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历史·实践:党的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辩证关系研究

2021-01-02 23:58劳文燕
青少年研究与实践 2021年4期
关键词:革命中国共产党

沈 威,劳文燕

(1.厦门大学,福建 厦门 361005;2.杭州市杭州中学,浙江 杭州 310008)

革命对于政党的自身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从理论、历史、实践三个层面来研究党的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的关系意义重大。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政治革命、社会革命、社会主义框架下的改革,本质都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无论是新的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腐朽落后的社会制度的社会形态上的根本变革,还是政党领导下对社会进行的以解放生产力为目的的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革新,都深刻印证了一个道理:党的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是辩证统一的,两个伟大革命一直以来都相互依存、协同推进。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社会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也是实现党自身历史使命和根本政治目的的过程,以革命精神推动了党内革命。同时,中国共产党回应社会变革需要,通过自我革命,增强了执政能力,提高了执政水平,进一步推进了社会革命发展。总之,两者统一于党的领导下的伟大实践,相互贯通、互为影响、协同推进。

一、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相互贯通

人类历史选择无产阶级领导伟大社会革命并非偶然,这离不开无产阶级独特的革命性品质。马克思、恩格斯终其一生研究社会革命和人类解放,形成了社会革命思想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就是为了激发工人阶级的革命精神,使其进行社会革命,因为无产阶级是代表生产力和社会发展方向的最先进阶级。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引领下,无产阶级通过“两个伟大革命”推翻反动的旧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建立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新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同时改造了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开展自我革命,成为推动世界革命的强大力量,这在人类历史上无疑是空前伟大的革命。

(一)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社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空前伟大的革命

人类历史上从不缺乏革命和革命者,但为何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社会革命意义重大?一方面,资本主义社会是狭隘、对立的社会,没有推进“两个革命”的动力。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这五个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中,虽然资本主义社会通过开展大工业的生产,打破了固定的政治性等级,但所谓的资产阶级革命高举“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大旗,不过是资产阶级意识对现实生产关系的虚假“倒像”。资产阶级有意无意地以此来迷惑劳动者,甚至自己深陷其中,将其作为获得统治权的手段,这也就决定了资产阶级将自由、平等仅仅作为自身阶级思想统治的观念形态,是维护自身阶级利益具有排他性的意识。“他们之所以有个人自由,只是因为他们是这一阶级的个人。”[1]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生产方式破坏了原有的分工形式,造成了财富由劳动者生产,但最终属于资本家的局面。另一方面,无产阶级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需要强力推进“两个革命”。无产阶级虽在此基础上产生,但不同于资产阶级的是,无产阶级作为自由人的联合体提出了“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全世界的交往、拥有自由时间。唯有不代表任何阶级利益的无产阶级,才能实现这些目标。正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3]作为资产阶级的掘墓人,无产阶级最终炸毁了旧的生产方式和上层建筑,推翻统治和压迫,解放了全人类。这一破旧立新的社会革命过程,也记录着无产阶级政党自我革命的历程。在无产阶级带领下,社会中的个体在意识上也发生了一场革命,个人活动的方式、关系和范围被不断扩大,直至非个体性的世界历史性交往活动全部变成个体性的普遍交往,最终实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二)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是改造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内在统一

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社会革命的伟大体现在其具有特殊性,不但改造客观世界,也致力于改造主观世界,并与自我革命相互贯通。

首先,坚持自我革命是改造主观世界的必由路径。在马克思、恩格斯著作论述中所指的革命,不仅是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新兴阶级推翻代表旧制度、旧秩序的旧阶级统治而变更政权的革命,还包含从历史唯物主义探索出的真理。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掌握真理和道义,坚持自我革命是改造主观世界、把握真理和道义的必由路径。也正是有了这一实践自觉,马克思主义为无产阶级破除旧的政治上层建筑、推翻资产阶级、进行新的社会革命提供了先进的理论基础。其次,正确的革命道路为改造客观世界奠定了基础。“马克思不仅从精神世界解放了劳苦人民,还在现实世界铺就了革命道路,缔造了马克思主义政党。”[4]马克思明确指出,“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及经济基础的变更,原本旧的生产关系便成为生产力的桎梏,上层建筑也会发生变革,就会产生社会革命”[5]“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6]。通过生产力的发展,在无产阶级领导下,凝聚一切可凝聚的力量,通过现实的革命而不是空洞理论,在社会关系中进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最后,实践品格推动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统一。区别于其他政党,无产阶级政党具有革命性,既是理论上的政治属性,也是历史现实的实践品格。因此,哪怕共产主义在历史潮流中经历了一些风浪,但它总是能激发新的生命力。在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之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各种所谓的进步思潮以及各种救国方案都未能成功,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都是不彻底的“修修补补”,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就无法实现成功的社会革命。而无产阶级具有革命自觉性,是革命中最有觉悟的部分,为中国社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在实践过程中,社会革命与自我革命相互统一,致力于实现共产主义。

