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思维,挖掘深度
——以《石壕吏》为例谈古诗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

2021-01-03 13:32朱秋月
课外语文 2021年25期
关键词:石壕吏老妇老翁

朱秋月

(亭湖初级中学,江苏 盐城 224000)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发展思维,关注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思维发展的影响。思维能力是语文阅读素养培养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学生深入了解文本,既需要一定的语言积累,也需要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拥有敏锐的语言嗅觉。故而,在常态化教学中,必然要重视从文本中挖掘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素材,或聚焦语言分析能力,或侧重对比思维能力,或强化想象思维能力,或发展情感体悟能力,从而在提升学生文本挖掘意识的同时,培养其更为过硬的阅读思维能力。《石壕吏》是唐代诗人杜甫于安史之乱期间人生经历的真实记录,是长篇叙事诗。因诗人全程未曾与衙役直接面对,故而全诗以耳闻为独特的线索视角,依时间推移记录了老翁一家的悲惨遭遇,是对政治利益集团战争的控诉,更是对底层劳动人民生活疾苦的体察。在执教该课时,既可顺文本推进顺序而步步分析,也可抓其关键点展开重点交流,以导引学生思维产生深度理解与认同,丰富其自主阅读手段,提升阅读思维能力。

一、析“诗言”,培养语言分析能力

新课标指出,初中阶段文言文阅读的基础目标在于“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这种理解基于两个学习需求,一方面是学生与文言文创作时代潜在的认知距离,学生往往对不同时代的“诗言”有一定的陌生感。在《石壕吏》中,学生既对“逾”“邺”“戍”“妪”等字词的读音、释义有所疑惑,又对“逾”“一何”“绝”等词语的词性用法难以直通。唯有扫除这些盲区,学生才能够在抑扬顿挫、时快时慢的节奏、韵律诵读中理解诗人的创作风格。另一方面,缘于学生对诗人创作情感的模糊,利用教材资料或教师引导梳理文言文全篇内容,聚焦文本重点语言处,为学生提供语言分析的机会与空间。

师:《石壕吏》全篇描写故事性特强,是诗人以耳听为视角的故事记录。我们已经在课前对文本进行了初次朗读,是否关注过文本中每个小节的关键“诗言”?请大家勾画出来,并说说你的理解。

生:第一小节中“捉”字尤为显著,诗人天“暮”时投宿石壕村,但正碰上“捉”人。诗人并没有直接看见,老翁老妇也没有,但却从“捉”字想到“官吏抓兵丁”时村落鸡飞狗跳的情境。

师:嗯,这些诗人并没有描写出来,但一个“捉”字还原了现场原声。那么既然来“捉”人,老翁、老妇应该躲避才好,为何要一“逾墙走”一“出门看”?

生:官吏来捉人,但室内虽然有人,却绝不能再被捉。我想这是全文悲惨故事展开的铺垫。

师:是啊,家里有人,但老妇为了不让这些人被捉走,所以主动“出门看”。

生:第二小节中两个“一何”,一面是狰狞面孔的衙役,一面是哭啼倾诉的老妇。

师:这显然是对比,“一何”是什么意思?你觉得这个对比有何作用呢?

生:“一何”是说“多么的”。从对比中,我更多感觉到对衙役嘴脸的厌恶,对老妇境遇的同情。

师:能够感受到这一层,点赞!

生:第三小节,“致词”统领了全部哭诉的内容,说出了家庭遭遇的凄惨!

师:能说说家里都有哪些人?老妇一家遭遇了什么?

生:三个男壮丁均为国参战,“三者死二”;家里只有哺乳期的孙子与儿媳。

师:还有其他人吗?比如——

生:还有“逾墙走”的老翁,还有投宿的诗人杜甫。

师:老妇以“一己之力”应付,实在不容易啊!

生:尤其最后一句让人泪目!“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肯定是差役的不依不饶,所以最后自己必须做出牺牲,请求应役。

师:从实际情况看,这一家人为国家安定做出了巨大牺牲,但最终其幸存者仍然得不到善待,让人唏嘘痛楚。

生:第四小节“泣”字为结局的暗示。

师:是谁在“泣”,为何而“泣”?

生:老翁复归后,看到老妇被捉走,悲戚不已。这种结局打破了这个家庭最后可存的温馨,只有老翁与妇孺,都是弱势群体,生活如何为继?

