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 谭昆
数字化、信息化技术一直被视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至今仍是世界各国竞相开展的一项跨世纪工程。我国政府同样高度重视国家信息基础结构建设,从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到如今全面布局5G发展蓝图,筑牢数字化转型基础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部署。然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福祉并非平等地为全体公民所共享,以视障者为代表的信息弱势群体在享用数字化发展成果时与常人存在着巨大的信息接收与利用不平等,学者们称之为信息鸿沟或数字鸿沟。
既有研究关于“信息拥有者”(haves)和“信息非拥有者”(have-nots)在数字化技术利用方面的差异的讨论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分野:“结构(structure)与能动性(agency)的二元对立”。结构论者强调宏观的社会经济因素、社会制度、文化传统、信息技术发展水平等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技术扩散以及不同群体的信息获取。最为典型的如1970年蒂奇诺等人在论述“知沟”假说时就是从宏观的社会结构视角探讨其成因及影响,他们认为“随着大众媒体信息向社会系统的注入增加,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人群往往比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人群更快地获取这一信息,因此二者之间的知识差距倾向于增加而不是减少”。而个体行动决定论的拥趸则更关注个人的性格特征、态度、兴趣或动机等对信息技术使用程度的影响。例如,Genova和Greenberg通过比较研究发现,在新闻报道初期,教育与知识的相关性较强。然而,随着事件发展和报道深入,兴趣与知识的关系明显强于教育。在持续的媒体报道之后,个人兴趣会拉大不同人群之间存在的知识差距。即受众对新闻事件的兴趣差异会产生知识鸿沟效应。总体而言,现阶段学术界关于数字鸿沟的研究呈现出以下特征:第一,现有研究多将信息弱势群体作为一个同质群体进行研究,缺少对于群体的细分化。第二,在研究方法上,多以定量分析为主,定性的、关于影响因素的深入分析较少。基于以上考量,本研究采用了质化研究的总体思路,聚焦于视障者的智能媒介使用体验,将传统的“信息沟”“数字沟”相关理论的内涵与外延扩展至智能媒体,深入发掘信息弱势群体媒介使用能动性的影响因素。
数字化平台无障碍功能的使用是提升视障群体信息能力的重要抓手。研究者通过市场规模、视障用户使用比例等标准对市场上的信息基础应用进行了筛选,最终选择了社交、购物、出行等10大类共20款主流APP,邀请视障用户进行为期一周的软件无障碍功能使用体验。体验结束后,研究者围绕着10大类主流应用对每位体验者进行了深度访问,访谈主题主要围绕“智能手机及应用的使用情况”展开。调查发现,超过9成的访问对象使用的是安卓系统和系统内置的talkback读屏,因此,本文的论述将主要基于安卓操作系统进行。本研究中的15名受访者(编号为A01-A15)主要由滚雪球抽样获得,调查组首先从全国各地盲校、盲协、残联负责人名单中随机选取一部分进行联络,由他们协助联系有意愿参与访谈的受访者。在一轮访谈结束后再请这些受访者推荐其他视障者。从分布地区看,受访对象覆盖全国多个省市地区,包括海南省、江西省、广东省、湖南省、北京市、天津市等等,受访者的职业包括学生、盲人按摩店店主、盲人协会成员、医药检测员等,囊括了多种社会角色。
有调查显示,视障者在数字化技术利用方面有着类似于明眼人的需求,这一观点也在本研究中得到证实。研究者在调查开始之前首先统计了被访者手机应用的数量和类目。统计分析发现,视障者智能手机的既有应用涵盖了社交、购物、出行、新闻资讯、娱乐等多个领域,与常人手机应用类目并无明显差别。甚至有些视障者还会玩在线游戏以及进行线上理财。对于明眼人来说互联网确实提供了便利,但这并非是无可替代的,而对于视障者来说却可能是一个巨大突破,即盲人可以借助互联网完成某些“从未独立完成的任务”。如视障者借助互联网可以实现在线点餐、独立出行等,这在互联网出现以前是难以想象的。但数字化技术的发展福祉并非平等的为社会全体所共享,并非所有公民都能从经济转型中获益,尤其是教育程度较低的人、生活在边缘地区的人或遭受其他形式贫困的人。如视障用户的上述需求就在一定程度上遭到了“拒绝”,因而被迫陷入了“接入关”的尴尬,进而影响了其使用能动性。一些用户在访问中表示了他们的无奈:其实盲人用户对生物安全识别技术特别依赖,但有些软件识别效果就不怎么样。我买东西的时候就遇到过指纹无法识别的状况,用密码键盘输入时也出现数字无法读取问题,最后只能退出盲人模式才能完成支付。(A08)
