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介绍
从事辅导员工作半年多以来,我接触过了很多学生,既能从中感受到青春的活力,也能从中体会到现代大学生的压力。直到10月份,自己的学生报到入学,我才真正开始慢慢接触了解现在的大学生以及达到自我成长。大一新生带着对大学的憧憬又带着对未来未知的迟疑踏入了青岛黄海学院的大门,开启了在黄海的大学生活。辅导员与刚入学的新生都还没有经过深入了解,在此基礎上,开学的心理普测就尤为重要。当今社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对入学新生进行心理普测,帮助大学生正确应对所遇到的心理问题。心理普测是认识学生的重要条件,为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提供参考。
二、案例详情
大一本科学生,男,心理普测显示该生有强迫症状、对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意识强、有想自杀想法。该生经常在社交网络发表消极言论,认为所有事都是繁琐且无意义的,一直以来都是浑浑噩噩的生活。不擅长甚至不屑于人际交往,对事物偏执有强迫症倾向,对周围的事物和人有敌对心理,思想与同龄人不同,痴迷于哲学。讨厌表现欲,觉得没有人能理解他的想法,没有可以和他进行思想对话的人,所以来到学校也不愿意和同龄人过多的交流。崇尚不婚主义,看待生死非常之淡然。初步交谈之后发现该生非常健谈,对自己的事情毫无保留,和盘托出自己的想法以及家庭、教育等等的情况。了解到该生热爱哲学,一开学就积极地联系马院老师一起办哲学人文社团,也曾经写过很多文章。经核实,该生小时候在封闭学校学习过一年半的传统文化,母亲信仰宗教,多种意识形态给他造成了冲击,甚至在高中时有过自杀行为,导致现在只相信哲学,觉得别人理解不了达不到他的境界。后来在晚自习发现他一直在学习日语,经过交谈发现该生对日本文化有浓厚的兴趣,平时会主动了解与日本相关的新闻等,也加入了学校的樱花日语社社团。
三、原因分析
心理学上对消极心理有如此解释。持有消极心理的人易猜疑、多虑、恐惧、缺乏安全感、过分的自我保护(这也会把真心帮助他们的人拒之门外)和强烈的排斥心理。这种病态心理一部分是受遗传因素影响,而更大部分则是受个人生长环境的负面影响。比如父母离异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父母教育欠妥,缺乏对孩子的关爱、在成长的过程中缺少朋友,没有得到过朋友的关爱甚至曾遭到他人的排斥,渐渐地就形成了自卑,多疑,消极的性格以及不正常的思维模式和为人处世的习惯。患者往往心气很高,认为任何人都无法了解自己,所以也没人能够帮得了他们,没人值得信任,只有信任自己,才能拥有绝对的自由。消极悲观的人有他们沉浸于消极悲观情绪里的充分理由,比如对于任何事都做最坏地打算,让自己一旦陷入困境不慌张,凡是往最坏的结果想等等。殊不知,这样的心理期待等于是给自己下了个定性的思维模式。长此以往,越陷越深。
1.家庭环境
该生小时候,母亲信仰基督教达到痴迷的状态,导致父亲也信仰宗教,家里都是基督教的痕迹,从小跟着母亲读圣经,受基督教教义的耳濡目染。后来该生的母亲又改换信仰佛教,强迫家里人学习佛教教义,一直受到母亲思想的压迫。家里人尤其是母亲的宗教信仰从小对他思想意识形态产生了冲击,分不清哪些是对是错,最后全盘否定,接触哲学后,开始相信哲学,哲学是一切科学之科学,除哲学之外都持批判态度。
2.教育经历
该生初中的时候被父母送去传统文化学校封闭学习了一年半,据他说在学校的生活是非人的生活,让原本就混乱的意识形态更加不堪。宗教和传统文化发生猛烈的撞击,这段教育经历也让他对中国文化失去信心。读高中时曾有过自杀行为,好在被好心的大爷察觉并劝阻,自杀未遂,送回家中。该生在父母的影响下,没有走正常的九年义务教育,而是全封闭的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让他隔绝了大部分的正常人际交往,是后来人际交往敏感的原因之一。
四、应对方法
1.及时肯定学生的优点
及时肯定该生在想要创立人文哲学社团方面的想法,让其放手大胆去做,鼓励他写与哲学相关的论文,将想法付诸到学术实践中去,这既是为发展他的兴趣,更是发挥他的长处为学院和学校做贡献。该生独立创作团徽、编写社团章程,目前社团已经创设成功。现在该生在我的指引下努力修正论文,想真正发表论文得到肯定。辅导员要及时肯定学生的优点,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不能以偏概全,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适当引导将优点放大,既可以实现自我,也能为社会做贡献。
2.积极发挥学生的长处
我是日语专业出身,该生对日本文化、日语感兴趣,通过这一点我与他建立新的沟通,得到了更多的信任。与此同时,积极筹备中日护理协会,希望他能作为重要成员参与。该生非常喜悦,表示自己对建立社团有经验,会努力做好新社团的活动,带领大家把学院的对日交流做好。辅导员要掌握学生的兴趣和长处,合理发挥,能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转移消极情绪。
从这个案例中,我强烈体会到大学生健康成长尤为重要。作为一名辅导员,需要为缺乏自信、消极心理的大学生给予及时的关爱和援助,帮助他们发挥长处,创造条件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心理,使他们成为具有强大心理承受能力和全面综合素质的人才,以适应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和生存需要。
3.转移注意
心理问题往往有这么一个特点,就是越注意它,它似乎就越严重。所以,不要老盯着自己的所谓问题不放,不可过分关注自我,而应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有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并全力投入是很有利于心理健康的。
对于有这种心理困境的大学生辅导员应鼓励其从各方面多寻找自己的长处,挖掘和排列一下自己能吸引他人的闪光点及特征,并学着变换一下思维方式,用自己的优点与别人的缺点去比较,以增强自己、悦纳自己。
五、总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我们所面临的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复杂。青年人、中年人等不同的阶层所面临的压力也不同,伴随着发生的心理问题也不同。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也日益激烈,这种种变化使得人们的思想认识、心理认识都在慢慢的变化,情感上也在改变。而大学生作为社会上重要的组织群体,他们的心理问题更加需要关注。大学阶段是进入社会的前的重要阶段,如果在校园时期发生了心理健康问题,将会影响其在社会上的生存。因此我们要给予积极正确的引导。
总的来说,大学生作为社会上的特殊群体,在校园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新入学时,对新环境的适应问题,与新朋友的相处问题,职业规划的问题,学习适应的问题,专业能力提高的问题,在慢慢的相处中,还会有恋爱矛盾的问题,宿舍或者班级不和谐的问题,都有可能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此时,辅导员必须要发挥自己的作用,及时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积极帮助,找到合适的方法应对不同的心理问题。
作者简介:
张虹(1994年12月),女,山东青岛人,汉族,青岛黄海学院教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校学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