(三)推进社会革命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历史使命和根本政治目的

无产阶级政党的历史使命和根本政治目的就是推翻资本主义,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实现全人类的彻底解放。不同于以往的哲学,马克思主义不单是解释世界,更要改造世界。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我们的目的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制度”[7]和实现共产主义。要想实现这个目的,只有一个途径,那就是推翻资产阶级,实施无产阶级专政,并以此为过渡,推动社会革命彻底胜利,实现共产主义。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各国无产阶级共同为伟大的历史使命而不懈战斗。列宁指出,无产阶级政党是负有远大使命的政党,必须“简要、清楚、准确地宣布党所努力争取和为之斗争的一切目标”[8]。俄国通过革命夺取政权,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共产主义者的目的是要按照共产主义者的理想,创造一个新的社会”[9]486,那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按需分配、人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因此,对无产阶级来说,夺取政权的政治革命的完成并非实现共产主义的最终目标,新社会建设的每一步也都是革命的继续。推动社会形态更替的内在动力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无产阶级需要推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契合。当新的生产力出现时,要相应改变原有的旧的生产生活方式、改变现存社会关系,促进社会整体向前发展。在漫长斗争中,不管共产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如何变化,不断进行社会革命一直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使命和根本政治目的。

作为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自觉担负起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党章中就有提道:“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10]党的第一个纲领里更加明确地提出:“党的根本政治目的是实行社会革命。”[9]1毛泽东指出了中国革命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大阶段。《论联合政府》这样描述最高纲领:“是要将中国推进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去的,这是确定的毫无疑义的。”[11]邓小平坚信“两个必然”,认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同时他指出,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要进行改革开放,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江泽民指出:“我们坚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必然走向共产主义这一基本原理……将来条件具备时,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会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12]胡锦涛指出,我们党担负着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党的十九大报告提道:“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13]由此,不难发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现实运动和长远目标相统一的过程。因此,在不同时期制定最低纲领并一步步实现,最终达到最高纲领——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是始终不变的。在实现共产主义这场空前伟大和持久的社会革命中,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坚持自我革命,坚持运动过程中主体和客体的辩证统一,牢牢将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的辩证关系贯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当中。

二、历史演进: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与推进社会革命互为影响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深刻表明,中国共产党就像千斤砣和压舱石,坚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初心,不断努力,毫不动摇。路程远大,怎会不经历风浪?中国共产党就像经验丰富的舵手,哪怕自身遇到一些挫折,但总能在变革激流涌动的危急时刻,凭借冷静的思考和果断的判断,做出正确的选择,带领中国这艘大船驶向更远的地方。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是一部不断推进社会革命的历史,也是一部持续开展自我革命的历史。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因为社会情况有所不同,对革命也提出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的要求,如同机器里必不可少的调节器,发挥着反馈、调整的作用,这对党的自我革命也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党唯有直面社会问题,以巨大决心向内改革,才能最终领导人民取得社会革命的胜利。

(一)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并影响社会革命的进程和效果

党越能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越深度地实现自我革命,党领导的社会革命就越能够达到深层次的实践。“如果共产党在革命征程中因未经受住考验而丧失先进性、革命性和纯洁性,背离马克思、恩格斯社会革命思想的宗旨,丧失共产主义信仰,脱离人民大众,那么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就将遭受重大挫折,甚至彻底失败,苏联和东欧就是前车之鉴。”[14]在中国共产党不断壮大、发展实践过程中,党的自我革命的深入,对社会革命的进程和效果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制定民主革命纲领,开展工农运动,经历了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浴血奋斗,用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三大法宝”打破“右”倾机会主义和“左”倾冒险主义,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面胜利,推动了中国的社会进步,实现了中华民族独立,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为日后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之后,“三反”“五反”等运动奠定了社会革命风清气正的基础,有利于社会革命进一步的开展。中国共产党通过自我革命,结合自身发展,更加清醒地认清了社会现状和发展路径,坚决同错误思想路线进行斗争,突破教条主义藩篱,扭转了危险局面,走出了中国制胜的关键一招。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发展的伟大转折点,中国共产党深刻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并结合中国国情,将中国带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促进了国内社会的快速发展,并使中国以全新的视角、开放的心态、全球的眼光对接世界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也深刻表明一个道理,什么时候不注重党的自我革命或进行不正确的自我革命,社会革命就会停滞或者遇到挫折;什么时候利刃向内、进行自我革命,社会革命就会柳暗花明,跃上一个新的台阶,取得新的胜利。

