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城市商业银行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研究

2021-01-02 22:36
全国流通经济 2021年11期
关键词:农业产业金融服务产业链

王 萌

(东营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山东 东营 257000)

乡村振兴是国家精准扶贫政策进一步的发展衍生战略,扶贫政策旨在让乡村人民能够站起来,而乡村振兴战略旨在让乡村人民富起来。中国新经济格局下,“三农”问题的现代化解决方案的设计迫在眉睫。农业、农村、农民这“三农”的一体化发展现状直接关系着我国民族复兴、乡村振兴、城镇化进程和实体经济发展。农业产业链的稳定发展能够使得农民收入增加、农业改革进程加快、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因此重视农业产业链的发展、合理解决“三农”问题是我国乡村振兴的核心内容。此外,在对接乡村经济发展、改善农业产业链的布局中,城市商业银行对农业产业链的金融服务是提振农村经济、推进第一产业改革必不可少的底层建筑。因此将乡村振兴的战略布局、农业产业链的改革方向渗透进城市商业银行的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是当下城市商业银行的重要任务。只有农业产业链与城市商业银行的金融对接通道比较畅通、“三农”的金融需求得到合理的满足,乡村振兴、乡村现代化发展的目标才能够逐步得到实现。然而目前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机制不完全,不足以满足第一产业发展的金融需求,这难免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乡村振兴的进程。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存在产业基础比较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信息化水平较低等问题,因此产业链的发展无法获取正确适当的金融服务,同时也使得商业银行对农业产业链的金融服务内容变得复杂。本文阐述了目前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以及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的价值,分析了当下城市商业银行在农业产业链发展中的金融服务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建议。

一、乡村振兴的发展背景

1.国家精准扶贫工作的逐步完成

近年来,我国已基本实现了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精准扶贫目标,目前已经步入了对扶贫难点进行系统性改革处理的快速发展时期。国家精准扶贫工作的逐步完成是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前提。2020 全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88元,除去通货膨胀的影响后实际增长为5.6%,并且按照现行农村贫困标准计算后551 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1]。这意味着我国长期的脱贫攻坚工作已取得重要突破,这对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经济水平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实、脱贫攻坚工作的突破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提供了稳固的地基,这些都是乡村振兴发展缺一不可的前提条件。

2.农业产值发展稳步向前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0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8 年至2020 年第一产业占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分别为7%、7.1%、7.7%[1]。可以看出近三年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第一产业的产值不断上升,其在我国GDP 中的占比在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2020 年第一产业产值增长率为3%,而第二产业产值增长率为2.6%、第三产业产值增长率为2.1%。2020 年第一产业产值增长率在三大产业中处于领先[1]。全国从事非农业工作的农民工总量28560 万人,比上年下降1.8%。其中,外出农民工16959 万人,下降2.7%;本地农民工11601 万人,下降0.4%[1]。可以看到在国家乡村振兴发展背景下,许多农民工回流到第一产业,并促进了第一产业产值增长。2020 年农产品生产者整体价格上涨了15.0%,这也是促进农业劳动人员增加、农民回流的一个经济因素。从一系列农业发展数据可以看出近年来的乡村振兴发展政策的落实改变了过去农业人员低收入、农业发展缓慢的格局,使得农业产业链在我国新经济格局中的重要性增加。

3.农业土地增减挂钩政策的落实

在我国土地禀赋资源极度稀缺、土地缺口较大、土地利用低效的严峻形势下,2020 年我国农业种植面积相较2019 年增加70 万公顷,这意味着农业产业链控制的资源出现了明显的增加。长期以来我国土地市场中存在的主要矛盾是农村建设用地的增加与农业种植用地的减少,乡村振兴背景下针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案是土地增减挂钩模式,即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这一模式能够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化管理、增加农业产业链的所控资源、减少农村建设对农业种植用地的侵占现象。这一模式的应用使得农业产业链得到了有效的发展,并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从2020 年的土地数据来看,我国农业种植面积实现了增加,这说明土地增减挂钩实现了保护耕地和农业的作用,这对于农业产业链的发展具有重要的革新意义。这也意味着乡村振兴发展进程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农业产业的发展资源得到保障,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与新型小城镇建设同步健康发展[2]。

