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在生态农业中的应用*

2021-01-03 09:49:47贵州省植物园刘涟
区域治理 2021年23期
关键词:植物保护核心技术生态农业

贵州省植物园 刘涟

一、植物保护新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应用价值

(一)推动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

将植物保护新技术应用于生态农业之中,能够切实推动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进行生态农业生产和发展的过程中,最先要解决的就是技术问题,而植物保护新技术就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和保障。将植物保护新技术充分应用于生态农业发展领域,能够提升农业生产的科学性和安全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从而促进生态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提升农作物产量及品质

植物保护新技术在生态农业病虫害防治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有效结合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以及化学防治方法,避免农作物受到病虫害的侵扰,保证农作物健康生长,提高农作物产量,降低农户的经济损失。与此同时,植物保护新技术更加强调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能够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避免土壤、空气及灌溉水源受到污染,从而真正培育绿色无公害的农作物,提高农产品质量,从根源上保证了农产品安全,实现了农业生产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二、植物保护新技术在农业中推广的重要性

(一)促进农业发展

植物保护新技术是促进作物种植区农业快速发展的最有效途径。稻田耕种技术可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人力、财力,精确节省自然资源。此外,水稻免耕栽培技术可在小麦主产区推广应用,也是一种全新的栽种方法,大大节省了生产成本。

(二)减少病虫害侵袭

新的植物保护技术更好地防治植物虫害,使其更加健康,并尽可能减少经济损失。此外,植物保护全新技术精确应用了物理技术和生物技术,精确减少了栽种植物的费用,其防治效果更加明显,提高了作物质量,符合当前绿色生态的思想。

(三)有效保障农产品无污染

植物保护技术是一项运用了许多先进学说和较全新的农业发展技术。通过与国外生物学家的协作分析和不断实务,植物保护技术已逐步应用于农业,并获得了非常明显的成就。植物保护全新技术可精确减少虫害,防止使用杀虫剂导致的水污染,精确确保稻米食品安全,减少杀虫剂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三、生态农业中植物保护新技术的应用

(一)防虫网阻隔技术

防虫网隔绝技术是一种通过物理学方式精确截断蚜虫交配和损害的技术。这项技术既能精确避免蚜虫交配,又能调控农作物四周的温度,防止软腐。需留意的是,在设定防虫网时,需保证排风口采光,以确保排风口能精确调控浓度在低温之下,避免昆虫和介壳虫转入关键种植区,避免炭疽病和根腐病。

(二)植物保护新技术的多元实施方式

在实行中,主要靠物理学技术掌控,难以达到最佳的虫害防治效果。自然环境预防、微生物预防、化学防治。微生物预防技术以安放蚜虫掠食者,减少蚜虫的生存率。化学防治技术建议适当采用杀虫剂,确保杀虫剂浓度,确保稻米绿色环保。为确保植物保护全新技术的精确实行,可在稻米种植区监控气象环境,并与相关机构和当地农民磋商,彻底预防虫害。在当地农民的精心处理之下,尽力减少病虫害对于农业的伤害。此外,还组建了专业队伍,向种植区农民教授植物保护新技术,进一步推展和宣扬绿色生态农业思想。

(三)光诱技术

光诱技术是杀虫最常见的技术,主要透过电压振荡来吸纳和铲除蚜虫。这种杀虫技术不仅杀虫性能比较显著,而且能急速吸纳和杀害大量蚜虫,同时可大大降低杀虫剂的剂量和存在率,从而精确降低作物的水污染指标。杀虫技术可增进生态环境的调控,减少蚜虫爆发。与现代的杀虫剂杀虫技术相对,该技术不适用耐药性难题,技术更新慢,始终维持着技术的先进性和局限性。另外,根据杀虫LED的抓捕性能,可计算蚜虫的发展趋势,该技术在水果栽种方面获得了良好的应用。

(四)采用植物保护新方法的应用思路

为了充分发挥出植物保护的优势,必须严格按照技术使用的原则和方法来开展植物保护工作,对生态农业的科学进步及有序开展是极其重要的。具体应用植保新技术的思路主要是指在作业过程中推广免耕栽培的方式来确保农作物生长,同时解放人力,也应该在此基础上选择恰当的栽种时期,避免由于载重时期选择不当使农作物生长受到雨水、风霜的干扰,通过生态黏虫板、频振诱控、性诱杀等方法来防止病虫害对植物造成侵扰。植物保护技术在生态农业中有着十分广阔的前景,政府部门必须大力引导,在生态农业中应用植物保护技术,转变传统的粗犷型农业生产变为集约型、科学型农业生产。

