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市重金属污染场地整治面临的困难及对策建议

2021-01-03 09:49:47陈凯代丹
区域治理 2021年23期
关键词:遗留铅锌废渣

陈凯,代丹

1.毕节市固体废物处置中心;2.贵州生态环境工程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全市社会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落后产能淘汰的不断深入,城乡规划布局的不断优化调整,势必将淘汰一批工艺落后的涉重金属行业企业,原有的铅锌冶炼等落后的粗放生产企业遗留用地开发利用成为全市乡村振兴的经济增长点。但这些遗留地块大部分已存在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因此这些遗留场地的开发利用和分级管理将成为我市土壤环境管理的重点工作之一。

一、毕节市简介

毕节市是贵州省主要的社会经济发展圈,贵州省社会经济发展“金三角”,与贵阳市、遵义市、六盘水市、安顺市、四川泸州市、云南昭通市和曲靖市等省市相连,是主要交通枢纽中心,全市总面积近26848.5平方公里。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689.96万人。

二、我市重金属污染场地现状

(一)矿产资源储量

全市境内矿产资源丰富,煤矿、金属矿山、非金属矿山众多,有煤、铁、铅锌、硫、黏土、高岭土、铝土、磷、硅石、重晶石、砂岩、石膏、稀土、彩石、白云岩、锑、镍、钴土、锰、铜、萤石、碧石、玛瑙等40种矿源,其中:煤储量364.7亿吨,居贵州全省之首;铁矿探明含储量2.27亿吨,占全省探明储量的51.7%;铅锌矿查明中型矿床3个、小型矿床13个。其中。赫章县境内铅锌矿主要有12个矿床和29个矿点,已探明储量113.9万吨;威宁县铅锌资源量112.6679万吨,占全省铅+锌金属储量的50%以上,铁资源量17285.37万吨,占全省保有储量2.07%以上,铅锌储量位居贵州之首。

(二)铅锌冶炼突出问题及污染现状

由于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优势,我市铅锌矿开采、冶炼历史悠久,为当地90年代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由于历史上长期无序粗放发展,涉重行业技术工艺落后、环境污染问题明显,制约涉重金属工业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突出表现在:一是产业发展方式仍然较粗放,生产同质化严重,技术和工艺装备水平不高,企业管理水平及生产效率较低;二是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合理,绝大部分企业仍以初级产品生产为主,产品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有色金属产业资源综合利用率不到50%,远低于全国69%的平均水平;三是企业环境污染治理设施建设滞后,环保保护监管力度不足,重金属污染物排放强度大;四是传统的“马槽炉、六角炉”铅锌冶炼工艺和落后的生产模式导致资源消耗快、浪费现象严重,集约化、规模化的循环经济产业格局尚未形成。由于过去生产工艺落后、管理水平欠缺、环保意识薄弱等多方面原因,导致在铅锌采冶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石、废气及废水等污染物未得到妥善处置,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破坏和污染。

全市主要涉重行业为铅锌矿采选和铅锌冶炼两大行业,在十二五期间,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积极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共淘汰关停赫章县聚诚锌业有限公司等涉重企业28家。受到有色金属产品市场低迷的影响,威宁县、赫章县涉重企业中已关闭企业73家。以上涉重企业淘汰关闭后,企业原有场地将不同程度存在铅、镉、砷污染,属于疑似污染地块,应纳入风险管控,在开发利用前需要开展调查评估、治理修复。

三、存在问题

(一)污染状况底数不清

近年来,赫章县和威宁县已淘汰关停一批涉重企业,其中部分涉重企业在过去的生产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物质滞留于生产场地及周边土壤中,但遗留场地中重金属污染物种类、污染程度、污染范围、存在的潜在环境风险等尚不清楚,难以对污染地块进行有效监管和科学治理。

(二)影响水环境

由于有色产业市场低迷,所有关闭、停产涉重企业均未建设标准化工业渣场,铅锌冶炼废渣未得到妥善处置。由于全市目前尚未建设危险废物处置利用中心,铅锌冶炼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锌浮渣、铜镉渣、阳极泥、废水处理沉淀物等固体废物只能就地贮存。又由于企业关闭后无人管理,加之企业生产期间未严格按规定做到分类分区堆放,受到雨水冲刷后,废渣中的重金属污染物质易随雨水迁移进入环境中,易造成周边或地下水污染。

(三)危害人体健康

由于涉重企业关闭后无人管理,企业生产场地部分未进行硬化处理,周边群众环保意识淡薄,存在利用关闭企业场地进行复垦耕作,当铅锌冶炼遗留的场地内残留的矿石、废渣等固体废物中的铅镉等重金属经雨水长期淋融进入土壤后,通过食物链迁移进入人体,会导致血铅病的发生,危害人体健康。