二、农业产业链金融的内容及作用

1.农业产业链金融的基础内容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产业链金融的核心前提,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一直是我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中的核心内容。农业产业化是全面实现我国农产品价值和附加值的提升、农业规模化发展、土地资源禀赋的利用效率提高的宏观基础。农业产业化得以实现是基于农产品市场以及资本市场的融合,资本的融入能够增加农业主体的资产存量,最大化地整合所有资源。同时农业的产业化也使得农业的源头生产与市场销售过程一体化,农业上下游企业能够协同发展,农业与资本市场金融的对接变得顺畅。因此农业产业化是乡村振兴、农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下层基础。零散的农业个体户在获取金融服务方面存在比较大的障碍,农业产业化能够使得农业产业链的各环节能够一体化担保以及贷款,这就能够使得农业产业链金融得以形成。农业产业化能够使得农业生产、经销的各个上下游企业的履约能力和融资能力得到提升,进而使得金融机构的驻入能够得到有效的保证,从而使得农业产业链的各个链条环节都能够得到所需的金融服务。

当下我国农业产业链金融的服务模式为UCD 模式[3],其中U(up-stream)代表着上游农业生产经营人员以及原材料的供应商,C(core)代表着农业产业链中的核心企业,D(downstream)为下游经销商和消费者。UCD 模式中城市商业银行能够全方位掌握农业产业核心企业与上下游客户之间的经济关系,从而能够及时地响应农业产业环节的任一金融诉求并迅速地予以反馈。该模式优化了银行机构与农业产业之间的合作关系,使得银行能够准确识别农业产业的系统性风险,进而从一定程度上规避风险并为各环节提供合理的金融产品。

2.农业产业链金融的核心作用

农业产业链金融是当下乡村振兴背景下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关键因子,它以农业产业化发展为底层基础,依托产业链中上下游的农业企业设计创新金融服务机制以及对应的农业金融产品。农业产业链金融在满足农业企业的融资需求、深化城市商业银行和农业产业的合作关系,促进农业和城市商业银行共同发展等方面上有正面的积极作用。城市商业银行设计出正确适当的金融产品与农业产业链对接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资本问题,并以此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政策的号召。农业产业链金融还可以盘活农业的现有资源,使农业资产得到良好的运作,最终让农业产业的发展有坚实的金融基础。农业产业链金融在解决当下农村金融素养的缺陷、资源管理的不合理、农业上下游资产增值能力低等问题中起着核心的改革作用,能够推动农村金融发展,控制农业系统性风险,最终促进农业产业链的稳定发展。

三、城市商业银行在农业产业链发展中的金融服务问题

1.产业链上下游金融意识和金融素养水平低

农业企业的公司治理过程中,资产负债管理和业务发展规划都离不开金融的基础支持,然而当下我国农业产业链中整体的金融意识和金融素养水平与其他行业相比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农业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以及核心龙头企业在金融层面的重视程度明显不足,多数企业仅仅把贷款等同于金融,缺乏对金融服务内容和作用的全方位认识。多数企业并未设立专业的资产管理部门,这便让农业企业的资产管理水平、资源利用水平难于实现有效的增长。金融意识和素养的缺失使得农业企业在面对融资需求时无法正确识别自身业务需求,因此也就无法有效地与银行机构进行融资沟通并得到一个有利于自身发展的金融产品及融资规划;银行在处理农业产业链的融资需求时的工作难度也因此而增加,无法提出一些有针对性、个性化的金融产品,这些都将影响农业产业链的纵深发展。由此可见,农业产业链金融意识和金融素养水平的低下是城市商业银行在面对农业产业链的金融需求时遇到的一个主要障碍。金融意识的不足也体现在对农业保险上的重视程度不高,多数农业企业和个人都没有购买相应的农业保险,这使得商业银行为农业设计的农业保险无法正确与农业产业对接,进而保障农业的经济稳定发展。