(五)性诱剂技术

充分利用虫害的交配期,用性诱剂杀死病虫害,其主要方式是通过发布性诱剂来欺骗蚜虫繁殖,从而增加成虫的数目。性诱剂的采用增加了植物中物理催化剂的采用,减少了农业发展之中的生产成本,对人和哺乳动物没有不良影响。性吸纳技术主要是根据不同蚜虫的性欲期来吸纳蚜虫,使蚜虫间的繁殖和交配大大减少。通过截断蚜虫间的附加值,可精确掌控蚜虫的胚胎数量。植物保护全新技术是一种天然无公害的新兴技术,在具体运用中不需要过多的人手、财力和资金,不会对人畜造成任何影响。比如,目前许多农田利用吸纳技术来掌控蚜虫间的繁殖。性诱技术在农业行业的运用,不仅能精确减少蚜虫的交配速率和数量,而且无污染,对提升作物生产量有极大的作用。因此,我国农业行业需增加植物保护全新技术的推展力道。综上所述,我国农业植物保护全新技术的运用区域和类别日趋多元化、广泛化和系统化。

(六)黄板技术

黄板技术通过蚜虫的防黄特性来捕捉和杀害蚜虫,该技术运用可控性弱、费用高,对农田、果园、果园的介壳虫、昆虫、大蚂蚁等蚜虫有显著的物理学防治效果。具体实施方式是:在蚜虫分散的地区,掌控黄板的路径,用树干或棍棒支起使其呈棋盘状,发挥不错的杀菌性能。

四、植物保护核心技术在生态农业发展中的应用管理对策

(一)秉持综合防治原则

在使用植保核心技术期间,要坚持综合治理的原则,尽量避免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在生态农业建设中,整合多种作物管理方法,制定更加科学环保的植保方案,减少病虫害,提高经济效益。

在生态农业建设中,做好作物生长全过程的保护和控制工作,认真把握作物生长特点,不断优化调整病虫害防治等核心保护方案,切实提高作物生长水平,提高经济效益。

(二)病虫害防治体系建设

目前,农作物病虫害虽不能从根本上避免,但可以利用科学手段进行有效防治。通过构建各种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体系,可以达到控制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概率、缩小农作物病虫害影响范围的目的。随着农业科技的加速发展,通过先进的病虫害检测方法在植物核心保护中的应用,可以及时发现病虫害隐患,并立即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案。

在生态农业病虫害防治体系建设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因地制宜的目标,认真分析区域农作物种植需求和土壤环境特征,采取多种手段控制农田生态系统,确保农作物产量持续提高。运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构建病虫害预测网络系统,收集和充分分析农作物检测结果,有效提高生态农业病虫害防治预测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尽快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三)加强植保核心技术的宣传

目前,农民仍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提高作物产量,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为了使生态农业建设深入人心,相关单位需要加强植保核心技术的宣传,增强农民植保意识,确保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定期派农村代表参加各种会议,讨论植保核心技术,确保他们能够正确认识营养植物保护核心技术的重要性,在实际农业生产过程中落实生态农业建设目标。

在农村地区推广低毒农药,并向农民提供最新的农药采购指南。积极培育农业下属部门建立植物保护核心技术示范区,使农民能够积极参与植保核心技术的实践,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结论

在生态农业中有效应用植物保护新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作用,可有效降低植物病虫害发生率,全面提升农产品安全性,为农业的发展和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在生态农业中更好地应用植物保护新技术,最重要的方式是有效结合生态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及物理防治等多类手段,以提升植物保护新技术的应用质量及应用效率。然而,生态农业中应用植物保护技术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技术人员专业性不强、监管力度弱、应用体系不够健全等,这些问题会导致植物保护技术的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生态农业有关在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政府工作人员等需要结合具体实际,找到适合的解决对策,进而提升生态农业中植物保护新技术的应用质量和效果,实现生态农业的健康、稳定、长期发展。

猜你喜欢
植物保护核心技术生态农业
烧结矿低硅均质慢烧核心技术研发与应用
植物保护:不珍稀才了不起
中国三峡(2022年6期)2022-11-30 06:15:20
习近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植物保护中含哒嗪结构化合物的应用
世界农药(2019年3期)2019-09-10 07:04:04
海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第八届“一带一路”食品安全与生态农业论坛
农经(2017年6期)2017-07-05 10:10:01
颠覆式创新: 集汽车级十项核心技术的ROBYF1
汽车零部件(2017年1期)2017-02-22 07:52:17
一位90后的生态农业梦
新农业(2016年16期)2016-08-16 03:42:20
植物保护专业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究
学习月刊(2015年20期)2015-07-09 03:39:42
欣锐特:掌控新能源核心技术
创业家(2015年6期)2015-02-27 07:5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