(二)社会革命深化并决定党的自我革命的内容和高度

在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并影响社会革命进程和效果的同时,社会革命也会反作用于党的自我革命,对党的自我革命产生作用和影响。这主要体现在,社会革命的性质和水平决定了党的自我革命的内容和高度。回顾历史,社会革命的重要时刻,也是党自我革命的攻坚克难之时。在不同历史阶段,无产阶级政党面临着不同的社会矛盾,这就要求党的自我革命必须根据不同阶段社会革命的具体需要适当做出改变,以便自身长远发展。

1.开天辟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完成救国大业(1921—1949年)。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一艘红船上诞生,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希望。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宝贵革命经验,鲜明提出“党的建设伟大工程”重大命题。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依旧坚持不懈地推进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增强了战斗力,促进了社会发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从中国革命“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的基本要求出发,要求全党保持长期养成的革命党人的品质和作风,深刻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党的建设的高度重视。

2.改天换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完成兴国大业(1949—1978年)。新中国成立之际,我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异常艰难。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社会生产和经济环境落后,社会许多方面亟待发展。当时,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坚持用革命热情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当务之急。于是,中国共产党做出了 “三大改造”的战略计划和安排。“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同时,社会经济也得到了初步的发展。通过不断革新,我国社会取得了巨大成就,实现了许多历史性的第一。这一阶段的社会革命,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一场伟大社会革命,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之一。

3.翻天覆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推进富国大业(1978—2012年)。在这一时期,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深,科技竞争日益激烈。中国科技实力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有一定差距,国内经济缓慢发展,综合实力亟待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出了一条新路,那就是实行改革开放。为适应改革开放事业,党的自我革命也进一步深入。改革开放之举,大大加快了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科技的进步,以及文化、社会氛围的更新,使社会面貌焕然一新。之后,我国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力的民生举措,不断增进人民福祉,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稳步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迈进。“党的自身建设也必须进行改革,以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15]

4.惊天动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努力实现强国大业(2012年至今)。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剩下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新旧矛盾更加集中体现。同时,GDP的高增长没有更好地转化为人民群众收入的高增长、生活的高质量,高物价、就业难、看病难、交通难、环境污染等问题依旧存在。“打铁还需自身硬。”[16]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深挖社会问题,推动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全球化背景下,各国之间联系日益紧密,国际关系日趋复杂。作为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大党,中国共产党积极与各国政党交流治党理政经验,为自身执政能力的提高凝聚更多智慧,为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断努力。

三、实践导向: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的协同推进

进入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之中。党始终是坚强领导核心,针对新问题、新挑战、新环境,以自我革命的方式加强从严治党,不断革除积弊、祛除病灶,成为时代先锋,当好社会革命的“火车头”。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顺应民心,关心民生,将人民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在党的建设中回应人民呼声,最终实现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交付一份漂亮的大考答卷。

(一)坚持党的领导,进一步加强全面从严治党

在回答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多次强调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最大的制度优势。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我国制定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 “四个全面”战略部署。只有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才能实现政治、经济、社会、生态、军事、外交等方面更加稳固的局面和更高水平的发展。我国特别强调党的统领地位,注重党的建设,解决了许多以往存在的问题,办成了以往想办的大事,推动社会革命在有序中推进。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还有利于凝聚一切力量进行社会革命和社会建设。中国共产党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既充分发扬了民主,又善于集中各种力量,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彰显出了巨大优势和无穷力量。疫情防控期间,中国共产党快速做出反应,迅速控制了疫情的蔓延,做到了有效防控。在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下,中国社会取得了巨大成就,迎来了“强起来”的崭新局面。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然会经历伟大、深刻、持久的社会革命,无产阶级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够胜利的,必然要求无产阶级政党经受革命锻造,勇于自我革命,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为胜利推进社会革命提供坚强政治保证。一直以来,中国共产党十分注重加强全面从严治党,不断进行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进入新时代,为了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形势,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紧紧围绕“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改进党的领导方式,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完善党的领导制度和体制机制,将全面从严治党纳入治国理政战略布局,对全面从严治党作出了部署安排,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进一步回答了新时代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必须以党的自我革命来推动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既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客观要求,也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和发展的内在需要。”[17]中国共产党有着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通过高瞻远瞩、大刀阔斧的自我革命,展现出中国共产党勇于担当的革命情怀和坚定品格,不断以自我革命推动社会革命。现实证明,党的自我革命永无止境,只有不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才能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引领社会革命。