(四)降低土壤的生态功能

企业残留在场地内的废渣通过雨水淋融,废渣中的重金属污染物质易随雨水进入周边耕地,长年累积会增加耕地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影响土壤的耕地安全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五)影响植物生长

企业残留在场地内的废渣中的重金属通过雨水淋融进入土壤,造成土壤环境质量恶化,影响植物根系生长发育,阻断植物吸收土壤养分,抑制植物生长发育速度,也影响重金属遗留场地周边生态环境自然恢复。

四、对策和建议

(一)开展重金属污染场地调查监测

根据全市涉重行业企业分布状况,对在产企业周边开展土壤污染现状调查,掌握土壤趋势;对长期停产、关闭、淘汰的重金属企业遗留场地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查清主要污染因子和污染程度,根据土壤污染状况编制治理方案,征取上级资金,开展调查评估、治理修复工作,为后续的转变土地用途奠定基础。

(二)挖掘污染场地的土地价值

按照守好耕地红线的基本要求,结合全市建设用地紧缺现状,积极开挥城镇、集镇周边重金属遗留污染场地的土地价值,积极开展对疑似污染地块进行调查评估和修复治理,对满足开发利用要求后纳入城市和集镇开发用地管理。进一步摸清污染地块和疑似污染地块建设用地的家底,科学开展污染地块和疑似污染地块调查评估和修复治理,按照“先入市、再治理”的思路交由开发商进行治理后再利用;或以“先治理、再入市”的思路交由自然资源部门组织开展调查评估和治理修复后进行拍卖利用。

(三)加强重金属污染场地风险管控

在涉重关闭企业遗留场地划定隔离区域,避免受体与污染土壤的接触,通过发布公告、设立标志和标识,对隔离区周边的民众进行告知,由所在地人民政府进行管控,对隔离区及周边地下水的开采使用进行限制,对周边土地的开发利用进行限定等措施,达到风险管控的目标。将涉重关闭企业遗留场地纳入疑似污染地块管理,纳入建设用地和农用的负面清单,强化日常巡查和管理,引导周边群众不利用重金属污染场地复垦种植食用农作物,防止因食物迁移危害身体健康。

(四)加强涉重关闭企业废渣治理

查清现有关闭企业中重金属废渣总量,将废渣作为在产企业的原料进行综合利用或建设标准化渣场进行贮存处置;将涉重关闭企业重金属废渣综合利用和治理纳入“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积极谋划重金属废渣、污染农用地污染治理复垦等项目省区中央财政支持,按照原位修复的处理技术降低废渣中重金属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五)强化涉重关闭企业周边农用地安全利用

根据农用地土壤相差结果,查清涉重关闭企业周边农用地污染状况,根据超标因子和超标程度,合理调整种植结构,通过种植薪材林的方式安全利用耕地,或通过“原位修复+客土覆盖”的综合治理方式降低污染耕作中的重金属浓度,减少土壤重金属污染带来的次生土壤生态环境问题,实现农用地安全利用。

(六)加强重金属污染源头防控

加强现有涉重工业企业的执法监管,依法严处超总量、超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督促涉重工业企业开展强制清洁生产审核,推进企业优化生产工艺和技术升级改造,推进低碳绿色企业创建,减小重金属排放量;督促在产企业严格执行土壤污染防治法,规范处置固体废物。

相关链接

重金属污染指由重金属或其化合物造成的环境污染。主要由采矿、废气排放、污水灌溉和使用重金属超标制品等人为因素所致。因人类活动导致环境中的重金属含量增加,超出正常范围,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并导致环境质量恶化。2011年4月初,中国首个“十二五”专项规划—《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获得国务院正式批复,防治规划力求控制5种重金属。

重金属污染指由重金属或其化合物造成的环境污染。如日本的水俣病是由汞污染所引起。其危害程度取决于重金属在环境、食品和生物体中存在的浓度和化学形态。

重金属污染主要表现在水污染中,还有一部分是在大气和固体废物中。

猜你喜欢
遗留铅锌废渣
加压浸出技术在回收铜冶炼废渣中有价金属的应用
云南化工(2021年7期)2021-12-21 07:27:46
大宗固体废渣制备地质聚合物及其性能和应用研究进展
陶瓷学报(2021年1期)2021-04-13 01:33:12
许林涛作品
从五种天然色素提取废渣中分离果胶的初步研究
河南崤山东部浅覆盖区磁异常特征及其银铅锌找矿预测
矿产勘查(2020年9期)2020-12-25 02:53:36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小孩遗留小汽车内智能安全装置
电子制作(2018年11期)2018-08-04 03:25:46
电解锰含铬废渣无害化处置场技术改造方案
静寂的故宫博物馆
岁月(2016年5期)2016-08-13 00:32:59
天龙,遗留六百年的传奇
乡村地理(2016年2期)2016-06-15 20:29:27
广西某难选铅锌矿铅锌分离试验
金属矿山(2014年7期)2014-03-20 14:1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