这种接入关卡在智能手机应用中较为常见,如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等支付软件在进行生物安全识别时要求瞳孔比对,然而部分全盲者根本无法进行此项操作;再如一些基于安卓系统的智能手机竟然阉割掉了talkback(盲人模式)插件导致视障者被完全“拒之门外”。上述视障者遭遇接入关卡的例子并不少见,一旦遇到这种情况,视障者一般只能被动选择终止使用或者求助于明眼人。然而即便是过了“接入”这一关,视障者在使用过程中依然会遭遇其他使用问题。
2020年3月1日,我国互联网信息无障碍领域第一个国家标准《信息技术 互联网内容无障碍可访问性技术要求与测试方法》正式实施,该标准规定(了包括提供语音验证码、增加语义描述准确的网页标题在内的58项具体指标。这意味着视障人士、老年人等信息弱势群体的互联网使用权益得到了进一步保障。然而,一些智能应用在开发之初的确进行了无障碍优化,但随着产品的更新迭代,这种“小众”的需求常常被忽略,视障者偶然发现自己以前经常使用的软件用不了了。例如一些受访者就反映了他们的遭遇: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支付宝的密码键盘读屏功能突然就不能用了,问了其他盲友才知道原来是软件更新导致的。(A05)还是跟不上明眼人软件更新速度,那个更新速度很快。就拿常用QQ和微信来说,他们时不时就会更新。(A01)
受访者还主动提及了非市场化软件中存在的类似问题:
4月4日那天早上一大早打开以后学习强国要求我升级,我升级以后就要按密码、要重新下载,可能就有一点为难了,没办法只能叫身边这些小孩帮我把学习强国升级了,升级发现学习强国一些界面就发生了改变,比如说原来学习强国有个“我的”,里头就查到个体每天的积分,查到总积分,而且里头还可以参加挑战答题,如果答题填空题我们就答不成,在学习强国里面,但是在挑战答题里如果是选择题我们可能就能够答对几题,而且很有意思,很有挑战性,但现在都找不到了,这个界面都找不到了。(A04)
面对上述智能手机软件更新中出现的问题,视障者的感受通常是“苦恼”“束手无策”“不知道该找谁反映”,逐渐产生一种“被忽略的失落”,进而终止使用进程,“更新关”成为影响其使用能动性的重要因素。
除了前述中提及的“接入关”与“更新关”外,“利用关”是视障用户在日常使用中遭遇的一种更为普遍的关卡。在前期调研中本研究发现,社交、新闻资讯、出行以及音频软件是视障人士使用频率较高的“装机必备”应用,因此,后期访问的重点也主要聚焦于这几类软件。最终,受访者在对10大类共20款主流APP进行一周的使用体验过后,本研究对每位体验者进行了深度访问,然而评价反馈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在结合了日常使用经验后,受访视障者对智能手机及其应用的使用体验评价普遍不高,且主要问题表现为“智能应用不智能”。
如QQ、微信等视障用户高频使用的社交软件普遍存在与读屏软件兼容性的问题。以微信的无障碍设计为例,本研究总结了视障用户集中反馈的几项问题:在聊天界面中,微信无法识别图片,双击后仍提示未加标签;视频无法识别但却提示时长,且播放过程中无法拖动改变进度。公众号文章中的问题则更为明显:文章打开后直接朗读的标题为英文,需要再次点击标题才能朗读;读取文章内容时,框选内容与所读内容也存在不一致的问题。而就测试的三款音频软件QQ音乐、网易云音乐和喜马拉雅来看,其体验过程中也存在如“标签多而集中不便操作”“扫一扫无法读取”“歌手排名无法选中”“首页栏目标签读错”等问题。除第三方应用外,视障者在体验过程中遭遇“智能应用不智能”的状况在智能手机内置系统中也普遍存在,例如视障用户在使用手机进行拍照时,大部分基于安卓系统的手机无法进行智能语音提示,用户只能进行盲拍,而苹果系统手机则可以语音提示镜头前后置和人脸在屏幕中的位置,这大大方便了视障用户使用。
上述软件设施中的三重“数字关卡”表明部分智能化应用在“接入”环节(即第一道数字鸿沟)就将视障用户“拒之门外”,直接导致了数字技术在不同群体间的非均衡扩散。这种技术宰制所建构的壁垒不仅会造成群际信息流通的断裂,更打击了信息弱势群体智能应用使用的积极性与能动性,最终导致了视障用户在认知与行为层面的弱能动性表征。因此,本文主张在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建设之初就应进行全方位覆盖的顶层设计,既要确保互联网信息产品无障碍优化的覆盖率,又要严格执行相关无障碍建设标准。同时,无障碍设计的覆盖率也不应成为我们追求的单一目标,如何使得这一设计成为一项制度性工程持续造福信息弱势群体,切实缩小信息弱势群体与常人之间的数字沟、智能沟,应该成为学界与业界共同聚焦的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