(二)坚持人民立场,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民可载舟,亦可覆舟。”中国共产党在嘉兴的一条小船上诞生,从最开始的几十人到现在的九千多万人,镌刻了为人民服务的最高宗旨以及深刻的民本性。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到现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保证人民在国家治理、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坚守人民立场这一价值追求,始终成为人民的主心骨。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形成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畅通利益表达渠道,使人民积极发挥主人翁作用。中国共产党代表着人民的根本利益,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只有始终坚持人民立场,才能够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才能够不被历史、人民所抛弃,才能够在人民的支持、帮助和监督下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才能够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在全党全社会范围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多个主题教育,表明“党的初心和使命是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的集中体现,越是长期执政,越不能丢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色,越不能忘记党的初心使命,越不能丧失自我革命精神”[18]。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激发出共产党人进行社会革命与自我革命的强大精神动力,激励着共产党人不断超越自我、不断自我更新。人民是党自我纠偏的“督察员”,是中国共产党进行自我革命的不懈力量;对于社会革命而言,人民是中国共产党伟大事业的“信号灯”,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社会革命的不竭动力。对国家来说,解决人民温饱问题,带领人民从贫困走向富裕无疑是一大社会性的挑战,如果不经过一定程度制度调整,使得收入、资源等合理调配,是无法实现的。党中央将脱贫攻坚战作为重要内容和工作,提出了精准扶贫理念。通过东西部资源优势互补、良性循环以及发动全社会各行各业参与脱贫攻坚,全国一盘棋,凝聚力量带动社会革命。同时,充分发挥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作用,把脱贫攻坚实绩作为重要依据,通过党建扶贫专项工作的机制载体,强化党建与脱贫工作深度融合,将党的宗旨融入贫困治理实践中,为脱贫攻坚提供制度解读下的政治引领。在这一过程中,选优配强了领导班子和干部,完善了从严任用和管理干部机制,进而提高了党的执政能力和战斗能力。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中国扶贫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也是党的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协同发展的有力例证之一。

(三)坚持问题导向,推动改革思路举措创新

反腐败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个别党员干部淡忘党的奋斗目标、使命担当的问题。中国共产党贯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敏锐回应了人民群众对廉洁政治的热切期盼,将反腐败斗争作为自我革命的重要内容,对党内贪污腐败人员和社会贪污腐败现象进行严厉打击,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勇于直面问题的先进性和信仰坚定的优良品质。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三不”机制。党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发挥巡视巡察利剑作用,加大腐败查处力度,党风政风为之好转,形成了“不敢腐”的氛围。我国把全面从严治党与依法治国统一起来,强调“管全党、治全党、全党治”,例如出台《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等多个规章,层层传导管党治党压力,对权力监督中的各方行为进行硬性约束,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有效地形成了“不能腐”的约束。“反腐反到深处,不仅是社会制度与治理水平的博弈,更是文化的对决与信念的较量。”[19]中国共产党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在全党全社会接续地开展了主题教育,不仅进一步增强了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更是促进形成了海晏河清、朗朗乾坤的社会氛围,筑建起“不想腐”精神堤坝。中国共产党坚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零容忍态度,保持反腐败斗争始终处于高压态势,打“虎”、拍“蝇”、猎“狐”,“长牙”“带电”,使每一名干部牢牢记住“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道理,不断通过党内自我革命,达成反腐败工作从治标为主向标本兼治的逻辑演进。

社会革命是“旧”与“新”、“破”与“立”并举的过程。对内,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各领域、各环节新矛盾越来越突出、新问题越来越多。虽有激流暗礁,但中国共产党在理论和实践上改革攻坚,大胆探索、开拓进取立新,推进党建工作提升。对外,世情、国情、党情错综复杂,党的执政环境更加复杂多变,影响和破坏党的自我建设的因素更为隐蔽,对中国共产党成为世界型政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代、新环境、新使命,要求中国共产党成为创新型政党,强化党的革命性锻造,在社会发展的历程中不能因循守旧,必须勇立潮头,必须要以创新的精神提升革命性和先进性,保持党的纯洁性,以实现党的自我革命和领导推进伟大社会革命新目标,实现好、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改革只有进行时。如果离开必要的社会革命,党的自我革命就欠缺条件;如果离开党深刻的自我革命,社会革命就会缺失动力。能否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正确地认识并处理好“两个革命”之间的内在统一、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事关党和人民事业的前途命运。一方面,中国共产党能否通过不断自我革命经受各种风浪考验,决定了其能否领导社会革命取得胜利。另一方面,不同阶段社会革命和发展的需求也进一步要求我党要时刻保持革命探索精神,依靠自我革新能力敢闯敢干,迎难而上,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伟大社会革命,是党领导人民开展的社会主义自我革命。党的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统一于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两者的辩证关系,不断探索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对建设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和价值。

猜你喜欢
革命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机械革命Code01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中国的出行革命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