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花艳
渤海石油航务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天津 300452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对于住房等的需求,建筑行业的发展生机蓬勃。与此同时,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品质要求也更加严格,这将成为建筑企业在行业竞争中的核心优势。对于品质把控的提高,意味着建筑企业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和成本,如何在确保品质的基础上合理控制建设成本,是企业长远发展的核心动力。
国有建设企业的定义一般是从两个角度来理解。第一,政府参与到建筑企业的投资或者建设。不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都可以作为投资建设的主体。政府参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但是,对于法人和利益等的属性并不明确,这事实上是一种生产组织形式。第二,政府是企业的法人,施工的工程项目一般是公路建设、铁路建设、桥梁建造、搭建电力设备等关系民生的基础设施建设。
国有建设企业的优势在于掌握大量高新技术人才,资本力量雄厚,可以使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有政府的政策支持,对于不便的地质构造施工能力强,并且效率高、项目品质高。但是,在施工中需要多种施工人员共同作业,彼此之间容易互相干扰,影响施工的效率。并且统筹数个领域同时作业,调度的难度极大。
第一,管理结构不合理。国有建设企业多数是采用总公司、分公司和公司附属工程项目的管理结构,但是,三者之间的职责范围以及如何协调三者之间在工程项目中的具体作用,并不明确。这使得彼此之间难以协调,创造了许多额外的管理费用。
第二,管理体系有待完善。国有建设企业多数是对企业员工进行统一管理,各项目的管理人员无法直接对于专业人员进行调动和分配,这就导致许多专业人才无法在合适的岗位和领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1]。
第三,资金管理应用不当。国有建设企业的工程项目许多是直接交给负责项目的部门进行管理的,与企业的财务收支相分离,出现了许多在资金使用方面的不合理的现象。并且缺乏跟总公司的沟通,难以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改正。
第四,激励机制有待完善。国有建设企业的企业文化比较老旧,对于员工的奖励措施比较保守,使得许多新员工缺乏积极主动的热情和活力,长久来看不利于企业营造创新发展的氛围。
首先,管理技术水平低,成本计算的现代化程度不足。国有建设企业仍然采用比较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较少使用计算机化的管理。现代化管理一般大量采用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计算和分析手段,这样能够有效地节约人工成本,提高相关部门的管理效率。并且正确率比较高,减少成本方面的误差。
其次,数据准确性较低,与实际情况相脱节经常出现弄虚作假的现象。许多国有建设企业盲目追求工作量而不注重效率和品质的提升,其中会出现许多成本误差和漏洞。
最后,管理人员技术水平不足。许多的管理人员和财会人员的职业素养长久没有得到更新和提升,没有掌握越来越高效的成本控制手段,职业能力无法适应企业的需要[2]。
首先,改变传统的企业项目管理机制,明确企业和项目双方负责人的职能。管理机制必须将项目作为中心,以推动项目的建设为首要任务。改变由企业直接管理项目相关事项的制度,仅做宏观上的规划,具体的事项由项目执行人来规划;明确企业和项目双方责任人需要负责的工作内容,划分明确的权利范围。企业需要制定总体的管理方法和核算规则,项目则需根据自身的需求制定详细的规则。在进行企业核算的时候,既要保证项目的独立性,又要遵守企业的核算规则,完善奖励机制,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正面的竞争环境。
其次,提高建设工程的质量,打造自身的品牌效益。工程日期的长短决定成本的高低,因此,需要项目规划人员对于工程建设进行合理的规划,尽可能提速项目建设的速度。与此同时,也要保证工程本身的质量符合企业的规定,而要在保证高品质的基础上实现加速建设,又势必会增加工程项目的建设成本,因此,必须把握好建设成本、建设质量、建设速度三者之间的平衡。又快又好的建设工程能够尽快实现资金的流动和回收,并且能够打造出独特的企业品牌。