师:分析极为精妙!跟随你的分析,老师也为这种结局而极为痛心。

孙绍振教授认为,“要理解艺术,不能被动地接受”。在古诗文本中,文字即是声音,即是艺术。抓住关键字眼、由表及里深入地品析,是对诗人文本创作的深度理解。运用文字品析,将写作技法、文本内容、作者情感等文言文教学有机地进行融合与串联,使零散的古诗知识教学在语言品味的过程中,化整为零,实现了师生无缝隙的互动,学生借助语言获得了习得文本的思维脉络,掌握了蕴含在字词句中的古诗精髓,切实提升了语言的品鉴能力,形成了语言品鉴的有效思维方式。

二、掘“矛盾”,培养对比思维能力

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思维下,对文本的理解也必然存在差异。从学生理解的层面,按一般逻辑思维,挖掘阅读文本中存在的“可疑之处”,将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原始素材。

师:有的同学认为,《石壕吏》中有不少情节有违常态,感觉不符合逻辑规律。谁来当“学习导师”,给大家做出相对合理的解释?

(多媒体出示四大“可疑问题”,小组内学生展开讨论)

1.一般投宿均早早预订酒店,诗人为何天晚才匆匆投宿,且选择石壕村“农家”?

2.一般鼓励为国家服兵役,是“征兵”,为何此处是“抓人”?

3.一般老翁都已上年纪、腿脚不便,但为何可以“逾墙走”,且文末说“独与老翁别”?

4.一般哭诉是为了“免除兵役”,但为何老妇还主动服役?

生:古代都是驿站或酒家,不是酒店。我觉得安史之乱下商业已经凋敝,一路肯定没有安生处,所以到了晚上,诗人才不得不在石壕村借宿。

师:分析得十分到位!从诗人借宿也能看出诗人旅途凄凉,当时百姓已陷入水深火热,难以安定。

生:关于“征兵”、自愿参军,我觉得是现在和平年代才能达到的条件。那时候好像国家都是“抓人”吧?

师:现在我们国家强大了!参军更多是看个人意愿。说到“抓人”,我觉得你分析的好像缺乏些深度。能不能结合当时的安史之乱说说?

生:是的,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节点。唐王朝在与安禄山、史思明的十年消耗战中付出巨大的牺牲,经济停滞、百姓生活困苦不堪。

师:你觉得这里为何是“抓人”呢?有一段史料,你可以读一读哦!

生1:(读)唐朝安史之乱前,玄宗天宝十三载各州上报的人口数量5200万;安史之乱后的肃宗乾元三年(公历760年),全国各州上报的户口为2933174户,人口数量大致为1600万。

生2:《石壕吏》写于唐肃宗乾元二年春, 也就是安史之乱平叛前一年,唐朝人口因为战乱锐减,可用青壮已经不多,大多数家庭都为国家做出巨大牺牲,所以只能突袭“捉人”。

师:这个解释是基于史实的比较权威的解释,属正解!那么第三个呢?

生:既然逃亡,老翁就是拼了命也要爬过去啊。至于后来“独与老翁别”是在老妇被抓走后又不放心偷偷回到家了,然而这时候老妇已经被抓走。

师:如此一说便合情合理了!真是可怜可叹。百姓连夜晚都不得安生,随时都有性命之虞,自然多高的墙也必须逃走了!第四个呢?

生:哭诉“免除兵役”,但肯定是衙役不依不饶,老妇为了老翁、儿媳、孙子还有诗人杜甫,不得不主动服役,这样也好堵上他们的无穷无尽、不顾民众死活的抓兵丁的欲望。

师:如此悲惨的境地,如此悲壮的选择,老妇更像是一个英雄女子!

生:但这种英雄是逼迫到涉及生死的无奈选择啊!

违反逻辑思维的行为反常,正折射出社会的反常,《石壕吏》中这种反常的行为,诗人并没有直接付诸笔墨,而是寓于老妇的哭诉与老翁的悲泣中,这样的写作处理方式,彰显了文本的精妙与深意,也正是解开文本“心疑”,走向文本更深处的关键所在。教学中,抓住反常的问题,运用比较思维,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兴趣,也能有效培养学生对比思维能力。

三、味“形象”,培养想象思维能力

言简意赅的语言既是文本创作的技法要求,也是满足读者更为丰富的阅读的体验的要求。简练精致的语言能够使文章呈现简约之美,同时凝练的语言留给读者以品味的空间,这也是语言艺术的留白体现。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善于帮助学生展开逻辑想象,适当“补白”文本,还原文本情境,进而理解诗人所塑造的人物形象。

师:老师有一个疑问,为何老妇一见衙役就“啼哭”?赶紧“前致词”?

