备课期间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兴趣的契合度和参与度来制定个性鲜明的教学方式。二是充分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选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如对化学专业的学生上思政课时融入化学知识,化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对此专业的学生可以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入课程教学,运用化学实验对各种理论知识进行检验,这样既增加了思政课的趣味性,又增强了他们对专业的归属感。三是发挥教师对课堂的把控力。教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在采取不同教学方式的同时,应对课堂达到什么样的教学效果有预期,如对英语专业学生上思政课对比美国梦和中国梦的区别,应以爱国主义为核心,达到爱国与专业学习相互促进的教学效果,防止出现认知偏差。思政课分众教学以打造个性化教学为依托,加强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同感,增强学生参与思政课课堂的获得感,打造学生喜爱的思政金课,从而实现思政课培养全面人才的教学目标。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分众教学理念的精髓在于运用,针对传统思政课出现的问题,寻求相应的解决措施尤为迫切,以此探索分众教学的现实路径,注重教学目标的统一性和学生需求的多元性相结合,注重教材内容的一致性和教学方式的差异性相结合,注重教师特长发挥和学生专业优势相结合,创设教学创新联盟和强化教研共享交流平台,为思政课分众教学提供实践土壤。
思政课教学有统一的大纲要求、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树立学生政治信仰、强化政治站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的现实需要。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学生专业的差异性、需求的多元性,教学目标的落实不尽如人意,这为思政课分众教学提供契机。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爱国主义专题为例,统一的教学目标在于增强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在落实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多角度解读爱国主义,注重学生的多元需求。一是满足学生的专业需求。对文科类学生应采用与专业结合的方式,开展道德讲堂、历史舞台剧等多种教学形式,在统一的教学目标下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实现教学目标和学生专业需求的结合。二是满足学生学习和实践需求。对理工科类学生,以教学目标统一性为基础,强化理工科学生的逻辑严密性,为他们多提供逻辑性和实践性强的学习素材,注重培养他们的报国情、爱国志。三是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对音体美类学生注重在统一教学目标下,注重激发他们的创作、情感等其他需求。对音乐专业的学生,激发他们创作爱国歌曲的积极性,这种“思政+音乐”的方式,更能打动学生,引起心灵的共鸣;对美术专业学生注重培养学习需求,创新教学形式,以漫画连载等多种形式阐述爱国情怀,打破思政课枯燥无味的刻板印象;对体育类特长生,结合为国争光的情感需求,厚植爱国主义情感。在统一的教学目标下,结合学生专业的差异性、需求的多元性,采取分众教学,打破“一套到底”的传统教学模式。
分众教学秉承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创新教学方式,以师生需求为着力点,及时回应师生关切,解决教学实践遇到的现实问题,协力推进分众教学模式的施行。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爱国主义专题为例,保证教材内容的一致性,根据专业性质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一是对文科类学生采取支架式教学。支架式教学源于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指的是为学习者掌握知识构建一种概念框架,即事先对学习任务进行分解,然后逐步深入的过程。文科生对爱国主义的理解不再局限于单纯的知识灌输,应着重引入将爱国主义如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一问题的情境思考,学生独立探索,教师启发性引导,帮助学生从概念框架逐级攀升,到进行小组学习讨论,最后对学习成果进行展示,教师总结升华,完成对爱国主义的全面解读及实践。二是对理科类学生采用随机进入教学的方式,旨在提高学习者的理解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以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拓展理科类学生思维。教师提出“试比较钱学森的爱国主义与鲁迅的爱国主义的区别?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区别?如何看待这种区别?”,着重培养理科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激发他们参与思政课的积极性。三是对艺体类学生采用抛锚式教学(实例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是基于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是真实问题,以此为“抛锚”点,以真实、直观的案例入手,避免对爱国主义这一名词的误读,再加上教师的引导,深刻理解爱国主义的核心内涵。这种注重教材内容一致性和教学方式差异性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是分众教学良好的实践形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15]4-16以教师为主导,发挥教师特长,同时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认可学生的主体能力和价值,结合学生的专业优势,激发他们参与思政课学习的积极性。一是发挥思政课教师理论知识特长。思政课教师理论知识储备丰厚,将理论知识与各专业学科知识结合,强化各专业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发挥学生专业优势,引导学生课内外实践,促进师生之间相互学习借鉴、取长补短,实现师生共进步、共发展。二是发挥多学科教师的教学特长。思政课并非思政课教师的独角戏,多学科教师也应承担思政课教学任务,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教师发挥学科优势,进行思政课教学时注重搭建学科框架,训练发散思维和提升实践能力,使模拟法庭、历史话剧等教学形式与法学类等学科专业结合,满足各专业学生的学习和实践需求,增强学科认同感。三是发挥高校辅导员教师管理、服务和心理疏导等优势。针对学生的专业差异制定多种管理和心理疏导服务,如对心理学专业学生采取团体辅导、心理咨询等服务,凸显高校辅导员教师的服务优势和强化学生的专业归属感,二者相互促进,增进师生情谊,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分众教学是提供专门的指导、统一的规划、科学的训练,打破单纯的“拿到碗里都是菜”的教学,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及其他学科教师的专业特长,契合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实现教师特长的发挥和学生专业优势的结合。
由华中师范大学倡导创建的“同课异构 协同共研”思政课教学创新联盟为分众教学的稳步推进提供了有益实践。一是为分众教学模式注入新鲜血液。落实好教师责任,将教育目标具体化、明确化,落实到每一个教学环节,实现教学环节精细化。根据学生差异性特征对其进行精细化管理,采取圆形活动式桌椅、人数限定化、小组讨论交流成果多样化,真正挖掘学生潜能,实现学习活动落实到个人,积极参与、精准落实。二是创新分众教学模式,改变以往“关起门来备课”的形式,提高备课质量。分众教学是“同课异构”教学实践的探索形式,抓住了分众教学的实质,以生为本,同一课堂,采取不同的课堂建构方式,真正做到以人为重、以人为优,落实课堂多样化的需求;“协同共研”是以教师为主导,着力攻关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模式,汲取教师特长,完善教学手段,提高教师备课质量,为教师深入研读教材,深刻理解知识点,精准授课提供交流平台,真正打造优质思政课。三是探索分众教学的多样化途径,集中优势资源,发挥好分众教学的示范效应。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的创新也是“同课异构”教学理念的成功实践,亦是“协同共研”交流平台的有益探索,通过“线上线下”等混合共享交流方式,满足多样化的教学需求,博采众长,吸收他人优秀教学经验,提升教学水平。分众教学模式是高校思政课实现“教”与“学”同频互动、同向发力的良好的师生互动模式。
分众教学为提升高校思政课的认可度开辟了一条新路径,是推进高校思政课不断满足教师教学需求、学生学习需求的有益实践。立足对高校思政课分众教学模式的理论来源、现实需要、原则遵循以及实施策略的探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分众教学应坚持去中心化、去同质化的原则,采取同课异构、智慧课堂等教学形式,不断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针对性、有效性,打造教师愿意教、学生乐意学的思政金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