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玉红 程岭
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亦是教学改革的主战区。新课程改革提倡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倡导学生积极表达,注重学生互动对话,激发学生积极探索。但是,在发展探索的过程中,却出现了“空心课堂”。比如,一堂课教师与学生频繁互动,并不能据此说明课堂照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不能得出这一堂课就是好课的结论。课堂教学互动应该是师生积极参与,教有所得,学有所获,能够通过语言性的沟通交流和非语言性的情感表达、文字传达、行为反应等引起师生心理或行为朝向积极方面转化,否则就是无效互动或者虚假互动。[1]此外,除了要关注教学切实促进整个班级的发展,还要具体到每一个学生。课堂是所有学生的课堂,只有照顾到了所有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获得应有的发展,这样的课堂才是成功的。然而,空心课堂表现出形式大于内容的特点,营造了积极的课堂氛围,在少数学生身上展现出良好的教学效果,实际上却并不符合班级大多数学生的真实情况。空心课堂采取了倡导的教学方法或手段,打磨了令人满意的教学过程,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教学效果。课堂看起来意趣盎然,师生积极投入,却极少甚至没有让学生获得成长与发展。没有让学生的经验和思维发生变化的课堂,徒有精彩的教学过程,也只能是没有内涵的空心课堂。
空心课堂的教学低效甚至无效。要改变这样的教学,首先需要归纳总结空心课堂的表现。
学生是课堂的主角,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适宜的条件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学生参与不是呆呆地坐着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积极地建构与外界的相互关联,因而希望在课堂中展现自己,与他人进行对话。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互动对话,使思想得到表达,思维得到外显,不同的观点在交流中碰撞,提供新的视野,引发新的思考。“互动应该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激发学生的能动思维,促进学生知识学习思考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2]因此,在课堂中积极开展互动能推动教学发展,提升学生思维。然而,空心课堂在教学过程中也表现出不缺乏互动、对话的特点,教师主动地创造机会让学生表达,学生积极地给予回应,呈现出一幅热闹、和谐的课堂画面。但深入研究则发现这样的和谐却潜藏着不和谐。课堂中除教师的声音外还有大量学生的声音,不过这些学生的声音主要由少数几个积极的学生发出。教师的每一次提问都有人迅速地回答,并且答案质量高,符合教师预期。但其实大部分学生没有跟上教师的节奏参与进来,课堂只是教师和积极学生的舞台,他们将课堂打造得热闹非凡,而大部分学生沦为了看客。或者,教师频繁地向学生寻求互动,学生积极地进行回应,不过学生的回应更像是附和或表示在听课。在这样的应答中,学生只是“嘴巴”参与了进来,却没有上升到思维的活动,没有看到学生的眼睛里闪烁着好奇、惊异、思索的光芒。
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资源越来越丰富,教学媒介多样,不再只是以前的教材、黑板和一些简单教具。就多媒体这一教学媒介而言,其本身就有丰富的形式,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这些教学媒介是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的重要工具。另一方面,新课程改革以来,越来越多的教学组织形式涌入教学实践中。譬如,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变革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式,注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觉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于是,许多教师积极学习先进的教学用具和时髦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中呈现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组织多种教学活动。但是这样追求热闹和时尚,不考虑教学实际需要和效果,滥用多媒体和教学方法,既影响师生情感的交流,又难以实现教学目标。[3]一堂课的时间有限,目标也是有限的,有的教师却想将所有好的东西都塞进课堂中,以为这样就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却造成了学生的“消化不良”,对教师的教学方式疲于应付,无所适从,浪费了课堂时间。这样的课堂虽然看起来内容充实、形式精彩,但是从最后的教学结果来看,学生的知识理解和掌握效果并不好。