生:老师,我想换一个词,把“衙役”换成“爪牙”!

师:哦?谁的爪牙?

生:官府的“爪牙”!老妇肯定开始主动开门、礼貌以待,但从“吏呼一何怒”就能感觉到老妇肯定受到他们猛虎攫人的影响,不顾人情,非要进门捉人!如果不哭啼难以表达心头委屈悲戚,如果不“前致词”,家里老翁肯定尚未“逃走”就被抓走了!

师:这么说,老妇的啼哭,前致词,都是无奈之举,都是想要让衙役,不!让官府爪牙放过她家。

生:显然如此!我觉得官府爪牙简直就是叫嚣隳突、横蛮残暴的豺狼!

师:是啊!官府虽奉上命,但却不通情理!不顾民情,只顾自己交差!那诗人笔下,老妇是怎样的形象呢?

生:老妇太过可怜!我觉得老妇就是叫天喊地而凄惨无助的人。

师:跟她一样遭遇的人有没有?她是否也代替了一类人?

生:是安史之乱背景下,凄惨无助、悲苦决绝的底层百姓代表,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文本不再是简单的文字呈现,而是融入了学生更丰富的阅读想象。教学中,教师把握住了《石壕吏》中最突出的人物形象,即:官吏与老妇。对两个人物思想、语言、行为的想象式填补,这样的阅读处理方式,有助于让其人物形象更为逼真地呈现。同时,对学生展开人物角色的换位体味,通过演绎与指导,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当时的对话情境,窥得时代阴暗印记。

四、联“文外”,培养情感体悟能力

海明威在谈及创作时,曾提出了“冰山理论”,这一理论同样适用于阅读文本的学习,挖掘文本的字外之意,文外之言,借助“文外”力量,将会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增强对文本内蕴的体悟能力。其中,时代背景与个人经历是诗人创作的思维源泉,如能将这些要素联合起来,连接文本内容,将帮助学生更为深入地体悟主题情感,实现和文本之间的深度对话,生成创造性阅读。

师:生活际遇是诗人情感迁移的重要因素。《望岳》曾写下诗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远大抱负,《春望》则传递“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睹物伤怀情感。《石壕吏》作为三吏三别中一首,也是书写百姓疾苦的代表之作。谁能说说诗人前后经历了什么?

生:《望岳》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年,当时虽然诗人历次赶考落榜,但二十岁左右年龄仍然没有被现实挫败!

师:所以当时意气风发,踌躇满志,胸怀远大理想与抱负。写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也是情理中事。那么《春望》呢?

生:《春望》写于《望岳》后二十年,当时正值安史之乱,诗人因投奔肃宗被叛军俘困于长安,作《春望》述怀,其凌云壮志已然变成对家国破败的忧思。

师:可见,不同的生活际遇,不同的人生经历,人的性格与情感也受到极大影响。《石壕吏》也是在安史之乱中哪!

生:虽在“安史之乱”时,但却是在《春望》后两年,正值唐军大败急需补充兵丁之时。于是杜甫从洛阳回华州,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在目睹现实的愤慨中写下了“三吏”组诗。

师:看来,历史事实才是诗人诗歌素养的最大养分!我们理解了这一点,也就自然能够体会“忧愤出诗人”的道理。所以我们也要善于在生活中捕捉个人的情感,将其作为语文创作的思维源泉。

清人吴瞻泰认为,“沉郁者,意也;顿挫者,法也”。杜甫“沉郁顿挫”的创作风格,来自时代的影响,而这种“沉郁顿挫”忧国忧民的情怀,在杜甫的作品中是一脉相承的,教学中打通“课内”与“课外”的壁垒,借助杜甫的其他作品“文外”力量,为学习者提供了深入阅读、深度体验的巨大支撑。对于文言文阅读,学习者唯有在不断的阅读品味中走近史实,走进时代,走近作者,才能无限接近于文本的本真,贴近诗人创作心境,最终产生与诗人、与作品的深刻碰撞。而当这个过程形成习惯定式时,古文阅读教学也自然会成为学生文本思维能力良性培养的重要平台。

猜你喜欢
石壕吏老妇老翁
老妇干陈秀琴和她的伙伴们
《圣母子》和《老妇》
《石壕吏》教学案例的反思
为了忘却的等待
如何才能安全过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