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人生,未来可期

2021-01-02 10:08朱文旭
作文通讯·高中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黄国论据关联

朱文旭

①“理想不伟大,只愿年过半百,归来仍是少年……”一个少年,背着书包,一路走来,最终站在了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的舞台上。内心向阳、走好自己的路,是他少年人生的写照,也是他人生少年的真谛。(材料分析针对性不强,论点概括性和统摄力不足。)

②谁都不是谁的靠山,谁都不是谁的永远,唯有足够努力,才能恒久享受生活的美好。黄国平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知识改变命运”“奋斗改变人生”的道理,这是奋斗最好的样子!(开篇过于突兀。)

③“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苦难面前,别辜负自己,不要错过青春韶华,也不要错过这个伟大的时代。时代向前,我们向上!放眼望去,像黄国平这样通过接受教育改写命运的例子还有很多,外卖小哥雷海为、清华男生魏祥、北大保安张俊成……一个个“鱼跃龙门”的故事让人振奋、令人欣喜!(引用的名言与论证缺乏有机关联,事例论据丰富有余而具体不足。)

④“只愿年过半百,归来仍是少年。”人生少年,需要心怀梦想、坚持信念。求学路上的黄国平,面临着生活上的困顿,也承受着精神上的痛苦。面对苦难,他的信念很简单———“走出去”。

⑤对得起生活、对得起生命,如此简单的信念是黄国平在绝境中对人生意义的最好诠释,也是当下我们对人生意义的恰当认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仕途失意,但他并不因此放弃自我;“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贝多芬双耳失聪,却没有一蹶不振……通往成功的路上,心存信念,你就无敌!(“当下我们”在文中缺乏具体照应。)

⑥“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它。”黄国平走出大山、破茧成蝶,他的世界本无光,他却把自己活成了光。他在逆境中坚强生长、乐观向上,苦难铸就了他内心的强大和精神的富足。历尽千帆之后,归来仍是少年。这是一种通透的人生、一种达观的智慧。活得通透是一种高尚的境界,一种理想化的态度。面对苦难,他没有抱怨;面对成功,他没有倨傲。这,正是现实世界中无数寒门学子身上宝贵的精神力量。除了黄国平的故事,北大才子王心仪自强不息、不忘“感谢贫穷”的致词也让人感动。穷困中坚持、得志时清醒,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对他人的善意和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向往与追求,君子人格,斯之谓也!(内容繁琐、结构冗长、形式零乱,与上文照应松散,影响阅读效果;表意模糊,缺乏有效的段落中心。)

⑦在苦海中努力挣扎、始终积极向上的模样最美!追着光,靠近光,成为光,又散发光,这才是真正的少年人生。愿我们内心向阳、无畏悲喜,永葆人生少年姿态!(语言感性不足,影响呼吁式结尾的表达效果。)

失误分析

1.论点表述欠缜密,立论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不足。习作意在表达“少年”对于“人生”的积极作用,但文章并没有显示出“未来可期”与“少年人生”的内在关联。立论不合理、缺乏论证张力,对于统摄全篇的中心论点来说已输了先局。

2.材料指向不明确,材料与论点脱节。无论是负责引出观点的命题材料,还是正文出现的事例、名言等论据,它们的最终目的都是服务于论点。但原文第①段的分析偏离主旨,第③段中的名言警句跟所在段落内容脱节,甚至思路旁逸、游离话题,第⑥段中叙述事例东拉西扯、详略不当,缺乏严谨的论证意识,严重削弱了论证效力。

3.论证思路缺乏条理,总论与分论层次混乱。习作在结构的安排上违背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和人们的认知特征:第②③段重在阐述“奋斗”的作用,第④⑤段侧重展现“信念”的价值,第⑥段则注重揭示中心论点的內涵。首先,前两个层次立足解决问题,第三个层次立足分析问题,这不符合事理逻辑;同时,结合情境,比较“奋斗”和“信念”对于“少年人生”的不同作用会发现,前者重在行为、后者重在意识,而意识决定行为,这样的安排有悖常理。

升格建议

1.理解概念内涵,完善题目表达。立意源于对材料的精准解读,行文则是对立意的有序展开。恰当的标题不但表意明确,而且富含张力,具备统摄全篇的能力。

2.发掘材料核心,强化事理关联。引述材料的第一要义是服务于论点,其次才是追求文章的美感。命题中的材料只是立意的引子,写作中切忌全盘拿来;正文中的论据必须严格地指向段落主旨,说理分析要充分体现论点与材料的关联,否则就会被视为低效或无效。

3.明晰论证思路,重构说理模板。论述文的结构体现着论证的逻辑,缜密的思维、严谨的思路也是文章的出彩之处,因此,无论是层次之序还是谋篇之局,都必须遵循规律、符合认知。

猜你喜欢
黄国论据关联
巴氏钝绥螨对普通大蓟马的功能反应及田间防效
不会说话的人回来了(小说)
孤寡老人行动不便,长沙的哥义务接送3年
走红的博士论文致谢里,闪烁着两束不灭的光
恰当使用论据
恰当使用论据
奇趣搭配
拼一拼
用好论据“四字诀”:准、新、精、美
智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