教学的目标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效果离不开检测,只有通过一些方式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才能判断课堂教学的质量。检测是对学生学习水平的判断,据此推断教学的优势与不足,从而调整教学改善教学质量。检测的方式和内容有很多,不同的检测方式和内容会影响检测的结果,于是,也就会对同一课堂有不同的认识。真正效果好的课堂能够经得起时间的检验。然而,在空心课堂上,学生对教师的提问对答如流,在课堂最后或一定教学任务完成之后的检测中,学生完成任务的效果也很好。但是,从正式的考试测验和平时学生综合素质的反馈来看,成绩却总不理想,课堂教学效果经不起检验。这样的课堂发展极其有限,不长久也不真实。
空心课堂往往有着先进的教育理念或者教学方法作支撑,并且取得“良好的效果”。这会强化教师教学行为,教师往往只看到学生的积极性提升了,教学的形式丰富了,课堂的效果变好了,从而很难认识到课堂中潜藏的问题。但是,到了正式的考试时,结果却出人意料,与平时的反响形成鲜明的对比,教师便会很苦恼。于是只能归结于倡导的理念不适合当下的评价形式,而不会意识到其实是在课堂的教学中出现了偏差。
空心课堂的表现是多方面的,背后的原因也是各不相同的。只有通过空心课堂的表现,分析探究形成空心课堂的原因,才能对空心课堂有更全面的认识。
1.互动方式避让个体
不同的互动方式会有不同的教学效果,教师在互动过程中采用的方式不恰当,便会出现一些负面情况。在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中,有的教师总是以整个班级为对象,得到的回应也是依靠学生自觉、主动发出。当以班级所有学生为互动对象时,教师常常能快速得到回应,而且因为班级学生较多,获得的回应也较多。这样的课堂看起来效果很好,教师常常与学生对话,并且因为学生间的相互弥补,教学过程流畅,很少或者不会出现冷场。这种互动方式看似照顾全班,但更偏向于与成绩优异的学生进行互动,希望从优生口中获得最佳回答。[4]在学生与学生的对话中,通常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最后总结时让一个学生代表小组发言。但是如果教师没有对小组分工进行讲解或者训练,学生在实际合作中往往不知道怎么操作,并没有实现学生之间的交流与表达。虽然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但最后的结论却只是个别优秀学生的意见,其他学生没有得到锻炼和发展。这样的互动方式容易让少数积极的学生把控课堂话语权,其他大部分学生因为性格或知识基础等原因自动消声了。对大多数学生而言,课堂上仍然是单向接受教师和同学的信息,没有参与表达的机会。
2.互动内容缺乏深度
互动是为了在教师的引导下激发学生的思维,但是空心课堂往往是为互动而互动。“课堂中有许多所谓的问题其实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问题,因为它们无须学生进行思考,也无须付出意志和认知上的努力。”[5]这类闭合性问题常常以“是”或者“否”出现,学生往往只须简单回忆或者粗略判断,不用深入地思考。学生主要以接受的状态面对教师的互动,这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思维。更有甚者,当师生合作时间较长后,学生熟悉教师风格,从教师的发问语气、神态等就能判断答案,问题彻底失去了意义。教师在教学中频繁以此类问题与学生互动,并加以简单评价或解释以满足更多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这只是一种互动的假象。[6]看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但其思维却很少得到发展。
1.教学媒介使用花哨
教学媒介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工具,但并不意味着使用教学媒介就能达到期望的效果,更不意味着教学媒介使用得越多效果就越好。不顾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介的特点,生硬使用教学媒介会起到负向作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体会语言文字的魅力与使用技巧,与作者进行对话,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产生精神上的共鸣。但是,有的教师脱离语言文字训练和学习内容而使用多媒体课件呈现相关图片、视频,弱化了学生的文字阅读体验,禁锢了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7]有时教学媒介的不当使用会让学生眼花缭乱,倍感新奇,产生极大的兴趣,然而这个兴趣却是对教具的兴趣而非对教学内容的兴趣,本来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教具吸引了学生注意力,分散了掌握教学目标的精力,教学就本末倒置了。
