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体意识在工会女工思想教育中的作用

2021-01-03 02:26:04李婷婷
企业文化 2021年1期
关键词:女工工会主体

文|李婷婷

女性主体意识是指女性作为主体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的自觉意识,它是激发妇女追求独立、自主,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的内在动机。我国经历过漫长的封建社会,古代女性的地位比较低下,女性在法律上、经济上以及社会生活中的地位都无法与男性比拟。古代社会的这一特点难免会对现代社会产生一些影响,表现为女性主体意识薄弱,很多女性没有认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对女性的作用、女性的创造力缺乏清晰的认识。工会在女工思想教育中要以提升女性主体意识为抓手,教育女工准确认识自我、清晰定位自我、努力提升自我,成为具有强烈主体意识的新时代女性。本文主要从女性主体意识教育切入探讨工会如何更好地开展女工思想教育工作,希望能够产生一些积极意义。

一、女性主体意识的地位和作用

女性主体意识是女性的基础性意识,直接影响女性的人生观、价值观。强烈的主体意识能够激发女性创造力,使女性认识到自己才是命运的主宰,从而使女性的生命迸发出活力。相反,女性如果缺乏主体意识,无法认识到自身的地位和价值,那么女性必然无法提升积极性,甚至片面地认为自己是男性的附庸,在命运里随波逐流、任人摆布。可见,女性主体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女性的命运走向。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女性的地位有了极大的提升,女性主体意识也前所未有地增强。毛主席曾经说过:“妇女能顶半边天”,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名人名言,激励了无数的女性。当今社会,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国妇女工作不断取得进步,女性的主体意识不断强化,女性在政治、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地位都得到不断强化和提升,歧视女性的社会现象基本消失。然而,女性主体意识教育依然需要重视,如社会竞争的激烈性导致部分女性产生退怯情绪、女性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客观的弱势导致一些女性认为必须依附于家庭或男性,等等。这些现象表明,女性主体意识教育必须加强,以应对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女性思想教育的主客观需求。

工会在女工思想教育中应切实做好女性主体意识教育。工会需要认识到女性主体意识在女工思想教育中的具体作用:一方面,女性主体意识是开展女工思想教育的基础意识。女工思想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女工的积极性,鼓励女工奋斗、拼搏和创新,其前提是女性认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如果女性无法认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或女性的主体意识不强烈,那么思想教育工作对女性的引导和激励是一种空谈;另一方面,女工思想教育以提升女性主体意识为归宿。女工思想教育固然需要引导女性奋发向上,为企业、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但是,从更为长远的视角来看,女工思想教育的目的在于将女工培养成为一个更完善的人,引导和帮助女工实现自我价值。具备强烈的主体意识是女性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体现,也是女工思想教育工作的归宿。

二、当前女工女性主体意识教育的不足

当前女工思想教育中的女性主体意识教育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女工思想教育的效果,也不利于女工主体意识的觉醒和女工职业价值、人生价值的实现。主要表现为:一是女性主体意识教育在女工思想教育中缺失。由于女性主体意识教育的重要性没有得到充分认识,导致女工思想教育过程中未能系统性地开展女性主体意识教育;二是女性主体意识教育在女工思想教育中偏重理论而忽略实践。由于目前工会在女性主体意识教育中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偏差,导致工会即使开展了相关主体意识教育方面的内容,也往往偏重于概念、理论等,而没有就如何在实践中体现出女性主体意识或也没有将女性主体意识运用于女工生活、生产、学习;三是女性主体意识教育还需要一些配套的支持和辅助,目前工会做得还远远不够。女性仅仅认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只能实现思想上的提升,而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是要融入实践,在实践中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愿景。工会应该为女性主体意识的提升、女性主体意识的实践提供一些配套的支持和辅助,帮助女工更好地认识自身的价值,工会需要正视工会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并不断地加以提升和改进。