最后,将科学技术与管理机制相结合,提高成本控制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水平给人类带来了诸多便利,现代化企业注重将人才、技术、资金、设备等通过现代化管理手段进行运用,提高企业管理效率。而要进行现代化管理,最主要的是形成企业独特的科学管理体系。在项目开展前要提前制定施工方案,做好各种应对突发情况的紧急预案,并且对施工价款进行合理预测。在项目进行中要针对现场施工情况时刻调整施工方案,使得工程能够如期完成。在施工的各环节对施工成本进行核算,优化资源配置。
如今,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的结合程度越来越高,可以使管理人员随时了解项目的进度,并根据实时数据更新成本控制方案。企业信息化成本管控体系的构架,必须包括以下方面:首先,需要进行全面管理,要求将信息化管理应用到各部门、各环节,成为企业管理制度的组成部分;其次,需要实行责任管理,要将成本管理的计划分配到个人进行负责;最后,需要执行目标管理,要把工程的目标与责任管理相结合。
信息化成本管控体系拥有巨大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能够提高核算效率,节约大量的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推动工程的速度;二是,信息传播的速度和便捷性大大提高了成本核算的实时信息反馈程度,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三是,国有建设企业结合信息手段后,可以优化传统的管理模式,增强企业活力。
要想真正实现信息化成本管控,需要更新国有建设企业现有的管理系统,与软件开发公司进行合作和沟通,制定出适合建设企业使用的信息管理系统。国有建设企业要注意与软件公司的合作,实时更新技术,并引进专业的信息人才对企业内部管理体系进行优化。这也要求企业的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提高自身素养和能力,学习和掌握信息系统的使用,提高工作效率。国有建设企业要积极转变思路,将科技和创新与企业的管理有效结合,进行更加高效的成本管控。
①对人工的控制
使用信息系统根据项目情况预测所需人工成本,根据劳务市场的人工费用选择合适的工程队,提高工程的效率,节约人工成本。
②对材料的控制
建筑材料的成本在工程项目中占非常大的比例,把控材料成本是项目成本管控中的重要内容。国有建设企业在对材料成本把控的同时,也不能降低对工程品质的要求,因此,需要提高对材料的运用能力,改善施工工艺。可以引进专业人才进行技术辅导,在工程队伍里提倡节省材料的思想意识,规划更加节省的材料运用方案。倘若在成本预测中发现材料成本价格过高,整体所需成本中远超出其他成本,可以采用招标的方式选择更加经济实惠的供给者。对于材料的性价比进行科学的对比分析,才能最大程度的节约材料成本。为了保证材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企业在采购建筑材料时可以到工厂进行实地考察,并且对购买的材料现场验收,防止后续环节发现问题。
按照材料成本的管控要求核算工程剩余材料,这样才能优化对于材料的使用。在每日工程开工前要对前日剩余材料进行清点和回收,对工程剩余材料入库和记录,在材料运用的每个环节都要做好记录和监管。工程开始之前要对材料的使用情况进行大概的预测和规划,开始之后记录材料每日使用情况,运用数据分析目前材料的使用情况是否合理。如果使用材料的量超出计划,则需要分析材料用量超标的原因,及时调整材料使用计划,以防最后发现缺少材料的情况出现。
③对机械成本的控制
工程中对许多大型机械都是采用租赁的方式,要求建设企业注意对机械的使用。机械使用必须由专业的技术人员操作,并且要注意机械的保养和维修,将责任分配到位。使用中必须严格遵守机械使用规范,防止机械的损坏,减少不必要的成本。
④对管理成本的控制
建设企业的管理成本也是项目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包含的内容比较复杂,存在一些界限比较模糊的部分。对管理成本的控制不当,容易导致人员和资金的浪费,使建设工程的进度被拖慢。管理成本主要来源于管理人员,要求建设企业优化职位资源配置[3]。
⑤对外包工程的控制
当工程任务紧或有其他原因,需要将部分工程项目外包给其他施工队伍时,必须做好队伍品质的考核。优先考虑技能优秀、没有不良风气的队伍,不可仅考虑人工成本选择不被政府承认的施工队伍。要依法签订合同,确立公平合理的合同内容。积极与施工队伍沟通确认工程进度和核算成本,严格验收工程质量。
综上所述,国有建设企业要努力地适应时代的变化,改变固有的管理模式,学习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手段。积极学习信息技术,制定适合国有建设企业特点的信息管理系统和成本管控体系。优化成本配置,提高工程质量,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