2.教学活动组织频仍
将课堂还给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需要教师组织多样的活动把学生纳入教学,让学生体验学习。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之中,是使课堂从“教”转为“学”的重要手段,但活动的具体组织情况影响着活动的效果。教学组织形式只是一种教学方法,使用的关键还在于人。当使用中没有处理好相关关系时,教学活动便不会发挥应有的作用。例如,目前课堂教学中的“自主合作学习”往往存在着“注重形式,忽视实质,缺乏实效”的现象。[8]教师为了丰富课堂呈现效果,往往一节课组织很多的教学活动,一个接着一个,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分享、演讲、心得体会齐上阵。然而,学生往往不能接受教师这样的教学节奏,没有吸收和消化的时间,像机器般不断地被推动着运作。学生的身体可以遵从教师的指令做出相关的动作,但是思维却不能适应这样丰富的安排,活动结果只能流于形式。
1.评价形式趋于片面
评价是教学不可缺少的一步,教师、学生需要通过检测来了解教学的效果,改进教学行为。评价的内容指标是评价结果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片面化、简单化的评价内容不能检测出真实的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中,常常会出现学生在课堂上听懂了,随后的总结检测中貌似也会使用,但是课后一离开教师引导和指导就发蒙。[9]这是因为学生并没有真正掌握知识,只是单纯地对教师的话记忆下来。课堂总结的检测往往是识记类的问题,不涉及知识的意义以及知识间的联系,于是学生可以凭借记忆完成总结性的检测。这时教师看到学生几乎都能完成,就以为教学目标完成了,教学效果也很好。然而过了一段时间后,遇到综合性较强的分析运用类的问题时,学生便束手无策。这其实主要是教师的评价内容太过简单,没有充分测验出学生的实际水平,于是不能及时调整教学,久而久之问题积累下来,学生的知识漏洞越来越大。
2.评价对象选择偏差
一堂课的时间有限,因此,课堂总结一般不会采用特别严谨、复杂、费时的检测方法。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往往会产生图省事的心理,不针对全班所有学生所学情况进行测验,而是提出一些重点的、概括性的问题让学生自愿举手回答,这时举手回答问题的基本上都是平时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他们对教师的提问回答得很好,于是,教师便认为班上大多数或者所有学生掌握了所学内容。[10]这样的课堂看起来效果很好,但是这只是将大多数学生的真实情况隐藏起来的结果,并非真实的班级学习情况。教师以极其不具代表性的学生作为评价对象,从他们的学习情况来推断班级的整体状态,只能是从片面的信息中得出错误的判断。
空心课堂会使教师对课堂教学产生误判,对隐藏的教学问题不能察觉,从而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行为作出调整。因此,需要采取一些具体的措施应对空心课堂的出现,从而为实现课堂的真实发展提供可能。
教师要关注课堂中的每个学生,努力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之中,因此需要在互动方式上做到群体与个体相结合。并且,教学是一项脑力活动,教学的重要任务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应起到激发学生思考的作用,这便需要提升互动内容的质量。
1.教学互动关注群体与个体相结合
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具体教学需要采取不同的互动方式。互动时不能只是针对整个班级,还要与个别学生进行互动对话。采用随机的方式,让所有学生都在候选回应之中,有意识地主动寻找发言少的学生,与其进行对话,保证班级所有学生都有表达的可能与机会。此外,距离是影响互动的重要因素,教师倾向于与近距离的学生展开互动,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远距离的学生。可以按固定时间更换学生座位,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距离教师较近的时候,从而保证互动的机会。坚持让不同知识水平、性格特点的学生穿插坐在一起的原则,可以避免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总是座位靠前,成绩差的学生总坐在后排。调整座位实现合作小组成员学习情况的异质性,有利于学生之间优势互补,保证学生的互动质量。[11]
2.提升互动内容质量激发学生思考