工会之所以在女性主体意识教育中存在上述不足,其原因无外乎有如下几点:一是教育工作缺乏系统性。女性主体意识教育在女工思想政治工作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目前工会虽然也针对女工开展了思想政治工作,但是女性主体意识教育的系统性还相当不足;二是没有专门的教育素材和教育人员。即使认识到了女性主体意识在女工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开展女性主体意识教育、依托哪些教育素材和教育人员,同样是摆在工会面前的大问题。女性主体意识教育需要系统性和深入性,这就要求工会组织教育素材、培养教育人员,确保政工人员能够因材施教,系统、深入地讲解与女性主体意识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问题;三是没有找到实践切入点。思想政治工作需要融入实践、指导实践,女性主体意识教育也不例外。然而,如何将女性主体意识融入到女工生活、生产实践中来,还是一个难题。目前工会思想政治工作实践还没有充分体现出女性主体意识教育的实践性,或者说,还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离实践还比较遥远。上述原因是导致当前女工思想政治工作中女性主体意识教育还存在诸多不足的重要原因,除了这些原因以外,女性主体意识教育的趣味性、亲和性和创新性等不足也是导致女性主体意识教育还未能全面推广的原因。

三、新时代工会开展女工女性主体意识教育的措施

那么,工会应如何积极做好女性主体意识教育,培养出一支主体意识强烈、敢拼敢闯、奋勇争先的女工队伍呢?提出如下几个观点,并归纳为“五个强化”:

一是强化人文教育。女性主体意识这一概念本来就蕴含了强烈的人文精神,其最早是在文艺复兴时代产生的,并随着女性意识的觉醒、女性地位的提升和女性权利的保障而逐渐系统化的。工会在开展女性主体意识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停留在概念、教条层面,而是要更多地通过人文精神教育,使女工受到女性主体意识的熏陶。例如,可以组织一些读书活动,鼓励女工阅读与女性主体意识相关的哲学、文学等作品,如波伏娃的《第二性》、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等,从而在增强女工人文素养的同时,使女工潜移默化地受到女性主体意识的影响。

二是强化独立意识。女性在历史上长期被认为是男性的附庸,其结果是女性的主体地位受到贬抑,女性的地位无法得到应有的尊重,一些女性也习惯于屈从男性,失去了人格上、意识上的独立性。工会要教育女工强化独立意识,要求女性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主体,其能力、修养、见识完全可以做到超越男性。

三是强化磨砺锻炼。女性的主体意识不是一句口号,不能沦为空谈,而是需要在不断的磨砺锻炼中得以真正彰显。工会要教育女工认识到,只有在不断的磨砺中才能增长见识和才干,才能提升工作能力,才能提升职业前景,才能真正体现出女性的主体地位。工会要在女工中灌输“巾帼不让须眉”的精神,培养出一支女工骨干队伍,使其成为创新发展的中坚力量。

四是强化性别优势。发挥性别优势同样是女性主体意识的体现。女性在很多方面有着男性不可比拟的优势,如女性的心思比较细腻,做事谨慎可靠,善于包容协调,在企业法务、财会、管理等领域尤其适合和擅长。即使在技术岗位上,女性也完全可以发挥其优势,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工会要教育女工认识到自己的优势所在,要通过持续的学习、锻炼和实践,将女工的自身优势发挥到极致。当然,性别优势是比较的结果,其本身并不意味着不平等,而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结果。工会要充分发挥女工性别优势,因势利导,促使女工能够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五是强化创新精神。创新是发展进步的重要动力来源。创新领域往往被视作男性的专利,这是因为技术创新是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组织和参与技术攻关的往往是男性。其实,这是一种偏见和误解。一方面,创新并不仅仅包含技术创新,观念创新、管理创新等同样是创新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女性的创造力并不亚于男性,甚至女性在很多方面的创造力上要强于男性。女工在岗位工作中要强化创造精神,要用创造精神彰显出女性的主体地位。工会应在女工队伍中做好创新精神教育,鼓励女工保持好奇心、进取心,敢于提出不同的意见和想法,能够跳出陈旧的思维框架,用新的理念和方法解决岗位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总之,女性主体意识的强化要成为工会女工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之一,同时女性主体意识也应成为工会女工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宝贵资源。工会要大力提升女工的女性主体意识,鼓励她们做到人格独立、奋发图强、创新进取,唱响人生华章,奏响新时代女性的最强音。

猜你喜欢
女工工会主体
数读·工会
工会博览(2022年34期)2023-01-13 12:13:58
数读·工会
工会博览(2022年16期)2022-07-16 05:55:06
数读·工会
工会博览(2022年14期)2022-07-16 05:49:36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南大法学(2021年3期)2021-08-13 09:22:32
纺织女工
当代工人(2020年8期)2020-05-25 09:07:38
皮带女工
当代工人(2020年1期)2020-05-11 11:47:32
工会
建筑女工
当代工人(2017年9期)2017-05-26 17:33:52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