2.系统性风险水平较高

农业产业的一个天然的风险缺口便是其与自然灾害的高度相关性,这使得农业产业链的整体发展一直离不开自然风险的影响。自然风险也是当下我国农业个体户、农业企业、经销商以及为农业产业提供融资服务的各类金融机构最为担心和关注的风险因子。以家庭为主体的小农经济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主流,面对自然风险事件,其风险抵抗能力完全比不上规模经济的风险承受能力,这便使得我国农业产业链的整体风险系数上升。另外,我国农业机械化和产业化水平的低下使得农业产量在面临自然风险、季节变化时产生巨大的波动。农业天然的弱质性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是其面临的主要风险,这也使得银行为农业提供金融产品的意愿降低,最终导致农业产业链无法获得相应的金融服务,产业发展相对缓慢。

3.信息交流不对称

城市商业银行的信贷制度在运作流程中具有绝对的专业性和标准性。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在获取商业银行的信贷信息以及依据这些信贷信息进行融资操作时仍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一方面,农业产业在获取商业银行金融信息时具有明显的滞后性,这就使得农业产业的资产负债管理无法匹配企业发展。另一方面,农业企业的财务报表缺乏一定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使得城市商业银行无法准确、全面地获取农业产业链的生产运作以及资产负债数据,进而无法为农业产业提供个性化的金融产品。

四、改善城市商业银行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的建议

1.培养农业企业金融意识、提高农业企业的金融素养

城市商业银行应该认识到农业企业金融意识及金融素养方面的缺陷,基于乡村振兴政策设计提高农业企业金融意识及素养的方案,如对农业产业链的服务企业进行访谈,了解其在金融管控方面的知识盲点并给予指导和建议。另外,在对农业产业链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前,采取一定措施对其金融素养的水平进行测试,全面了解服务标的企业的融资需求和信息缺口。在服务期间,城商行主体可以阶段性地为被服务农业企业举行专题座谈会,在座谈会上对农业企业的问题进行答疑并与农业企业进行对等的信息交换。

2.创建多维度的金融服务机制

第一,城市商业银行首先应该完善UCD 金融服务模式,以农业产业的核心企业为基础,建立符合农业上下游金融需求的信贷机制,要对UCD 设计的农业产业的全过程进行最优的资源配置,结合具体服务企业的资产情况和业务融资需求设计个性化金融方案。第二,城市商业银行应该建立“银行+市场运营管理方+市场内商户”的针对农业市场的金融服务模式[3]。在该模式中城市商业银行主要关注农业产业的市场商户的金融需求,使得微观的市场运营商户对农业产业链的发展发挥推动作用。UCD 模式主要从宏观产业结构层面为农业产业链开展金融服务,而第二种则关注微观市场客户并对其业务经营提供金融支持。

3.探索基于农业产业链的风险管控模式

农业产业链具有天生的风险波动性。针对农业产业的这一风险劣势,城商行在为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前要全面把控此类风险并采取相应的规避措施,如基于农业产业下不同农产品种植面临的自然风险、气候风险设计合理多样的农业保险产品,提高农业保险与农业产业链的对接程度,降低风险事件对农业产业的消极影响,使农业产业的发展维持一定的稳定性。另外,城商行应该基于农业企业的经营现状,积极主动地为上下游企业提供必要的金融咨询和风险咨询服务,使农业企业的整体风险管控能力得到提高。

五、结语

我国乡村振兴背景下,城市商业银行对于农业产业链的金融服务是改善乡村经济发展重要的一环。因此城市商业银行应该重视金融服务农业产业的对接,以提高农业产业链的整体发展水平。城市商业银行还应该培养农业企业金融意识,并基于农业产业链的发展特点创建多维度的金融服务机制与风险管控制度。

猜你喜欢
农业产业金融服务产业链
“三农”和普惠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让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露地蔬菜创新团队启动会成功召开
协力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筑牢产业链安全
打造藜麦全产业链稼祺从“芯”开始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刘伟参加5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工作座谈会
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确保农民稳定增收