教师的互动要引发学生的思考,不能只是单纯地让学生发声,这起不到互动的作用。闭合性、事实类问题只是关于记忆的再现,学生直接回答即可,不需要思维加工,不能激发思考。教师在互动时应加大“为什么”“怎么做”等分析性、开放性的问题比重。在回答这类问题时,学生需要思考知识的意义以及知识间的相互关联,让所学知识从碎片连接成为网状的知识系统。[12]适度对学生进行追问,通过提问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认识问题,把握问题。这一过程是引导学生如何思维的过程,也是以单个同学为例将思维外显化,呈现给所有学生的过程,实现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目标,而不仅限于知识识记的教学。
教学形式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若把形式当作教学的主要任务或目的就舍本逐末了。教师应把注意力放在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的结合,以及学生的实际发展上,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1.结合课堂内容特点使用教学媒介
教学媒介的使用要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介本身的特点,教学媒介是工具,人是使用工具的主体,而不能成为媒介的奴隶。在教学媒介的使用中要注意传统的板书与多媒体有机结合,灵活运用媒介。[13]例如,PPT课件的制作要简单、大方,背景颜色适中,不能太花哨以致分散学生注意力。课件提前做好以便在课堂中直接展示,省却了教师慢慢展示过程的时间。一方面,课件是分页呈现,学生不能直观看到教师设计的思维过程,影响学生系统化地认识整堂课的内容。另一方面,使用多媒体的教学节奏加快,并且重点很难突出,还需要依靠教师讲解的细化,并需借助板书进行强化。在用教具进行直观教学时,如播放照片和视频,也要考虑到对学生抽象思维和想象力的培养,并非所有情况都适合运用直观教学的原则。
2.坚持以生为本灵活组织教学活动
教学是为学生服务的,教学活动的组织必须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不是因为当下提倡这样的教学,而是这样的教学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发展。在使用前教师需要做好多方面的准备,使教学活动能有序、有效地开展。例如,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应合理分配小组人数,并根据学生个人的特征分配任务,尽可能做到角色互赖性,并且使小组内任务具有差异性,使小组成员形成互补,明晰责权。[14]学生探究活动的时间安排也不能太短,要让学生能够进行一定深度的思考,保证学生间的合作能够实现真实的交流与表达。这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一定指导,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会如何与同学相互讨论、合作,确保学生是在围绕主题展开思考,而不是趁机与同学闲聊。
要使评价能如实反映教学效果,需要从评价形式和评价对象两方面入手,使评价既能检测学生的具体发展水平,又能检测班级绝大多数甚至所有学生的真实情况。
1.调整教学评价形式,避免一叶障目
评价对教学有着重要影响,要做到采用合适的评价形式,“涵盖多样的评价内容”[15],尽可能准确、真实地反映学生在课堂中的收获与发展。课堂评价不能局限于知识识记,这只是教学任务之一,还要实现学生思维的发展、情感的丰富、思想的提升。除了对学生进行知识复述检测外,还需要准备一些开放性的思考题,重点让学生说出或写出思考的过程,让学生把内隐的思维外显出来,从而针对其不足进行指导,达到锻炼思维的目的。教师可以将教学分为知识、情感、思想等部分,指定学生自由描述其中一方面或几个方面的收获,这也是学生自我反思的过程。教师从学生自述中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更加全面、真实地了解学生。
2.科学地选取评价对象,关注所有学生
课堂是所有人的课堂,要考虑每一个学生的参与,让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都有进步,确保没有学生被忽视,所有学生的发展需要都得到满足,实现班级的整体进步。[16]在对课堂效果进行检测时,要考虑到学生水平的均衡化,照顾到不同水平的学生。根据教学设计的基础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对不同知识水平层的学生采用差异化评价,但要尽量保证所有学生都达到基础性目标。除了这种“抽样性”的检测外,还可以在备课时准备少量的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在课堂中对所有学生进行检测。教师通过具有代表性的抽查或全班学生的反馈,能了解更真实的课堂教学效果,避免出现用少数优秀学生的表现去推断全班而产生误判的情况。
本文系江苏师范大学2019年度校级研究生创新计划立项课题“教育生态理论视角下农村学校特色文化挖掘与构建研究”(2019XKT191)的研究成果、2019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新时代培养高校师范生专业阅读习惯的机制阶梯构建研究”(2019SJDA079)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